民生类新闻节目纪事性思索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当今社会物质、精神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叙事”为出发点的民生新闻,因其选题亲民性、视角广泛性、时事互动性、播报通俗性受深广大受众的青睐。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崭露头角至今,民生新闻已逐步普及开来并走向成熟。本文将以民生类新闻节目为例,对其内容的叙事性作以分析研究。
关键词:叙事;电视新闻;民生新闻;媒体传播
一、民生新闻的定义
传统的新闻定义为:新闻,就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按照性质,可将其区分为两个角度,一是新闻的本体论含义:新闻是先在于主体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二是新闻的认识论含义:新闻是主体感知到的、或用符号传播并为受众所接收到的客观事物变动的重要信息。由此可见,新闻是先于受众而存在、被受众感知的,具有简明性和客观真实性。相对比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新兴媒体类(如网络、手机)新闻更凸显出卓越的时效性和现场感。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作为新闻的一个重要类型,同样具备新闻的性质及其特征。
“民生”一词在近几年中频繁出现,究其原因是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今天,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人们开始从社会发展和人文关怀的角度寻求自身发展机会的提供、能力的培养和权益的保护。也就是说,当今“民生”的意义,就不仅仅是从人权上界定的人的基本生存、基本发展的权利,而是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的角度出发,实现人的生存权利有关的全部需求和与实现人的发展权利有关的普遍需求。电视新闻的触角也从大政方针的发布延伸至普通百姓的身边,从群众日常生活中选择题材,内容上锁定群众的生存状况、生存空间,关注百姓冷暖和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播报形式活泼多样,以叙事风格为主,将真实事件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
1995年,北京卫视录制播出的《点点工作室》在新闻的选择及栏目设置上基本带有了民生新闻的性质;1999年《第7日》(原名《元元说话》,北京卫视)以关心百姓身边事,解决百姓麻烦事收到广大受众的.欢迎;1997年北京卫视的《北京特快》与1999年成都电视台推出的《今晚800》等,也都呈现出了典型的民生新闻特质;2001年,沈阳卫视以反映当地人民生活状况的新闻类节目《直播生活》;2002年,《南京零距离》(江苏卫视城市频道),开创了大时段都市民生类电视新闻节目的先河。之后,南京地区陆续开播了一系列民生电视节目如《直播南京》、《绝对现场》、《1860新闻眼》等。由此引发了南京地区大时段直播为外在特征、以关注本土化市民生活形态为主体内容的城市新闻浪潮;2004年10月,《新北方》在辽宁卫视录制,首次以“致力民生,新闻力量”为口号,在黑土地上刮起了强有力的“民生新闻”东北风;我省至今活跃着一批广受观众喜爱的民生电视新闻《守望都市》(吉林卫视都市频道)、《城市速递》(长春电视台)《说实在的》(吉林卫视都市频道)等,因其反映社会热点、贴近百姓生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而迎来了一个又一个收视热潮。
三、民生电视新闻的特点
(一)地域性。民生电视新闻的对话环境立足于本地生活和生存状态,在统一的价值认同和欣赏习惯基础上反映人文关怀。民生新闻均立足于本地帮助百姓解决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实际困难,对本地区日常生活文明化给予舆论指导。在子女教育、家庭关系、邻里融洽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思维升华,营造普通百姓能够“有困难,找媒体”可贵氛围。
(二)亲民性。民生电视新闻定位为民本取向,题材与内容的选择多为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些家家户户都可能碰到的事情,也许都是小事,但解决不好,就会影响百姓的生活与工作,影响到社会的长治久安。民生新闻的节目形态和叙事方式回归民间,将镜头对准社区、街道、家庭,注重亲近性和生活化,因此能引起广大受众的共鸣、维护社会的和谐安定。
(三)服务性。将电视新闻的宣传说教功能逐步转化为服务职能,交给群众话语空间与话语权。民生新闻除在内容上贴近受众,在形式上也于服务百姓的本质高度统一。许多媒体均采取了受众互动的形式,如请受众提供新闻线索,鼓励受众拍摄新闻,请受众通过电话或手机短信发表意见和观点等等。这些方法把传媒置于服务受众、倾听受众的位置上。打破了传统新闻需被动接受的方式,调动了广大受众的积极性。
四、民生电视新闻的叙事性
(一)新闻叙事的提出
早在上个世纪末,论述新闻叙事学的专着就已经出现,2000年范步淹在《新闻前哨》中发表文章《新闻叙事学刍议》,认为新闻是一种最典型、最具普遍性、最具影响力的叙事,叙事学是探究新闻学的一条重要路径,因此提出创建新闻叙事学的构想,并对新闻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释。但有一以叙述为核心的叙事学主要运用于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作品创作,因此对范步淹提出的新闻叙事学建构的提议没有给与很大的关注。
2003年,荷兰新闻传播学者托伊恩。A梵。迪克所着的《作为话语的新闻》译介至国内,以报纸新闻为蓝本,从话语分析的角度重新阐释了新闻理论的话语意义,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对新闻叙事性的重视。发展至今日,我国对新闻叙事学已初建体系,主要以新闻文本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新闻的叙事行为和叙事策略进行的科学研究。
(二)叙事性在民生新闻中的运用
1、内容选取以叙事性为前提。新闻叙事的内涵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素材、故事和新闻叙事文本。素材是按逻辑和时间先后顺序串联起来的一系列由行为者所引起的或经历的事件,即原始的新闻事实;故事是记者头脑中的新闻事实,是新闻事实的物质状态在记者大脑中的能动反映;而新闻叙事文本就是最终受众看到的语言符号组成的结构整体。叙事文本经过记者编码后的以符号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再由受众将其还原成他们头脑中的新闻事实。
因此在民生新闻题材的选择中,涵盖了行为者、时间地点和过程的素材是固定的,但故事和叙事文本具有能动性,因此在民生新闻选材的的处理中,叙事性强的素材在经过了艺术性的编排(比如顺序的排放、叙述的节奏、频率与聚焦的变化)之后可以产生较强的感官冲击和更合理的逻辑性能,从而达到宣传传统文化道德精神、对新闻话语通俗解释的效果。
2、传播方式以叙事性为主。随着媒介的发展,广播电视节目的传播方式也由单向传播转变至双向互动传播。民生新闻由于其独有的亲民视角,更是最大限度的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形成互动,记者和采编人员将话语空间和话语权交给受众,以平民的视角报道百姓身边的生活。播报者在叙事的风格上的变化也收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由于民生新闻的地域性特点,一些电视台录制播出的天然性极强的方言新闻,以“和百姓拉家常”的方式直接贴近生活,拉近和受众的距离。
(三)叙事在民生新闻中存在的问题
1、以演绎的叙事制作民生新闻节目。民生新闻的题材选择均为百姓生活,但因事件的悬念和矛盾冲突带有刺激性和神秘感,因此大部分的民生新闻都展开了对其故事情节的深入挖掘,突出情节点、放大细节。配合以影视语言和剪辑、特技手法,使得故事跌宕起伏,适合我国受众的传统欣赏习惯。这本来无可厚非,对环境的渲染能够让受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心理上更容易拉近和普通受众的关系,也更能强化新闻传播的效果。但一味的追求叙事和感官刺激,不惜扮演、搬演新闻事件,有意或无意制造伪新闻,混淆视听,利用剪辑突出导演思维,制造错误的舆论导向,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和职业道德,应坚决摒弃。
2、以趋同的叙事选择民生新闻素材。叙事选材单一,围绕夫妻矛盾的“爱情保卫题材”、家庭纠纷的“财产分割题材”、子女责任的“赡养老人题材”充斥民生新闻。跟风作业、千篇一律难有创新。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依然应把握好方向,从事件取材的典型性、矛盾解决的普遍性向服务百姓社会生活的实用性转变。在新闻事件价值判断和题材选择上也应向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生活转化。
3、以低俗的叙事传播民生新闻事件。随着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一些节目中不惜以低俗、夸张的方式对新闻事件加以传播,无限放大窥私欲,甚至掺杂色情与暴力的画面语言。将矛盾的激化、冲突的作为卖点,将新闻节目无用化、低俗化。以此博取收视份额。严重扰乱电视播出秩序,影响受众收视。
民生类电视新闻将摄像机对准百姓生活,普通人成为媒体主角,本身就是社会“以人为本”思潮的具体体现。民生新闻的普及,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本位的忠实反映,也是主体意识和维权思想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提高的反映。然而随着民生类电视新闻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媒体渐渐偏离了新闻工作者的初衷,为了争取收视份额扰乱舆论视听。作为电视工作者,我们责无旁贷的担负着传播国家大政方针和为民服务的责任,做人民的新闻,做人民的好新闻是我们奋斗的终身目标。因此,做好民生电视新闻,媒体工作者依旧任重而道远。
【民生类新闻节目纪事性思索论文】相关文章:
3.数学论文写作思索
5.档案与民生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