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中学信息素养论文
一、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目标之解析
从以上中美课程的表述中,可以发现两国都注意到了创新与变革的理念教育,但重视角度不同。美国强调要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自己的创新与变革思想,我国更重视的是把创新和变革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创新的去解决已有问题。沟通与合作方面,我国新课标表述的是应用信息技术工具提供信息、交流思想观点、发展合作,仍然强调的是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而NETS-S中强调的是沟通过程,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既注重团队合作,又能体现个人价值。此外,NETS-S还特别重视了能力的培养,规划了学生终身学习之路。
二、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置形式之解析
在我国,新课标规定中学信息素养培养的课程单独设课,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主要是信息技术课程,国家统一规定课时,必修部分是一个模块----信息技术基础。选修部分共五个模块,每个模块2学分。从规定来看,选修模块的设置形式带有强烈工具性、考核功利性和一定的强迫性,从选修模块的内容看,对普通高中生来讲,又带有一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专业色底,于大部分普通高中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在美国,由于每个州甚至每所学校都享有一定的自主权,课程设置的形式没有统一模式,如部分中学没有开设独立的信息素养课程,而是将相关内容渗透到其它课程;部分中学只提供选修;部分中学提供一门以上的课程,让学生必修其一,其余选修。从中美两国课程的情况来看,都存在着专业性比较浓厚的色彩,而且各门课程相互交叉,这固然决定于信息技术自身的特点,但仍需要考虑如何解决课程内容重叠问题。此外,两国的信息素养教育都考虑到前后课程的延续和衔接,考虑勿致学生知识链断裂,以使学生有相似的知识积累。
三、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评价之解析
在我国新课标颁布以后,信息技术素养的评价方式经历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核到各种综合性评价、激励评价的转变。考试形式也有笔试、机试或者笔试机试结合等多种。新课标不再只是以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作为主要的评价方式,尤其重视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两个方面,这样在评价的方式上就弱化了考核机制。新课标同时要求教师不再只以分数作为评价的主要手段,而应更加注重采用评估激励和褒奖建议等方式,以利于多渠道的发展学生的个性。美国在评价的方式、评价的技术支持方面相对先进,拥有专门的机构进行评价系统的设计和研究,有着相对完善、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面对真实场景,解决现实问题,问题分为简单任务和复杂任务,简单任务用选择题完成,复杂任务需要信息技术的多种技能。评价机构依据严谨、详细的评估标准来分析和衡量,每一分的得失必须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保证了考试的公正客观。最后形成成绩时,又具有一定的人性化,往往采用等级制评定。在中美两国课程评价方面,中美存在诸多不同。美国通过虚拟现实考察学生,能达到对学生的认知、技术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目的,但我国还局限于信息素养的知识点和软件的使用方面,基本还是处于知识评价阶段;美国对学生的.课程评价注重知识的综合运用,我国通常采用题海战术来提高成绩。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在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课程评价方面,我们和美国在评价的软硬件设施、评价的方法及评价报告方面还有一定的距离。
四、总结
目前,我国的中学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主要关注点在于技术或者技能的学习,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开端,但与处在中学信息素养教育领先水平的美国相比,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评价等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我们不应全盘照搬美国的教育模式,应基于本国的实际,基于信息时代全球化的视野,更新教育理念,高瞻远瞩,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的改进中学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探索出一条有特色的从技能培养到能力培养、从阶段学习到终生学习的道路,最终达到实施中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
【中美中学信息素养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