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管理论文

时间:2024-09-21 10:13:41 信息安全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信息安全管理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1

  一、信息系统的功能及在安全管理中的作用

  1.1瓦斯监控系统

  瓦斯监控系统由地面中心站、数据接口、井下分站、各类传感器及控制器等组成。通过各类传感器采集生产环节的各种数据信息,将无形的环境气体状态转变为可视、能比较、直观的数字信息。进而通过地面计算机的控制达到保障生产环境安全的目的。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的效率,杜绝了因人为因素造成的监管不到位而产生的事故隐患,使得安全生产管理变得科学、可靠。

  1.2矿井通讯系统

  井下通讯系统不仅能加强井下生产人员的安全和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对于实现矿山企业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矿调度通过矿井通信系统能够调度指挥,使厂、矿区的管理人员及保卫人员能够方便、及时地了解、掌握厂、矿区内各处的生产动态,使各部门各岗位紧密协调的开展工作,同时保障各部门各岗位向调度中心及时汇报、快速了解信息,达到促进安全生产的最终目标;调度中心可传达领导决策,继而监督工作的落实效果;调度设备可以达到快速、方便及时了解第一手信息,在一些紧急事务和抢险应急处理中能有效地提高安全系数。通过调度通信设备对整个厂、矿区内各重点部位的调度,能迅速有效地传达和控制以及预防违规操作、事故等问题的发生,同时利用汇报传达的通话录音提供准确的资料给有关部门备案。

  1.3人员定位系统

  人员定位系统为管理人员提供下井人员的数量、位置和个人信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通过该系统可以知道事故区域工作人员及其数量,保证抢险救灾和安全救护工作的高效运作;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实时考勤,不仅可以记录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入井时间、出井时间,而且可以绘制工作人员形迹路线图;对进入危险区域的工作人员提出警告;根据形迹路线图监察巡检人员工作是否到位。它能够及时、准确地将井下各个区域的人员情况动态反应到地面计算机系统,对于携卡人员出/入井时刻、重点区域出/入时刻、工作时间、井下和重点区域人员数量、井下人员活动路线等信息,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井下人员的总数和分布状况,从而对矿井日常运作进行合理调度和管理。此外,在紧急状况下,救援人员也可以根据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和图形,及时掌握事故地点的人员信息,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以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1.4变电所远程监控系统

  煤矿井下变电所远程监控系统,是根据煤炭企业生产供电的特点和管理模式精心设计的以计算机数字通讯技术为基础的远程分布式监测、控制系统。适用于煤矿供电系统的远程测控,实现地面调度中心对井下供电设备的遥测、遥调和遥控(三遥),并可生成多种记录和统计报表,以达到减人增效的目的。可使煤矿井下高压、低压供电管理实现无人值守,提高煤矿供电智能化调度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该系统在提高煤矿用电的智能化和保证用电的可靠性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供电质量对煤矿安全和正常生产的影响很大,停电意味着停产,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随着煤矿井下开采强度的提高,煤矿供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合理性显得十分重要。完善的电力监控系统可以保证井下电网的安全运行,并可实现供电的“移峰填谷”,给煤矿带来巨大的'安全和经济效益。杜绝因停电造成的瓦斯超限、水量突出等安全隐患。

  1.5视频监视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由图像采集、数据编解码、信号传输、信息存储及显示等部分组成。视频监视系统把井下各生产环节的现场情况实时地传输到生产调度指挥中心供各级管理人员实行远程调度现场管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地面或中心监控人员可以直接对井下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能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也能为事后分析事故提供有关的第一手图像资料,为安全生产提供可靠的保证。因此,视频监控系统是现代矿井安全生产监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信息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作用

  信息系统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为煤矿企业提高效率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它为管理过程中的信息采集和信息决策提供了快捷、可靠的科学方法。促进了煤矿企业的工作提升,极大地提高了煤矿管理的效率。通过信息系统的应用,解决了煤矿井下因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隐患,同时由于信息采集及时,领导决策果断,从而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三、结语

  随着大量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使用,各类信息系统的功能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因此,普及、提高、应用各类的信息系统将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杜绝各类事故的有效途径。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2

  随着国网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信息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于国网公司内网终端分布范围广,内网计算机终端违规外联成为威胁内网安全的重大隐患。国网延安供电公司信息运检班经过长时间终端运维的经验总结,从管理和技术上对如何防范违规外联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并收到了卓越的成效,为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提供了安全、稳定的信息支持和服务。

  一、前言

  国网公司现已建成覆盖至基层生产班站及营业站所的信息内网。随着SG186工程的全面投入运行,从职能部室到一线班组,电力企业所有的业务数据都依赖网络进行流转,电网企业生产和经营对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网公司已将网络与信息安全纳入公司安全管理体系。

  一直以来,信息安全防御理念常局限于常规的网关级别(防火墙等)、网络边界(漏洞扫描、安全审计)等方面的防御,重要的安全设施大多集中于核心机房、网络入口处,在这些设备的严密监控下,来自网络外部的安全威胁已大大减少,尤其实行内外网隔离、双网双机后,来自于互联网的威胁微乎其微。而内网办公终端由于分布地点广泛,管控难度大,加之现在无线上网卡、无线wifi和智能手机的兴起,内网计算机接入互联网的事件时有发生,一旦使用人员将内网计算机通过以上方式接入互联网,即造成违规外联事件。由于违规外联开通了一条无任何保护措施进出内外网的通道,一旦遭遇网客袭击,就可能造成信息泄露、重要数据丢失、病毒入侵、网络瘫痪等信息安全事故,给企业信息安全带来重大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二、强化管理、落实责任,监培并进

  1、将违规外联明确写入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并纳入经济责任考核。在《公司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中,对杜绝违规外联事件进行了明确的.要求:所有内网计算机必须粘贴防止违规外联提示卡,严禁将接入过互联网未经处理的计算机接入内网,严禁在普通计算机上安装双网卡,严禁将智能设备(3G手机、无线网卡等)插入内网计算机USB端口,严禁在办公区通过路由器连接外网,杜绝违规外联行为。 一旦发生违规外联事件,依据《企业信息化工作评级实施细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对事件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和经济考核,并在全公司通报批评。将信息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2、加大违规外联宣贯和培训力度。信息安全工作,重在预防,将一切安全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确保信息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分层次组织开展公司在岗员工,尤其是新员工的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即重点培训各部门信息化管理人员,各级管理人员培训本部门技术人员,本部门技术人员培训一线员工。通过分层式培训,提高了培训效果,同时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为下级培训对象讲师提高了自身素质,强化了信息安全关键点的作用。确保违规外联事件的严重性、危害性和工作机理已宣贯至公司每一位员工,实现全员重视、全员掌握,做到内网计算机“离座就锁屏,下班就关机”的工作习惯。

  3、加强外来工作人员管控。加强外来工作人员信息安全教育,并签订《第三方人员现场安全合同书》,严禁外来工作人员计算机接入公司内外网。对第三方人员工作过程全程监控,防止因外来工作人员擅自操作造成违规外联事件。

  三、加强技术管控,从源头杜绝安全事件的发生

  2.1严格执行“双网双机”

  严禁在信息内网和外网交叉使用计算机。对要求接入信息内、外网的计算机,需向本人核实该计算机之前网络接入情况,对内外网络接入方式有变化、或者是不清楚的情况,需对计算机进行硬盘格式化并重装系统后方可接入网络。

  2.2安装桌面终端,设置强口令,防止违规外联

  实时监控全公司内网终端桌面终端系统安装率,确保所有内网计算机桌面终端安装率达100%。设置桌面终端策略,一旦发生违规外联,系统立即采取断网措施,并对终端用户进行警示。要求全部内网计算机设置开机强口令(数字+字母+特殊符号,且大于8位),防止非本人操作的违规外联行为。通过桌面终端系统对内网计算机开机强口令进行实时监控。

  2.3做好温馨提示,明确内外网设备,防止违规外联

  做到每一台内网计算机均粘贴信息安全提示标签提示员工切勿内网计算机接入外网网络,无线网卡及智能手机切勿接入内网。内外网网络端口模块、网线端口都要有明显标识,防止员工误接网络。

  2.4实行内网计算机IP、MAC绑定和外网计算机IP、认证账号绑定

  加强IP地址绑定,从交换机端口对接入内网的计算机进行IP、MAC地址绑定,确保除本计算机外,其余计算机无法通过该端口接入内网。

  通过外网审计(网康科技)对外网IP和用户认证账户进行绑定,完善外网用户和计算机基础资料,做到全局外网终端和用户可控。

  四、信息安全前景:

  在信息安全领域没有绝对的安全防护技术和手段。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力企业内网计算机违规外联风险也在增加。在已有的管控手段的基础上,还要及时关注新技术,不断完善和调整制度管理和技术策略。信息安全是伴随企业信息化应用发展而发展的永恒课题。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3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信息化已经成了一种社会常态。网络信息化给社会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和快捷,但是同时,网络的虚拟化也存在着巨大的风险,个人信息的泄露、网络诈骗等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使得网络环境越来越复杂。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进网络信息化进程中的安全技术应用,并强化网络安全的管理变得十分必要。本文就网络信息化进程中的安全技术与管理策略进行探讨,主要目的是分析网络安全的有效管理措施,促进网络环境的安全运行。

  关键词: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论文

  网络信息安全是目前网络建设的重要内容,主要原因是目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网络提供便利的条件,如果网络安全存在严重问题,会直接导致社会经济的受损。另外,现在无论是政府办公,还是私人利用,网络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缺少的工具,网络环境的不安全一旦造成重要信息的泄露,那后果可想而知。所以为了经济的更好发展,为了社会稳定的平稳运行,强化网络安全,对网络技术进行安全化管理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诉求。

  1网络信息化进程安全技术和管理现状

  1.1技术安全风险比较高。目前的网络技术,安全风险比较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网络软件的纯粹性比较低,而这种网络软件很容易附带不安全因素,在网络利用中,这种不安全因素随时可能引发网络安全事故。其次是在网络运行环境中,部分技术达不到安全标准,而利用这些技术进行安全检测的时候,不安全的因素也不能被识别出来,这就导致网络运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最后是目前的网络技术,专业性都比较弱。虽然目前网络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发展,但是由于技术更新快,导致一些技术的安全性没有得到充分的认定,而这些技术就是网络安全的重大隐患。

  1.2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较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也是目前网络信息化进程中安全技术和管理的普遍现状。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技术人员在技术方面缺少专业性。目前的技术人员,缺乏技术的独创性和专业性,利用的大部分都是大众化的技术,这样的技术在应对网络安全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其次是管理人员在管理方面,缺乏系统的管理理念,在管理中应用的是哪里有问题即管那里的策略,这种管理方式缺乏严重的科学性,效果也不甚明显。

  1.3管理没有明确的方向。在技术安全管理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管理方向是目前的一大现状。管理缺少方向有三方面的危害:首先是缺少管理方向的管理,没有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这样的管理只能够进行一些小修小补,要想实现彻底的管理革新,存在巨大的困难。其次是没有方向的管理,管理理念不清楚,这就会导致管理工作走很多弯路,而且很有可能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最后是没有管理方向的管理,管理措施和方法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在管理过程中无法做到精细。

  2强化网络安全的意义

  2.1有利于打造安全平稳的网络运行环境。现在的社会发展,对于网络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而强化网络安全,有利于打造出安全平稳的网络运行环境。安全平稳的网络运行环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信息泄露比较少。目前的社会,个人或者是公众信息泄露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而网络环境的安全平稳主要指此类安全事故的大幅度减少。其次是网络监管能够隔离到位。对于网络信息的.监管和掌控,需要利用必要的技术手段,通过技术革新使得网络环境安全。

  2.2促进互联网经济的安全运行。强化网络安全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可以促进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互联网产业蓬勃发展,各行各业也开通了网络渠道来进行经济活动,网络安全存在的隐患对于网络经济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通过网络环境的安全强化,网络经济的运行将会更加的顺畅,网络经济的发展也会更加的迅速。

  3网络信息化进程安全技术和管理策略

  3.1加强技术安全性研究。网络信息化进程安全技术和管理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技术安全性研究。由于目前的网络信息化技术更新换代较快,所以在安全性的研究方面显得相对不足,这也是网络技术存在安全隐患的重要原因。为了克服此问题,进行网络技术的安全性研究非常重要,安全性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首先是要进行网络安全的问题研究,通过问题研究了解技术漏洞。其次就是要进行针对性的技术细节建设,通过细节建设完善技术问题,使得网络信息技术更加的全面。除此之外,在技术安全性研究的同时还要进行独创性建设,通过独创摆脱一些附着软件对技术的不安全影响。

  3.2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性打造。加强技术人员的专业性打造也是进行网络技术安全和管理的重要措施。在网络安全实践中,技术人员是维护网络安全的忠诚卫士,他们的专业程度和标准化程度决定着网络安全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所以在进行技术人员的打造时一方面要从专业性入手,另一方面要从标准化入手。专业性打造主要是要从技术人员的理论建设和技术研究两方面进行,通过理论建设,使得技术人员对网络技术安全的了解更加的深入和全面,而技术建设则是帮助技术人员深化技术利用,提高技术成熟度。标准化打造主要是从技术人员的操作来进行,在实践中,操作失误也会发生网络安全事故,所以标准化的操作,可以减少有毒软件对网络系统的侵害。

  3.3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加强网络安全管理监管也是保证网络技术安全和管理的重要措施。加强网络安全监管主要从三方面进行:首先是对于网络软件要进行安全检测,主要目的是对软件的纯粹度进行检测,避免一些附着病毒通过软件进入到网络环境中,威胁网络安全。其次是要加强对网络安全的技术监管。通过技术监管,保证网络技术在利用过程中不会造成安全事故,通过监管,网络技术的可信度会得到明显的提升。最后是要强化网络环境的监管。也就是说要对网络环境中的不安全信息要做好及时的排查及清理,避免不安全的信息在网络中流通,进而对网络环境造成影响。

  结束语

  在网络信息化越来越频繁的今天,网络安全不仅关系着个人信息的安全,对于社会信息和经济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为了保证网络安全,必须一方面强化安全技术的研究,利用技术安全来实现网络环境的安全,另一方面就是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网络管理,通过网络监管,使得网络运行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总之,强化网络信息化进行中的安全技术和管理,是当今网络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张学明.技术与管理共同保障网络安全———浅谈税务信息化网络安全系统的建设[J].每周电脑报,20xx,31:29-30.

  [2]王瑛,贾义敏,张晨婧仔,王文惠,焦建利.教育信息化管理实践中的领导力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xx,2:13-24.

  [3]黄瑞,邹霞,黄艳.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信息安全问题成因及对策探析[J].现代教育技术,20xx,3:57-63.

  [4]任改梅,汪晓东,郑艳敏,李琼,焦建利.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J].远程教育杂志,20xx,4:3-13.

  [5]刘鲜,王瑛,汪晓东,任改梅,焦建利.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基础设施的发展战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xx,5:24-33.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4

  网络信息安全是以来计算机以及网络而存在的,但是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自身的脆弱性以及通讯设施的脆弱性,导致网络信息安全存在许多潜在的隐患,因此,新时期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已经势在必行。文章分析了新时期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原因,探析了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1 前言

  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网络信息的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但是,新时期随着互联网用户人数的增多,各种威胁互联网安全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例如计算机网络结构的不安全性、木马的威胁、欺骗技术等,严重的威胁着网络信息安全。因此,为了保证网络用户的信息安全,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措施已经势在必行。

  2 新时期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原因分析

  (1)网络结构的不安全性。互联网是由众多局域网组成的一个巨大的网络结构,当一台主机与互联网中的另一台主机进行通信时,两者之间的信息传递通常需要经过多个机器进行多重转发,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如果攻击者利用先进的手段拦截信息,就能够接触用户的数据包,互联网的这种结构存在不安全性。

  (2)网络信息没有加密。目前,互联网上的大多数数据流都没有进行加密,因此不法分子可以通过免费提供的工具轻易的对网络中传输的文件、口令以及电子邮件等进行窃取,网络信息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

  (3)www欺骗技术。新时期许多用户会利用IE等浏览器访问各种网站,但是一般的用户并不会意识到这当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因为用户正在访问的网站可能被电脑高手篡改过,例如电脑高手将用户方位的网页的URL改写成自身的服务器,当用户在网页中输入内容或者执行操作时,实际上是向电脑高手的服务器发出指令,电脑高手就能够实现欺骗的目的。

  (4)木马威胁。木马会通过伪装成游戏、工具程序等诱使用户打开带有木马程序的网上连接、邮件附件等,当用户打开了相应的连接之后,木马就能够直接侵入到用户的电脑中进行破坏,或者隐藏在Windows程序中,攻击者可以任意的修改用户的计算机参数、盗窃用户硬盘中的内容,以达到控制用户计算机的目的。

  3 新时期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强物理安全以及传输安全管理。物理安全以及传输安全管理是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措施,物理安全管理是保证整个网络信息安全的前提,主要物理安全风险包括地震、火灾、水灾等对网络系统造成的危险,该种风险防范可以根据《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等进行设计,同时应该提高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意识,防止计算机设备被毁或者盗窃等,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网络信息传输安全管理是为了防止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过程中遭受非法拦截,保证信息能够在网络中安全传输的关键技术,因此应该根据网络信息的不同安全要求,采用不同性质的传输方案以及传输材料,例如交互信息的传输,应该采用没有电磁泄露的电缆或者专用通信线路进行传输,以此保证网络信息的传输安全。

  (2)加强网络信息加密管理。加密技术是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最常用的安全技术之一,主要是通过对网络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加密来保证信息安全的技术。加密能够对网络上传输数据的访问权进行限制,通过加密软件或者硬件、密钥加密对原始数据进行加密,通过加密之后形成密文,解密是对加密的反向处理,然后将密文转变成原始数据,但是解密工作需要应用相同类型的加密设备与密钥才能对密文进行解密。该种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技术不仅效率高,而且还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致使其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中。

  (3)加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网络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能够对影响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进行评估,准确的判断和预测可能对网络信息安全造成威胁的因素,并且评估该种风险可能给网络信息安全造成的影响,然后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计划,并采用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措施以及技术措施进行处理,以此保证网络信息安全。

  (4)采用防火墙技术。防火墙技术是在外部网络与内部网络之间特殊位置的硬件设备,当需要使用内部链接、外部链接时都需要经过防火墙,从而防止网络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威胁。防火墙技术在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防火墙在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利用自身的网络拓扑结构和包过滤技术,能够保护一个网络不受来自另一个网络的'攻击,以此保证网络信息安全;其二,对网络信息的监视作用,能够多网络内部和外部的所有活动进行监控,进而控制网络活动;其三,隔离内外网络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限制外部网络对内部网络的访问,阻止内部网络随意访问带有不健康或者敏感信息的外部网络,以此保证内部网络的安全。

  (5)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当今社会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在保证网络信息安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一方面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这样能够为提高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应该加强网络信息技术培训,保证所有的网络信息安全管理人员掌握先进的信息安全管理技术,及时的了解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各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以此保证整个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是一项覆盖范围广、复杂的系统工程,导致威胁网络信息安全的因素相对较多,尤其是新时期各种不安全因素严重的威胁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因此,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性,然后采取相应有效的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措施,以此保证网络信息安全,从而形成一个安全、通用、高效的网络系统。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5

  网络是把双刃剑,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危险,如何建立安全稳定的企业信息保护系统,成为企业信息处理平台顺畅运行的保障,因此网络安全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非常重要。文章立足于企业信息管理现状,主要分析了“网络安全在企业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应用策略”。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壮大,科学技术产物不断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而网络技术更甚,网络像一个无形的网,连接着社会各个地方,便利着人类社会。现代企业的发展或多或少依赖着网络,企业依靠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递与处理。有了网络的支撑,企业的竞争力量在不断加强。

  1 网络安全技术

  就目前而言,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包括防火墙技术、虚拟局域网技术、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以及计算机防病毒技术。

  1.1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顾名思义就是保护屏障,即通过软件与硬件设备的组合,在内部网与外部网之间搭建一个保护屏障,通过在网络边界上建立网络通信监控系统来隔绝内外网络,阻挡外网的不良入侵。防火墙主要针对的是网络上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利用防火墙技术,可以有效保护企业内部网的主要信息资源。

  1.2 虚拟局域网技术

  虚拟局域网是通过因特网将网络设备划分成多个子网,是对企业内部网的扩展,实现了企业在虚拟环境下的数据交换。虚拟局域网正如它的名字“虚拟”两个字一样,是看不见的,但是它能够很好的防控广播风暴,有效提高网络的速度,增强网络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能。

  1.3 入侵检测与防御技术

  入侵检测与防御是对防火墙技术的补充与升级,依靠设定的安全策略,对计算机系统与入侵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测,类似于“安检”,并对相应的检测做出响应,以此来确保网络信息的完整性,提高网络监控与识别攻击等能力,拓展了防火墙安全管理范围。入侵防御技术是对检测技术的又一次开拓,是一个智能且主动的防御技术,紧密的串联在网络边界,对进出的数据信息进行监控与处理。

  1.4 计算机防病毒技术

  计算机防病毒技术应用比较广泛,通过建立有效的计算机病毒防护系统与制度,及时准确的监控处理病毒的入侵,如果发现病毒迹象,会立刻采取相应措施阻断病毒的破坏,同时迅速的对遭到破坏的部分进行修复,高效稳定的保障信息的安全。

  2 企业信息管理中的网络安全问题

  2.1 缺乏网络安全防范意识

  网络应用的不断深化,办公方式网络化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欢迎。很多企业对网络应用近乎痴迷,办公自动化成为当下企业主流。由于过度的依赖于网络办公,往往忽视企业内部的安全防护问题。落后的网络防御系统、充满漏洞的安全机制,低下的网络恢复能力等等都会造成企业信息资源的破坏,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

  2.2 非法网络入侵现象频发

  网络的应用,使不良居心的有了新的破坏手段。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网络,非法入侵企业内部,盗取网络信息或者冒充内部人员进行网络诈骗,或者盗取网络信息进行泄露勒索,那些非法入侵行为无处不在,成为威胁企业信息的不安全因素。

  2.3 肆虐的网络病毒

  从我国出现的第一个网络病毒开始,网络病毒就不断改变感染途径,比如常见的下载软件、打开文件、电子邮件等网络行为,都有可能感染病毒,病毒以其告诉的.传染性让人措手不及。当人们还在唏嘘这个网络病毒的危害时,比这个病毒更厉害的病毒也许正在散播中,病毒也会以看不见的形式被携带传染,造成更大范围的信息损失。

  2.4 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不足

  网络管理人员是直接管理企业网络信息的技术人物,网络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是影响企业网络安全的关键因素。企业信息的运行与管理都有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但在很多企业中,网络管理岗位的从业人员,存在技术水平有限,专业度不足的现象,有的网络管理人员职业素养不足,随意泄露本公司的账号等会造成企业信息安全受到伤害。

  3 企业信息管理网络安全措施

  3.1 先进技术

  先进的技术手段是应对企业信息危机的基础,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技能,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对企业信息的威胁做到防范,才能提高企业信息安全管理水平。

  3.1.1 信息加密技术

  信息加密是针对信息泄露采取的保护性措施,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信息数据的安全性能,防止数据泄露。就目前信息加密技术来讲,主要应用在信息的存储、传输以及鉴别方面。信息加密是目前企业信息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在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上作用显著。

  3.1.2 防火墙技术

  防火墙技术在上文做过解释,在企业信息管理中,防火墙能够阻止网络中人为产生的信息破坏与攻击,防火墙能够帮助企业拦截很多不良或者恶意病毒与垃圾。但是防火墙也有局限性,就是不能够阻止来自内网的网络病毒与恶意文件。

  3.1.3 数据备份

  网络病毒很多会造成企业的重要信息数据永久失去,无法恢复,对企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数据备份就是通过对企业信息数据复制,作为备用,即使企业信息收到损坏,无法恢复,有了备用信息就不会造成损失。

  3.2 企业管理

  3.2.1 企业局域网管理

  加强对企业局域网的管理是企业信息管理的关键。企业局域网管理不仅是对企业内部使用网络进行隔离,同时也要对企业所接触到的网页进行安全把控。在企业员工工作时,要根据员工实际状况进行内外网权限设置,隔离内外网,有效降低感染病毒的机会。

  3.2.2 网络管理人员管理

  提高网络管理人员专业素养是企业信息管理的核心。首先要对网络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与素养,另外,要进行权责制度,按照需求对人员进行划分,责任到人,提高网络管理人员对企业信息安全的重视。

  4 结语

  通过从技术的手段与企业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企业信息管理,严格把握企业信息的每个关卡,责任到人,同时要不断地对企业信息安全系统进行检查,更新技术支持,完善信息防御与修复系统,创造一个稳定、安全的企业信息环境。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6

  摘要:近年来,随着行业一体化“数字烟草”构建要求提高,行业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全面加速,信息化已融入到企业基础管理、生产制造、管理创新等诸多业务环节,信息化与工业化已逐步走向深度融合之路。伴随着两化融合的发展,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重,逐渐成为影响业务运行、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在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然而保证企业信息安全不能单纯利用技术手段,必须“技术”与“管理”并重才能保障企业信息安全。笔者针对企业信息安全现状,依据国家、行业相关标准,阐述对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理解和看法。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安全;安全管理

  1、企业信息安全现状

  近几年,随着行业信息化建设逐步深入,伴随着OA办公自动化、ERP、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和MES生产制造执行等系统相继投入使用,与生产经营息息相关的关键业务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也逐步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也都得到逐步提高。行业也相继出台了烟草行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南和各类信息安全制度,并通过这几年信息安全检查工作,促进企业的信息安全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由于企业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企业不断加大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如建立标准化的机房、购买与部署各类信息安全软件和设备等。但是木马、病毒、垃圾邮件、间谍软件、恶意软件、僵尸网络等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攻击手段也越发隐蔽和多样化。企业不仅要应对外部的攻击,也要应对来自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安全威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企业的信息安全已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还需要借助管理手段来保障。企业如果不能正确树立信息风险导向意识,一味注重“技术”的作用,忽略“管理”的重要性,就很难发挥信息安全技术的作用,无法把企业的各项信息安全措施落到实处,企业的信息安全也就无从谈起。只有切实发挥管理作用,企业的信息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障。

  2、企业信息安全体系架构

  在谈到信息安全时,大多数刚接触的人都比较疑惑,都说保障信息安全十分重要,那到底什么是信息安全呢?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信息安全的概念以及企业的信息安全体系架构。2.1信息。对企业来说,信息是一种无形资产,具有一定商业价值,以电子、影像、话语等多种形式存在,必须进行保护。2.2信息安全。主要是指防止信息泄露、被篡改、被损坏或被非法辨识与控制,避免造成不良影响或者资产损失。2.3企业信息安全体系架构。在保障企业信息安全过程中,信息安全技术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手段。通过上文对企业信息安全现状的分析,不难看出企业信息安全体系主要分为技术、管理两个重要体系,进一步细分则涉及安全运维方面。2.3.1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作用。主要是指通过部署信息安全产品,合理制定安全策略,实现防止信息泄露、被篡改、被损坏等安全目标。信息安全产品主要是指实现信息安全的工具平台,如防火墙类产品、防攻击类产品、杀毒软件类产品和密码类产品等,而信息安全技术则是指实现信息安全产品的技术基础。2.3.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作用。完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制度,细化职责分工,制定执行标准,确保日常管理、检查等制度有效执行,最大程度发挥信息安全技术体系作用,确保信息安全相关保护措施有效执行。通过上文简单介绍,对信息安全以及信息安全系统有了大概了解。可以看出单纯借助技术或管理无法保障企业信息安全,因此,建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

  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概念

  3.1信息安全管理。运用技术、管理手段,做好信息安全工作整体规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确保实现信息安全目标。

  3.2管理体系。体系是指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而管理体系则是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3.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ISMS)。在一定组织范围内建立、完成信息安全方针和目标,采取或运用方法的体系。作为管理活动最终结果,包含方针、原则、目标、方法、过程、核查表等众多要素

  3.4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作为企业总管理体系的一个子体系,目的是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信息安全。

  3.5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涉及的要素。

  3.5.1信息安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确保信息安全工作组织与落实。

  3.5.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编制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方针、过程、程序和其他必需的文件等。

  3.5.3资源。提供体系运转所需的资金、设备与人员等。

  4、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机构设置以及作用

  在建立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之前,如果没有设置相应的信息安全组织机构,那么建立体系所需要的资源(资金、人员等)就无法得到保障,企业的信息安全制度和策略也就无法贯彻落实,企业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就形同虚设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企业在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前必须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组织机构,机构设置可以根据职责分为三个层次。4.1信息安全决策机构。信息安全决策机构处于安全组织机构的第一个层次,是本单位信息安全工作的最高管理机构。应以单位主要领导负责,对信息安全规划、信息安全策略和信息安全建设方案等进行审批,并为企业信息安全工作提供各类必要资源。4.2管理机构。处于安全组织机构的第二个层次,在决策机构的领导下,主要负责企业日常信息安全的管理、监督以及安全教育与培训等工作,此类工作大部分都由企业的信息化部门承担。4.3执行机构。处于信息安全组织机构的'第三个层次,在管理机构的领导下,负责保证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有效运行及日常维护,通过具体技术手段落实安全策略,消除安全风险,以及发生安全事件后的具体响应和处理,执行机构人员可以由信息中心技术人员与各部门专职或兼职信息安全员组成。

  5、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

  ISO/IEC27001:20xx标准的“建立ISMS”章节中,已明确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的10项强制性要求和步骤。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遵照这些内容和步骤,建立自己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形成相应的体系文件。

  5.1建立的步骤。

  (1)结合企业实际,明确体系边界与范围,并编制体系范围文件。

  (2)明确体系策略,构建目标框架、风险评价的准则等,形成方针文件。

  (3)确定风险评估方法。

  (4)识别信息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信息安全资产、责任、威胁以及造成的后果等。(5)进行安全风险分析评价,编制评估报告,确定信息安全资产保护清单。

  (6)明确安全保护措施,编制风险处理计划。

  7)制定工作目标、措施。

  (8)管理者审核、批准所有残余风险。

  (9)经管理层授权实施和运行安全体系。

  (10)准备适用性声明。以上步骤解释不详尽之处,参看ISO/IEC27001:20054.2.1章节中A-J部分。

  5.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涉及的文件。

  文件作为体系的主要元素,必须与ISO/IEC27001:20xx标准保持一致,同时也要结合企业实际,确保员工遵照要求严格执行。而且也要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信息安全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员工应按照文件要求严格执行。

  5.2.1体系文件类型主要涉及方针、程序与记录三类。方针类主要是指管理体系方针与信息安全方针,涵盖硬件、网络、软件、访问控制等;程序类主要是指“过程文件”,涉及输入、处理与输出三个环节,结果常以“记录”形式出现;记录类主要是记录程序文件结果,常以是表格形式出现。至于适用性声明文件,企业应结合自身情况,参照ISO/IEC27001:20xx标准的附录A,有选择性地作出声明,并形成声明文件。5.2.2体系必须具备的文件。主要包括方针、风险评估、处理、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纠正与预防、控制措施有效性测量、管理评审与适用性声明等。

  5.2.3任意性文件。企业可以针对自身业务、管理与信息系统等情况,制定自己独有的信息方针、程序类文件。

  5.2.4文件的符合性。文件必须符合相关法律法规、ISO/IEC27001:20xx标准以及企业实际要求,保证与企业其他体系文件协调一致,避免冲突,同时在文字描述准确且无二义。

  6、体系实施与运行

  主要包括策略控制措施、过程和程序,涉及制定和实施风险处理计划、选择控制措施与验证有效性、安全教育培训、运行管理、资源管理以及安全事件应急处理等。

  7、体系的监视与评审

  主要指对照策略、目标与实际运行情况,监控与评审运行状态,主要涉及有效性评审、控制措施测试验证、风险评估、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环节,并根据评审结果编制与完善安全计划。

  8、体系的保持和改进

  主要是依据监视与评审结果,有针对性地持续改进。主要包括改进措施、制定完善措施、整改总结等,同时需相关方进行沟通,确保达到预计改进标准。

  9、结语

  从上文不难看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四个主要环节就是建立、实施和运行、监视和评审以及保持和改进几个部分。但是,这不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全部。实际上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最核心和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把建立(P规划)、实施和运行(D实施)、监视和评审(C检查)以及保持和改进(A处置)四个重要环节形成PDCA的动态闭环的管理流程,这种管理方法就是PDCA循环,也称“戴明环”。只有按照P-D-C-A的顺序持续循环,体系才能高效运转与不断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升。同时信息安全管理也必须结合企业实际,不断尝试与使用新的信息安全技术,做到与时俱进,才能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现实严重脱节,慢慢失去作用。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7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特别是发布《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20xx~20xx年)》之后,明确了卫生信息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而作为整个卫生信息化体系的“网底”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安全背景、什么是信息安全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安全管理的作用和信息安全管理控制措施,以及对中心信息安全的展望,五个方面来阐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安全管理

  1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安全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特别是原卫生部发布《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20xx~20xx年)》之后,明确了卫生信息化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那么作为整个卫生信息化体系的“网底”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卫生信息化的建设不断扩展和深入,依托于区域卫生信息中心的各类应用系统不断上线推广应用。网络与数据安全已逐步成为各项卫生信息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依托。因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区域卫生信息中心的重要结点。信息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2 什么是信息安全管理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经常提到的。可见,信息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保障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安全管理(Information Security Management)指组织中为了完成信息安全目标,遵循安全策略,按照规定的程序,运用恰当的方法,而进行的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等活动。作为组织完成的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构成了信息安全具有能动性的部分,是指导和控制组织相互协调完成关于信息安全风险的活动,其对象就是包括人员在内的各类信息相关资产。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信息系统应用较为广泛,基本包含了医疗、护理、医技、行政等所有科室及其人员。

  长期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信息安全建设方面,存在重技术轻管理、重产品功能轻安全管理、缺乏整体性信息安全体系考虑等各方面的问题。区域卫生信息中心采用集中管理的信息安全技术及产品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可以来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网络传输时的信息安全问题。但是仅仅靠这些产品和技术还不够,即使采购和使用了足够先进、足够多的信息安全产品,仍然无法避免一些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近年来,由于管理不善、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卫生信息及病患基本信息泄露的安全事件数量不断攀升,更加剧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信息安全管理的迫切性。

  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安全管理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安全管理的作用体现任以下几个方面。

  3.1信息安全管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整体管理的重要的、固有的组织部分,是组织实现中心业务目标的重要保障。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安全威胁已经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业务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的最大威胁。如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生的费用结算85%以上通过医保信息系统来进行,所有的医生工作站都依托中心服务器来提供数据进行操作,医技部门也通过信息系统获取病人信息和传送结果。一旦信息系统发生故障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是灾难性的。因此中心需要信息安全管理,有其必然性。

  3.2信息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技术的融合剂,是各项技术措施能够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控制的重要手段,许多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保障都要依靠技术手段来实现,但光有安全技术还不行,要让安全技术发挥应有的作用,必然要有适当的管理程序的支持,否则,安全技术职能趋于僵化和失败。如果说安全技术是信息安全的构筑材料,那么信息安全管理就是融合剂和催化剂,良好的管理可以变废为宝,使现有的各项技术相互配合发挥应有的作用,而糟糕的管理会使技术措施变得毫无用处。实现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是基础,管理才是关键。在信息安全保障工作中必须管理与技术并重,进行综合防范,才能有效保障安全,这也是实现信息安全目标的必由之路

  3.3信息安全管理是预防、阻止或减少信息安全事件发生的重要保障。早期人们对于信息安全的认识主要侧重在技术措施的开发和利用上,这种技术主导论的思路能够解决信息安全的一部分问题,但却解决不了根本,据权威机构统计表明,信息安全问题大约70%以上是由管理方面原因造成的,大多数信息安全事件的发生,与其说是技术上的原因,不如说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因此解决信息安全问题、防止发生信息安全事件不应仅从技术方面着手,同时更应加强信息安全的管理工作。

  信息安全涉及的范畴非常广,信息安全不是产品的简单堆积,也不是一次性的静态过程,它是人员、技术、操作三者紧密结合的系统工程,是不断演进、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因此,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人员正确理解信息安全、理解信息安全管理的关键作用,以更好地开展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强调信息安全管理的作用,并不是要削弱信息安全技术的作用;开展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要处理好管理和技术的关系,要坚持管理与技术并重的原则,这也是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主要原则之一。

  4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在我国对于信息安全等同采用IS0 27002:20xx,命名为《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GB/T 22081-20xx)。信息安全是通过实施一组合适的控制措施而达到的,包括策略、过程、规程、组织结构以及软件和硬件功能。可见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安全来说,安全控制措施是必要且十分重要的。其中比较重要的如下:

  4.1安全方针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安全方针控制目标,是指中心的信息安全方针能够依据业务的要求和相关法律法规提供管理指导并支持信息安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安全方针文件的内容应包含中心管理者的'管理承诺、组织管理信息安全的方法、中心信息安全整体目标和范围的定义、中心管理者意图的声明、控制目标和控制措施的框架、重要安全策略、原则、标准和符合性要求说明、中心信息安全管理的一般和特定职责的定义、支持方针的文件的引用等。

  4.2信息安全组织 信息安全组织一般分为内部组织和外部组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组织的信息安全控制目标是指在中心内管理信息安全。组织的安全建立在每一位人员不同责任分工的划分,不同的责任会有不同的工作指导原则。其中应当包括信息安全的管理承诺、信息安全协调、信息安全职责的分配、信息处理的授权、保密协议、信息安全的独立评审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部组织的信息安全控制目标是保持中心被外部各方访问、处理、管理或与外部进行通信的信息和信息处理的安全。主要包括中心与系统外单位信息通信相关风险的识别、处理相关的安全问题和处理第三方协议中的安全问题等。

  4.3人力资源安全 人员在中心的信息安全管理中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有资料表明,70%的安全问题是来自人员管理的疏漏,为了对人员有一个有效的管理,需要从任用之前、任用中、任用的终止或变更三项控制目标进行管理。

  4.3.1任用之前控制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任用人员之前为了确保人力资源的安全,需考虑到角色是否适合相应岗位,以降低设施被窃、信息泄露和误用的风险,这一目标的实现需通过角色和职责、审查、任用条款和条件三项控制措施的落实来保障。

  4.3.2任用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安全控制目标就是确保所有的员工、承包方人员和第三方人员知悉信息安全威胁和利害关系、他们的职责和义务、并准备好在其正常工作过程中支持组织的安全方针,以减少人为过失的风险。

  4.3.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生任用的终止或变更时,应确保信息的安全不外泄,确保员工、承包方人员和第三方人员以一个规范的方式退出或改变其任用关系。可以通过终止职责、资产的归还、撤销访问权限等控制措施来实现。

  4.4物理和环境安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物理和环境安全可以从安全区域和设备安全来入手管理。定义安全区域是为了防止对中心场所和信息的未授权物理访问、损坏和干扰。可以通过设置物理安全边界、物理入口控制、办公室房间和设施的安全保护、外部和环境的安全防护、在安全区域工作、公共访问和交接区安全。设备安全是指防止由于资产丢失、损坏、失窃而危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资产安全以及信息安全。中心可通过设备安置和保护、支持性设施、布缆安全、设备维护、场所外的设备安全、设备的安全处置和再利用,资产的移动等措施来进行保障。

  4.5通信和操作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通信和操作管理一般可从操作规程和职责、第三方服务交付管理、系统规划和验收、防范恶意和移动代码、备份、网络安全管理、介质处置、信息的交换、电子商务服务、监视等方面入手。

  4.6访问控制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访问控制可从访问控制的业务要求、用户访问管理、用户职责、网络访问控制、操作系统访问控制、应用和信息访问控制、移动计算和远程工作等控制目标来入手。

  4.7信息安全事件管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安全事件管理可以从报告信息安全事态和弱点、信息安全事件和改进的管理两个控制目标入手进行管理。

  4.7.1报告信息安全事态和弱点这项控制目标旨在确保中心与信息系统有关的信息安全事态和弱点能够以某种方式传达,以便及时采取纠正措施。该目标下有报告信息安全事态和报告安全弱点这两项控制措施来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①报告信息安全事态控制措施,是指信息安全事态应该尽可能快地通过适当的管理渠道进行报告。实施过程中应建立正式的信息安全事态报告程序,以及在收到信息安全事态报告后采取措施的事件响应和上报程序。②报告安全弱点控制措施,是指中心应要求信息系统和服务的所有职员、承包方人员和第三方人员记录并报告他们观察到的或怀疑的任何系统或服务的安全弱点。报告机制应尽可能容易、易理解和方便可用。应告知他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试图去证明被怀疑的弱点。

  4.7.2信息安全事件和改进的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安全事件和改进的管理这一控制目标旨在确保采用一致和有效的方法对信息安全事件进行管理。中心可以用职责和程序的控制措施、对信息安全事件的总结、证据的收集三项控制措施来保障这一目标的实现。①职责和程序的控制措施。它是指中心应当建立管理职责和程序,以确保能对信息安全事件做出快速、有效和有序的响应。该项措施实施时除了对中心的信息安全事态和弱点进行报告外,还应利用对系统、报警和脆弱性的监视来检测中心信息安全事件。遵循严格的信息安全事件管理程序的前提是中心需建立规程以处理不同类型的信息安全事件,如恶意代码、拒绝服务、信息系统故障和服务丢失、违反保密性和完整性、信息系统误用等。中心除了考虑正常的应急计划还要考虑事件原因的分析和确定、遏制事件影响扩大的策略、向合适的机构报告所采取的措施等。②中心对信息安全事件的总结控制措施,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有一套机制量化和监视信息安全事件的类型、数量和代价。从信息安全事件评价中获取的信息应用来识别再发生的事件或高影响的事件。③证据的收集。证据的收集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是指当中心的一个信息安全事件涉及到诉讼(民事的或刑事的),需要进一步对个人或组织进行起诉时,应收集、保留和呈递证据,以使证据符合相关诉讼管辖权。过程有:为应对惩罚措施而收集和提交证据,应制定和遵循内部程序,为了获得被容许的证据,中心应确保其信息系统符合任何公布的标准或实用规则来产生被容许的证据:任何法律取证工作应仅在证据材料的拷贝上进行。

  4.8业务连续性管理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业务连续性管理是指防止中心业务中断,保证中心重要业务流程不受重大故障与灾难的影响。业务连续性管理过程中包含信息安全,该控制措施是指应为贯穿于组织的业务连续性开发和保持一个管理过程。解决中心的业务连续性所需的信息安全要求,保护关键业务过程免受信息系统重大失误或灾难的影响,并确保他们的及时恢复。应包含中心的信息安全、业务连续性和风险评估、制定和实施包含信息安全的连续性计划、业务连续性计划框架、测试、维护和再评估业务连续性计划等内容。

  5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安全的展望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说信息安全保障不仅仅是一门技术学科,信息安全保障应综合技术、管理和人。在中心的管理上,信息安全保障应考虑建立综合的信息化的组织管理体系,明晰相应的岗位职责、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等等。在人员上,应加强所有使用信息系统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以及中心从事信息系统专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能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安全保障亦不是一种项目性的暂时行为,而是融入信息系统生命周期的全过程的保障。信息安全保障不是一种打补丁,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临时行为,而是一种系统化、体系化的保障过程。信息安全保障的目的不仅仅是保障信息系统本身,信息安全保障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保障信息系统进而保障运行于信息系统之上的中心业务系统。信息安全保障应以业务为主导、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使命、社会职责和社会服务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安全保障不仅仅是孤立的自身的问题,信息安全保障是一个社会化的、需要各方参与的工作。信息安全保障不仅仅是孤立的自身的问题,信息系统需要电信、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支持、信息系统需要承担保密、公共安全、国家安全等社会职责,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是一个社会化的、需要各方参与的综合的工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信息安全保障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没有绝对的安全,信息安全保障并不提供绝对的安全,信息安全保障是讨论风险和策略,讨论适度安全。因此,它是一个需要持之以恒和不断完善与发展的工作。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8

  1.网络信息管理的相关内容

  网络信息安全是互联网时代发展下的重要部分,只有保障了网络信息安全,才能够推动互联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产生。很多网络用户在体验的过程中,会因为被病毒侵蚀而造成自身利益损失,影响了用户的日常生活。为改变这一状况,改善网络环境,则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管理,利用网络信息管理技术。所谓的网络信息管理技术就是对网络中存在的基础信息或是其他信息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监督。通俗来说,就是对网络用户们所使用的IP地址进行管控,利用IP地址来确定网络用户的身份,并查看其是否具备访问网络信息的权力,以防止网络不安全信息的侵入,帮助用户阻止其不想接收的信息,提高网络用户的体验感。

  每当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进行更新的时候,都需要对其安全管理系统实施相应的更新,不断地提升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能,以防止木马病毒或是的恶意攻击,从而保障网络用户的个人信息。网络安全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不是某一个因素造成的威胁,也不是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把控就能保障其安全,而是需要从各个方面来实施及时管理和监督,根据实际情况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对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要实施管理,保障每一个子系统的安全性,从而实现保证网络安全的目标。

  2.在网络安全中应用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网络安全管理问题。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则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意义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一是当下,网络信息系统中常常出现攻击,病毒侵犯等现象,这种高科技的侵犯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利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而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则是一种现代化网络管理手段,其将计算机技术理论与网络实践相结合,充分利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以实施科学的数据分析,提高网络安全综合性能,从而推动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健康发展。二是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水平的高低,能够展现我国现阶段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水平,也是我国科学技术能力的体现。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更新后,将网络信息安全也实施同步更新的安全管理技术。有效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可解决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保障网络信息不泄漏。

  3.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网络安全中的有效应用

  (1)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评估体系

  在网络安全中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首先要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评估体系,完善网络安全评估制度,以加强对网络安全的不安全因素的掌控,在了解不安全因素之后,发现其存在的原因,以寻找避免这些安全威胁的`措施,实施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提高网络安全性能。因此,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时候,要对互联网进行三个阶段的评估,事前评估、事中评估和事后评估。全面的评估能够帮助管理人员来分析网络安全系数,实施有效的计算机信息管理。在进行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时候,要对整个网络进行监管,及时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利用一些杀毒软件对其进行查杀,防止病毒的侵犯,避免网络用户的权益收到侵犯。网络运行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具有动态变化,在实际网络体验中,引发网络安全的因素十分多,在分析这些威胁的时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以消除引发网络安全的根本威胁,从而确保网络安全。网络用户管理员自身应当不断地提升网络计算机技能,增加对网络安全的认识,发挥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技术的作用,积极应对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2)加强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保障网络管理质量

  随着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传递信息的时候速度更快,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也更为便捷,在这种情况下,合理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有利于开拓网络安全交流平台,增强人们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明确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性。现阶段,虽然我国互联网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网络安全这个方面仍然较为薄弱,人们的网络安全意识还有待提高。为此必须加强对用户的网络安全宣传力度,做好网络安全教育培训,让用户们了解有关网络安全的法律内容,提高其安全保护意识,自觉地实施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创建稳定而安全的网络环境。网络安全保护工作需要政府的鼓励和支持,政府应当引导人们进行网络安全学习,推动计算机信息技术管理技术的改进,并利用此项技术,设立相关讨论平台,向公众讲解一些较为实用和简单的网络安全保护方法,以提高用户自身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

  (3)提高网络安全设计水平

  在网络安全中,应当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来对网络安全设计进行优化,以提高其自身的安全性。首先,提高网络隔离防护设计。可优化整合网络信息,设立防火墙,通过防火墙来对机群中的信息进行管理,并确保监督的及时性,以为网络安全提供有效保障。其次,要优化访问控制设计。在网络运行中,要加强防火墙的作用,对一些模糊访问进行有效控制,对访问权限进行设置,阻止非法用户的侵入;最后,要提高节点映射的设计。在这个部分,应当科学的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充分结合机群与防火墙,以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水平。

  (4)实施有效的网络安全风险防范管理

  政府可以组织相关的反联盟,建立专门的部门来管理网络安全信息,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来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督,设立网络安全风险防范队伍,提高网络安全防范管理水平。不仅要重视对网络恶意攻击行为的管理,还应当对影响网络安全的各项因素进行有效监督,并做好实施预防工作,以便于在其造成威胁后及时处理,并减少其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不断地改进和完善网络安全技术,做好技术推广工作,从而保障网络安全不受到威胁。

  4.结束语

  在网络安全中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十分必要,网络安全问题是互联网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网络安全问题所涉及的方面比较多,要从各个方面来进行管理,必须有效结合法律、管理和技术之间的关系,不断优化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系统,制定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以减少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危险因素,加强计算机应用管理,从而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而稳定的网络环境,实现网络效益最大化,展现其管理价值。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9

  摘要

  针对飞机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管制人员信息安全管理意识不够强,航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重点不突出,航管部门信息安全防范体系不健全,航管信息安全管理法规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深入探讨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便于为航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具体对策措施,为提升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效益提供依据。

  关键词

  航空管制;信息系统;信息安全;对策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不论是民用航空,还是军队航空管制信息系统在功能、可靠性、实用性、智能化程度等方面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因网络设施设备和信息技术的不完备性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又使得航空管制信息安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可见,深入研究飞机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强化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意识

  人为因素对于航管信息安全管理会产生重要影响。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注重航管信息安全管理,必须强化信息安全意识。一是在强化各级领导信息安全意识的同时,必须不断提高航管人员的信息安全防范意识。信息安全管理强调的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应该把“重技术的同时更重管理”作为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强化信息安全意识,应通过信息安全教育,不断提升航空管制人员的信息安全知识水平,启发信息安全自觉,使全体航空管制人员都能够充分意识到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实施信息安全管理必要性。二是强化航管信息安全意识,必须重视航管人员信息技术素质的培养。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将不断应用于未来航空管制的业务流程中,航管人员必须具备驾驭航管新装备和新技术的能力,同时,通过不断学习和丰富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知识,在强化安全意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技能,为航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技术知识基础。三是注重航管信息安全管理观念创新。航管信息安全关系到航管业务是否顺利开展,关系到飞机的飞行安全,必须在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目标、安全管理业务、安全管理技术等方面转变观念,将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的目标落实到航管中心的安全建设上,将安全管理业务与航管业务流程相结合,注重各个业务环节上的信息安全,确保实现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的精细化,同时,创新安全管理技术,为提升航管信息管理工作效益提供技术支撑平台。

  2、抓住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的主要矛盾

  要抓好航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必须明确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以便对症下药,高效解决航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重点问题。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使航管信息在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保密性和信息行为的不可否认性等方面对航管信息实施的防御、检测、抑制、恢复和管理工作。航管信息管理的重点在于航空管制信息系统,其中包括航管系统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安全管理。航管系统层的安全管理包括硬件和软件,其中软件是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的重点。就硬件系统而言,硬件的安全属于物理安全,其防范重点主要在于防电磁辐射、电子干扰以及固化的嵌入式软件的安全。就应用软件而言,航管信息系统本身是可以修改的,容易受到病毒的攻击,因此,做好防“病毒”、防病毒、软件恢复,提升操作系统的安全性是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的重点。同时,还应注重网络层安全管理。网络层的安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网络安全报警、网络入侵恢复、网络数据保护、密钥安全管理、内部认证机制等。网络层的安全管理应将关注点放在路由器等各处子网的出入口设备上,从软件角度,应研发嵌入式操作系统,运用数字签名加密技术,以把好网络层安全关。

  3、完善航管部门信息安全防范体系

  要实现对航管信息的有效管控,必须建立健全航管信息安全管理机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论证航管信息安全管理机构设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合理区分航管信息安全管理职能,将信息安全管理职能与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相结合,使航管信息安全管理机构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强对航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统一规划、统一部署与监督检查,密切跟踪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沿,航管关键仪器设备尽量采用国产装备,尤其是采用那些具有自主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的核心装备,比如:国产嵌入式操作系统、路由器、防火墙和加密系统等网络关键部件。加强对网络的规范化管理,通过建立一系列完整的航管信息安全标准和航管信息系统综合评估体系,对航管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共享使用以及资源共享程度、权限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着力解决国防信息系统、商业通信和公用网络相联而造成的信息安全问题。同时,还应认真研究应对网络信息安全隐患的防范措施,加强对网络安全的监控,研发分布式和局部性信息系统,以降低航管信息安全的风险。可见,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离不开航管部门信息安全防范体系功能的发挥,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地解决航管信息安全问题。信息安全管理是对航空管理活动构成影响的各种信息尤其是涉密信息的管理与控制。完善航管部门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必须做好以下安全管理工作:一是加强信息安全教育。要组织全体航空管制人员进行以航空管制保密常识为主要内容的信息安全教育,使航空管制人员能够牢固树立“保信息就是保飞行安全”的观念。二是实行保密信息的封锁。制定电子设备保密管理规定,切断与外界不必要的通信联络和沟通。所有航空管制人员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外界泄露涉及航空管制以及飞行安全的.秘密。三是掌握航空管制信息的动态。各级管理者应随时了解和掌握航空管制信息的动态,经常检查和反思可能存在的信息安全漏洞。四是要严防航空管制信息的失控。应加强对航空管制设施设备以及相应的网络设施设备的管控,航空管制设施设备必须实行专人专管,严格登记和使用手续。

  4、健全航管信息安全管理法规制度

  健全航管信息安全管理法规制度,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必须认真研究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的特点与规律,使安全管理法规制度成为开展航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准绳和依据。受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目前,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发展十分迅速,单一依靠技术措施来实现航管信息系统的安全是难以做到的,因此,除了应加强技术攻关以外,还应在行政管理和法规制度方面,加强对航管信息安全的管理。针对航管信息安全管理需求,一方面,要建立航管信息安全评估和航管信息系统质量认证体系。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到网络规划和方案,均要通过安全管理部门的行政审批和技术审核,以确保从物理层面做到对信息的隔离。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采购过程中,要有安全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的指导,只有通过信息安全质量认证,才能通过验收并投入使用。在网络运行和航管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要接受安全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制定一系列航管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和措施并确保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细化航管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应根据航管信息安全管理的特点,尽快制定信息安全规章制度,以提升信息安全管理的可操作性。对于航管管制人员赋予信息安全职责,对于那些认真履行职责,确保航管信息安全的人员应给予表彰奖励,对于那些玩忽职守,置航管信息安全于不顾的人员,造成航管信息安全事故的人员,应进行依法惩治。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法规制度的建立健全还应注重其适用性和有效性。法规制度建立健全的目的是为了航空管制信息管理工作提供法规依据。如果在制定法规制度时,脱离了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航空管制工作的实际,则这样的法规制度将无法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航空管制业务工作的特殊性和保密性,从航空管制信息管理机构设置的优化,到信息管理流程的设计,从人员信息安全意识的强化,到信息管理系统等技术平台的建设等整个信息安全管理工作中,注重法规制度的有效性,确保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工作能够配套适用性强的信息安全管理法规作为依据,实现航空管制信息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以提升航空管制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效益。

  5、结语

  航管信息安全管理工作是航管业务的基础性工作,只有确保航管信息安全,才能有效保障飞机的飞行安全。要牢固树立航管信息管理的综合安全观,强化航管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密切关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方面的应用,综合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格的行政管理措施,确保航管信息安全,为飞机飞行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10

  1医院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暴露的各种网络安全隐患

  以C/S为架构基础的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已经实现了对医院各个部门的广泛覆盖,大量联网的计算机在相同的时间段内同时运行,已经与患者在医院就诊的众多环节相联系,导致各类业务空前依赖网络。各大医院,依靠互联网实现了联接,并实现了和医保之间的联网,促进了医院网络越来越开放,这样就使得发生网络攻击、感染病毒的几率显著提高,要是网络信息系统出现故障,势必会使得医院上下的管理与医疗工作遭受影响,使患者、医院均蒙受无法估计的损失。医院信息化管理过程中,暴露的安全隐患大部分集中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三大方面。就系统安全来说,具体涉及操作系统安全与物理安全、还有应用程序安全;数据安全涉及数据防护的.安全、数据本身的安全;在网络攻防手段与技术等显著发展的影响下,网络安全越来越复杂、多样,新旧安全威胁同时存在。通常而言,网络安全问题涉及四大方面,即技术、物理、应用服务、产品。受人为操作出现错误或失误、自然灾害、各类计算机攻击行为影响,造成的计算机网络无法正常运行,都属于物理方面;研发设计的信息产品有一定的缺陷存在,或者引进使用、日常维护信息技术,受某些非自主、非可控性影响,产生的安全隐患,都属于技术方面的;软件操作系统、硬件设备、应用程序中,被植入恶意代码或隐藏后门等带形成的安全威胁都属于产品方面的;网络终端与网络实现连接以后,面对的各种安全问题,像非法入侵、病毒感染、违规操作、间谍软件等,导致主机遭遇劫持、系统网络中断、数据被破坏或直接、医疗信息被窃取泄露、病人账户隐私遭到盗窃等,均属于应用服务方面。

  2新形势背景下应对医院网络安全问题基本策略

  医院网络安全会直接影响到医疗业务能否正常开展,构建一个能够稳定、安全运行的要想实现信息网络环境安全、稳定地运行,一定要把握安全策略、管理制度、技术手段三大方面之间的有效结合。

  2.1管理制度完善、健全的规章管理制度是医院网络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保障。使用方法与管理制度的制定,要立足于实际,确保其科学合理,像操作使用医疗信息系统制度、维护运行医院网络制度、存储备份医疗资源数据制度等,此外,还要对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使得医院网络安全管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2.2安全策略医院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出台完善的安全管理策略,为信息网络系统高效、正常、安全地运行创造可靠的保障。为了保障服务器能够高效、可靠、稳定地正常运行,实施双机热备、双机容错的处理方案非常有必要,关于非常重要的设备,对主机系统供电尽可能使用UPS,一方面有利于供电电压保持稳定,同时对于突发事件防控具有显著的作用;针对主干网络链路,网络架构设计,构建冗余模式非常必要,在主干网络某条线路出现故障的时候,通过冗余线路,依然可以正常传输网络的信息数据;同时要对业务内网和网络外网实施物理隔离,防止互联网同医疗业务网之间出现混搭,有效控制医疗业务数据利用互联网这个途径对外泄漏,防止外部网成为非法用户利用的工具,进入到医院信息系统或服务器,展开非法操作;为了防止医院的业务信息发生丢失或遭到破坏,非常有必要构建数据与系统备份容灾系统,这样即便存储设备或机房发生故障,也能保证信息系统运行较快恢复正常运行;在权限方面实行分级管理,防止发生越权访问的情况、防止数据被修改,针对数据库建立专项的审计日志,实时审计关键数据,能够实现跟踪预警。

  2.3技术手段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多样化,而且越来越复杂,所以依靠技术手段对网络安全防范,也要注意防御措施的多层次性与多样性,对以往被动防护的局面转换,提高预防的主动性。因为医院在网络架构上实行外网与内网相隔离,内网上对在安全要求上,内网的要求相对而言更高,安装的杀毒软件最好为网络版,并成立管理控制中心,能够修复漏洞、对整个网络进行体检、修复危险项、查杀病毒等;将防火墙网关设立在外网和内网之间,对非法用户、不安全的服务予以过滤,能够及时探测、报警网络攻击行为等,对恶意入侵有效防控;还可以通过对专业的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对防火墙存在的缺陷有效弥补,将众多关键点在网络中设置,利用检测安全日志、行为、审计数据或别的网络信息,对网络安全问题及时掌握,并做好应对;也可以对安全扫描技术,扫描网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3结语

  保障网络环境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是医院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因此必须重视从安全策略、管理制度,技术手段等角度,对医院信息系统安全全面加强。但是医院的网络安全实际上只是相对来说的,绝对的安全是不存在的,所以要立足于自身的实际特点,在实践过程中持续完善优化,这样才会保障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行之有效,提升医院信息化管理效率。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11

  摘 要:数据库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基础,管理信息系统能否正常运行,数据库的安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数据库安全体现在系统拥有的和产生的数据或信息要完整有效,使用要合法, 更不能被破坏或泄漏。具体地包括:用户识别、访问权限控制、加密、审计与追踪、备份与恢复。

  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MIS);数据库

  一 、完善用户识别

  用户身份的正确识别与检验是MIS安全的门户。为了有效可靠地管理用户权限,保证系统的安全,需要一套可靠完善的身份鉴别机制。

  (1)在MIS的数据库中创建一个用户表,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唯一的用户编码和一个唯一的用户密码,并且用户的密码只能由用户自己管理。当用户要登录数据库管理系统时,必须提供正确的用户编码和密码方能进人该系统。

  (2)我们还可以利用数据滤网功能,也就是过滤功能。在用户登录界面,对用户输人的用户标识和密码先进行过滤,把单引号、分号、 、% 等“危险字符”全部过滤掉,再进行数据语句的构造,可大大降低攻击者成功的概率。

  (3)我们可以通过限制用户输入数据的长度,例如限制用户输入数据的字符最多不能超过8位,这样就可以大大降低系统被攻击的风险,增加了入侵者插入有害代码的难度,确保了系统的安全。

  (4)设置数据库系统口令,数据库系统口令也是是身份鉴别、保证系统安全的最常见、最方便的一种方法。它是登录访问数据库系统所需的口令。应用程序要存取数据库表,必须先登录数据库,应用程序凭借用户提供的正确口令就能顺利登录数据库。所有的口令值不要嵌入程序,应隐蔽到某一数据库中,这样就避免了修改的麻烦,有了数据库口令,就可以阻止有害侵入,增加了系统的安全性。

  二 、访问权限控制

  访问权限控制是数据库系统在利用角色管理数据库安全性方面采取的基本措施。

  通过验证用户名称和口令。防止非数据库系统用户注册到数据库,对数据库进行非法存取操作。

  授予用户一定的权限,限制用户操纵数据库的权力;授予用户对数据库实体的存取执行权限。阻止用户访问非授权数据,提供数据库实体存取审计机制。使数据库管理员可以监视数据库中数据的存取情况和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采用视图机制限制存取基表的行和列集合。对所有客户端按工作性质分类。分别授予不同的用户角色。对不同的用户角色。根据其使用的数据源。分别授予不同的数据库对象存取权限。

  三、 数据加密

  在MIS中,为了防止非法用户进入系统、窃取机密信息或非授权用户越权操作数据,必须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对MIS中的数据库加密处理有三种基本方式:

  (1) 文件加密:将涉及重要信息的文件进行加密,进入MIS应用系统时解密,在退出应用系统时再进行加密。

  (2)记录加密:与文件加密类似,但加密的单位是记录而不是文件。

  (3)字段加密:即直接对数据库的最小单位一字段进行加密,加密算法是加密的核心, 目前可应用的国际公认的密码算法主要有:DES(数据加密标准)、RSA(公钥密码体制)、刘氏高强度公开加密算法等。

  除此之外还有硬性加密,硬加密指的是用物理方法进行加密,如在存放在文件的磁盘上用激光打孔进行加密等。

  通过数据库加密有效地防止了通过浏览数据库表的方式获得用户登录信息。

  四 、审计与追踪

  数据审计的目的在于:当数据被窃取或破坏时,能及时发现和补救,即及时发现问题的`原因, 为维护数据的完整性提供保障。数据审计可 在MIS的多个层次上实现,其中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上实现时,系统开销较大,而在功能层、用户层等层次上采取适当的审计措施则较好。

  应用系统常用的审计措施有:

  (1)取轨运行法:该方法要求对数据的操作由两个用户在不同的工作站上完成,一个用户的操作必须经过另一个用户的审核通过后方能生效。

  (2)轨迹法;该方法对应用系统中的一切操作都记录在案,并由专人定期检查,从而监督系统运行情况。

  五 、备份与恢复

  数据库可以通过用户识别、访问权限限制、数据加密等保护措施使得管理信息系统健康运行,但难保百无一疏,而且现实中还存在其他很多原因造成数据的丢失,比如误删除,硬件老化,不可抗力,系统抵御能力差等等方面,所以加强对数据的备份工作至关重要。

  备份工作有几点因素需要考虑,比如:

  1、备份周期。(根据数据的重要程度,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进行备份,以便清晰明了)。

  2、使用静态备份还是动态备份,(动态备份也即允许数据库运行时进行备份)。

  3、仅使用全备份还是共同使用全备份和增量备份。

  4、使用什么介质(硬盘,光盘等)。

  5、使用人工备份还是设计好的自动备份程序。

  6、检验备份完整性的周期。

  7、备份存储的空间是否防窃、防磁干扰、防火。

  8、是否指定其他人实行备份,备份者是否享有必要的登录号和口令。

  9、在负责备份和恢复的主要人员缺席的情况下,是否有其他人能代替。

  其次我们还要注意务必使计算机网络数据备份自动化,以减少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使数据备份工作制度化,科学化。做好介质管理工作,防止读写操作的错误。

  对数据存储,形成分门别类的介质存储,使数据的保存更细致、科学。介质自动清洗轮转,提高介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还要以备份服务器形成备份中心,对各种平台的应用系统及其他信息数据进行集中的备份。

  另外系统管理员还可以在任意一台工作站上管理、监控、配置备份系统,实现分布处理、集中管理。

  最后维护人员要尽量地恢复损坏的整个文件系统和各类数据。备份系统还应考虑网络带宽对备份性能的影响、备份服务器的平台选择及安全性、备份系统容量的适度冗余、备份系统良好的扩展性等。

  结语:

  以上只是论述了数据库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安全的几个重要方面和体现,还有其他一些方面没有专门提到。这些管理不到位。虽然不会导致系统瘫痪。但也会造成系统部分功能的暂时性终止。例如如果回退段数量不够或剩余空间不够。都可以造成有些大的数据提交不成功。因此,对于数据库系统的安全问题马虎不得。

  参考文献:

  [1]李宁,陈彬.MIS系统权限管理中的安全性问题探讨[J].教育周刊,20xx(11).

  [2]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M].教育出版社,20xx.

  [3]林志斌.数据库安全性若干问题的探讨[J].微型机与应用,20xx(03)

  [4]王裙嘲.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安全对策探索管理信息系统[J].计算机教育,20xx(05)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12

  煤矿开采安全管理信息化的实质就是开发研究多专业、一体化的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不仅能有效地满足管理层面多部门、多专业的动态监测要求,而且能为各级领导和基层工作人员提供决策依据,使煤炭资源合理配置,适应市场竞争环境,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效益。

  1煤矿开采安全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

  在互联网、办公自动化普及的社会背景,煤炭开采企业不断地吸收现代化的新理念、新工艺和新技术,有力地促进了煤炭开采企业信息、调度工作的信息化。信息、调度工作是煤炭开采企业各级领导的眼睛和耳朵,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生死存亡,特别是在发生了重大事故时,它是企业各级领导指挥的通道,起到确保指挥的信息及时、准确、高效地传到各个参与救援的人员。还有建立在移动无线网络上的监控系统丰富了煤矿管理者的监控手段,使他们的监控更加方便,更加全面,提升了煤矿的安全系数。

  1.1煤矿人员定位管理系统

  煤矿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是综合计算机软硬件技术、信息采集处理技术、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数据通信技术等多学科技术应用为一体的煤矿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在办公终端可以了解到井下各区域内的人员情况、数量,整个系统的设备运行情况,显示当前井下员工中所有超出规定时间的员工、每个区域超出的规定人数,重点区域矿工活动情况等。该系统完善了原有监控系统,实现了现场观察跟踪和定位,实现矿井上下各地点的整体覆盖、组网,实现管理人员随时了解井下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

  1.2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和事故预警系统

  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和事故预警系统是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主要是为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监控、综合管理和及时预警等,在这个系统内各个监管部门人员可进行交流,信息共享。系统管理者将重要事项在系统平台上公布,如:领导带班、生产运行、设备更换和维护等信息,还有各种监管检查的结果、煤矿自检及煤矿整改完成等情况。还有该系统平台管理极其方便,可以通过临时身份的认证,来取得访问该平台的`一些权限。该系统能够及时、准确地将井下的各种开采及设备的情况实时传给井上的信息系统,从而管理人员能及时了解井下的各种情况,使煤炭调度管理工作做得更有效、更加合理。另一方面,当井下发生事故时,这个系统为救援工作提供准确的事故发生平面图,让救援人员迅速了解井下的各个员工的情况,及时采取合适的措施救援,从而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该系统平台的设计主要是由服务器端和客户端构成。服务器是用来接收数据、解析数据,并进行存储并转移数据;客户终端是负责接收和发送数据的。该系统的发送设备是最先进的,它将原始基础数据发送给后台的服务器进行分析,并实时发送安全生产和监督管理等信息。平台的设计是采用J2EE技术架构、J2ME模式,很容易建设各种子系统,增设各种各类多层次的功能;并且该系统平台的操作界面简单,还可以应用移动通信技术实现移动的终端,很方便各个管理层人员及普通员工进行操作,方便相关领导及时有效地了解企业开采的各种情况,发生重大问题时准确及时做出决策,提高工作效率。

  1.3产量销存监控系统

  煤炭产量销存监控的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一个产量销存监控的子系统,能及时准确汇总各个销售网点的库存煤炭情况,让企业管理层了解开采量、库存量、销售量的情况,同时,这个数据在各个部门间进行资源共享,有效地根据企业自身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特点,及时准确地把握市场和企业自身的相关信息,有效排除人为造成的失误,减少企业的损失。因此,该系统是采用矿用隔爆兼本安型直流稳压电源、称重显示控制器、隔爆摄像仪、网络硬盘录像机、移动的信号及局域网等硬件,组成一个煤炭产量销存监控的系统,实现煤炭产量信息产量销存的情况实时统计和共享。

  2应用效果

  煤矿安全事故的频频发生,各个煤矿企业都严抓煤矿安全开采,建立新的监控管理系统,改善煤矿开采的安全,提升煤矿监控和预防事故的能力。新的煤矿安全监测系统在应用中取得以下效果:

  2.1实时监控,减少事故发生

  实时监控是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在设计时将一些系统变量导入到监控系统中,在某些数据出现超过系统的设定的范围时,能自动提醒监管人员,减轻监管人员的压力。如瓦斯浓度超出规定范围,系统自动报警,让工作人员及时注意并做好相应的措施。又如,各煤矿设备运行的情况实时监控,出现异常时也能及时通知管理层人员,做好应急工作,从而减少企业的损失。因此,该系统有了实时的监控,建立系统传输数据和系统设备硬件的统一标准,规范煤矿安全监测,减少了瓦斯隐患和事故的死亡率。该系统平台还能通过网络跟踪整改和处理隐患是否到位,录入隐患分类图,并能显示出隐患地方的具体位置,有效地防止企业发生事故。

  2.2提高了煤矿企业管理水平

  规范了煤矿开采的秩序,减少重复的工作;发现开采工作的问题,及时分析解决,并与相关的人员共同分享,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知识技能,也有利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了企业管理层的监管水平。

  2.3实现信息共享

  让煤矿开采生产的情况实时共享,有利于管理人员合理地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实时准确地了解煤矿安全开采的状况,合理安排开采计划,提高经济效益。

  2.4方便管理

  移动信息技术运用,让该系统有了移动的终端,管理员只要终端在手,无论在何处都可以使用该系统,进行共享和沟通全局信息,实时监控煤矿开采情况,第一时间得知出现安全事故或发现安全隐患等,提高了管理层了解企业情况的能力。

  3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煤矿开采中应用,管理层人员及时了解煤矿内部瓦斯密度、通风情况、风力情况、气体指标、温度湿度信息等,有利于保障煤矿的安全开采生产,还能高效管理煤矿开采。随着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移动网络的实现,煤矿管理人员利用移动设备的客户端进入管理界面,通过监控系统对煤矿内部情况进行监控和指挥,方便管理人员的监控管理。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13

  摘 要:摘要 :网络具有开放性和不稳定性,若管理不善,易出现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加强高校网络管理员队伍建设是确保高校网络安全平稳持久运行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 :信息安全防范;高校网络管理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xx-6401(201

  关键词:信息安全论文

  摘要:网络具有开放性和不稳定性,若管理不善,易出现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加强高校网络管理员队伍建设是确保高校网络安全平稳持久运行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信息安全防范;高校网络管理员;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xx-6401(20xx)01-0027-01

  当前,网络已成为现代高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网络安全管理成为重中之重。鉴于高校网络管理员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笔者就如何做好网络管理员队伍建设进行探讨。

  一、高校网络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队伍结构不合理

  首先,高校网络管理队伍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女性管理员人数极少。其次,缺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大多数管理员专业技术不高,知识面较窄,难以适应现代网络安全管理的需要。再次,缺乏专业人才。不少管理员非科班出身,对于网络安全风险的防范和处置缺乏过硬的本领。最后,管理员学历水平参差不齐。网络管理队伍中既有从事较低技术含量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的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中学毕业生,也有八十年代末的计算机毕业生,还有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信息及相近专业的硕博研究生,这些人员专业口径过窄,重理论而轻实践,与现代高效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不符。

  (二)安全防范意识较差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很多网络安全问题频频进入人们视野,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一些黑、客攻击网站的事件屡见不鲜,对高校网络安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敲响了警钟。当前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安全防范意识普遍较差,加之专业素质缺乏,与网络安全管理的需要存在较大差距。

  (三)用人机制存在缺陷

  首先,高校网络管理员选人用人机制不规范,缺乏科学规范的体制机制,难以任人唯能,导致优秀人才难以招纳进来。其次,缺乏必要的竞争激励机制。未能严格实行能者上、庸者下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上岗机制,难以达到人尽其才、各尽所长的效果。最后,缺乏与专业技术水平、工作业绩相挂钩的绩效考核奖励评价机制,未能真正按照奖优罚劣的原则实施,严重影响了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很多优秀人才纷纷跳槽,影响了队伍稳定与发展[1]。

  二、提升管理员信息安全管理能力的对策

  (一)创新思路选人才,建好网络管理队伍

  首先,要拓宽用人渠道,严把人才准入关口。通过定向培养、社会招聘、公开招考、择优选调等方式,吸纳技术等级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的复合型人才,增强队伍力量,确保高校网络管理队伍的稳定。其次,要增强高校网络管理队伍的合力。高校网络管理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需要多个部门联动、合作。因此,要注重与网络安全主管部门和技术服务机构的协作,通过日常沟通、信息共享、业务合作等方式齐抓共管,为高校网络安全管理提供强大的外部力量支撑。

  (二)创新措施抓管理,提升安全防范能力

  首先,要狠抓专业培训。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坚持长远规划与近期规划相结合,专项培训与全面培训相结合,采取集中培训、网络培训、外出培训、内请培训、以岗代训等方式加强高校网络管理员的专业培训,尤其要针对网络安全中长期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及突发性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进行突击集训。为确保培训取得实效,应强化培训结果的应用,将结果作为工资待遇、奖金福利、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其次,要狠抓奖罚考核。按奖优罚劣原则,将信息安全防范工作专用技术水平、工作业绩与工资待遇、岗位选择、奖金发放等相挂钩,以此增强网络管理员的信息安全防范责任感和自觉性。在工作考核评价方面,要建立科学统一的考核评价标准,坚持量化考核与综合性考核相结合,注重日常管理考核,坚持过程性考核与年终考评相结合,引导高校网络管理员强化过程管理意识,促使其更加注重日常工作的落实[2]。

  (三)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用好用活优秀人才

  首先,要注重人文关怀。高校领导层要高度重视和关爱网络管理员,多谈心,掌握其思想情感动态,了解其实际困难和诉求,并想方设法为其解决,让他们感受到高校大家庭的.温暖,从而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其次,要提高待遇。制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福利待遇,减少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从而全身心投入工作。最后,要优化环境。为高校网络管理员提供良好的发展、加薪平台,立足长远,完善机制建设,让他们看到高校发展及个人发展的美好前景,从而令网络管理员在思想、工作、生活上有更广阔的进步空间,真正留住优秀人才[3]。

  三、结语

  信息安全防范是当前高校网络管理的重头戏,加强网络管理员队伍建设是高校网络安全、稳定、持久运行的根本保证。领导层要高度重视高校网络管理人员的选拔录用,拓宽选人用人渠道,用全新的思维抓管理,用培训强化信息安全防范能力,用科学的机制用好人才,用优越的环境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唐艳丽.信息安全防范下高校网络管理员队伍建设研究[J].科技信息,20xx(14):286,288.

  [2]张义庭.信息化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与危机管理研究[J].情报杂志,20xx(8):51-54,60.

  [3]侍霞.高校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创新研究[J].现代情报,20xx(3):52-54.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14

  一、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组织落实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校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安全保卫工作的校领导高度重视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经常在各种会议上强调做好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对维护学校安全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对安全保卫部门上报的有关网络动态信息认真阅读和研判,并及时作出重要处理批示,在学校每次召开的有关维护校园稳定的工作会议上都要对加强校园网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进行专门部署。

  学校还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其中指出“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防止信息传媒的管理失控,要健全网络管理机构,落实管理措施,强化网上监控”,为做好校园网络与信息的安全管理工作明确了目标和方法。

  二、各职能部门分工明确、互相配合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

  在维护校园网络安全方面,学校有关职能部门根据自身的工作性质有着明确的分工。如校宣传部门主要负责全校网络安全教育,网络信息动态的监查、跟踪和掌握并进行相关处置;校网络主管部门主要负责加强整个校园网络技术方面的安全防范、保障、封堵和指导,采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对网络运行安全进行有效的监查,为查处网络不良、有害信息及案事件提供技术支持;保卫部门主要负责对网络不良、有害信息及案事件进行查处,并根据自身工作性质对网络信息进行监查。各职能部门既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协作形成合力,为做好校园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条件,使工作更为顺利、效率更为提高、成效更为明显。

  三、建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

  学校根据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校园网络安全管理条例与规定,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形势发展和学校具体实际情况,不断予以修订完善。各责任单位则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方面的各项具体规章制度,如日常安全管理制度、信息审核发布制度、安全检查制度、网管员工作职责等。由此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依,有章可循,不断制度化、规范化。

  四、建立和完善有效的管理机制是做好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保障

  (一)实行分级管理、逐级负责制

  学校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担任双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对校园网络安全情况进行分析研判,研究制定涉及网络安全方面重大问题的对策、措施,并对一段时期内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作出部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全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的管理和协调。各学院、部门、单位应当相应成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小组,其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并指定专人担任网管员,负责本级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

  (二)实行安全责任制

  学校与各学院、部门、单位签订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书,各责任单位要将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到所属各部门和人员。其中,各责任单位的网管员,具体负责本单位日常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网络与信息系统的主管单位承担系统的安全管理和监督责任,运行维护单位和个人承担系统的技术安全保障责任,使用单位和个人承担系统操作与信息内容的直接安全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切实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

  (三)实行一票否决制

  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方面存在重大隐患和问题而不认真及时进行整改,或发生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事件的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当年评先评优及个人晋职晋级的资格。

  (四)实行责任追究制

  对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不落实、日常安全管理措施不落实、安全教育不到位等,导致网络与信息重大安全事故或事件的,学校将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书的有关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并予以全校通报批评。对触犯法律的,则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五)实行值班备勤制

  各责任单位要指定专人进行日常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确保24小时通讯联系保持畅通。在重要、敏感时期,重大节假日期间,安排值班人员,一旦发生问题快速反应,及时处置。

  五、强化网络安全形势的预测研判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学校各职能部门密切关注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学校出台的.重大举措,结合当下校园网络的具体实际并根据网络本身的特点,对一段时期内校园网络的安全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并上报学校,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特别是在每年重要敏感时间节点时,对校园网络安全形势进行预测研判并提出有关防范措施上报学校,使网络安全防范工作更趋主动和有的放矢,例如,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G20峰会等时期,均及时对校园网络可能出现的舆情、动态预作研判,将防范工作做在前面。

  六、切实加强宣传教育活动是做好校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学校重视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宣传教育,每年新生入学时,发放新生人手一册《大学生安全知识读本》,其中包括网络与信息安全和保密等方面的内容及有关警示案例,供学生阅读学习,加强对学生文明上网、安全用网的宣传教育工作。平时,学校还将国家关于网络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的规章制度编印成宣传小册子,分发到各学院、各部门负责人及网络管理员,并将网络安全方面的内容编入创建“平安校园”宣传教育手册,分发给全校师生员工,以此全面提高大家的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安全防范意识。

  通过上述具体实践和做法,我校初步创建了一个文明、有序、安全的校园网络与信息环境,从而为确保学校的政治稳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15

  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已逐渐完成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在得到了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许多信息安全隐患,档案丢失、管理系统被攻击的情况屡见不鲜。从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工作来看,还存在着信息技术不均衡、管理规范制度缺乏和专业信息安全人才缺乏的情况。要从制度上对档案信息安全工作进行规范,然后构建完善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人才培养体系,才能够建设完善的档案管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逐渐完善起来。目前,我国各行业、各级部门已基本实现了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逐渐转为信息化管理,然而由于我国的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于依赖信息技术,还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保障体系以及信息安全监督体系。因此,在档案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只有结合先进的信息技术、科学有效的管理以及完善的信息安全保障制度,才能建设有效的档案信息安全体系。

  一、国内档案管理信息安全建设的必要性

  1.符合档案管理的实际工作需求。档案管理已逐渐由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转为信息化档案管理,而相对于传统档案管理,信息化档案管理给信息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档案工作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并且需要长期乃至永久进行保存,因此其中的信息泄露、损坏的风险很大。在纸质档案管理年代,档案信息安全的建设工作也较为单一,档案损坏、丢失的渠道也较为单一,因此,只要管理流程规范且执行力高,那么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档案信息安全威胁。而互联网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逐渐完成信息化,人们在获得便捷的同时也增加了信息安全威胁风险,信息流失的渠道、方式不断增多,如信息安全保障工作跟不上,则会使档案信息面临巨大威胁。2.响应我国信息安全保障政策。近年来,我国对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愈加重视,高度逐渐提升到战略层面。鉴于其他主要发达国家均早已成立专门的国家网络信息安全机构,我国也在20xx年11月12日正式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并随后在20xx年2月27日成立中共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将信息安全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20xx年8月28日,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电信和互联网行业网络安全工作指导意见》,提出以完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为目标,着力提高网络基础设施和业务系统安全防护水平,增强网络安全技术能力,强化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保护,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为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人民群众利益和建设网络强国发挥积极作用。档案管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充分响应了国家号召,是档案信息安全发展的必然趋势。3.有助于提升国民信息安全意识。档案管理的工作涉及每个公民的方方面面,在公民进行求学、求职、升迁等各种事务时,都牵扯到档案管理工作。因此,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关乎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公民在进行相关事务的操作时,也会充分地感受到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用户。同时,这些会潜移默化地加深国民对档案信息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长此以往,就会逐渐提升国民信息安全意识。这对我国的信息安全保障事业也起着巨大的推进作用。

  二、互联网时代档案管理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

  1.信息技术不均衡不完善。一般的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都较为简便,在信息安全方面采用的技术也较为基础,主要有:数字认证、证书签名认真、密钥认证、防火墙、加密技术以及访问权限管理,在这些技术防火墙和加密技术又是最常被使用的。加密技术是指档案管理部门通过特定的加密指令,对受保护资料进行隐藏,同时禁止未授权的访问者下载和阅读资料,从而起到了保护信息安全的作用,而防火墙技术则可以自由灵活地管理端口,禁止身份不明的IP地址访问,阻止非法入侵,从而保障档案信息安全。在一定时期内,上述技术对档案信息安全十分重要,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信息安全技术已相对滞后,档案泄露、丢失等信息安全事故屡见不鲜,特别是当面临破坏性强、规模大、传染性强的恶意攻击时传统技术就更显无力,20xx年5月比te币病毒爆发,学校成为“受灾重地”,大量档案被恶意加密导致无法正常使用。此类蠕虫病毒以及跨站脚本病毒对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重大威胁,这就给档案管理部门的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缺乏信息安全意识及规范的信息安全制度。我国关于保障档案信息安全的制度还不完善,在过去主要依靠《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暂行条例》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来规范档案信息安全,但是针对互联网网络管理的法律还不够完善,缺乏相应的规范。因此各档案管理部门在进行档案管理时缺乏顶层设计的引导,同时又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档案信息安全的环境异常复杂,因此档案管理部门在制定信息安全相关制度时就缺乏技术以及法律上的支持,导致了相关制度一方面无法对信息安全工作起到行之有效的规范,另一方面也无法适应日益复杂的档案管理需求。此外,我国对于信息安全意识的普及力度还不够,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信息安全意识,这主要体现在:(1)不注重个人信息的保护。档案管理人员个人信息的泄露容易导致档案访问权限的改变,进而可能引起档案信息的丢失和损坏。(2)档案信息管理规定执行不严谨。档案管理人员对管理条例不够重视,执行不严谨,如下班时不按规定关机、离开工作岗位时不锁屏加密等等,这些行为都会给档案信息安全埋下隐患。3.缺乏专业的档案信息安全人才。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相对简单,档案信息安全风险也较为单一,不需要档案管理人员具备互联网素养及互联网信息安全知识。但如今的档案管理已逐渐完成信息化建设,传统的档案方式已不适合信息化环境,而又由于我国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速度较快,这就使得档案管理要求与档案管理人员的能力产生了落差,部分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互联网素养及信息技术能力,使档案信息安全存在风险。而未来随着档案管理系统逐渐的更新和发展,缺乏健全的培训系统则会使得这种落差越来越大。另外,部分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较少,通常身兼数职,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档案管理工作;对人才培养不够重视,也造成了其档案管理能力的缺失。

  三、档案信息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建设

  1.档案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建设。完善的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对档案的信息安全保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档案信息安全技术体系的建立,要以保证档案信息安全为最终目的,从技术的角度上保证档案的保密性、完整性、可追溯性、真实性以及可控性。信息技术是不断发展的,而档案信息安全的目标则是不变的,因此为保障档案信息安全,必须不断对技术进行更新,从深度、广度上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进,不能简单地依靠防火墙和数据加密的技术,而要对档案管理系统的各个环节予以技术上的保障,针对可能发生的信息安全风险有针对性地选择技术。物理信息安全技术:防水、防震、防火以及防电磁辐射等技术。系统安全技术:保证操作系统安全无漏洞以及定期进行检查审计。数据安全技术:数据加密、数据备份、数据容灾、应急响应等。网络安全技术:最常使用的是防火墙技术,预防上还有病毒扫描技术,当威胁信息安全时间发生后即采用病毒隔离、物理隔离等技术。用户安全技术:用户安全技术主要用户访问权限的控制,主要有数字签字技术及身份认证技术。档案管理工作相对于其他工作来说更加注重信息的真实性、保密性,需要长时间进行保存,因此在进行技术体系建设时应着重选取偏向真实性、保密性的技术,在上述技术中数据备份、数据容灾以及数据隔离等技术需要重点关注。此外,在进行技术体系构建时不能完全照搬,需要针对各自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如南方地区就要在物理技术上注重防潮和防水措施,保密级别不一样的单位也要选择不同等级的信息安全措施。2.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健全的档案信息安全法律法规,是保障档案信息安全的基础,也能让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工作做到真正的有法可依。目前针对档案管理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不同行业、不同级别之间的档案管理工作也不尽相同。国家层面没有给出较为完善统一的管理方法供管理单位执行参考,各省市也鲜有专门对档案管理信息安全出台相关规定规范,现有的规定规范也是针对于档案的保密、安全工作,且较为简单。现如今我国在档案风险预测、应急响应,以及事后抢险方面的法律还不健全,应首先从顶层对档案信息安全工作进行设计。作为档案管理部门,在缺乏顶层设计的引导下,要自行对档案管理信息安全工作进行规定规范。在制定规范时,首先要遵循标准化原则,标准化能够减少档案管理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重复性,同时也能够提升管理规范的执行力,因此在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时,一定要标准化先行。3.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人才体系建设。优秀的档案信息安全人才是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的根本,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以建设档案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为目标。从国家层面上来说,已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培养信息安全人才,如:高校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所信息安全人才培养;商业培训和信息安全教育普及工作等。对于档案管理部门来说,在人才队伍培养上要注重两点,一是现有管理人员的培养和技术人才的引进。对于现有管理人员,要将培养纳入管理考核体系,让管理人员对信息安全知识培养起到足够重视。二是在引进人才方面,一方面可以招聘专业的信息安全人才,另一方面也可以和其他部门建立人才共享联盟,借用人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单位帮助自身进行信息安全建设。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06-21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经典)06-23

电子档案信息安全管理分析论文02-15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参考文献02-14

(精)信息安全管理论文14篇07-20

【优选】信息安全管理论文15篇06-22

信息安全管理论文15篇【热】06-24

(必备)信息安全管理论文14篇07-20

电子信息技术在企业安全管理的应用的论文11-14

网络信息安全与防范论文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