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医儿科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探讨
【摘要】本文就当前中医儿科研究生普遍存在着专业思想不巩固、专业基础不扎实、缺少临床经验等状况,提出从加强思想素质教育,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及牢固的专业思想观;在临床中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与儿童和家长沟通的技巧;加强基础知识的培养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融通中西医学,培养熟练的临床诊疗、操作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从培养中医儿科研究生熟练的临床诊疗、操作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及临床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入手,把培养既有临床工作能力,又有科研能力,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具有学科带头人潜质的人才,作为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目标,使中医儿科学继承、发展、创新、后继有人。
【关键词】中医儿科学; 中医教育学; 研究生; 临床能力
中国自1978年恢复研究生教育制度后,1981年正式招收攻读中医药硕士研究生至今已近30年。中医研究生教育也从以加强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和中医基本功练习,培养师资为主;到强调现代科研及科学技术的学习;再逐步到重视临床和综合研究能力培养的过程[1]。进入21世纪,中医面临着继承、发展、创新的挑战,而中医研究生的培养和出路也正在受着各方面的考验,尤其是中医儿科研究生。
儿科与其他诸科有许多不同之处,首先为“哑科”,小儿不能言语,不能表述自己的病情;其次,因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稍有不慎,即有生命之虞,故儿科实属高风险学科。而在当前经济社会的背景下,儿科医生在各级医院中都存在着风险高、付出多、收入相对偏低的现状,无法与大科室相比,中医儿科队伍呈缩小态势;因此也影响了中医儿科研究生的生源。
目前,中医儿科研究生来源大致可分为:(1)中医本科生直接考研;(2)从其他学科转来(如本科是针灸、推拿专业考研到儿科);(3)从临床考入(多数是其他专业)。因此中医儿科研究生普遍存在着专业思想不巩固、专业基础不扎实、缺少临床经验等先天不足的状况。要使中医儿科得到很好地继承、发展和创新,做好儿科研究生的培养工作是关键。中医儿科高层次的人才,应该就在这些人员中产生。笔者认为中医儿科研究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
1、加强思想素质教育,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观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医儿科学是祖国医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数千年来它随着中医学的发生、发展、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小儿虽然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的特点,也有“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优势。在当前独生子女为多的社会背景下,儿科工作者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因此儿科医生应更有爱心、仁心、责任心、奉献之心。儿科研究生应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观,不为名利而动,培养“大医精诚”的思想境界,才能潜心学术,专于临床[2]。
2、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精神,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学会与儿童和家长沟通的技巧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取得患儿和家长信任的基础,也是和患儿及家长沟通的基础,因此应培养学生尊重患儿及家长,认真、耐心地聆听他们的诉说,关心患儿的生活,树立以患儿为中心,急患儿所急,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思想意识。学生在诊疗中培养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能力,是走入临床的第一关。所谓沟通能力和技巧:一是要取得家长和患儿的信任,要有亲和力、亲近感,消除患儿害怕、恐惧、陌生的心理。这就要培养学生敢于沟通的能力,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尤其是平素性格内敛的学生,则更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二是要有适当的沟通技巧,要加强医学心理学的学习,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及要求;要有耐心,循循引导,以进行有效的沟通,尽量获取完整、真实的患儿信息,这是临床诊断的关键之处。同时要多让学生参与疾病的宣教活动,以提高与患儿、家长的沟通能力。
3、加强基础知识的培养,融通中西医学
在中医本科教育中,儿科学虽属必修课,但多数学生对小科知识并不重视,况且中医儿科研究生中还有从其他专业转来的人员,故往往进入中医儿科研究生学习的学生,中医儿科学基础并不扎实,现代医学的基础则更薄弱。因此在临床带教中则更应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做为研究生不仅要有中医学科扎实的基础,而且要把本学科的现代医学基础做为必修课。只有牢固掌握中、西医学基础,融通中西,才能体会中医的优势,寻找到本学科的突破点,更进一步学好中医;并且在儿科临床碰到危重症时,才能处事不慌,临危不惊,稳妥处之。
4、培养熟练的临床诊疗、操作技能和临床思辨能力
儿科临床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是:小儿语言沟通困难,只能通过家长的讲述及医生的四诊合参,得以诊断、治疗。而在当前经济发展迅速,物质条件丰富,以独生子女为多的社会现状下,家长对儿童溺爱有加,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欲望,使儿童的疾病趋于复杂,故对儿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培养学生胆大、心细及娴熟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检查扁桃体,许多患儿都不能配合,而医生快、准、熟练的操作尤为重要,要在患儿张开嘴的一瞬间,迅速将压舌板送到舌根部下压,充分暴露咽喉部后迅速抽出,才能不致漏诊。临床所见一些扁桃体化脓漏诊,多数均是检查不到位所致,因此要给学生多练的机会。目前在知情告知的状况下,首先应取得家长的配合和理解;其次,中医的望、闻、问、切在儿科更显重要,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能力。如儿科的望诊尤为重要,面色的红、白、黄色,面部有否青筋暴露,在何位置;舌苔厚薄、白、黄、腻、滑;腹泻、尿频患儿的前后阴的状况等均与疾病的诊断治疗直接相关;要仔细观察,从中寻找临床诊断依据,疾病原因以指导临床诊疗。而临床思辨能力则是中医儿科学研究生重点培养之处,中医儿科诊病,要通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以达到准确用药,药到病除的效果。如咳嗽痰多,苔白腻,本应是二陈汤证,但大便却是干结的;又如感冒高热,扁桃腺化脓,却又大便溏泻;这些都需要对临床所得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以求得出最合理的治疗方案。老师在临证中,如不能在当时作以解释,也应在诊后向学生讲明,并指导学生对这些疾病进行临床病例分析,以提高学生的临床辨证能力,及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能力,使中医儿科研究生一踏上工作岗位就能胜任临床工作,做到与临床的无缝接轨。
5、培养中医儿科研究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创新能力
既有临床工作能力,又有临床科研能力,掌握学科前沿知识,使学生到了临床不仅能够胜任临床工作,而且具有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潜质,经过若干年能在本学科载露头角,带领学科前进,这是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的目标。因此,在研究生学习阶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一是要培养学习了解学科动态、前沿信息的技巧,通过定时检索,参加各类学术活动等以提高他们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习惯;二是培养学生从临床实践和学习中发现本学科的新问题、突破点,激发科研思维灵感,寻找新的科研课题;三是在现有的科研工作中鼓励独立完成科研工作,在科研实践中锻炼提高,最终形成自己新的科研设想和进一步研究的新思路,使之成为高层次的中医儿科临床科研型人才。
6、加强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
作为研究生均已有专科方向,儿科疾病诊疗不仅需要有本学科的知识,尚应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如“哮喘”一病,往往不仅仅是单纯的哮喘,哮喘患儿常同时兼有过敏性鼻炎、变应性皮炎等相关疾病,如果各专科都只治疗本专科的疾病,就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此,不仅要掌握哮喘的治疗,而且要了解过敏性鼻炎、变应性皮炎等疾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从整体考虑治疗方案,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中医儿科学的研究生,不仅要通晓自己所学专科知识和学科的前沿信息,还应了解相关学科的动态、基本治疗,才能才能从多学科、多途径寻找到学科的交叉点及突破口[3]。
总之,应把培养既有临床工作能力,又有科研能力,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具有学科带头人潜质的人才,作为中医儿科研究生培养目标,使中医儿科学继承、发展、创新、后继有人。
【参考文献】
[1] 陆莲舫. 中医研究生教育的发展[J].中医教育,1997,16(3):7?8.
[2] 谢华民,黄宏兴.谈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思维的中医研究生[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7):175?177.
[3] 谭红,欧阳小琳.提高中医科临床实习带教质量的探讨[J].华夏医学,2008,21(4):746?748.
【中医儿科研究生临床能力培养探讨】相关文章:
医学检验师临床沟通能力培养探讨07-17
中医儿科研究生教育模式探讨09-28
浅谈儿科临床医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10-21
儿科临床实习教学的探讨论文06-29
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05-24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