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小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对当代小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为了满足时代的要求,适应小学生个性多元化发展,当前小学生教育管理必须进一步得到改善。在教育管理工作中,既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又不能存在整体上的差别对待,因此,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是非常值得推广的。本文尝试对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生;教育管理
教育管理过程中,以生为本的理念是让每一个教育管理者在工作中,首先要了解与掌握独立的学生个体,要明确学生的思维模式与认知模式、个性发展之间的差异性,并根据个体差异,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明确教育管理工作的.难点
1.管理对象多元化
新学期开始,学生的行为在假期中有一定的变化,如:习惯、个性、思维模式及集体意识等,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一定的转变。当前各种文化传播速度较快,学生易受多元文化的影响。新时期下的学生标新立异,有一定的独特气质与个性,这一个体发展趋势容易导致学生的思维模式逐渐复杂,这正是教育管理工作所要重视的问题。对于这类情况,教育管理者若是不能深人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而采取千篇一律的管理方法,只能适得其反。
2.教育管理手段滞后
学校是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当前教育管理制度与方式依然有传统的因素存在。无数实例证明,传统的教育管理理念与手段无法满足新时期的教育要求。部分教育管理者还沿用着的“打骂”“体罚”等手段,国家也有明文规定禁止打骂、体罚学生,但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转,很多地区教育管理者还是存在一些粗鲁的行为,可以说这是教育管理发展的悲哀。新时期教育管理者应该具备什么管理理念,采取什么管理方法,才能符合时代的发展?当前这些问题必须重视并切实得到解决。
3.教育制度的阻碍
首先,从当前的教育制度来分析,从幼儿园乃至高校,要求学生将书本知识的掌握放在首位,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即使能很好地掌握相关知识,但是在走出校园之后,难以在短时间内融人到社会当中,甚至可能面临更多的再培训的尴尬处境。从传统的教育管理体制来看,很多专家认为,教育首先J立该培养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另外才是如何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实用性人才。而实际管理中却无法做到。小学的一张试卷或者一道奥数题,完全可以将学生埋在深深的书海当中,学生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如何发展、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等问题。
其次,由于教育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学生无法全面发展,不能具备应有的综合能力,进而引起家长更多的担忧。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从小学开始就让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培训班等,这些真的对孩子有用吗?从实际情况来看,这是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
最后,当前教育制度看重的是结果,在这种制度下教育管理者难以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所以面对具体问题必须要切实分析,关注表面只能让一切手段流于形式,而且还可能导致学生逆反心理的出现。
二、以生为本理念在小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1.管理制度要注重刚柔并济
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简单来说就是要推出最直接、最有效的新型管理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大家都懂。严格保证在制度面前人人都平等,坚持以和谐的态度去面对每一个学生,唯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教育管理效率与质量,最终实现教学管理目标。需要注意的是,以生为本的教育管理制度体系要符合科学理念,尤其要注重充分体现人文精神。小学教育管理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一些制度进行相应的调整,要多总结、多思考,进而让管理制度更加科学、严密、有效。管理制度应刚柔并济地落实,充分做到激励与引导、处罚与教育的完美结合,最大限度保障教育管理制度的公平与公信力。
2.充分了解与掌握学生的特性
新时代的学生在行为习惯、性格爱好及集体意识、思维模式等方面,会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而发生一定的转变。而且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性格和行为习惯较为独特。身为教育管理者要深入学生的内心,努力改进管理方法,知道学生所想,管理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利用有效的资源激发与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正确地学习。同时,教育管理者要善于利用身边有限的资源,如学生身边成功的案例或者一些他们能够理解的名言警句,这样取得的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并且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帮助他们拟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是催其奋进的一种有力手段。
总之,小学教育管理应该将以生为本的理念当作管理的核心。学生在当前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容易发生转变,因此,教育管理理念、制度与手段也必须有相应的改善与加强,只有坚持这种发展理念,才能保障教育管理工作能够做得更好。
【以生为本的理念在小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