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德国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问题

时间:2020-09-10 19:31:59 研究生论文 我要投稿

谈谈德国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有关问题

  摘 要:以德国几所经管类专业各具特色的高校为例,介绍了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情况,并从教学安排和对外交流两方面探讨了其对我院相关专业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经管专业;课程体系;对外交流

  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是面向现实经济生活的,因此教学活动必须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

  当代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尤其是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经济的全球化势必要求经济管理类专业教育的国际化。同时,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快专业建设与发展,是当前经管类各专业共同面临的课题。教学活动的国际接轨是建立在学习借鉴他国先进之处并融合自己优势的基础之上,是面向全球、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此,笔者在大量调研和考察的基础上,选择了德国巴符州几所在经济管理类专业具有特色的高校进行介绍和比较,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对我国经管类专业教学的启示。

  一、德国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德国高校的专业设置跟我国的设置不完全相同,关于经济管理类专业,大部分高校(包括Uni.

  和FH)都设有Volkswirtschaftslehre(VWL)和Be2triebswirtschaftslehre(BVL)两大学院或系,前者为国民经济,与我国的经济类专业相似,后者为企业经济,与我国的管理类专业相似。但由于经济学各专业与管理学各专业之间有很多交叉,所以这两个学院或系通常没有太明显的界限,这一点从教学安排、教学活动组织以及教学设施资源的共享上都能反映出来。

  (一)Uni.Stuttgart的BWLUni.Stuttgart的BWL因其“technicalorentation(面向技术)”而着称。学生在校学习分为Grund2studium、Hauptstudium和实习论文三个阶段。

  1、Grundstudium阶段(1-4学期)[1]

  Uni.Stuttgart的BWLGrundstudium阶段须必修基础课程、工商管理、经济学基础、技术类基础和法律基础五类课程,周学时平均为20学时。具体课程包括基础类的会计学、经济数学、统计学;工商管理类的工商管理概论、成本和经营会计、财务报表、信息管理概论、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设计、金融及投资、研发管理概论;经济学基础课程有经济学概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技术类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学、计算机科学、生产的基本原则、电子工程概论。

  2、Hauptstudium阶段(5-8学期)[1]

  该阶段的学习分为必修和选修两大模块,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三个必修专业模块:基础工商管理模块、经济学模块、专业工商管理模块;(2)一个必修技术模块;(3)一个选修模块:从工商管理、经济学、社会科学、法律模块中择一。

  其中每一小模块又包含具体的若干门课程,比如,选择专业工商管理模块中的市场营销方向,由以下课程构成:B2B营销、工业采购、国际市场营销、市场调研、营销实践、营销专题研讨。3、实习并完成毕业论文(9-10学期)学生需到企业进行实习,在实习期间完成毕业论文。

  修完1-4学期的必修课程并通过考试,获得Vordiplom者才有资格进一步继续深造。修完5-8学期的必修和选修课程并通过考试,才能获得写毕业论文的资格。论文完成提交答辩并通过后,方可获得Hauptdiplom。至此,大学的学习才算结束。通常在1-10学期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1-2次社会实践,或半年或一年或更长,学校没有统一的要求。但毕业论文须在实习单位完成。

  这样的课程安排,既能保证学生掌握较宽的经济管理学基础知识,又能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选择具体的发展方向。这是一种具有较强灵活性和适应性的教学安排,值得我们在教学管理中学习和借鉴。

  (二)FHReutlingen的IB(InternationalBusiness)该项目是FHReutlingen于1997年启动的,几年的发展,使其在德国小有名气,国际化是其显着的特征。这也是我们研究和学习它的意义所在。

  1、InternationalBusiness概况FHReutlingen的IB学制4年,前3年在FHReutlingen学习,第4年到一个PartnerUniversity学习。FHReutlingen目前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共有6个PartnerUniversity。四年的学习计划中包括2个国外实践学期。该专业50%的学生来自德国以外的国家,另一半来自德国的学生大多数具有海外学习、生活经历。该专业所有教授都长期从事国际商务和研究工作,所有教学都以国际视角为出发点。

  2、前3年的教学安排[2]

  前3年的教学任务分6个学期完成。在第3和第6学期各安排3门课程集中授课,其余26周用于海外实习。在前3年的学习过程中安排两个实习学期,其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一些不同领域中的经历和知识。德国学生要求至少一个实习学期在海外进行,国际学生要求第1个实习学期在德国进行。3年中开设的主干课程有:管理学原理、经济学、电子商务、经济数学、管理会计、商法、谈判技巧、商业组织及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管理实务、市场营销、出口管理、管理方法等课程。另外,在第4、5两学期中分别要求每周选修8课时的选修课,所有备选课程(周课时均为4)为:电子商务Ⅲ、Ⅳ;管理博弈;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法;生产控制;战略控制;国际市场营销沟通;国际市场调研;欧洲商法概论;商业权利的保护;国际税收;公司法;经济政策;政治经济学;两门外专业课程。

  在前3年的授课中,第1、2学期除语言课外,其余课程用英语讲授,从第3学期起,除语言课外,其余课程用德语讲授。为了满足国际商务专业对语言的要求,在前3年中分4个学期开设经贸英语,为德国学生开设法语/西班牙语和经贸法语/西班牙语,为国际学生开设德语和经贸德语。

  3、第4年的教学安排第4年在国外的PartnerUniversity学习。各PartnerUniversity安排的课程有所差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就读学校。除墨西哥的PartnerUniversity用西班牙语授课外,其余PartnerUniver2sity都用英语授课。

  以一个美国PartnerUniversity(SoutheasternLouisanaUniversity,USA)的课程安排为例。在美国的一年分为3个阶段[2]:第7学期、第8学期和一个夏季短学期。其间安排的必修课程为:管理经济学、财务管理、经济统计学、企业政策和战略、金融政策、组织理论和行为、市场管理等。在3个阶段都有每周8课时的选修课要求,学校提供的选修课程(周课时均为4)主要有:营销沟通、工业关系研讨、当代经济问题研究、商业谈判技巧、金融机构管理、行政管理、沟通理论、信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国际会计专题、国际经济学专题、国际金融专题、国际管理专题、国际营销专题。

  FHReutlingen的这种安排模式,充分体现了InternationalBusiness国际化的特征,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项目,值得我国同类专业借鉴其思想和某些做法。

  (三)FHKonstanz的对华贸易专业FHKonstanz的对华贸易专业是专门针对中德贸易开设的新专业。该专业是在世界经济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中文、中德贸易关系以及东方文化等等内容而成的一个适用性很强的专业。FHKonstanz与南京工程学院有着20几年的合作与交流历史,其该专业的学生已从1999年起每学期都派遣学生前往南京工程学院交流学习,从2003年起南京工程学院每年也派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赴FHKonstanz交流学习。因此,该校对华贸易专业的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对我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改进也有较强的'参考价值。FHKonstanz对华贸易专业学制5年,前2年在国内学习,第3年的两个学期分别为海外学习、海外实习学期,第4年仍回国学习,第5年实习并完成论文。

  在德国国内开设的课程主要有[2]:汉语、中文文字处理、中国概况、中国当代史、中国经济区域及其实践、高级汉语会话、东亚概况、跨文化交流、企业管理学、会计学、德国经济和社会法、数据处理、经贸英语、经济学、与东亚经贸伙伴的贸易洽谈、国际经济学、商业伦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商业函电、国际项目管理及融资、对外贸易及融资、全球价值链组织、国际市场营销、国际财务报告和控制、企业创立及国企私有化、战略管理和文化、国际经济合作、税制与投资、国际经济合作法律规定、国际金融市场、国际企业演习、发展经济学等。

  FHKonstanz的对华贸易专业更接近我国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前者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二、对我国同类专业教学及对外交流的启示

  (一)对教学的启示从调研考察的结果看,国内外有关院校的教学安排值得借鉴,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

  第一,经管类各专业面向全球化,尤其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更是一个外向型的专业,因此,对语言有更高的要求。这一点应该反映在教学计划上,即除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外,还应加大二外甚至三外的学习。在德国一般来说,大学生能使用至少三种语言。我国已成为WTO的成员国,对外交流日益密切,因此,为适应新形势而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基本的语言素质。

  第二,加强实践环节。国外大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一般有至少一年的实习,而且毕业论文必须结合实习单位的情况,在实习单位完成毕业论文。学生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可以在国内,也可以到国外。一方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同时也减轻了学校的组织负担。例如,在南京工程学院学习过的德国学生,完成了第8学期的学习任务后,有几位又联系到北京或上海的单位作论文。

  第三,拓展知识面,选修外专业课程。我国经管类专业普遍的问题是学生的知识仅限于经济管理商业流通等领域,对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这样不利于学生走进具体的某个行业从事管理及经济贸易工作。而国外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如Uni.Stuttgart的BWL学生必修一个包括建筑、电子工程、能源工程、信息工程等的技术模块,其他大部分学校,无论什么专业,学生都必须选修2门或以上外专业的课程。

  第四,加强与企业商业界的交流与合作。德国大学的经济管理院系非常注重与业界的联系,定期邀请业界人士开讲座,在学生学习与今后从事工作之间建立一座沟通的桥梁,以便学生对外界有所了解,而我们的学生更多的是在象牙塔里。

  (二)对对外交流的启示顺应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教育国际化是符合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是符合当代社会实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科学的思路。国际化,应该有两种含义:一是一个过程,从游离国际高等经管教育之外逐步走进国际高等经管教育体系之中的过程。

  二是一种结果,指达到国际水准,包括学术水平、办学条件、人才培养、办学水平的国际水准。就操作层面而言,应包括加强与国外优秀高校建立正式合作关系、开展与国外知名学者的合作研究、加大教师和学生的国际交流数量、在国外高档次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使用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逐步引入国外先进学校的管理方式、争取国内院校学分的国际认可、争取加入相关的国际教育机构和联合团体、努力实现与国外联合办学等方面的内容。本课题就对外交流重点探讨了以下问题。

  第一,交流的可行办法。国际交流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方式一,我国学生毕业后,到国外留学。这种方式属于大学毕业后交流,校际之间的专业合作还处于较低的层次。方式二,大学学习期间的交流。这种方式与校际合作有密切的关系,必须建立在校际专业合作的基础上。比如,可采用“3+1”方案,即两头学习在国内,共计3年,中间在外学习1年,被称为“3+1”联合培养模式。或者,采用“2.5+2.5”模式,即先用两年在国内强化德语和学习基础课程,再用两年半到德国留学学习专业课程,最后半年回国完成毕业论文。

  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涉及到教学计划的认可与有关方面的批准,如果授予双方的学位,还有更多行政管理方面的事务,涉及到更多方面的协调。

  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要培养具有较强的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素质和能力的学生,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联合培养模式更有前途。

  第二,联合办学,规模招生的设想。建立校际伙伴关系是校际合作的基础。建立伙伴关系,首先有利于师资的交流。如:我国的同济大学、上海交大、上海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是Uni.

  Stuttgart的PartnerUniversity,每年这些高校都派遣教师到Uni.Stuttgart或进修或参与科研或讲学,部分专业或院系保持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共同培养本科生及硕士、博士研究生。建立校际伙伴关系,也是合作办学的前提。如前所提到的FHReutlingen,其合作办学的基础是与若干海外的PartnerUniversity的合作,也正因为海外高校的加盟,才使其InternationalBusiness更具有实际意义。

  在建立校际关系的同时,与企业界保持联系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培养学生的直接目的是为企业所用,因此,在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中,需要得到企业的支持和指导。

  国内外都有联合办学的成功经验,国内院校相关专业应学习其可取之处,结合经管类专业的实际情况,探索与国外优秀高校联合办学,共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能够推进社会发展进步的新一代大学生的办学思路。

  参考文献:

  [1]UlrichEggert.InformationforVisitingStudentsandECTS-information-packageforStudiesinBusinessAdministration[M].4thversion,Stuttgart,StuertzVerlagGmbH,2000,98-101.

  [2]HeinzpeterKaerner,Studien-undPruefungsordnungderFachhochschuleKonstanz[M].5thversion,Konstanz,LudwigAuerCmbH,2000,19-21.

【谈谈德国高校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有关问题】相关文章:

1.有关德国留学语言问题

2.谈谈德国的留学印象

3.高校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论文

4.高校金融学专业课程体系建构研究

5.分析当前金融专业硕士课程体系的问题论文

6.有关留学初到德国的食宿问题

7.德国留学攻略:材料类专业解读及高校推荐

8.留学德国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