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城市公交车导视系统设计调研报告
摘 要:这项研究着重在于成都公交车的可用性测试,内容主要涉及车内导视系统、功能安全问题、特殊人群需求,旨在发现其中问题,并为之做出完善构想。通过对调研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有针对性访问、模拟测试等。对成都公交车做出快速评价,对公交车内系统做出综合评定,并得出改正意见。
关键词:成都公交 可用性 功能 导视系统
引言
可用性是研究产品的一项重要指标,从用户角度所看到的产品质量,是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因此,可用性是现在研究产品功能性、可靠性、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向度。在这份可用性报告中,以典型案例为对象,对比成都其他公交车车内导视系统的总结测试结果,模拟测试可用性。
一、实验方法
本次实验方法采用现场试验法。
二、实验对象:车上人员
(1)实验仪器:实验仪器有佳能D550相机。
(2)实验内容:对车内导视系统的要求;对车内导视系统的熟悉度;对车内的逃生装置的关注;对安全标语字体的要求;对安全指示的关注等。
(3)实验流程:通过调研,发现各时每站下的人数,选取10个中长途、10个短途,受访乘客有儿童、青年、中老年人,在受访者到达目的地之前向受访者发放问卷,浏览完问题做答。
三、实验讨论
(1)典型测试对象的导向系统认知。从测试结果看来,对功能性、安全性导视系统要求很关心,但对导视系统熟悉度不高,有20%的受访者表示不了解,同时在导视系统逃生方面,50%的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对逃生装置有关注,对于使用方法不了解,这给公交车安全驾驶和乘客自救留下隐患。
(2)实验流程。该流程是对导视系统的简要描述,主要从坐车时段、年龄层作为区分受访人的主要方面。首先在高峰时段,车流量大,这个时候导视系统是发挥作用的时刻,由于人多,位置设置不合理的指示性标志会被遮挡,中老年人视力下降,字体会影响他们对安全导视系统的识别。以下主要就从这几方面进行分析。字体问题、导视系统指示被遮挡问题、导视系统指示位置是否可见问题。
实验1:
设在早晨7:30分高峰时段,观察20个人,年龄层包括儿童、年轻人、老年人,观察发现当公交车挤满人后,多数人看不到路线图等导视系统指示,有2名老人因没看清路线图上的文字,坐过站,两名年轻人坐在老弱病残专座上,并把座椅边侧墙上的老弱病残座椅标志挡住了。
字体问题是导视系统中关键的一部分。人变老时,眼睛的晶状变硬,视觉的感受能力下降,因此,相对于近距离的物体,老年人对相对远距离的物体更能识别,同时字体大能够方便老年人辨识;关于路线图,当字宽1cm以上时,多数老年人在1.5m以内能够看得清,当字体宽度小于0.6cm时,即使在1m内也很难看清楚。由于路线图一般放置在车辆前部斜上方的车顶处,正常人站立情况下距离在1m-1.5m,所以字体的大小必须加大到1cm宽以上,同时要加粗字体,才能够满足老年人对于路线图的阅读。
人流高峰期,引导标志被遮挡问题。当人员拥挤时引导标志容易被遮挡,调查显示70%的乘客在拥挤环境下不会注意到安全标识,在人流量大时标识也必然会被遮挡,所以最好是将提示语设置在座椅靠背背后和车顶棚斜上方。后面乘客只要坐下就能看到提示语,斜上方的指示标语基本能够与视线平行,更直接地被乘客读取,起到引导作用。
实验2:
实验对象:笔者本人。
实验内容:笔者乘坐下午14点普通时段的119公交车,更换车内不同位置,观察车上导视系统标志是否能够出现在视野中,其中包括路线图、安全锤、请勿站立标志、老弱病残专座标志等。
首先坐在前排位置,仅仅能看到安全锤和老弱病残专座的标识,看不到路线图和其他安全标语。坐在老弱病残区的位置仅看到安全锤和警示标语,看不清路线图和其他警示标语。坐在老弱病残区后面位置,因为广告牌的遮挡,看不到安全锤和路线图,同时发现在1h的乘车时间内,总共下车的15人中,有3人下车前就站到了禁止站立的区域,占到了总数的20%。
通过以上实验得出,车内各个区域的导视系统在前半部分能够清晰地传递功能,在车后部导视系统几乎失去作用。说明公交车的后车厢是导视系统引导功能发挥最差的地方,同时也是导视系统覆盖率最低的地方,亟需提高导视系统的覆盖率。
四、乘客反馈意见
一是希望路线图能放在车棚顶两侧,并前后都能放置;二是信息指示牌的改进方面,能够增加换乘信息,显示当前到站情况和行进方向。
五、结语
我们可以看到,导视系统在目前的公交车中非常普遍运用,但其中还存在大量问题,没有标准国标,导致该领域很混乱。
【城市公交车导视系统设计调研报告】相关文章:
旅游景区导视系统的色彩设计12-04
教育论文:教学视导看教学03-26
编制城市设计导则保持厦门建筑特色11-21
南阳城市视觉形象定位的系统设计研究03-16
ERP系统的演进、导进策略及其绩效评估12-07
毕业设计治理系统开题报告参考11-24
卫浴销售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