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儿常见急腹症的特点与诊治体会

时间:2023-03-07 08:50:55 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谈小儿常见急腹症的特点与诊治体会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不同年龄的发病特点及诊断治疗,以期引起临床医师对小儿急腹症的重视。方法:分析我院138例以急腹症为主要表现的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史、临床表现、检验、影像等辅助检查及术后病理诊断确诊,总结不同年龄的发病特点、发病率及诊治方法。结果:小儿急腹症随年龄不同而好发疾病不同,新生儿以先天性畸形所致急腹症多见,如胎粪性腹膜炎、肠旋转不良、先天性巨结肠等;婴幼儿则常见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肠套叠等;随年龄增长,逐渐与成人急腹症类似,以阑尾炎、急性腹膜炎、绞窄性疝、肠梗阻和腹部创伤常见。其中,手术治疗101例,保守治疗37例,136例治愈出院。结论:根据患儿年龄、临床表现,结合各种辅助检查等对小儿急腹症可作出诊断,并尽快确定治疗方案。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部分疾病采用非手术疗法亦取得良好效果。合并腹膜炎等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小儿;急腹症;诊治   


  小儿急腹症泛指需要紧急处理的各类腹部疾病,基本病理改变包括炎症、梗阻、穿孔和出血,依原因分为不需外科手术的内科性和需外科治疗的外科性两大类。儿童急腹症随年龄不同而好发疾病不同,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易于误诊。本文收集我院2003~2008年诊治的小儿急腹症病例138例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38例,男性73例,女性65例,年龄0~12岁。本组病例全部经手术及治疗预后所证实。就诊时间均在48 h之内,其中24 h内就诊136例。临床表现:138例均有腹痛,婴幼儿表现为剧烈哭闹,发热108例,恶心、呕吐121例,呕血16例,便血56例,便秘、腹泻47例,腹膜刺激征阳性93例,腹部扪及包块79例,腹股沟包块18例。
  1.2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均常规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其中,血红蛋白降低35例,白细胞升高98 例。138例均行B超检查, 120例有阳性发现,13例B超检查见阑尾区囊性包块;X线检查可见腹部液平面18例;13例有膈下游离气体;98例行CT检查,90例有阳性征象。
  
  2 治疗措施与效果
  小儿急腹症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部分疾病采用非手术疗法亦取得良好效果,合并腹膜炎等是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根据患儿病史、体温、脉搏、呼吸等全身状况,及时纠正休克、高热、脱水、酸中毒,必要时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及围术期准备,视腹膜刺激征严重程度及腹部穿刺阳性结果决定是否行剖腹探查术。本组手术治疗101例,保守治疗37例。本组2例(1.5%)因术后并发腹膜炎、感染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余136例(98.5%)均治愈。术式包括:胃肠穿孔修补术、部分肠切除吻合术、肠旋转不良和肠套叠复位术及血肿清除术等。腹股沟嵌顿疝经镇静解痉、手法还纳不能缓解或反复嵌顿行腹股沟疝修补术6 例;肠套叠经空气或温热9 g/L 盐水灌肠不能缓解者行手术治疗15例。平均住院日为10.5 d,症状消失,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5年,小儿生长发育正常。
  3 讨论
  小儿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病情急、重,必须在短时间作出正确诊断并紧急处理,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体格检查。小儿一般不会主动诉说病情,也不能正确描述症状,只能根据家长陈述病史、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影像检查等资料进行分析诊断。鉴别诊断较为复杂[1]。儿童时期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还有更加明显的年龄差异。本组急腹症的病因以急性阑尾炎居首位,其中以化脓性为最多。小儿患阑尾炎的症状多不明显,常因哭闹及检查不合作影响诊断。肠套叠次之,本组病例中影像表现提示肠梗阻9例;急性阑尾炎51例;肠旋转不良2例;肠套叠37例;胎粪性腹膜炎1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消化道穿孔(气腹) 15例;嵌顿性腹股沟疝12例;先天性巨结肠3例;腹部创伤7例。据报道急性阑尾炎多发生在3岁以后, 7~15岁占86%。肠套叠发生于2岁以下, 5~11个月居多,占90%。肠扭转则多在9岁以下,消化道胃肠穿孔在3~15岁多见,腹股沟嵌顿疝多在4岁以下, 1~3岁占80%[2]。本组病例发病率与之大致相符。
 小儿急腹症特点:本组患者入院后能立即确诊者仅101例(73%)。分析其原因:①症状、体征不典型;不能真实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本组约有1/5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②病史叙述常不确切。③病理变化重,疾病发生发展时间快;发病后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处理,病情可急转直下,迅速恶化。④病因较复杂,需要进行鉴别的疾病多。由于小儿与成人在各系统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故发生急腹症所表现的症状和体征具有其一定的特殊性[3]。小儿急腹症的检查中X线透视及摄片是小儿急腹症最常用、最简便、安全而有效的检查方法。新生儿腹腔容积小,腹壁薄,当发生胃穿孔时,X线立位腹透和摄片均可见有横贯全腹的巨大液气面;当并发腹膜炎发生腹壁水肿时,前腹壁有发红透亮的体征;肠旋转不良,其系膜压迫十二指肠引起肠梗阻时,立位腹透会发现特殊的“双气泡”征。新生儿急腹症的诊断离不开X线、B超及CT等必要的影像检查,其独有的影像学特点为早期、正确地作出诊断提供了依据,本组138例病例中,每例影像检查均有一种或多种阳性影像表现,因此除一些针对性的辅助检查如血、尿、粪常规及血生化检查对诊断急腹症有很大帮助外,腹部影像检查如X线、B超及CT等则是非常必要的[4]。
  小儿的防御和免疫功能都很差,手术的创伤又会增加体内蛋白质的分解,一旦发生感染时极易并发败血症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笔者认为手术时应尽量选择时间短、损伤小、出血少的术式,如:对胃肠穿孔,尽量作修补术而不做胃大部切除或肠段切除术。无论哪一种手术都要认真进行术中监护,术后最好送入NICU监护24~72 h,尤其对要求禁食时间较长的小儿,要实施好全胃肠外静脉高价营养,每日补充一定量的蛋白质、脂肪乳、葡萄糖、氯化钠及多种维生素,保证足够的热量,保持正氮平衡,同时,还要选择广谱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小儿术后多要求仰卧位,护理应注意勤翻身,及时更换纤细洁净的尿布,这些对促进小儿的早日康复都十分重要。本组除2例患儿因感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因此,把握手术时机、及时剖腹探查很重要。只要有手术指征,无绝对禁忌证,均应及早手术[5]。
  [参考文献]
  [1]夏慧敏,徐涛.儿童常见急腹症的鉴别诊断[J].中国临床医生,2003,31(7):10-11.
  [2]骆效黎.不同年龄段儿童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23(11):839-840.
  [3]杨铁成.17例新生儿急腹症的影像特点与手术

【谈小儿常见急腹症的特点与诊治体会】相关文章:

谈小学数学教学课程内容的特点04-13

学习中药学的特点与体会浅谈(精选20篇)01-08

谈班级管理工作的点滴体会论文08-26

山东苍山民歌《绣荷包》的艺术特点与演唱体会03-15

住宅建筑特点06-01

网络写作的新特点03-02

谈合唱的基本训练08-10

也谈《论语》的得名05-30

谈颅骨缺损钛网修补手术操作心得体会05-13

常见文献的类型及标识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