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探析言语交际中语用移情的策略
摘要:语用移情现象是言语交际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言语合作现象,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本文萄要分析了语用移情现象的几种策略,认为语用移情的前提是交际双方在遵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基础上,调试交际策略缓和语境的重要措施。关键词:语用移情 语境 合作原则 礼貌原则
一、引言
用语言表达意义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语用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在表达意义的同时,不仅仅要考虑到语言表达信息的准确性,还要考虑到交际的现实语境和交际对方的思想情感问题。言语交际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但是信息传递的最佳方式并不是仅仅实现等值传递。在有些情况下,为了保证交际环境的融洽,我们不得不调整交际策略以迎合对方情感,以此来实现信息表达的顺利进行。就拿“死亡”这个词来说,除了在医学上直接鉴定称之为死亡之外,其他时候我们大都采取一种比较忌讳或委婉的方式来提到它,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认为是人类求吉避凶的天赋本性。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说,这种现象本质上应该说是一种交际策略,把对方的思想和情感感同深受,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来考虑语言的实际效果,这样来拉近交谈者和自己的距离,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
维索尔伦(Verschueren)曾经指出:语言使用的过程就是一个语言选择的过程,这是因为语言具有一定的顺应性,言语交际双方必须设身处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和观点,这样才能在言语交往过程中相互默契,达到预期效果,在语用学里,这种交际顺应策略称为“移情”现象。移情(Empathy)是西方美学中的概念,指“直观与情感直接结合从而使知觉表象与情感相融合的过程”,其实质是“将生命和情趣注入到对象中,使对象显示出情感色彩”。在心理学中,移情又被称为感情移入,是指认同和理解别人的处境、感情和动机。言语交际中的移情就是指设身处地想象他人,并从中识别、体验别人的情绪。移情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微妙之处在于说话人或听话人总从对方的角度进行语言的编码和解码,交际双方必须能够理解别人的认知和情感状态,才能有效地进行交际,错误的假设和判断往往导致交际中断。
语用移情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处在对方的位置,设想对方的心态;二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表达思想,理解话语。语用移情涉及语用语言问题,也涉及社会语用问题。语用语言方面的移情是指说话人要从听话人的立场上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信念、心态和意向,而听话人要从说话人的立场上去理解说话人话语的语用含义;社会语用方面的移情是指言语交际双方设身处地,尊重对方的思想感情和观点,从而在言语交往过程中配合默契,达到预期效果。社交语用问题涉及言语交际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人际关系,也涉及语境。谈话双方要站在对方文化的立场上看待什么是适度的语言行为问题。
那么语用移情现象主要采用的交际策略是什么呢?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二、使用模糊语言来实现语言移情
语言交际中要求双方的话语准确得体,而在某些特殊的语境下,只有使用含糊的表述才能使话语最得体、最合适。比如《老子》中关于“道”的论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其中老子认为的“道”既是万物之本体与规律,又是人类行为之准则,具有不可言说的性质,无法概念化,因此如果要问何似道,答曰:“道不可言,言者非道也。”这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含混模糊的交际策略,本质上是因为事物的性质不可捉摸,只能意会,所以在说的时候也只能含糊其辞,修辞学中所追求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就是这个道理。
舍乃尔总结了模糊词语的语用功能,他归结为以下十点:(1)提供恰到好处的信息;(2)不想说明详情;(3)具有劝导性;(4)词义中断的过渡;(5)缺少具体信息;(6)置换作用;(7)自我保护;(8)有力和礼貌;(9非正式的气氛;(10)女士语言。这十点从说话者和听话者的角度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在不同语境条件下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从语用移情的角度来说,其中的(2)(7)(8)(10)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模糊词语和精确词语的根本区别就是模糊词语给人留下一定的空间。这种空间或者是说话者由于不清楚所谈内容的具体信息而担心贻笑大方而导致尴尬,或者是说话者考虑到准确语言会给听话者的心情造成伤害,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听话者自身有难言之隐,不愿被提及,所以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
在语用中,语言模糊包括语言表述的模糊性、不确定性、或然性、两可性、约略性、含混和笼统性等方式。我们知道,语言的选择非常依赖交际的语境,在不同的语境下我们选择的语言肯定不同。语用含糊的积极作用体现在话语的合适性之中,比如医生确诊病人患了胃癌,医生可以直言不讳:“你得了胃癌,已经是晚期,没治了!”但是从道义上来说,为了不至于让病人产生绝望的情绪,医生经常说:“你的胃出了点毛病,但是不是很严重,慢慢治疗就会好转的,你要有信心。”在这个案例中,语言含糊的积极作用不言而喻,医生也是在考虑到病人和病人家属的情绪上采取的语用移情方式。我们再看以下几例:(1)盛淑君爷爷在世的时候,她妈妈就有一点不那个。(周立波《山乡巨变)
(2)她和方骐是在县一中读高中的时候相识的。他们在一个班,方骐是班长,她是学习委员他们在工作上配合得很好,课余时间又喜欢在一起讨论学习上的一些问题,于是有的同学在私下里议论他们已经开始在“那个”了。(黎千驹((柔情似水》)
上边两个例子中的“那个”所表示的准确信息直接说出来很唐突,所以采用这种模糊词的形式来表示。语言所表达的会话含义并不是确定的,在不同的语境下会产生不同的含义,比如说:“你简直是一头牛”,含义可能是你很勤劳、奉献,是赞美:也可能是你很勤劳,但是很笨,很木,喜欢蛮干,人家骗了你你也不知道;还可能是你脾气很倔强,不听别人劝的意思。语言含糊使得理解上留下回旋的余地,为避免语言尴尬提供了很好的方式。
三、使用委婉语来实现语言移情
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在语言符号和种种非语言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实现的,其中的非语言因素包括交际现场出现的种种可见可闻的具体因素和语言使用者自身的心理等多方面的内容。有时候交际双方在谈论的话题上不能够直言,或者说直言以后会产生唐突、不礼貌的行为的时候,交际双方大多采用委婉语这种特殊的语言代码,有意识、有目的地调整语辞,把某些意向用温和、含糊和迂回的说法代替粗俗、生硬和直率的说法。委婉语的产生基于交际过程中出现的言语冲突行为,它使交际双方在达意传情上能更有效地表达思想,并使言语符合现实语境,从而能得到更好的交际效果。
委婉语具有表述内容的禁忌性、表述形式的含蓄性、表述手段的语义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语言移情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下边我们来看两例比较典型的委婉语言现象:
关于死亡:死亡是人类最大的恐惧,历来是语言的一大禁区,不管哪个民族都把死亡看得非常神秘,也非常忌讳直接提到“死亡”这个字眼,所以人们使用大量的委婉语,或者淡化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或者更好地表达对死者的
【探析言语交际中语用移情的策略】相关文章:
浅谈网络交际中双话题平行推进的语用特征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意义05-07
分析英汉被动句的语用特征及翻译策略04-27
电视访谈节目称赞语语用策略的顺应性研究06-07
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论文04-28
《探析数学中的美》精选论文(通用15篇)04-29
探析音乐在艺术体操动作节奏中的作用05-29
中西方文化中非言语交际的差异论文04-16
艺术设计中的创造思维探析论文(精选5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