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习语中文化信息在翻译中的处理论文
论文关键词:英语习语功能对等 文化缺失
论文摘要:英语习语中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例如宗教文化,神话故事,历史,风俗观念等。在翻译的过程中,根据“对等理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结合意义上的对等,以及美学功能上的对等。同时,为了防止文化缺失,还应该对部分特定的文化意象加以保留,以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
英语是世界上最通用的语言,也是国际交流的载体。英语翻译过程中,习语经常会给个译者带来障碍。习语的约定俗成的意思,一般是经过长时间的历史发展后沉淀下来的,因此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该国家历史,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影响。在翻译英文文献的过程中,习语由于其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其约定俗成的意思,经常会给译者带来一定的理解困难或理解错误。本文将大致探讨下英语习语中文化信息的类型,并初步探讨怎样处理这些文化信息以达到最佳的翻译效果。
1英语习语中文化信息的类型
由于英语习语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间,受文化各个方面的影响都会比较大,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大致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1宗教影响
许多英语国家都是基督教盛行的国家。许多和基督教有关的短语都进人了语言并且形成了约定俗成的意思。基督教的圣经中的语言和故事对英语语言,尤其是习语的发展,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比较简单的价格例子是“thirtypiecesofsilver""Noah’sArk""olivebranch".
1.2希腊罗马神话
希腊罗马神话是西方文化的重要起源之一。许多习语一般都和这些神的名字故事相关。因此,这对于不熟悉这些故事的人来说会造成很大的理解障碍。比如时代杂志曾有报道“Nixon’sOdysseytoChina".这就是巧妙化用了希腊神话中奥德赛的故事来指代一个充满艰辛的开创性的旅程。
1.3文学典故
经典的文学作品除了以其艺术性感染世人外,还会以其独特的人物和语言一代一代传递下来,从而丰富语言的发展。莎士比亚这一大文豪的贡献尤其巨大。他的作品给英语语言注人了许多新颖生动的表达方式,比如在下面的句子中:"AlltheothergreatestpowerswanttohavetheirpondoffleshofTurkey".这里的pondofflesh就是化用了《威尼斯商人》里面吝音鬼夏洛克向人讨债欲置人于死地的阴险毒辣做法。
1.4历史传说
有些历史事迹或人物由于代代相传而融人了语言当中。比如短语“crosstheRubicon“指代的是凯撒大帝凯撕在公元49年,违反元老院的命令,率大军渡过卢比肯河。他在大军渡河前,下令烧掉所有的战船,说:“般子已经掷出去了。"("Thedieiscast"),此举使其军队士气大振,最终战胜了庞培的军队,夺取了罗马。因此这个短语用于指代采取不可逆转的行动,破釜沉舟。
随着历史的发展,近代的特定用语由于交流的加快往往能更快的融人语言,被人们接收特定的意思。比如二战时候的”D-day",原来指的是二战诺曼底登陆日,后来就也可以用来指代一个重要的计划开始执行的日子。
1.5风俗习惯
不同国家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不可避免的在习语中有所反映。第一类型与饮食有关。西方的主食是面包,因此有许多与面包有关的习语。"totakethebreadoutofone’smouth""toeatthebreadofidleness”就是典型的例子,反映了面包在生活中的'基础作用。其次,由于生活及观念上的差异,英语国家与动物有关的习语也会与中国的有所不同。比如,"loveme,lovemydog".再比如,龙(dragon)这个动物的形象在西方一般都是残暴或者是邪恶的动物,这就与中国大相径庭了。此外,对于常见的颜色,中西方的认识也有一定的差异。比如,在英语中,"Heseemsquitebluetoday”意思是一个人心情不好。这与中文中的颜色所代表的意思显然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
2结合功能对等理论,探寻英语习语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
2.1功能对等理论的基本内涵
功能对等理论即英语中的functionalequivalencetheory·这一理论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奈达。他对于翻译中的对等概念做了比较详细的阐述。他自己的学说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过程,先后提出了形式对等((formalequivalence)和动态对等((dynamicequivalen闲两个概念。前者在形式和内容上强调语言信息本身,后者则体现另一种译文质量,即原文信息在接受语中得以传递,以至译文接受者的反应与原文接受者的反应基本相同,此后为突出翻译的交际功能井且避免误解,奈达又用功能对等(functionalequivalence)代替动态等值提法。
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概念,简单来说是指用目标对等语再现源发语的信息。译者着眼于原文的意义和精神而不拘泥于原文的语言结构,所以它并不是象有些人望文生义那样的理解,是要译文和原文完全一致。此理论强调的是目的语听众或读者在理解和欣赏译文时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听众或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欣赏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上一致。可见,对等理论的范围不仅是语言内部也还包括读者反应。
2.2英语习语翻译时必须达到的两个层次的对等
功能对等理论对于英语习语翻译中文化信息的处理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根据功能对等的内涵,所谓的对等其实并不局限于原文和译文在字面的对比,而是主要从原文对读者产生的效果和译文对译文读者产生的效果之间来做一个对比,尽量达到一致。那么,从这种对比效果要达到一致,需要考虑哪几个方面呢? 第一,意义理解方面要求,原文和译文对各自的读者传达的意思应该是一样的。但是在翻译英语习语的过程当中,却经常会有一些陷阱。译者觉得自己在翻译正确的意思,但却有可能是望文生义。比如,英语中的”yellowpages",有人不假思索翻译成“黄色报纸”,但事实上却是指的黄页是国际通用按企业性质和产品类别编排的工商企业电话号码簿。
第二,美学价值方面的对等。比如音律方面的,有些诗句文章抑扬顿挫,读来或慷慨激昂,或韵味深长,令人陶醉。从意象上看,有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妙趣横生,塑造的形象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还有,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还会被激起各种情绪,或陶醉,或伤感,或痛恨,或恶心,这些都与文字的美学功能是分不开的。比如有很多节奏感很强的:"stufftodayandsuffertomorrow""eastorwest,homeisbest","Birdsofafeatherflewtogether”等等,读来朗朗上口;有些表述例如“ascoolasacucumber""heartinone’smouth”则是生动形象。"Nevershowyourfaceinthisplaceagain,youJudas",简单一个词,鄙夷的语气呼之欲出。这些都是英语习语美学价值的的体现。
2.3文化信息的缺失
在用功能对等理论指导英语习语翻译时,以上两方面的对等都是极为重要的。但是有时候译者为了译文读者能够与原文读者有对等的理解和欣赏,会不得不放弃原文的一些文化意象,而用译语中熟悉的文化意象来代替,从而出现文化缺失现象。这种文化缺失就会影响原作整体内容的传达,甚至会影响对原作意境及其人物形象的把握,还会造成文化专属性传递上的偏差。在翻译时对文化意象的处理存在着几种种弊病:一是文化意象常常被略去不译:二是文化意象被译者解释、引申而遭破坏,从而使读者不能真正地了解原语文化的意象。
2.4英语习语翻译需注意的问题
在现实的翻译中,完全的对等是很难达到的,而且正如上文所说,如果一味的追求对等,还有可能牺牲文化传播的作用。因此,在具体操作中,对待包含不同类型文化意象的英语习语,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处理,在各个目标之间做一定的取舍。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对于部分并不具备非常特殊文化意义的习语,在翻译成目标语时可以重点考虑对等功能,也就是意义优先,让译文读者看到以后也能产生同样的意义上的理解并且能兼顾到美学上的价值,这样才能令译文的表达自然。为达到这个目的,译者必须摆脱原文语言结构的束缚又要尽力避免原社会文化因素对译文读者造成的陌生感和翻译腔。在这一类型的翻译中,比如“aflashinthepan",被翻译成为“昙花一现”,显然就非常生动,并且意思也把握的很好。还有‘`togrowlikemushrooms”也可以直接使用汉语中的“象雨后春笋一样冒出来”,虽然文化意象换了,但是效果几乎是没有变化的,如果一定要翻译成“象蘑菇一样冒出来”,显然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了。
第二,在考虑功能对等的时候,也必须要考虑到不同的语境,不能不加区分地采用目标语的文化意象。比如有人把‘`YouareaspureasPsyche”翻译成“你真象西子一般无暇”,这样把中国传统的人物代人,显然是很牵强,很不自然的。
第三,对于西方文化中特有的文化意象,在翻译的时候不能简单粗暴的直接不译,或者是用其他的译语中的熟悉意象代替。这种做法有两大弊端。首先,这种文化意象通常很难找到完全对等的,因此会造成一定的意义或美学价值的变动;其次,这样做完全没有起到文化传播的功能。因此,对于这一类型的文化意象,比较好的方式是直译加注释的方式。
3结语
习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象,又是语言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英语习语中,许多的文化信息都有着体现,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不能忽略,更不能草率处理,而是应该在合理致力于达到功能对等的效果的前提下,尽量传达出准确的意义以及其中的美学价值。同时,由于文化的传播是非常重要的,译者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利用英语习语中的文化因素来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总之,在这各个方面都要有所取舍,根据具体的文化意象类型,采取具体方法达到最佳效果。
【浅析英语习语中文化信息在翻译中的处理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