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地方性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时间:2024-08-10 07:42:41 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析地方性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摘要:

浅析地方性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英语专业成为近年来非常热门的专业。时代的发展给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分析,提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提高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效果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基础英语课程改革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和项目落户中国,国家对英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英语专业成为近年来非常热门的专业。作为培养高层次英语人才的高校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机遇和巨大的挑战。英语是一门语言,英语人才就是语言应用型人才。《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对于当前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有具体的硬性要求:英语专业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

  按照这一要求,高校应该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打下非常坚实的语言学习基础,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基本专业素质。地方性师范院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由于客观的因素他们的英语基础更加薄弱,如何改善这些学生入学后的英语语言局限,提高他们的水平,就成了以培养英语语言教师为目标的大多数地方性师范院校的一项课题。为此,大多数地方性师范院校都在英语专业的一二年级开设了基础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一般基础年级每周总学时数为14-16,而基础英语课程就占到了6-8学时,因此,基础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在地方性师范院校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对学生语言基础五个方面——听、说、读、写、译有很大的帮助。笔者多年从事地方性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工作,就传统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的不足以及新形势下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进行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当前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分析。

  1、教学理念相对滞后。

  按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基础英语课程应该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都得到提高,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课堂的实际控制者,整个课堂大部分的时间都被教师占用,用于分析课文的结构、句子的语法结构、单词以及文章的背景资料,传统的相对固定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非常注重语法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课堂里鲜有机会自我表达,说的机会少,一个学期下来,很少有机会让学生合作学习或者讨论学习,学生只需要用耳朵听就行了,基本上不用动手和动口,久而久之,学生就觉得课堂味同嚼蜡。

  2、教学手段相对落后。

  大多数基础英语课都是在普通教室里上,教具除了黑板、粉笔、讲义,最多就是一台录音机。基础英语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从国外经典文章中选出来的原著,尽管文章具有一定的欣赏性,但相对来说,这些节选的文章缺乏时代感,与当今世界发展的脚步格格不入,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对于这些阅读材料并没有很大的兴趣,加上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讲解的时候并不能运用形象的思维和直观的视听材料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些文章发生的时代背景,教学手段的落后使得基础英语课堂变成了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说”,学生“听”的机械式课堂。基础英语课也就失去了综合能力培养的特点。

  3、教学环境相对单一,师生缺乏互动。

  地方性师范院校通常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具有先天性的劣势,加上高校扩招之后,英语基础较好的生源基本上被重点师范院校及其他的外语院校录取,能够进入地方性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就读的本科生通常英语基础薄弱,特别是口语能力非常欠缺,甚至有的学生连基本的单词发音都读不准,更不用说用口语进行流利的交流了,生源水平低直接影响了教师上课的教学效果,也影响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由于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很多学生无法通过正常的努力获得英语水平的提高,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击,他们在课堂上更不愿意用英语进行交流,迫使教师不得不改用母语来进行授课。师生配合不好,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新形势下地方性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思路。

  1、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思想。

  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立足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思维,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一条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辅助、为导师的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只是强调语法的学习,而是真正按照人才培养目标,从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来着手组织教学。基础英语课程教学课时多,任务重,基础性强,对教师备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听”,教师尽量要使用英语来教学,尽可能不使用母语,这样学生在长时间的教学过程中听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高。再比如“说”,教师应该安排特定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说英语,比如课前可以拿出5分钟让学生有准备的演讲,每个同学都必须准备,临时抽同学上台,长期的任务型学习会让同学们在准备过程中逐渐提高。再比如“译”,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口译和笔译的教学内容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解基本的翻译技巧,让学生能够有机会练习,基本的口译和笔译能力对于学生毕业后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2、丰富教学手段,合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资源。

  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不一定要局限在普通教室里组织,可以有条件的使用语言实验室,运用多媒体技术,把要讲解的内容制作成课件、视听材料,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基础英语选用的课文多数是原版的英文材料,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旅游、历史、科技和教育等等,这些材料大多有非常特殊的历史背景,所以对于特定的历史环境的介绍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原声的视听材料能够把学生带进英语学习的真实的语境,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根据本人多年的基础英语课程教学经验,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很好、很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摆脱了“抄”的尴尬,变得非常乐于完成教师布置的网络教学任务,自觉的进行网络自主学习,实现学生学习创新能力的提高。

  3、创设多元化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增进师生感情互信。

  地方性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语言基础薄弱,自信心非常脆弱,他们的口语表达和教师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同学并不是不想开口说英语,而是觉得自己水平太低,害怕说错了遭到教师和同学们的歧视。基础越差越不敢说,越不敢说基础就越差,他们逐渐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设置多元化的英语环境,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水平的同学,设置不同层次、难度的问题,使他们都能得到较好的完成。在同学们完成了布置的任务以后,教师应当给出积极的评价,极力鼓励同学们进步,尽量不要进行负面的评价。学生在得到了教师的肯定性评价之后,在情感上容易对教师产生信任感从而对英语学习产生好感,这对于教育的延续性有关键的作用。

  三、结语。

  当前,地方性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采用的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法,这种教学法对于巩固学生的语法知识,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教学方式表现出了其固有的局限性,表现出了其不适应教育发展规律的不足,因此我们应该在传统课堂的基础上更加积极的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创造宽松的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不断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合理的引导他们进行成为真正的课堂学习的主体,推进地方性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水平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莫锦国.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在多媒体课件设计中的运用[J].外语界,2003,6.

  [2]张红玲.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机辅外语教学[J].外语电化教学,2000,3.

  [3]胡颖慧.听力理解中的学习策略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1993,03.□

【浅析地方性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师范院校钢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论文10-21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论文05-16

基础医学的教学改革论文08-27

浅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10-09

浅析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探索08-01

浅析建筑工程基础工程的施工论文05-19

浅析农村基础艺术教育改革初探的论文08-27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初探论文09-16

浅谈师范院校《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改革论文09-14

浅析信息化影响下的医学教学改革论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