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阅读理解在高三英语中的应用论文
NMET阅读理解部分要求考生能够读懂比较熟悉的日常生活话题方面的简短文字材料,例如公告、说明、广告以及书刊杂志中一般性话题的短文。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考虑到高三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具体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使学生的阅读水平在短时间内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但是,在高三学生中却普遍存在一些阅读的认识误区。
下面笔者就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1、进入高三后大部分学生感觉到时间的紧迫性,对一部分学生而言,阅读理解的提高便落在了高三这一年。于是,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大量地训练阅读理解(如课外阅读和限时阅读)就等于浪费时间了。
2、由于在高一、高二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有的学生喜欢用手或笔指着读,边读边逐词逐句地分析,等到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完后还是不知所云。
3、基础知识不扎实,遇到基础性强的阅读失分严重。
4、遇到生词多、结构复杂的句子、文章就读不下去,思维混乱,进而产生厌烦、紧张、焦虑等对做题不利的心态。
5、一些学生认为,老师在处理阅读问题上与自己的“实情”不相符,于是便盲目单干起来。具体表现在:一味追求量,不注重质;一味就阅读而阅读,不注重方法与技巧的灵活运用;一味地认为难题才能考察能力与水平,不注重类别与难易程度的区分等。
6、做题时把自己看作旁观者,认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总结有经验的教师在处理这些问题上的做法和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我认为:
对策一:对这一部分学生应从他们的误解入手,对其进行分析并指出其严重性与危害性。如果再不纠正错误,那么占外语分值最大的阅读理解将成为自己高考途中的“滑铁卢”。同时,还要强调限时阅读和大量训练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对策二: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那么,怎样才算是正确的阅读习惯,怎样才能形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呢?
1、有意养成默读的习惯。
在阅读过程中,有的学生自言自语,有的学生则逐句读,甚至还有的低声朗读。这些习惯都不利于快速掌握文章,对题目做出正确的选择。作为高三学生,在认识到这一点后,经过短期纠正与训练后是可以形成良好阅读习惯的。训练后的阅读速度可以比原来的阅读速度快2—3倍。
2、减少回视、重读。
阅读时应从整句、整段、整篇出发来理解全文,抓住作者的写作意图。回视、重读使阅读效率低下,甚至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及时完成试题。
3、自己限时,阅读中尽量少查或不查词典。
NMET阅读理解部分考查考生根据上下文推测出生词词义的能力及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的能力。从近几年特别是近两年的阅读试题来看,阅读理解的难度加大了。表现在:
(1)文章中减少了对生词的注释。
(2)阅读速度提高了。2001年高考阅读每分钟是58.5个词,2002年是每分钟阅读57个词,2003年是每分钟阅读58个词,2004年和2005年为每分钟阅读60词以上。这是历届高考中要求的,因为2001年之前则是每分钟阅读40或40词以下。所以,考生一定要提高快速阅读的能力。
(3)文章中加大了对信息量的处理,阅读内容的复杂程度也加大了。
(4)文章的体裁、题材多样,文章更加原汁原味。
面对这种情况,为了在高考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地成限定内容,提高正确率,我们有必要在平时培养这种能力。
对策三:加强双基,夯实基础,以饱满的热情处理每篇阅读理解。
笔者在学生刚进入高三时,根据班里几次大型测试所暴露出来的阅读较差的问题,利用电脑授课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对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词汇、短语及句型结构和语法进行了总结、补充和大量的强化训练。结果,学生在这两个月内基础知识明显得到了巩固与加强。
对策四:进行持续的“大词汇”教学,以点带面,寻找阅读新的得分点。那么,如何进行大词汇教学呢?
1、根据自己的阅读经历与体会,给学生补充一些生词、短语和句型。
2、从大学一年级和四级词汇表中节选一部分高中阅读理解中经常出现的生词、短语及句型进行识记。
3、调动学生的极性,让学生轮流提供自己在阅读中经常遇到的生词,然后进行筛选。 适用的词汇找出来之后,下一步就是识记。识记的过程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
在教学中,具体做法如下:
1、开展“每日四词”栏。除正常识记的单词外,坚持每天多记四个单词。
2、举行“单词擂台赛”。根据高三课程的实际情况,每两周举行一次,推出“双周单词王”。
3、运用卡片、单词交流和背诵等活动,调动学生识记单词的热情。
这些活动的开展得到了学生的热烈响应,使学生在乐趣中扩大了自己的词汇量,以词汇这个“点”带动阅读这个“面”。一段时间以后,不少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对策五:处理好师生双方在阅读理解上的“分歧”。一般而言,老师对发给学生的阅读理解在题材、内容和难易程度方面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学生应充分相信老师,不要一味追求量多、内容难,而应注重方法的运用。
1、要严格按文章的内容来回答问题。有时,恰好测试的内容是你所熟悉的题材,这时千万不要按你对这个题材已有的知识来想当然地回答问题。
2、带着问题读文章。尽快地把文章后面的问题先看一遍,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短文,边读边捕捉文中与问题相关的信息点,初步掌握文章大意和作者意图。
3、把握五个W和一个H。在速读全文、了解文意的基础上,理顺思路,摸清脉络,然后把着眼点转到文章的每个段落上,尽快把握文章中的五个W(who,where,when,what,why)和一个H(how),把握了这些内容就抓住了整个事件的全部过程,即文章的详情和细节,做题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4、抓住文章的主题。一般来说,一篇短文往往是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的,短文的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的主题句来表达其中心思想。因此,在阅读短文时,首先要找出本段的主题句,一般在每段的开头,也有可能在结尾,或者隐含在全段的各句中,这就要求考生去正确判断。
5、阅读必须讲究速度。在生词率少于50%的阅读材料中,一般阅读速度在每分钟60—80个单词。为达到快速阅读的目的,一定要注意不要长时间停留在个别生词上而浪费许多宝贵的时间。
6、猜测词义要有方法。每一篇文章都可能有生词,这是很自然的现象。我们可以:
(1)利用构词法知识猜测词义。
(2)根据同位语、定语从句等说明性词语猜测词义。
(3)利用上下文的相关信息猜测词义。
(4)从本句前后的词来判断词义。
(5)运用已学常识猜测词义等等。
7、注意认真分析文章体裁。在记叙性文章中,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等;在史地知识和科普文章中,应注意人名、地名、大小、数目、年代、作用、现象等(可以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标上不同的记号,核对时便于寻找)。
8、初选答案。对那些明显的、有把握的题可以断然圈定,不必再作推敲;对有些略难的题,应再查阅短文,迅速找出依据;对一时无把握的题,可先试着选一个(作记号),待深思后再作决定。
9、复读文章,核对答案。要用全文的主题思想统率各题,研究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并依次审核答案。对那些拿不准答案的题,要多看看,对照题目推测判断,确保理解无误。
对策六:在进行阅读训练时,思路要清晰连贯。
要做到这一点,最好把自己的思路与作者的思路融合在一起。假设自己就是作者,这样在处理一些推断作者意图、感受的题目时,就会得心应手。
作为教师,在处理好上述问题的同时,应注意下面两个问题:
1、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
步入高三,学生压力大,思想不稳定。作为老师,应经常与学生交流,鼓励他们只要方法得当、训练到位,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完全有可能的。
2、兴趣教学.事半功倍。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阅读的题海中按照最新高考说明进行试题的筛选和分门别类的裁剪,而不应拿过来盲目使用。教师在进行试题整合时,可以按照体裁广泛、内容丰富、新颖、原汁原味的要求作为指导。所谓体裁广泛是指选题时要照顾到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和应用文等;所谓内容丰富、新颖、原汁原味是指选取的文章地道,涉及到社会教育、风俗文化、史地知识、幽默小品、新闻报道、日常生活、名人轶事、历史传说等方面。
【阅读理解在高三英语中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图示理论在法律英语时文阅读中的应用论文10-20
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8-21
论文化差异与英语阅读理解教学10-08
浅论文化差异与英语阅读理解教学06-23
错误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8-01
试论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08-15
多媒体在高校英语阅读中的应用研究10-23
浅谈电影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