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英语专业能力论文
【摘 要】要实现英语专业既定的能力——素质培养目标,当审视现行的英语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体系,承认研究型课程在其中的价值定位,认真研究并逐步地实施研究型课程,以期解决我国外语院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这一“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培养这一长期困扰外语专业的“难题”。
【关键词】课程 研究型课程 能力 素质
1 能力与素质
1.1能力的厘定
《意见》对外语专业学生的能力做了界定,指出外语专业学生的能力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五种能力。在这五种能力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校多年来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而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又是长期困扰外语专业的难题”。“外语专业学生在工作中的运用知识能力主要指能够从事不同文化音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组织能力、知人处事的能力、灵活应变的能力等”。
1.2素质的界说
“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这是《意见》对外语专业学生基本素质的分类与培养的基本要求。《意见》在谈及四者关系时指出,在四个基本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外语院校“应该更加注重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政策水平和组织纪律性,注重训练学生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能力”。
1.3能力与素质的心理学解读
在心理学上,能力是指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根据能力分型,我们又可以分为两组:适应型和创造型、专业型和多才型。能力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性:倾向性、整体性、适用性和有效性等。能力具有五个基本要素:组织能力、计划能力、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
素质与能力密切关联。它为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性。心理学认为,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方面的特点。人的心理来源于社会实践,素质也可以在社会实践中逐步的发育与成熟,人的某些素质缺陷可以通过时间和学习获得补偿。
2 研究型课程及其特征
2.1研究课程的定义
国内外当代教育理论界对研究型课程及其本质众说纷纭、歧见迭出。这里援引其一:“研究型课程是一种以特定课题、项目为研究对象,以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为实践活动方式,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课程。”(宋广文,2002)
从概念结构上看,宋氏将研究对象作为其思维努力的起点,把研究活动方式置于课程实践过程的基础之上,视课程取向目标为实践活动结果的预期。 2.2研究课程的特征
第一,研究型课程具有开放性特征。首先,在课程或项目的选定方面研究课程是一种面向生活世界的课程,其视野更开阔、宏达,更具有开放性。其次,研究性课程的时间活动充分体现着开放性。研究性课程在时间和控件两大唯独具有极大的时空开放性,使学生的学习与研究的时空的到极大的扩展和延伸。另外,研究性课程的时间结果具有开放性。
第二,研究型课程是一种“以经验为本位的生成性课程”,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的生成性。研究型课程允许学生选择不同的课题进行探究,这就赋予研究型课程一种强烈的个性色彩的生成性特征。
第三,研究型课程具有探究性特征。在研究型课程中,通过个体的研究活动去探索某一未知的、不确定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从自主选定的课题或项目出发,经历提出假设、收集整理资料、实验、检验求证等不同阶段。这一过程与科学研究又类似之处,是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研究方法在课程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第四,研究型课程具有完整性特征。在研究型课程中,学生的选题会涉及社会生活、自然界乃至对人自身的探索,弥补了学生在传统学科课程中所获得的体验的“残缺”。
第五,研究型课程具有全员性特征。研究型课程是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型课程”,它强调对每一个学生的全员面向,承认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探究的愿望和兴趣,每一个学生都有从事研究性活动的能力,倡导并鼓励所有学生都参与课题或项目研究。研究型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可以自主选定课题或项目,这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出发,通过实践活动,强化各自的兴趣,发展各自的能力。
第六,研究型课程具有交互性特征。这种交互性的具体体现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间性”。
3 能力——素质培养与研究型课程断想
3.1改善课程结构,建构新的课程体系
要想真正地解决“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这一“薄弱环节”和“分析问题、独立提出见解的能力”这一“难题”,我们就应当重新审视英语专业的课程结构和体系,承认研究型课程在其中的价值定位,将研究型课程纳入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能力——素质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结构。“课程是教育的心脏”。任何教育观念、任何教育变革、任何预期培养目标都必须通过一定课程去体现和落实。剔除也课程这颗“心脏”的教育将是一具教育“僵尸”,预期培养目标也将无所依附。
3.2认真研究研究型课程,探索实施研究型课程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认识蕴涵在研究型课程中的教育教学理念和哲学观念,从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和哲学的高度上审视、考察并驾驭研究型课程。其次,我们必须把研究型课程置于国际的、历史的宏观背景中加以比较和反思,结合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的具体情况,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再次,我们必须全面准确把握研究性课程的本质和区别性特征。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其特有的长处,达到预期的效果。
3.3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保障研究性课程的实施
就科学文化知识而言,因为研究性课程“突破原有的学科性为主的课程框架,开发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特点的新型课程”,所以教师必须具有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唯其如是,才能胜任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教师除具有本体性知识外,还必须具有相当的条件性知识外,还必须具有相当的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审美性知识。
从能力素质上看,教师要胜任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就必须具备综合的教育教学能力。其中主要包括创新能力、教育科学能力、汲取新知识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教育指导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作为教师素质核心的思想道德素质更是实施研究性课程不可或缺的。这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责任感、高尚的价值观、强烈的为学生服务的意识等。
【英语专业能力论文】相关文章:
英语专业论文08-13
英语专业论文提纲08-23
英语专业论文模板08-01
英语专业论文经典的模板09-21
浅谈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07-22
英语专业论文致谢范文09-04
英语专业论文提纲格式08-04
浅论英语专业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08-06
英语专业论文范文10-25
英语专业论文的开题报告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