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巴托克创作中的民族音乐素材的运用

时间:2023-03-11 21:27:32 音乐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巴托克创作中的民族音乐素材的运用

  摘 要:巴托克是二十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音乐家,比较音乐学科的奠基人。他将西方作曲技术的最高成就与东欧民间音乐语言相结合,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巴托克作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钢琴作品,对他的民族音乐风格的理解将会对我们学习其钢琴作品有很大的帮助。

浅谈巴托克创作中的民族音乐素材的运用

  关键词:民俗;现代钢琴语汇;农民音乐;

  巴托克.贝拉Bartók Béla (1881~1945)不仅是非常具有天赋的匈牙利钢琴演奏家,更和勋伯格、斯特拉文斯基一起被誉为是二十世纪初的三大作曲家。他的主要作品有歌剧《蓝胡子的城堡》,管弦乐《舞蹈组曲》、《雨幅画》、《弦乐器、打击乐与钢片琴的音乐》、《乐队协奏曲》,以及《小提琴协奏曲》、《中提琴协奏曲》、《钢琴协奏曲》、《两架钢琴与击乐器的奏鸣曲》、《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罗马尼亚民间舞曲》与钢琴曲集《小宇宙》等。创作于1915年的钢琴作品《罗马尼亚民间舞曲》( Romanian Folks Dances)是巴托克最受欢迎,也是被最为广泛的演奏的曲目之一。

  《罗马尼亚民间舞曲》中六首乐曲素材均取自特兰斯瓦尼亚山区的罗马尼亚民间舞曲。实际上它还包括了历史上匈牙利主要民族--马扎尔族的音乐,再加上吉普赛音乐和斯拉夫音乐的因素,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几种不同风格的民间音乐互相影响和渗透,都表现在这部舞曲集里。6 首乐曲的速度、节奏和特点都不同,像原野上的鲜花,既清新脱俗,又绚丽多彩。

  第一首《手杖舞曲》

  手杖舞流行于特兰斯瓦尼亚山地中部的特尔古・穆列什县,舞蹈风格粗犷有力,跳舞的人手拿着棍棒,边跳边舞,在每一段结束时用棍棒在地上打出强烈的节奏。这首曲子2/4拍,速度为适中的快板。共由四个长乐句组成。2、4句中加入了装饰音,分别是1、3句的不完全模仿。在大乐句中包含着的小乐句连线和断开的跳音,将舞蹈的步伐感刻画的十分入神,尤其值得回味。乐曲粗犷的旋律线条中包含了大量的切分节奏,辅以低音和弦,来诠释用拐杖舞蹈的场景。每一段结束时都加上突强的力度,模仿舞蹈者用手杖击地的声音。这首舞曲仿佛是一个民间大型舞会的序曲,蒙胧中带着些许乡间的神秘色彩。

  第二首《布劳而舞曲》

  布劳而舞曲又叫彩带舞,原来是多伦塔尔地区的农民舞蹈音乐,节奏轻快,情绪活泼,旋律朴素,风格淳厚,是戴着彩色飘带的农村姑娘最爱跳的舞蹈。这首曲子2/4拍快板。由短小精致的四个乐句构成。单纯、诙谐的曲韵中可感受到小孩子们尽情奔跑于田野之间,农家辛勤丰收后的满足与快乐与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在演奏这首舞曲时,我们强烈感到应该使用一种弹性节奏,使1、3、4乐句结尾的休止延长的夸张一些,配合两个下行的五连音,让整个乐曲的效果更戏剧化。

  第三首《蹬脚舞曲》

  蹬脚舞曲又称为踏步舞曲,流行于罗马尼亚多伦塔尔地区,是妇女们在收获季节把谷物脱粒时唱的民歌,带有浓厚的吉普赛民歌的风格。这首曲子2/4拍行板。一般的演奏速度徐缓。全曲由引子加8个乐句加尾声构成。左手用非常弱而固定不变的节奏描写打谷脱粒时踏步的动作,右手旋律添加大量了装饰音。重音与乐句的线条不规则,与低声形成节拍交错。空五度音程的伴奏衬托着高音区以增二度进行为特征的旋律,加上轻盈的装饰音,富于色彩效果。给人一种午日微醺,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感。乐曲的最大特色在于它的不规则重音的设置,传神的将民间趣味表露于人。

  第四首《布舒姆舞曲》

  布舒姆舞是流行于布舒姆地方的民间舞蹈。

  这首曲子3/4拍中速稍馒,也是由四个乐句组成。它的风格抒情优美,音调带有吉普赛音乐的特色,又和前曲一样让人感觉到某些阿拉伯音乐中的风情。伴奏声部中的半音下行增添了忧郁的情绪。史蒂文斯称它是“号角之舞”,曲中似乎可感到一名美丽女子正挥舞着薄纱,略带妩媚、神秘的娇柔,似慵懒、似轻挑的琴声,带人进入绮丽梦想的世界。

  第五首 《罗马尼亚的波尔卡舞曲》

  这是匈牙利和罗马尼亚边境附近的比哈尔县流行的舞蹈。波尔卡舞原来是一种流行于捷克斯洛伐克地区的民间舞蹈,由波希米亚地区经过匈牙利东部再流传入特兰斯瓦尼亚地区,和罗马尼亚原有的民间舞结合以后,风格更为粗犷热烈,富于山野的清新气息,使人感受到特兰斯瓦尼亚山地居民的强悍性格。这首曲子以3/4与2/4结合的变换节拍以及旋律中每拍后半拍上的装饰音为特征,节奏活跃,情绪欢快。旋律建立在一个跳动的波尔卡节奏上,先引出两句主题,再以下方五度上的两句模仿作为呼应。之后同样的主题与呼应在下方八度重复一次直至结尾。乐曲呈现出一派节日热闹欢腾的气氛。在乐曲的进行中改变拍号是巴托克创作中的一个典型特点,节拍不再机械的控制着乐曲旋律的发展,而是根据音乐发展的需要很自然的被反复改变,使得农民音乐的精髓真正融入了他的再创作中。

  第六首《碎步舞曲》

  它由两首不同地区的民间舞曲组成,一首来自比哈尔地区,一首来自图而达地区,都属于情绪欢快热烈、用细碎的舞步、很快的速度来跳的舞蹈。第一首低声部的持续音是模仿民间乐器“康泰琴”的音响,第二首与第一首同样有重叠反复的乐句,但速度更快,力度也不断增强,最后在欢跃的气氛中结束。

  一、二首连奏所营造出热闹、沸腾的气氛,将整个六首舞曲推向了最高潮。左手的切分节奏与右手的快速旋律相加,制造出原始的农民欢庆的场面,仿佛一个古老仪式的复苏:族人共同围着营火,彻夜狂欢,饮酒作乐,歌唱跳舞,疯狂的庆祝。整首罗马尼亚民族舞曲,就在这紧凑狂乱的高潮乐声中结束。

  在《罗马尼亚民间舞曲》中,巴托克将来自于民间的舞曲素材与现代作曲技法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毫无斧凿痕迹地,真实地再现了(或者说是更高层次的表现出了)罗马尼亚民间艺术的魅力 。在这个作品中,不和协的伴奏音程和迥异于传统节奏的重音位置,以及随时更改的拍号,丝毫够不成人们听觉的障碍,反而因为这些元素的加入使得音乐具有了原始、朴素的生命力,使音乐中自然、亲切地流露出乡间的风土人情,毫无晦涩之感。这就是巴托克创作中的独到魅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罗马尼亚民间舞曲》巴托克 上海音乐出版社

  [2]《巴托克论文书信选》(增订版) 人民音乐出版社

【浅谈巴托克创作中的民族音乐素材的运用】相关文章:

浅谈异化与归化方法在翻译中的运用10-13

浅谈统计分析在企业中的运用12-20

浅谈人性假设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04-15

浅谈重要性概念在审计中的运用04-22

浅谈计算机协同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运用06-09

浅谈美术课在教学中的运用论文(精选7篇)05-11

民族音乐在音乐艺术中的作用04-19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快乐教学模式论文(通用5篇)05-09

浅谈课件制作中的声音素材的处理论文(精选8篇)04-27

民族音乐在高校中现状的原因分析论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