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如何上好音乐鉴赏课论文(通用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跟论文打过交道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如何上好音乐鉴赏课论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如何上好音乐鉴赏课论文 篇1
1、关于音乐“欣赏”与“鉴赏”
欣赏是怀着喜欢与美好的心情去品味、感受你认为美好的东西。“鉴赏”是通过对照、比较、评价判断和知识性的欣赏。“鉴赏”和“欣赏”虽只1字之差,其意义却大不相同。“欣赏”又可称玩赏、领略,指1种相对被动的、多从感官出发的审美行为,常常以其感性直观引起的精神愉悦令人产生美感;“鉴赏”则更进了1层,往往兼及感性和理性,又带有品鉴、判断、反思的意思,所以鉴赏含有区别、品味、品评的成分,是比欣赏更多些主观成分的1种审美态度。
音乐鉴赏活动分为3给阶段:(美国作曲家科兰普)
1、把握音乐感觉阶段(快乐地聆听)
2、感受音乐表现力阶段(理解地聆听)
3、纯理解音乐阶段(识别、评价地聆听)
第1阶段,对音乐并不要求理解,只求感到快乐;第2阶段就是懂得音乐的各种要素和他们的变化,以及他们所表现的内容;第3阶段不但要理解音乐的构成,而且能够理解作曲者的意图等待。
2、音乐欣赏和鉴赏教学中的重点要求
1、记住主题(通俗与艺术音乐的区别)
2、对主题的感知(主题的特点,怎样创作的,要素与风格)
3、听出主题的变化(音乐中的“守恒”)
4、感知作品的结构与题材
5、关于作品的“背景”(作家、演奏者、历史、社会及文化影响等……)
3、鉴赏教学的基本方法:
(1)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
情境是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迅速理解学习内容,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氛围和场景。由于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等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将情、言、行融为1体,创设1种可以让学生听、视、感、触的环境氛围,通过学生视觉、听觉、运动觉等多通道的协同活动,借助情境和具体生动的形象,营造与教学内容相应的课堂氛围和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活动中。
1、语言情境
音乐是想象的艺术,当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为学生在生活经验和理解音乐之间架起联想和想象的桥梁时,学生便会在不觉中投入到音乐之中。教师通过声调的高低急缓、语气的不同处理以及表情动作的配合,用语言创设情境,描绘情境,达到激发情感、培养情趣的目的。
2、实物情境
运用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实物创设情境在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中,也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通过实物演示,创设情境,能使学生获得具体、生动、真实的感性认识,给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发展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3、氛围情境
教学场景与气氛是获得心理暗示的直接手段。特殊的教学场景必定渲染出特殊的教学气氛,极易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迅速进入角色,如同身临其境,直接产生心理体验。
4、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
现代教育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和地域上的局限,视听技术、声像技术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开阔和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围绕教学的内容和主题,将学生们不能亲历的很多历史事件、艺术表演、民俗民风、各地风光等场景,精心设计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使课堂的教学变得更为丰富多彩,生动直观。
当然,依据教学内容和题材的不同,情境的创设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在1堂课的教学中,并不是只运用1种情境进行教学,在很多情况下,可能是多种情境的综合运用。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根据上课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情境创设方法,其目的都是围绕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
(2)重视学生音乐体验的教学方法
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它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感情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情感和音乐所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的过程,它整合了个体在听觉、视觉、动作、认知和感性等各方面的运作。要让学生获得情感深入体验,必须强调学生的参与性与活动性,在实践中进行认知、参与、强化、反馈、分析评价,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情感有更深层次的感受和理解。
1、以听为主,讨论为辅,适当讲解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是过音响所发出的乐音来唤起听众的审美和情感体验。“以听为中心”是音乐教育所遵循的原则。强调以听赏为主并不是排斥讨论和讲解,谈论和讲解终归是重要的教学手段,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处理听与讨论、讲解的关系,所以“以听为主,讨论为辅,适当讲解”是教学中常用的好办法。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摆正聆听与讨论讲解的关系。
2、鼓励学生对音乐产生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是提高学生音乐鉴赏水平的重要基础。音乐语言是多义性的,也就是它的“不确定性”。音乐欣赏课的任务不是“晓之以理”而是“动之以情”。
3、以动为手段,培养良好的听赏习惯
学生的音乐欣赏习惯是中学教师应该着重培养的,由于学生的年龄、阅历以及知识结构的限制,使得学生往往不能长时间地专注听音乐。教师1定要注意动静结合。所谓动,就是指课堂里所有的音乐活动。动可以动脑、动手、动口、动心、动笔,以及身体的律动。
A、教师出示标题,请学生听音乐画想象画。
B、教师出示乐曲结构图,提出1系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C、对比听赏
D、根据旋律的特点,结合结构引导学生进入音乐。
E、从主题入手,听辨曲式结构。
F、听辨主题在乐曲中出现了几次。
G、听辨主奏乐器。
H、听赏乐曲时,标出A、B两个主题的速度。
I、用打击乐或敲击动作参与表现音乐力度的变化。
J、相关文化搜集与运用
K、随着拍子、节奏,边模仿指挥边听音乐。
L、听音乐,对音乐的形式作出动作反应
M、将听音乐的感受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
(给乐曲命题、用图形表现音乐、对乐曲进行创编表演)
N、聆听乐曲,结合相关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发展学生想象力
O、演唱或演奏音乐主题,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记忆
P、结合聆听音乐做适当的讲解。
4、用丰富、有趣的自组材料对欣赏作品进行对比烘托
新教材的重要特点之1就是给教师更多的自我发挥的空间,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蓝本,自选1些内容,对教材恰当地补充1些材料,这样1方面既能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另1方面也能对单元教学内容起到丰富和烘托作用。
5、适当运用直观教学手段帮助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以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通觉作用。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京剧音乐时,有必要让学生看录像、听唱腔、见脸谱和戏装、知道舞台美术、用上锣鼓、学点念白和走步、甚至学1两个唱段等,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感受和体验,对于理解、评价京剧艺术也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6、不断渗透判断音乐艺术之真善美与假恶丑的是非标准
当然这种渗透应该伴随着欣赏音乐来进行,而不是枯燥地讲解哲学道理、美学道理、社会学道理等。例如,在引导学生演唱贝多芬《欢乐颂》时,就应该引导学生认识歌曲的内容在当时具有怎样的进步作用,在今天它还具有哪些现实意义,歌曲在音乐表现上有哪些美的特征,艺术家们的演唱和我们自己的演唱有哪些不同,判断雅俗的标准是什么等,这种渗透久而久之必将影响学生的音乐审美观,也必将影响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
(3)强调学生探究活动的教学方法
探究活动的教学方法是1种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探究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的教育理念。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采用“探究性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法,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通过积极思维,探究新知识,通过大量的审美感知和体验的交互活动,从而达到音乐欣赏审美教育的目的。
1、确定探究问题
根据欣赏教学的具体内容,提出探究问题是探究性教学成败的关键。由于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等特点,教师创造问题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情绪感染力强,音乐形象鲜明的乐曲来营造课堂的氛围和问题的情境。教师在确定探究的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问题的提出能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寓意必须具有1定的挑战性;问题难易程度应该接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水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已有的相关文化知识,通过迁移、综合、建构、创新等过程,达到1个新的层次。
2、确定探究形式
探究的形式有个人探究和小组探究。个人探究是小组和集体探究的基础,没有个人的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便没有集体探究的延续与发展。在教师公布探究问题后,小组或个人要根据自己的实力与兴趣,有针对性地对探究的问题进行选题,接着由小组负责人组织全组同学讨论,发动全组成员从多方面获取相关信息,将汇总来的信息进行梳理分析。
3、教师适当点拨指导
在分组探究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到各小组了解情况,并参与学生讨论,倾听学生的观点,进行点拨和指导。
4、总结归纳促进情感升华
探究结束时,教师要归纳总结学生的探讨结果,对学生的探究结果和音乐本身的艺术形象进行积极的评价,在此,教师1定要多鼓励学生,不要过分计较学生音乐探索的结果,而应该保护学生探究过程中积累的点滴信心与勇气,这样才能在学生心中逐步培育出热爱音乐审美创造的种子。在同时教师还要提出自己的观点,使学生对问题有更加清楚的认识与理解,以达到情感升华的目的。
(4)关注师生合作的教学方法
合作教学是新课改以来比较常用的1种教学方法,它强调运用集体力量进行学习。其合作过程既是学生共同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审美感受能力、审美表现能力、审美创造能力的过程。
正确认识师与生之间的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是创设师生合作的关键。在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中,师生共同面对同1音乐审美对象,1起参加音乐活动,获得相同或相似的情感体验,师生之间互相给予对方尊重和欣赏。如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教学中,请班上会拉小提琴的学生演奏《梁祝》的爱情主题,教师钢琴伴奏,其他同学演唱这段优美的主题旋律。通过师生的合作表演及学生尝试性的练习,使学生进1步了解了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音乐情感的音乐的基本要素,同时为后面完整地欣赏作品,感知作品的音乐形象作好充分的准备。
(5)加强学科综合的教学方法
学科综合教学方法强调的是音乐学科为主体的综合,为此,选准综合的切入点就是学科综合教学方法的关键。在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内容和活动的`组织中,教师应该要围绕某个教学重点,教师要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及与教学内容有着密切联系的其他学科知识,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中,使学生把音乐与其他知识融合,进行触类旁通,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
自古以来“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也就是说,不存在能实现各种教学目标的和最佳教学方法,没有任何单1的教学方法,能够用于所有的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情况。以上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中并不是单1化的,而是交叉、渗透、综合的,也不是1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有效的教学需要有可供选择的方法来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而且需要不断予以相应的监控、调节和创新。总之,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以取得最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最终目的。
4、运用感受与鉴赏教学方法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教学过程应体现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
2、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
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特点,对具体的音乐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均表现出各具特色的心理特征,因此音乐教学内容的安排及音乐教学策略的选择,必须要根据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心理特征进行。
3、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精心选择音乐教材和教学方法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学生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面等因素的制约,他们对音乐的喜好也千差万别。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并据此找到教学的切入点,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探索美妙音乐世界的“引路石”。
4、提高教师自身音乐文化素养,以适应学生和时代的要求。
学科综合的理念,要求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加强音乐同其他学科的联系并在教学中整合与实施。因此,教师要透过教材的窗口,去透视广阔的音乐世界,正确把握音乐学科的特点与多学科、多途径、多渠道的综合,拓展音乐教学空间,拓宽音乐活动渠道,开发出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这样才能适应学生的不同需求,才能适应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
5、正确处理音乐新课程实施中的几个误区
目前“,课改”已进入到由点上实验到面上推广的关键阶段,许多新问题、新矛盾在实践中凸现出来。如何正确看待这些矛盾,怎样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音乐新课程的深入推进和普遍展开,必然会引发1系列的教学实践问题。这些问题集中地表现在对音乐教学诸多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处理上。
1、把握学科综合的度
2、把握知识技能传授的度
3、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度
4、把握现代多媒体运用的度
5、把握评价学生的度
如何上好音乐鉴赏课论文 篇2
音乐鉴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恢复音乐鉴赏课,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影响。它为青少年智力的全面发展,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那么,怎样才能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呢?我的体会如下: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
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流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不一定是音乐方面特殊人才,但是,必须全面掌握专业知识,有熟练的技能技巧。只有这样,才能灵活驾驭课堂,开展其它音乐课外活动。音乐教师除对本专业的歌唱、演奏、舞蹈、指挥等技能,还有作曲知识、中外音乐史及重要音乐作品、作家等方面的音乐理论必须掌握外,对文学、历史、美学、地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方面的边缘学科知识也要有所了解,音乐教师只有博学多才,教学时才能运用自如,才能改变那种迂腐陈旧、形式呆滞的课堂教学模式,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胜任高中音乐鉴赏 课教学工作。
二、巧妙运用音乐教育教学艺术
高中音乐鉴赏课内容繁多,涉及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受阅历和知识的制约,学生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他们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不同的乐曲采取不同的学习态度。喜欢的就抱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不喜欢的,就表现出厌烦情绪,以消极的态度去应付,不认真听,不动脑想。签于这种情形,在教学中,我就先从导语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导语是教师导入新课的语言,是课堂讲课的第一个环节。俗语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比如在教民歌部分时,课前就有听到同学说民歌没意思,土里土气的,不喜欢听,没兴趣欣赏。然而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资料,设计方法。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两句乐谱:一句是《沂蒙山》的民歌,另一句是《十五的月亮》,先让同学们视唱,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点,然后说明,《十五的月亮》是以山东民歌为基础,演变加工而成的。这说明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它在音乐创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后,教师提出要求,这节课要和大家一起来欣赏几首民歌,这样,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则上得很顺利。
三、精心传授音乐作品鉴赏方法
音乐鉴赏仅仅停留在兴趣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充分体验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才能达到鉴赏的目的。这就是鉴赏音乐的三个阶段:直觉(感官)鉴赏——感觉(情感)鉴赏——理智的鉴赏。不同体裁的音乐鉴赏的要求、方法也不同。
1、对于歌曲的鉴赏:一般可以借助歌词较直观地理解歌曲内容,达到鉴赏的目的。对一些歌词内涵较深或者寓意较朦胧的作品进行鉴赏,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学及文化素养。而对于一些古代的、其他民族的、外国的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等作品的欣赏,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之外,还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民族习俗、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
2、对器乐曲的鉴赏:对一些近代的、单一形象的轻音乐乐曲,可以根据标题的启示,通过自己的联想,去体会乐曲的内容和情绪。如:贺绿汀的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等。对于大型的器乐曲的理解,一般要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尤其是一些无标题音乐;对于一些大型的标题音乐作品,除了了解其时代背景之外,还可以根据乐曲的说明去理解、欣赏作品。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作品是我国民间传说梁祝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借鉴民间器乐的表现手法,并以我国人民的欣赏习惯,根据情节的发展顺序加以概括而创作成的。在鉴赏时,要求学生按照揭示的情节顺序:“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共读共玩——长亭惜别——逼婚——楼台会——抗婚——纵身投坟——化蝶”灵活去理解鉴赏乐曲内容。
四、借助多媒体音乐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主动借助有关图片、幻灯、录像、电脑进行教学,但必须强调“以听为主,以看为辅”,以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将音乐知识讲解与乐曲欣赏相结合。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而孤立地讲授音乐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不容易记。因此,在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欣赏乐曲的同时应结合音乐知识的讲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投入,在日常学习中积累知识,利用针对式鉴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能听得懂音乐的人,做音乐的“主人”。搞好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任重而到远。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探求,在教法上不断创新,为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开创新的局面。
如何上好音乐鉴赏课论文 篇3
内容摘要:音乐剧,现代音乐舞台戏剧表演艺术的一朵奇葩。其知识结构多样化,对其他艺术门类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其以强烈的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性为外表特征,而内集审美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于一体;从而实现在娱乐性的审美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完成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如能将音乐剧鉴赏课纳入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对完成大学公共艺术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关 键 词:音乐剧鉴赏 大学公共艺术课程 人文素质教育
2006年3月8日,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明确该方案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并阐明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设置及保障。
该方案及实行可谓是中国艺术教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无论对中国的艺术教育还是人文素质教育都势必产生极大的推动力。但细观课程设置中规定的艺术限定性选修课《影视鉴赏》以外,均为传统而古老的艺术门类,极富现代气息的音乐剧鉴赏未能入选,不能不说略有遗憾。虽然音乐剧鉴赏在国内尚未成为成熟而完整的学科,但国内学者发表的研究成果及大量可看的剧目足以完成这个课程的教学。而音乐剧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对其他艺术门类高度的综合性以及使这一特性得以尽情发挥的强大娱乐功能,不仅吻合《方案》阐明的公共艺术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而且堪当大学艺术教育的重任。
一、音乐剧知识结构多样化和对其他艺术门类的“高度综合性”,为大学生广泛了解各个艺术门类提供学习动机
和热情,“高度综合”地培养大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当我们将音乐剧视为一个整体时,“它的构成元素几乎囊括了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艺术品种:从文学、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到幽默艺术、滑稽表演、服装设计和声光艺术,甚至还涉及到了电影、杂技、魔术等等。”[1]为了进一步剖析音乐剧,笔者采用西方音乐剧为例,设计了下列简略的图表,以较清晰地展现音乐剧的知识结构:
从上表可看出,音乐剧的知识结构是由多门相关学科知识及多种艺术门类共同建构的。而“从艺术构成学的角度看,音乐剧正是在整体上综合了话剧、歌剧、舞剧这三种综合性舞台戏剧样式的表现优势而成为一个更高层次的`综合艺术的,因此可以说,它是综合的综合,是继一度综合后的第二度综合,是对综合艺术的再综合。”[2]这成为我们视音乐剧具有“高度综合性”的理论依据。
综合了多种艺术门类和艺术因素的音乐剧,涵盖的知识、信息的广度和密度是其他艺术无可比拟的。如此众多的艺术品种在不同程度上被融汇于一剧,使音乐剧发散出无穷的艺术魅力。当我们翻开西方音乐剧100多年发展的历史画卷,不得不为其壮观图景而惊叹。如“世界四大名剧”,一上演就是十多年、二十多年,各剧的票房收入均达几十亿美元;如音乐剧产业在英国已成为文化产业的支柱,并占据该国音乐产品出口的最大份额。音乐剧所创造的奇迹使大学生在领略音乐剧艺术的神奇、陶醉于音乐剧魅力之外,对音乐剧充满了好奇,渴望了解音乐剧为什么具有这般的魔力,而成为推动他们认识事物、探索事物的内在动力,使大学生热切地关注到音乐剧所包容的相关知识系统,使他们充满热情地自发了解欣赏各类艺术品种,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从而“高度综合”地培养大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吸纳人类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在娱乐性的审美过程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全面“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文中提出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这四项基本要求来重新设计、重新组织。顺应国际教育形势的进步,国家教委曾多次提出,要把提高受教育者的人文素质作为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即实行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进行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多种形式的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促进受教育者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的教育。
音乐剧艺术具有强烈的娱乐功能为大众共识。而音乐剧内集的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正是通过娱乐功能得以顺利实现的。将音乐剧纳入大学公共艺术课程,可以在音乐剧的五光声色、动感愉悦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这是因为“音乐剧作为20世纪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从早期肤浅、庸俗的‘文化快餐’窠臼中跳脱出来,承载着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在最本真的意义上实现了寓教于乐。”[3]“寓教于乐”的教育观念古已有之,延至当代,更加强调教育手段的丰富多样、教育环境的轻松活泼,采用“玩”的形式、创造“乐”的情境来缩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实现对受教育者的培育。音乐剧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舞美造型等诸多艺术凝结成一个整体。在这个炫人耳目、色彩斑斓的整体中,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多种艺术手段叙说故事的独特性,而且,丰富多彩的歌舞表演、快速转换的场景、变幻莫测的舞台装置等等能够满足大学生求新、多变的审美口味。学生在视听上获得多重享受的同时,音乐剧较深的教育潜力随之展现,即触动他们去思考不同题材下的社会内容以及要揭示的哲理、主题。
在那些最受欢迎的音乐剧作品中,诸多有关“人”的主题,如人的命运、人的价值、人的生存状态、人的尊严和普遍的人类道德准则等一系列这个时代最为关注的重大命题,在音乐剧中得到了最生动、最感人、最彻底的艺术表现。纵览音乐剧的成功剧目,在嬉笑怒骂的戏剧表演、载歌载舞的舞台声色背后,是对“人”有着深层教育意义的人文精神的生动呈现。
如“反战”是西方音乐剧创作题材之一。《西贡小姐》是一部在越战结束多年后推出的反战剧,它将反思目光定在了全人类的立场上,而不是仅限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无情地批判和抨击了战争在善良人类的身心上造成的严酷伤害,以及对战后几代人酿就的悲剧命运。在“和平和发展”已成为两大主题的当今世界,《西贡小姐》所表现的深刻主题和博大的人文精神,已获得了全世界的广泛认同和强烈共鸣。
“爱”是音乐剧中永恒的主题。只要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各种情感,在西方音乐剧的各类剧目中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爱情、友情等最淳朴、最美好的情感在诸多经典剧目,如《音乐之声》《南太平洋》《旋转木马》《国王与我》等中获得了最佳的诠释。对国家和家乡的热爱之情,也是多部优秀音乐剧的感情基调。例如《俄克拉荷马》,热情、真诚地歌颂了俄克拉荷马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
综上所述,通过观赏蕴含人文教育意义的音乐剧佳作,使大学生在极富现代气息的娱乐与审美过程之中获得综合性的知识结构及高度综合的审美能力,帮助大学生们实现主动地关切人的命运、尊严和价值,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肯定和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用剧中爱、善、美等教育主题的价值内涵来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人生有更丰富的体验,给他们对道德生活的向往;教会他们理解亲人之爱、故乡之爱,教会他们用爱的眼光看待世界,教会他们以爱美的心,完善对自由、对幸福、对人生的理解。这完全吻合《方案》所阐述的公共艺术课程的课程性质和课程目标,也正是笔者提倡“将音乐剧鉴赏纳入大学生公共艺术课程”的最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
[2]《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教育部13号令.
[3]居其宏:《音乐剧,我为你疯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如何上好音乐鉴赏课论文 篇4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教学方式的现代化转变提供了必要的制度准备与前提保障,这使得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化教学方法得以顺利进入实际教学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建立起新的人才评价标准已经成为时代必然课题。为培养适应现代化需求,更加全面发展的人才,新课改指出新形势下必须在关注基础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总体能力的教育方法,实现师生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力度,笔者结合连南瑶族自治县的教学实际情况,在大量采集本地的独特民族特色的瑶族歌曲基础上,为实现高中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综合提高做出积极有益的尝试。
一、大力采集本县瑶族族民歌资源,发挥民族特色优势。
连南瑶族自治县,是瑶族聚居县,瑶族居住的地方占全县80%的面积,在连绵百里的高山峻岭上,到处是瑶家村寨,瑶族风情丰盛,故连南瑶族自治县有“百里瑶山”之称。本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文化底蕴十分丰富。瑶寨是歌舞之乡,瑶族人民爱唱歌,日出唱到日落坡,歌声好比山溪水,千流万支汇成河。为对本地区的音乐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利用,笔者利用闲暇时间对本地区的音乐进行专门采风,采风内容包括当地的民歌内容、表演形式以及演唱风格,并通过运用现代乐谱对其进行及时的记录,同时使用汉语对歌词进行同音书写,与此同时笔者还学习了部分民歌的舞蹈形式,增加了对民歌资源的认知水平与程度,为在课堂上开展具体的教学活动奠定了相关知识理论基础与具备了必要的素材保障。
二、用灵活多样的音乐鉴赏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一)对连南瑶族自治县的瑶族民歌的风格与特点进行课堂总结。
笔者通过音乐采风活动,得到了大量一手的音乐素材,在进行实际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们分组体验学习,并通过自己的亲身示范,使学生了解到当地民族歌曲的演唱方式,并通过对唱、歌曲接龙、斗歌等形式进行《花腰袋》、《敬酒歌》、《旺嘟精》等瑶族歌曲的具体学习,使他们学会这些歌曲的演唱形式,并通过对相关舞蹈的教习,使学生们能够在舞蹈的参与下,全面的领会瑶族民歌的巨大魅力。以月为单位,每月的最后一节课,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回顾,对本月学习的民族歌曲进行系列总结。
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使学生在对比、讨论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下,了解到民歌的风格与特点,并对其进行全面的总结。举例来说:笔者在进行《敬酒歌》、《隔山歌》、《送个风车表心意》、《摇篮曲》的教学后,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用分组讨论、侧面启发的方式,使学生总结出瑶族民歌的`基本特点。风格上:风格多变,不拘一格。《敬酒歌》曲调欢快,热情奔放,用高亢的声音传递着瑶族人热情的生活态度。《隔山歌》旋律悠长,用女声二重唱的方式,将瑶族情歌演绎得十分动人。《送个风车表心意》曲调轻快、俏皮活泼,把瑶家儿童活泼可爱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摇篮曲》曲调轻柔,委婉动人,体现了瑶族妈妈对宝宝的无限呵护。出现这样大相径庭的表现形式,是因为瑶族各个村寨居住的环境以及在不同环境下形成的文化传统以及生活习惯之间的差异造成的。歌曲演唱时间上:瑶族民歌的数量丰富,然而却有一个十分明显的特点,便是歌曲时间普遍较短,一般不超过四分钟。歌曲内容上:内容涉及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祝酒时悠长的酒歌、逢年过节唱的歌曲、红白事唱的贺歌、待人接物的礼歌等等,比如上山打猎的“打猎歌”,歌曲内容为:“我是一个打猎手,天天打猎满山走;肩头扛着鸟铳炮,腋下挂着火药兜。伙计呃——去罗、去罗、去罗,为了保护生产夺丰收,我们去追捕那凶恶的野兽。快哟,快哟,快点点来呀!你看——野猪吃蕃豆,野猪吃蕃豆!瞄准——梆!”歌词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十分贴近生活。
笔者在具体的教学中间,除却用真人演绎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瑶族民歌的丰富多彩,更会对他们传递现今民歌的继承与传承状况,通过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了解到由于本地瑶族歌曲长期无音乐乐谱以及文字记载,民族歌曲在传统口耳相传的方式下流失的十分严重,因此必须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认真学习与保护,使民族瑰宝得以流传下来,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使学生在热爱音乐的天性和了解本民族优秀歌曲渊源以及表演方式的基础上,提高自觉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二)转变教学方式,激发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收集瑶族歌曲的同时,笔者对音乐素材进行现代化手段的综合整理,使其能够以声、像、文结合的课件方式在音乐鉴赏课中进行直观、感性的展现,通过对素材与教材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学习《独特的民族风》一节,特地加入了对《瑶族舞曲》赏析,为了能够使学生准确掌握瑶族舞曲的特点,笔者利用网络资源,搜集了几种不同版本《瑶族舞曲》的视频,通过电子信息技术,利用形象的视频展现,使学生了解了《瑶族舞曲》的音乐风格和表演形式。同时,笔者通过自身的音乐采风活动以及现实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具体舞蹈教学录像,在课堂中进行有意识的导入与播放,使学生能够将课堂学习的知识与日常生活情景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在对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基础上,在观看气氛热烈、载歌载舞的氛围下自觉地进行手舞足蹈地参与,此时笔者还带领学生进行民族舞蹈的表演,班级学生积极参与。这种将课堂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并在课堂中间进行生动形象、参与感极强的现实表演教学情境下,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更能够使学生在接受教师授课的同时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扭转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认为音乐课堂枯燥无味,所学理论知识毫无用处,且与他们本身生活联系不大的观念,使他们在乐观向上、轻松愉快地教学模式下用更加主动的姿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真正地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高效课堂的开展奠定必要基础。
(三)对收集瑶族民歌进行积极探讨,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
在对音乐采风收集的歌曲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节假日带领学生一起参与,并通过录音、录像等形式对相关过程进行记录,转制成光盘。笔者带领学生对光盘内容进行研究学习的现实教学中,发现这不仅可以集思广益地增加收集歌曲的歌词准确度,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歌曲的理解能力。比如瑶族有一些传统的曲调,虽然歌曲篇幅十分短小,但是演唱过程中歌词内容并不固定,而是村民在劳作过程中,内心孤独百无聊赖即兴填词,用来消遣寂寞的方式。如果没有相关知识做背景,学生很难理解歌曲的真切含义,教师通过向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资料,使学生理解这些歌曲并不是千篇一律一成不变的,通过学生们的讨论与对旋律的多次咀嚼,学生们能够对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进行更加准确的体会。
三、结语。
由于地域以及历史的特殊性,瑶族民歌有着十分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感情寄托,笔者通过自己的切身教学实践,探索出了将瑶族民歌运用在音乐鉴赏课中的具体方式,希望为民族优秀文化遗产在现代化技术手段不断进步的时代下为保持本民族的音乐特色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资料:
[1] 戴娜,关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几点体会[J].祖国:建设版.2013(02):132-136.
[2] 林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鉴赏能力-关于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鉴赏课堂教学的尝试 [J].教育导刊.2013(10):125-126.
[3]宋淋元.怎样上好高中音乐鉴赏课[J].考试:教研版.2013(02):124-125.
[4] 李晓晖.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研究[J].艺术百家.2012(A01):129-130.
[5] 黄钰婷.广西瑶族民歌的地方差异[J].艺术百家.2010(04):364-365.
如何上好音乐鉴赏课论文 篇5
摘要:音乐教育能陶冶人的情操,对于中职生综合素质培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从有目的的实施教学,引入导入式教学、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参与表演能力等几个方面着手,来培养他们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树立健康的情感,拓宽艺术视野,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职音乐鉴赏课 导入 兴趣培养 创造力 实践
音乐鉴赏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人文科学综合课,是通过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思想、情感、形象及其反映的社会生活,让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以及拓宽学生的视野。正如托尔斯泰所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极大的调动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兴趣。
一、中职音乐鉴赏课所存在的问题
我国传统的音乐素质课程,主要是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教与学从本质上仍是分离的。主要表现为学生被动的学,老师机械的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使音乐鉴赏课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除了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外,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音乐“新课标”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正如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反之,任何一种兴趣都包含着天性中有倾向性的呼声,也许还包含着一种处在原始状态中的天才的闪光。在音乐鉴赏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极大的调动学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兴趣,这既是传统音乐素质教育的补充,也是中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个全新尝试。
二、怎样培养中职生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兴趣
(一)了解学生的鉴赏水平,有目的的实施教学
要想清楚的把握中职生对所学音乐鉴赏作品的了解,要做到一下几个环节:第一,教师对教材进行问卷调查,第二,汇总之后初步了解学生对教材中所欣赏作品的熟悉度,第三,根据学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做好充分的准备,有目的的实施教学。通过调查,中职生只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接触一些音乐作品,而对于作品的作者、思想、情感等无从知晓,并且他们鉴赏音乐作品的水平仅处于音乐鉴赏的第一阶段:官能的欣赏,是主要满足于悦耳(即好听)。例如在鉴赏瞿小松《第一交响曲》第二乐章的时候,同学们只能肤浅的说出这一交响曲与动画片《猫和老鼠》里面的音乐十分的相似,而对于音乐作品本身的思想和情感无从去体会。如何让学生在聆听音乐的时候真正能感受音乐的思想、情感,使作品本身能和学生自身达成共鸣,调动学生对鉴赏课的兴趣;教师首先要充分的把握教学内容和现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并且有目的的进行备课。
(二)抓住学生心理特点,进行导入式教学
1、以学生熟悉的内容对课题进行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在上课伊始,教师能迅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创造一种与教学情调相融洽的课堂氛围。巧妙的导课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音乐课教学与其他的学科教学一样,导入新课是教学的首要环节,好的导入有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则是他们学习的最大出发点。
对于陌生作品而言,选择学生平时熟悉的作品进行导入,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既能够初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消除学生对陌生作品的反感。例如如在欣赏教学《电影、电视剧音乐欣赏》单元中,教师利用学生爱看电影、电视剧的心理,可以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第一,生活中你最感兴趣的影视作品是什么,最喜欢的影视音乐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这时学生们会各抒己见。第二,教师选择一部很熟悉的电影比如《卧虎藏龙》,但是是无声的。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里,讨论并设计出自己熟悉的一段音乐来做背景,说明原因。第三,欣赏著名影片《神话》、《集结号》、《赤壁》、《妈妈在爱我一次》等,让学生带问题思考:音乐在这些影片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第四,就你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影视作品音乐介绍给大家,并当场讲解,说说喜欢的理由及乐曲的特点。其余的同学可以自由发表提问和感想。第五,找一部自己喜欢的影视片段,让学生们可以自己想象一下配上什么样的旋律。(优美的、壮美的、崇高美的、悲剧美的等),在整个单元教学中,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会被极大的调动起来,并且也参入了学生们的探究欲望和创新意识,积极主动的去配合教师的教学。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导入
3、采取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导入
情境主要是运用语言、画面、音乐等手段,根据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艺术的直观感知与教师生动的语言描绘,创设一种为教学需求服务、为学生审美服务的生动情境。例如在欣赏乐曲时,要学生仔细感悟音乐的情感、意境,努力揣摩音乐的内涵。利用想象的方法,使学生能感到乐曲所要表达的含义,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加强音乐系统综合性教学,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
音乐学习不是孤立的,它有着丰富的综合内容,与其他学科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围绕教学安排和设计综合性的音乐活动,充分扩展和调动学生的知识范围,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乐趣,也能同时培养学生对其他学科的热爱。
比如在教授乐曲时可以把它与历史发展相结合起来,因为文艺作品一定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所诞生。在教学前,教师要查阅乐曲的背景资料,尽可能地找到能吸引学生兴趣的材料。比如:在介绍爵士乐时,可以根据爵士乐的出现,对非洲及美国的近现代史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此外可以在其中穿插点名人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点。
(四)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为学生创设实践领域
普通音乐的教学中的音乐创作,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的音乐教学,而是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使他们全身心的投入感受音乐和体会音乐,并且音乐课堂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积极的'培养音乐创造能力,创设学生活动实践的领域,拓展学生学习的范围显的尤为重要。例如在欣赏不同国家的乐曲时,学生对各国家的音乐作品的旋律会给人完全不同的感受,教师可以抓住这次很好的激发创作互动的契机。从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着手,让同学们自己创作旋律,首先教师可以把欢乐颂的旋律写出来,说明这首乐曲的基础旋律基本上是do、re、mi、fa、sol的简约组合,并给学生说明白伟大的乐曲并不是最难的乐曲,作曲家是写给最广泛的大众欣赏的。让同学们感觉旋律创作不是很难,随即教师可以让学生用中国五声音阶创作一段旋律,为降低难度,只要求用五个音符自由组合,喜欢哪个音就让它出现得多一些,放在重音位置上。而小结线和节奏由教师来添加和修改,而且将一部分学生的作品当场演奏出来。听到自己即兴创作的音符化成优美的旋律,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许多,之后课上的节奏创作、伴奏练习,学生互动参与都很踊跃。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和音乐的实践能力,拓展了实践领域,使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被真正的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自发情趣和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五)学生参与表演教学,给学生一个展示舞台
教学活动是教学整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和成效的好坏。而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所安排的各种教学活动,就是为了给学生主体提供参与表现的机会。怎样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在音乐鉴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围绕其音乐主题,讨论的问题,进行分组自由讨论,还可以用学生的表演来生动、形象地完善音乐主题的表现,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里实现美学教育。比如,歌剧《白毛女》选段《扎红头绳》、《十里风雪一片白》以及增加黄世仁与杨白劳的对白的欣赏教学,可把学生每三人分成一组,她们各自扮演一个角色——喜儿、杨白劳、黄世仁。当欣赏过乐曲,了解乐曲的基本情绪后,他们就随着第二遍音乐的欣赏展开表演,每组同学都将喜儿的哀怨,杨白劳的悲愤、黄世仁的阴险,都清晰、生动的表现出来,他们互为补充,互相完善,同时也发展了各自的主观能动性,从而达到了美的创造。在发现美、体验美的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同学们或多或少都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这个基础上就得进行分析 谈中职音乐鉴赏课兴趣的培养 谈中职音乐鉴赏课兴趣的培养:
谈中职音乐鉴赏课兴趣的培养和思考,把音乐作品的美拓展开来。为了达到对音乐欣赏中美的更加完美地创造,教师还可以用与音乐相关的诸如舞蹈、美术、戏曲,通过音乐欣赏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启发学生积极感受,逐渐领会并从中体验由欣赏音乐的美所带来的愉悦,将逐渐培养学生对高雅形式美的直接兴趣,主动体验美的音乐,使她们对美的欣赏能力和欣赏水平在音乐鉴赏教育中得到不断的培养和提高。
总之,以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是每个音乐教师的总体思想。如何让音乐教学与学生实践、情感体验、情操培养、自主学习等相结合,让学生真正的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变狭隘的课堂教学为广阔的生活舞台,最终更大的激起学生们对音乐鉴赏课的兴趣,是音乐教育者长期而漫长的任务。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师应以良好的专业素养和得当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们对音乐鉴赏课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刘伟、赵永红、孙志诚.多媒体教学质量的探讨.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2006(1).
高建华.论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读与写.2008(9).
吴永贵.浅议音乐欣赏教学的几种方式.艺术教育.2008(10).
李岚清.音乐笔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如何上好音乐鉴赏课论文】相关文章:
关于音乐鉴赏的论文(通用7篇)05-26
美术鉴赏论文09-29
文学鉴赏研究论文11-03
美术鉴赏论文(精选42篇)06-02
文学鉴赏的情感因素的论文05-19
美术鉴赏论文1200字04-21
精选论文谈谈艺术鉴赏与朗读05-30
新课改下怎样上好高中化学课的教学论文04-25
古典舞舞蹈鉴赏论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