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交融,让音乐在课堂中徜徉的论文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营造“情”“境” 交融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孩子准确地进入音乐意境,快速地捕捉音乐形象,进入音乐角色,让学生置身于音乐旋律中,入情入境去感受、体验音乐美的所在,激发感染、陶冶诱导孩子的情感,让学生分享着音乐本身所蕴涵的情感世界,达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的“渗透”与“融合”,产生与情境相对应的情绪,置身于音乐情境中去思考音乐与情境的联系、思考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让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之中,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我一直不断的摸索和大胆的尝试,一点经验与大家交流。
一、挖掘作品内涵,以情润境,以情育德
一个好的教学情境不仅要能传递信息,还要“情”足“味”浓,以情感人,以情传情。“情”“境”互动,“情”“境”一体,境中孕情、以情润境,既促进学生思考,又具有潜移默化和熏陶感染作用,充分发挥“情”的激励与感染作用;以情启智、以情育德、以情导行,使学生既获取知识,又转化思想、升华情感、完善个性,获得教书育人的双重效果。例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我结合日本军南京大屠杀和抗日战争时期在我国惨绝千古人寰的历史背景,英勇的中华儿女团结起来,不畏牺牲,用生命抵抗敌人,挽救民族的危难,挽救民族尊严的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了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时,学生的情绪被感染了,心灵受到震憾,情感上产生了共鸣,尤如身临其境,去享受音乐,感受痛苦,去愤怒地遣责,去激情地歌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叙事性的音乐世界,歌曲故事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感情,让他们感到了小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二、语言生动拟境,添乐增趣,激发兴趣
唱歌最大的`目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感染,我们不能只是满足于教学生唱会一首歌,重要的是要启发学生准确地表达出歌曲的感情和艺术形象。只有在用自己的真情去演唱和体会时,才能进入表现音乐的最佳状态,唱出的歌声才真挚动听,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理解歌曲的内容含意,因此,课堂上语言讲叙应清晰,用词生动,声调要抑扬顿挫、轻重缓急、重点明确、句逗适宜、比喻灵活,在备课时要特别注意各教学环节之间的过渡语的设计,使环节之间连接得紧密、更恰当。有了形象的比喻和讲解,把歌曲蕴涵的丰富情感和艺术美挖掘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他们将整个身心投入到唱歌中去,正确地、创造性地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和艺术美。如我在教学生唱《火车开啦》时,由于学生想象不到歌中小朋友乘坐火车时的激动心情,部分学生唱起来面无表情。对此,我便启发学生:“你们谁见过火车,能说一下坐火车时的心情吗?”这一问,同学们可来情绪了,纷纷举手回答。接着我又问:“假如你就是歌曲中的小朋友,现在就要坐火车去出游了,你的心情怎么样?”这下,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学们争着举手回答。我又说:“同学们,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旅游’,我们出发了。”音乐一起,同学们便高兴地唱起来,好象真的坐上了火车,他们有的高兴地摇晃着小脑袋,有的同桌兴奋地交流着感情,有的合着音乐节奏愉快地拍着手;还有的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歌声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歌声中浸染着美的色彩。语言是音乐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爱听老师清晰明快的语言,从中获得欢乐;爱听老师亲切的话语,从中获得启发。生动形象、抑扬顿挫的语言,能很快的把学生带入音乐世界。
三、引发思辨情境,激活思维,强化感知
个体创造潜能的发挥,依赖个体积极性的充分体现。在教学中巧设问题,可为学生提供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自由创造,挖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促使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因此巧设情境的思辨性,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心生疑惑,激活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探求,自主解决问题。例如欣赏《百鸟朝风》的欣赏,初听时,设问: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在什么地方看过?在什么地方听过?你能给这首曲子命名吗?复听时又设问:你能听出音乐描写的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吗?你认为唢呐这种乐器适合表现什么情绪的音乐?等,在整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想方设法不断地提出问题,引发思辨性情境,使学生经常处于问题情境中,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情绪,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层层深入地去听,并让学生相互讨论、叙述。通过设疑、提问,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加强了学生艺术感受能力和表达自己艺术感受能力的培养。
四、多媒体直观情境,声画并茂,身临其境
小学生都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的,使用多媒体,创设生动真实的情境,能拨动心灵的琴弦,使学生入情、入景、动情、想象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感受到发现探索的乐趣,促进想象,发展思维,激发创造能力和创造热情。传统教育技术不具备形声性,再现性、灵活性和高效性等特点,不能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知识,难以使学生在乐音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使用多媒体教学,它使抽象音乐理论形象化,虚幻音乐形象直观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零乱的知识条理化,虚幻音乐形象直观具体化;复杂的知识简单化;零乱的知识条理化;枯燥的音乐知识趣味化,既弥补了传统音乐课教学的不足,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学《和风》这首歌曲时,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用欢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和风》,从音乐节奏方面去感受夏天的喜悦心情,并能自编简单的动作和歌词。在上这堂课时,我将夏天的视频录象设制成多媒体,让学生一进课堂就被野蜂飞舞,鸟儿歌唱,太阳温暖,山谷葱茏,紫罗兰开放的大自然景色所吸引,把他们带入悠闲自得、心旷神怡的审美意境之中。学生们的欢快情绪很快地被吸引而高涨起来,情不自禁随着音乐旋律表现出夏天来了欢乐舒畅的动作情境。然后,让学生进行人机交互,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夏天中的一景”,通过目视、耳听、口唱,体动等多个信息通道自主学习歌词,去充分欣赏、想象和入情入境地体会歌词的意境以及作者对夏天旺盛的生命力的欢畅的心情。通过这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充分发展了他们的聪明才智。 多媒体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感官器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中来。运用多媒体营造出声画并茂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全身心地体验和感知音乐内涵。
“情”“境”交融的课堂,需要我们深入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挖掘审美情趣,精巧创设情境,才能真正的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学习音乐、品味音乐,达到寓教于乐、乐中求美、美中育人的目的。
【“情”“境”交融,让音乐在课堂中徜徉的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