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元素在视觉艺术的应用论文

时间:2020-09-01 16:19:52 音乐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音乐元素在视觉艺术的应用论文

  摘要:设计形态往往不是机械复制感性材料,更多的是创新性把握现实材料,这种材料中具有较为丰富的想象性、创造性、敏锐性。当然,视觉艺术从转变技术开始,进入了全新的创造设计阶段,这种转变深刻影响了主体意识形态和认知行为。如今,人们更加重视运用视觉图像的方式解构世界、理解与认识事物,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了知觉思维与美学意识的转变,引发了视觉设计理念与审美理念的各方面变革,这一变革其中一个闪光点就是音乐设计元素的充分运用。文章正是基于这种转变设计的实践,详细分析了音乐与视觉艺术设计的相似性,并结合通感视角将音乐视觉化的方法归为三类———直接联系、情感联系、形式联系,并以欧洲浪漫主义时期的绘画作品为例,分析了音乐视觉化的应用方法。

音乐元素在视觉艺术的应用论文

  键词:音乐元素;视觉艺术作品;应用方法;相似性

  1引言

  音乐,往往引领时尚先锋与潮流,代表一系列有声无声的时间组织,并包含不同节奏、韵律、和声。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艺术家和设计师尝试将音乐可视化。音乐主要是触动人们的听觉器官,视觉艺术主要是触动人们的视觉感官。作为传递信息的一门语言,视觉艺术所表现出来的生动形象既包括二维平面空间,又包括三维立体空间,更包括动态的影视视觉艺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可视性的要求也在提高,其中影视视觉艺术已经发展到虚拟技术阶段。音乐元素在视觉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属于新观念,个性色彩浓厚,实验性质较强,所创作的作品要兼顾动态声效高新技术内容与音乐元素的表现与构造手法以及作品带给欣赏者的全新审美意识形态。本文力求探究音乐与视觉艺术作品的相似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音乐元素在视觉艺术作品中的应用方法。

  2音乐与视觉艺术作品的相似性

  视觉与听觉联系紧密。曾经有人这样比喻:“音乐的韵律就是通过时间的画笔勾勒出来的处在不同位置的线条。”这一比喻深刻反映了音乐中的较为抽象的旋律线条与视觉艺术中明显可视化的线条的关系。正是这种视听通感建立了视觉艺术与音乐作品之间的纽带,往往通过视觉上的刺激就可以形成音乐般的享受。转瞬即逝的视听形象和内在情感通过光线、色彩、音响等较为抽象的表达方式传递出来,这种抽象性、艺术性,代表了音乐艺术与视觉艺术有很多的相似性。

  2.1形式美

  什么是形式美?简言之,形式美就是对人类在创造美感的活动过程中,不断明了各因素的特点,总结各类形式规律的抽象概括。我们如果将音乐艺术定位为一种最具抽象性的艺术,视觉艺术作品在形式美原则指导下的感染力则与音乐难分伯仲。这种感染力往往按照一定规律、一定比例上下波动,这种波动呈现出一种阶段性,由此形成的形象较为有韵律感。音乐的基本元素包括节奏、旋律、和声、力度、速度等等,最基本的是节奏和旋律。这与形式美法则具有类似的构成要素。节奏其实就是音乐中节拍的不断变化与重复,所体现的是同一视觉要素下的重复所形成的动态感。所谓旋律,就是将音符的起伏有序结合起来,形成旋律。反映到视觉艺术上就是以数比、等比排列的形式处理有序变化的形象,并形成与音乐中类似的有节奏感的旋律,使视觉艺术作品充满生机活力。视觉艺术中较为抽象的形态在音乐元素的配合下会表现得更加具有灵活性、深刻性。从二维视觉艺术作品来看,在形式美原则的指导下,将音乐符号形态中的创造性观念和视觉艺术构图中的重复、起伏等设计手段结合起来,会形成差异化的视觉观感。对其欣赏产生的心理效应往往是由音乐符号所造成的空间上、疏密上、光影上的心理错觉,并由此形成虚构形象。乐谱中的符号不仅可以用五线谱构造,还可以突变为面体形态,瞬化为交叉直线、环线、波浪线结构。欣赏者可以在这种立体交叉的骨架中自由转换视觉角度,感受各式各样的形象变化,使视觉艺术作品的美感更具有流畅性。

  2.2色彩

  一位著名的音乐学家曾这样论述色彩与声音的关系,他说色彩是可视化的声音,声音是听觉化的色彩。如同音乐作品一样,视觉艺术作品中的各种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如果从物理学的视角来看的话,色彩其实就是一种波动,只是不同的色彩波动的频率和性质有所差异。近代的物理学家牛顿通过研究发现两个八度关系音(即第一泛音、第二泛音)之间的频率之比为1:2,而光色最低和最高频率也几乎是1:2。因此,牛顿认为音乐中的7个音符(1,2,3,4,5,6,7)与光谱中的七色光可以实现一一对应,这就在理论上验证了音乐和色彩所具有的共性。如果从人的主观感受来讲,暗色调往往是低明度,亮色调往往是高明度。确切地说,声音一般用高低来形容,这里用来形容色彩,正是因为两者之间有一定的共性。通常认为,黑色代表着无声的反抗,蓝色代表寂寞悲伤的哀叹,绿色则代表舒缓、和谐的美妙歌声,红黄色调则代表较为激情、明快的音调。当然,色彩与音乐之间的联系源于生活实践与艺术本身的特点。正是这些联系,让创作者和欣赏者可以收获更丰富的艺术情怀,也使得视觉艺术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更加具有广泛性。

  2.3视听通感

  通常来讲,人的感官并非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感官发生作用,另外一个感官也会产生反应,实现共鸣。这种状态在心理学中被称为“通感”。实际上,在艺术领域,视觉和听觉之间的通感最为活跃,因此很多人称此为“视听通感”。相关调研显示,视觉的信息吸收率、注意力集中程度、记忆保持力(三天及以上)分别为80%、80%、20%,而听觉的这一数据则是11%、54%、65%。具体而言,视觉通感在视觉艺术作品中应用的过程是,充分将欣赏者的视觉、听觉和心理联想等触发系统调动起来,运用不同角度、不同手法全方位诠释所需要表达的信息,并使诠释更加准确,传递更加快速、及时,最终实现心理共鸣。

  3音乐视觉化的设计方法

  音乐视觉化实际上就是运用通感的表现手法,将视觉艺术音乐化。实际上,通感包括三种门类,分别是单重通感、多重通感、心理通感。这显然是按照通感层次的构成进行分类的,这种分类促成在音乐与视觉艺术作品的变换过程中平面及影像作品的生成。这里探讨的主要是变换过程和方法,因此我们用直接联系、形式联系、情感联系三种变换方式进行探讨。

  3.1直接联系

  所谓直接联系,就是“声音———物象”的单一变换。这里我们采用四类不同物体作为基本元素,前三类直接放在音响上面。并利用音响,使音乐引发物体运动。这个运动过程将帮助后期的多媒体与海报设计制作,使其呈现视听融合的形态,让欣赏者有良好的体验感。物品一:纯净水。伴随音响中播放的音乐频率、分贝等不断变化,纯净水也会形成一定的水波线性变化,变化曲线体现了音乐作品中典型的节奏感和线性感,并可以显示出线性元素。物品二:小碎片。这里的小碎片在音乐的作用下虽然难以显示出较大的跳动规律,因为小碎片较为轻质化。但一旦它们融入音乐环境中,就可以尽情抒发情感,这里可以显示出无规律的点元素。物品三:微小石粒。这里的微小石粒不同于小碎片,它们由于比小碎片要重一些,所以在音乐环境下可以显示出较为明显、有规律的音乐节奏感,这里可以显示出有规律的点元素。物品四:人的嘴巴。歌唱是视觉化最为直接的表现方式。因此,嘴唇的运动可以使视觉化更加贴近艺术本身,这里可以显示出面元素。

  3.2形式联系

  所谓形式联系,就是上文所指出的,在变换过程中形式美法则起到主要作用的联系。这次过程中,创作者可以依据具有不同特点的音乐节奏,筛选出作用不同的音乐符号,并以全新的形式构造新乐谱,引发欣赏者自行探究并理解所要表达的意象。当然,这些图形实际上是根据音乐中的声音组成元素如节奏、旋律、力度等所进行的系列变化。这类变化通过模拟音调和音色,并依据纵向的时间、横向的空间进行排列,进而形成新的音乐。每种变化都有着不同的排列组合,因而具有不同含义。所进行的排列组合方法就是以音符在音乐中出现的时间布局对应的图案,所以就通过不一样的视觉形态将音乐表达了出来。在图案的构造上,通过充分使用错位、重复等表现手段,打破原有的较为规律的排列组合,形成不规律、不稳定的动态图案,给人以冲击感。此外,这里还可以借鉴多媒体影像模式下的重影、花屏等特点,设计较为夸张的图案,使其更具影像化,并使欣赏者体会到多重意境,缩小与观赏者的距离。

  3.3情感联系

  所谓情感联系,就是指对于音乐与视觉艺术作品之间的变换能得到欣赏者充分的.认可,并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主要表现在文字的烘托、光线的运用、场景转换等方面。当然,在技术日新月异的21世纪,各种技术潮流不断涌现,消费者的现实情感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原有的静态模式已难以满足单纯的感官刺激。如今,在视觉艺术设计领域,突破传统结构并充分运用多种艺术形式,如音乐、舞蹈、戏曲、VCR等,力求打造三维视觉空间。此外,一些视觉艺术设计还充分运用了多声道环绕技术,营造一种空间虚幻感,进行虚拟影像处理,融合全景表演、音乐、VCR等形式,打破了单纯的听觉欣赏局限,开拓了视觉视野。这种设计的好处在于充分调动了各种感官,并进行有效互动,使设计更具有趣味性、多元化。显然,这种较为深层次的通感,更能够通过感官刺激、情感交融,有效体现设计的情感功能,给欣赏者以心灵欢快感。总而言之,直接联系、形式联系、情感联系这三种变换方法各具特色、相互影响。直接联系更加直观,属于两种不同事物的相互联系;形式联系则是旋律和节奏发挥主要作用;情感联系则将情感与物象联系起来。

  4音乐视觉化在浪漫主义视觉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首先,在审美标准上,浪漫主义时期的绘画作品不重视理性描绘,更喜欢鲜活描写;不重视典型化,更喜欢个性化;不喜欢标准化,更喜欢戏剧化。总之,他们通过运用浪漫主义音乐中的民族性、反传统性,精心创作了五颜六色的“视觉旋律”,增强了绘画作品的表现力与情感感染力。浪漫主义视觉艺术作品更重视感性,也就是情感联系,通过形成音乐般的色彩感与韵律感、节奏感,打造充满激情、戏剧化、想象力、民族特色的视觉作品,给人以强烈震撼。其次,在审美主题上,浪漫主义时期的视觉艺术作品结合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将音乐中的民族性、浪漫性融合进来,充分体现了形式化特征,更加重视对异国情调的追求,将民族特色的音乐符号运用到视觉作品中去,充分体现异国文化的神秘感与距离感,这就是浪漫主义视觉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他们总是跟着感觉走,随心所欲运用各式各样的音乐元素,表现强烈的主观色彩,创造各式各样的形式联系。最后,在审美价值取向上,浪漫主义时期的视觉艺术作品更强调直接联系。这种直接联系体现在艺术中就是由直觉所创造的梦幻般的视觉冲击。例如,著名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就是将自由女神与人民直接联系起来,将战斗的号角声融入画面,体现了自由主义精神与平民化精神,彰显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这种直接联系,实质上是对自由、民族意识的建构,是对人性价值的解构。总之,浪漫主义视觉艺术作品在音乐元素的视觉化方面创造了大量真实案例,举起了浪漫主义艺术作品视觉化的大旗。

  5结语

  音乐元素在视觉艺术作品中的运用属于新鲜事物,个性色彩浓厚,实验性质较强,所创作的作品要兼顾动态声效高新技术内容与音乐元素的表现与构造手法以及作品带给欣赏者的全新审美意识形态。视觉艺术作品可以将形式美法则、视觉通感、色彩融入具体的意象中去,并充分地、有效地运用直接联系、形式联系、情感联系,促成在音乐与视觉艺术作品的变换过程中平面及影像作品的生成,促成视觉艺术音乐化。

【音乐元素在视觉艺术的应用论文】相关文章:

1.视觉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应用论文

2.脸谱元素在旅游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3.民间艺术元素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论文

4.流行音乐元素辅助小学音乐教学论文

5.论音乐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论文

6.赏识激励教育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7.本土动画中传统艺术元素的应用论文

8.本土动画中传统艺术元素的应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