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音乐素养教育现状探讨论文
一、当前中学生音乐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
音乐教育是指通过音乐作品,加之实际的音乐实践来达到学生在音乐欣赏、音乐表演或者创造等方面能力。然而,音乐素养不仅仅包括音乐教育,还包括有关音乐的基础知识等理论性内容。当前我国各大艺术类院校或者各种音乐类考级、音乐类比赛,不仅仅要考察学生乐器使用能力,同时还要对学生的音乐素养进行一系列的考核。从某种意义上说,音乐素养才是一个学生音乐综合素质的基础与关键。目前我国中学生音乐教育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但是具体的教育效果并不乐观。很多中学生只是一味地去练习演唱技巧或者乐器的使用熟练程度,从表面上看学生对演唱技巧或者某种乐器使用的非常熟练,技法也非常绚丽,但稍微做些改变,学生就不知道该怎么办,更有甚者让他们看谱去演奏就不会了。学生们学了很久的音乐,只会演唱或者演奏固定的曲目,其他类型的完全不会,更谈不上自己创新了。音乐是什么,音乐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什么作用,怎么利用音乐去改变改善或者丰富我们的生活,这些问题对于学习音乐的学生而言才是最关键的。笔者通过近些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很多学生在进行音乐素养课程学习时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就以小提琴学习为例来说,学生的识谱能力以及节奏感普遍比较差,如果让他们单独去学习某几个音符,基本都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之所以进行小提琴学习时,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因为小提琴不同于钢琴类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它需要通过自我的听觉以及感官来把握小提琴的演奏。所以小提琴教学需要教师着重训练学生的识谱能力以及节奏感的把控,通过不断地训练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小提琴的演奏技巧。还有一些学生学习的是声乐,但是同样存在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识谱能力以及节奏感的把握。这些学生对自己较为熟悉的歌曲往往能够很好的演艺,一旦让他们自我去识谱演唱就很难做到。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强调最多的就是歌曲歌词的准确性以及演唱表演的能力。长此以往,学生即使有着高超的演唱能力,但自我独创或者自我提高基本没有可能。所以,音乐教育中音乐素养的教育才是关键,他关系着学生在音乐道路上的长久发展。
二、改善意见
1、理性看待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类型的音乐考级
“音乐对于一个人综合素质以及道德情操方面的影响很大”,这个说法现在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随之而来的就是社会上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度。现在很多中学生在课余时间都会去学习一个乐器或者学习演唱,家长也逐渐支持学生们加入到这个音乐学习的大潮中。正是因为社会的广泛关注,使得各种类型的音乐考级、音乐比赛不断涌现出来,有时会让人感觉到眼花缭乱。社会上有很多针对于考级内容而编制的教材,这些教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技能,但是对于学生全面掌握音乐理论以及培养学生音乐素养作用并不是很大,有时还会影响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有些学生通过了考级,就认为自己具备了很优秀的音乐素养,但在自身发展上又碰到了很大的瓶颈,这就会对其产生一定的误区,不知道自己到底该怎么继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所以,社会音乐类考级一定要制定较为全面的考察范围,不仅仅要考察学生的音乐技能,还要考察学生的音乐素养,国家以及相关音乐协会要制定相应的考级教材,用优秀的教学内容去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
2、社会上各类培训机构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去培养学生音乐素养
现如今,社会上存在的各类音乐培训机构已经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要途径。音乐素养训练、音乐考级专项、乐器短期速成等各种教育教学类型层出不穷,很多家长和学生仅凭着自己的兴趣去选择所接受的培训类型。音乐素养培训是一个系统的课程,它需要学生进行全面的音乐基础知识、乐理理论进行学习和掌握,需要学生知道如何自由运用所学知识来提高自身音乐技能。但是现如今很多学生通过乐器速成班,生硬地去学习一些乐器。这种方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学生掌握一些音乐知识,但是长此以往,学生不仅没有对音乐更加感兴趣,反而会因为学习的难度加深、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逐渐的失去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所以,现在社会上的各类音乐培训机构要负起责任,要保证那些真正想学习音乐的学生能够通过培训机构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能够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自觉地去学习音乐知识。
三、结语
音乐相对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而言,较为复杂较为神秘,它是通过对人感性的影响来作用于人的思维或者生活方式。从表面上看,不管是乐器演奏还是声乐演唱,只要通过反复练习、刻苦训练都能够达到很高的水平,但实质上音乐更为深入的内容,只有对音乐有着自己的理解,才能够表现出来个人特色。中学是一个人性格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如何通过音乐来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道德情操,是每一个音乐教师所需要考虑的问题。音乐技巧的教授固然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训,只有不断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才能够通过音乐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
【中学生音乐素养教育现状探讨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