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课堂的审美体验

时间:2020-10-14 09:04:51 音乐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音乐课堂的审美体验

  每个人的审美能力不同,音乐也有审美能力的差别,随着年龄的不同,经验的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以及审美能力会有所不同。音乐审美能力是一种认识美和发现美的能力,它是感性与理性、认识与体验、接受与创造、意识与无意识的综合统一。而音乐审美的把握应该从提高鉴赏力入手进而提高审美表现的创造力,最终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浅谈音乐课堂的审美体验

  在大学的音乐教学中,应该充分的发挥审美教育这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作用。根据普通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没有固定的音乐教材和固定的音乐类专业课程,只能通过一些选修课来进行教学,所以必须根据学生的音乐兴趣以及教师的经验让他们学习到更加优秀的音乐作品,具有真正的审美能力。笔者认为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是教学的侧重点。

  一、提高审美能力,获得美感体验

  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从美学角度看,只有形成正确的审美趣味,才能有深刻的审美体验、主动的审美意识、正确的审美评价,进而形成创造美的欲望。由此可见审美趣味是审美教育的基础。

  有些教师对音乐欣赏这一重要的教学内容,采取了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大概的介绍一下曲子是“优美的”“生动的”等等,以为这就是音乐审美教育。其实音乐审美的本质应是美感。促进音乐审美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培养其音乐审美感受力,而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将影响一个人的音乐爱好和他对所听音乐的情感反应。法国作曲家圣桑说:“音乐不是生理满足的工具。音乐是人的精神最精致的产物之一。人生其智慧的深处有一种独特的神秘的感觉,即美的感觉,借助于它,人才能领悟艺术……”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时,这种不能满足于感官的刺激,心理上的快乐是非常片面的教育方式。

  人的音乐美感属于社会意识。 “是经过感官到达于情感、想象、理智、意志等方面的高级心理活动,是在感性直觉中积淀着理性内涵的审美体验”。美是真正的音乐本身所具有的属性,所有的具有了音乐的属性的乐曲可以说都是美的,特别是人类音乐史上公认的一些经典曲目,更值得我们去探究它们本身具有的美的原因。审美是个体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观感受,个人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决定了一个人的审美层次。这是一个很难用一句话来说清楚的问题。所以说这个问题提问得范围太大了。总的来说,美是音乐自身的,审美则是欣赏的人的行为。因此,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熟悉音乐作品,确定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听觉,制定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充分利用乐曲的美感,结合音像资料和作者各种故事内容,启发学生细细品味音乐,以达到培养学生积极进行审美体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音乐素质的目的。

  二、培养正确审美观念,开阔音乐视野

  确实,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积极探索音乐审美教育对于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拔尖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喜爱什么音乐,不喜欢什么音乐是因人而异的,我们没有必要让人们都有相同的爱好。相反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但这并不是意味着我们放弃了引导和教育。因为大学生年龄的关系,他们正处于迈入社会但又比较懵懂的年纪,所以必须通过正确的引导使他们对好的音乐有进一步的认识,学会欣赏真正有意义的音乐。

  现在的年轻大学生往往对当代的音乐作品比较熟悉,因而倍感兴趣。而我国地大物博,丰富多样的音乐也正是中华民族的巨大财富。大学音乐教学负有不断扩大学生音乐审美视野的任务,要让学生不仅喜欢当代的流行音乐,也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音乐。比如一些民乐,琵琶曲《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民歌《茉莉花》这些中华民族的经典名曲正是进行民族音乐教育的极好的材料,特别是《茉莉花》,动听而熟悉的旋律,展现我国民族音乐的风采,作为2008年奥运会颁奖乐曲,可以通过此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加深印象。

  刚才说到,现代大学生往往对本国的流行音乐感到兴趣。然而,世界上的优秀音乐作品数不尽,这种各种风格和形式构成的音乐正是作为大学生要学习和欣赏的。人们常说:“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正是音乐教学较其他学科的优势所在。人们时时刻刻在追求创新的音乐形式和更好的审美体验,所以也正符合审美的规律所在。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趣味向多元化发展。比如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那欢快、 明朗、优美的旋律能够激发起人们对春天的想象: 蓝天、白云、红花、绿草、明媚的阳光、清澈的溪流等等,人们陶醉在音响与美妙的想象之中;贝多芬《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通过对贝多芬的生平了解,更进一步了解全曲的核心,它斩钉截铁、咄咄逼人的音乐效果就像是命运的敲门声,表现了主人公与命运之间惊心动魄的搏斗,充满了力

  量和动感之美;圣—桑《动物狂欢节》中的选曲《天鹅》,它是全组曲中最动人的一首乐曲,旋律高雅优美,抒情婉转,与组曲中其他小曲形成鲜明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无限的遐想。

  无论是中国的还是世界的,要让学生学到、听到、喜欢上更多的音乐作品,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不断地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特别是音乐素养的积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从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中汲取精神,开阔音乐视野。

  三、提高审美品位,培养高尚情操

  现今社会,流行音乐占主导地位,许多大学生认为流行音乐有热情奔放的表现力,听起来令人振奋,而传统音乐四平八稳,缺乏生命力。其实这种现象很多见,流行音乐也有许多优秀的作品,但只是没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年轻人对音乐只是停留在情啊爱啊上。作为音乐工作者要让学生体验每一个音乐作品的美感和思想内涵,同时教给他们必要的音乐知识以促进学习,引导学生树立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提高音乐审美的品位;逐步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好感、兴趣,从而净化学生心灵、培养高尚情操。

  所以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对音乐有所选择,“乐中平则民和而不流,乐肃则民齐而不乱”。用音乐培养良好品格的人,必须用高雅、平和、悠远、怡性、养情的音乐来熏陶。

  四、结束语

  总之,提高学生审美品位,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大学音乐教学中,音乐老师一方面要加强美育、音乐审美教育理论的学习,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艺术素质的最终目的。

【浅谈音乐课堂的审美体验】相关文章:

1.浅谈音乐审美教育与人的素质发展

2.浅谈小学低段音乐审美趣味培养

3.浅谈体育音乐的美学原理及审美趋向

4.浅谈幼儿音乐活动中的情感体验

5.浅谈小学音乐的有效课堂教学

6.浅谈体验经济下的旅游体验营销

7.浅谈审美教育钢琴教学

8.中学音乐审美教育的审美能力探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