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题背景下传统音乐的有效介入

时间:2024-08-29 01:00:22 音乐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主题背景下传统音乐的有效介入

  摘要:本文以中班主题活动“春天的树和花”为例,生动说明了在主题背景下传统音乐的有效“介入”,分别从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一、“介入”集体教学活动,促进其丰富性;二、“介入”一日生活活动,发挥其引导性;三、“介入”游戏活动,提升其艺术性。实践证明,在主题中有效地介入传统音乐,能够使主题教育活动更精彩,也让传统音乐发挥了其特有的作用。

浅谈主题背景下传统音乐的有效介入

  关键词:主题背景 传统音乐 有效 介入

  正文:

  主题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幼儿园课程改革以来,在主题背景下幼儿园音乐教育与先前的分科教育有了很大的差异和变化,主题背景下幼儿音乐活动的选择和设计大都紧扣主题展开,以完善与提升主题内容。在设置主题教学音乐活动的过程中,既要把握内容与主题活动的相融性,也应关注音乐教材本身的由浅入深、由单一到多元的特点。

  奥尔夫认为“音乐应该同其他学科一样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音乐能够培养儿童的情感、想象力和个性,(教育对象)在其中不是被动的听众而是音乐创造的积极参与者。”可见,音乐是一种易于被幼儿接受及用心感受的形式。同时,音乐是人类各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音乐教育就必然具备文化教育的品格、承担起传承古今中外优秀音乐文化的使命。

  所以,我们在幼儿园开展了一系列开发传统音乐教材的实践研究,一是因为传统音乐确实是一个丰富的文化宝藏,有着很多经典的内容可供选择,二是现有主题课程中的音乐活动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不尽完善的地方,需要进行有效地调整。

  下面,就以中班主题“春天的树和花”为例,介绍一下将传统音乐“介入”幼儿园主题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过程,说明开发传统音乐教材的必要性及幼儿从中获得的快乐和发展。

  一、“介入”集体教学活动,促进其丰富性

  集体教学活动是主题活动中一个重要的形式,它能集中地让幼儿投入其中,体现出教学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在“春天的树和花”的主题中,我选用了一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年编写的《音乐》教材中的“小树苗”。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很简单,因为之前我们开展了一个“种树”的活动,刚开始孩子们对自己栽种的小树苗特别关心,经常会去细心地观察、交流。但是过不了多久,注意力转移之后热情就逐渐转淡。而“小树苗”这首歌曲歌词朗朗上口,富有情节性(路旁的小树刚刚栽好,来了个小朋友把树摇……),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别摇别摇快别摇,好孩子要爱护小树苗……)及积极的引导作用(我们来给小树苗把水浇),每次唱到这首歌曲的时候,孩子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曾经栽种的小树苗,有的小朋友就会主动提出要去给小树苗浇水等等。

  我们还进行了一个韵律活动“蝴蝶找花”,选用的曲目是著名的“梁祝”选段(慢板部分),小提琴以柔和抒情的旋律展示出了一幅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首先,通过引导幼儿用心聆听来感受旋律的优美和乐句的起伏、流畅,能够准确地听辨出乐句的排列,并将音乐内化为自己的一种随时可以哼唱的感觉;其次,引导幼儿进行想象,跟着音乐的感觉说说好像看到了春天里的一些什么美好的景象,虽说是限制了一定的范围,但是也留下了许多的想象空间,让他们的思绪不是随意而飞,而是有主题、有目的地去思考;最后,根据音乐的结构和旋律的特点,进行韵律活动,孩子们在明确了“蝴蝶找花”的主题之后,就开始创编动作,这一点并不难,所以进而要求他们根据乐句的转换而变换动作。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动作就完全地与音乐融合起来了,音乐有了动作的表现而更具画面感,动作有了音乐的烘托也更具艺术性。

  以上例举的两个音乐活动,选取的音乐内容都是比较传统的,是极其符合主题精神的,也适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征。相比较主题课程中原先预设的音乐活动而言更有艺术性,与主题的整体结构也整合得恰到好处,这样就使主题内容更趋丰富,感觉上去也更饱满了。

  二、“介入”一日生活活动,发挥其引导性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活动是相当丰富多彩的,但是因为幼儿人数较多,都处在同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里,有时候教师的语言和动作起不了特别好的效果。为了能够更有效地组织好幼儿的各项生活活动,如进餐、午睡、收玩具等,我也采用音乐引导法,让孩子们通过倾听、感受,从而了解生活活动的有序性,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春天的树和花”这个主题当中,我就选用了 “采茶舞曲”作为该主题中引导幼儿进行各项生活活动的“主题曲”。该乐曲是一首著名的浙江民歌,全曲以越剧的音调为素材,具有舞曲风格,相对于本地区的幼儿来说比较容易接受。整首乐曲旋律优美流畅,其中逗趣性的乐句,如一问一答,似年轻人在相互嬉戏,像老年人对丰收的赞美,表现了种茶、采茶的欢乐情绪。只要选准了乐曲,实施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在准备午餐的时候,我们就播放带有歌词的中速的“采茶舞曲”,让幼儿可以跟着一起哼唱,手部做一些简单的采茶动作,不至于在等待时显得无聊;在准备午睡时,我们就播放比较柔缓的纯音乐“采茶舞曲”,让幼儿在一种安逸、温情的意境中渐渐睡去,想必他们会做一个甜蜜的美梦吧,在午睡起床时,也让这个乐曲缓缓、轻轻地流淌出来,让幼儿仿佛有了一种到采茶现场游历了一番的感觉;接近放学时,也播放带有歌词的中速的“采茶舞曲”,让孩子们带着愉悦的情绪离开幼儿园,为他们一天充实的幼儿园生活划上一个快乐又圆满的句号。

  虽然这是一首流行于50年代的舞曲,但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孩子们一下子接受了它,一是因为乐曲非常优美、动听,二是因为乐句、歌词充满了趣味性,三是因为乐曲节奏明快,便于幼儿做简单的律动,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真正起到了引导、提示的作用。这样的经验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也凸显出了传统音乐的挖掘空间是非常深远的。

  三、“介入”游戏活动,提升其艺术性

  游戏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教学中,游戏也是占着相当大的比重,而游戏又是幼儿获得认知、学习交往的主要途径,可见其重要性。幼儿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如何将音乐有机地与相关的游戏融合起来,使游戏更精彩、使音乐发挥其作用,是值得探究的。

  例如在中班主题“春天的树和花”中,我节选了传统音乐“花儿与少年”(快板部分)来组织幼儿进行“扑蝴蝶”的体育活动。虽然这是一首风靡于50年代的青海民歌,似乎离幼儿的生活非常遥远,但是其悠扬的旋律、轻快的节奏却让人感到特别亲切。尤其是在活泼、快乐的“扑蝴蝶”游戏中运用,感觉是很恰当的。

  游戏规则是这样的,一部分幼儿拉手围成圆圈做成扑蝴蝶的网兜,一部分幼儿就扮演漂亮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以往开展这样的游戏,大多是老师先教会小朋友一些游戏中的童谣,在游戏开展的过程中,也必须要老师和小朋友一遍又一遍地念童谣,再加上是在户外的话,效果就可想而知。现在,我选好了音乐,将童谣根据乐曲的乐句和节奏进行相应的改编之后,将音乐与童谣结合做成电子音乐,这样一来,幼儿在户外开展“扑蝴蝶”的游戏时,不但能欣赏到动听的音乐,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游戏情境中,而且音乐结合童谣其提示作用是相当明确的,幼儿的规则意识就逐渐养成了,同时教师也脱离了带领幼儿念童谣的束缚,可以放开手脚更好地引导幼儿快乐地游戏。

  传统音乐的“介入”,大大提升了游戏的艺术性,使孩子们从中不但能够得到音乐的熏陶,更深刻地体验到游戏的精彩和快乐,也增强了他们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是值得继续尝试和探索的。

  传统音乐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是一个巨大的宝库。而幼儿园主题教学中音乐活动的设置以及与主题的融合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上述将传统音乐“介入”到主题教学活动中的实践,让我感觉到“春天的树和花”这个主题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也一下子变得有“味道”起来。当然,在主题背景下“介入”传统音乐教材还是有很多注意点的,比如选择音乐时一定要从幼儿认知水平的角度出发、一定要符合主题精神和主旨、一定要能够使活动更易被接受等等。

  都说:“在音乐声中长大的孩子才是心智健全的孩子、聪明活泼的孩子、优雅大方的孩子……”我愿和孩子们一起在音乐殿堂里共同享受着美妙动听、活泼跳跃、热情奔放及稚气的童声带来的快乐,从而帮助他们燃起对音乐的爱好、对音乐的激情。热切地希望在主题中能够真正做到有效介入传统音乐,将快乐的音符洒向每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

  〔1〕谢嘉幸,郁文武。音乐教育与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迟琳文,徐蓓珍。快乐音乐——主题背景下24组幼儿园音乐活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浅谈主题背景下传统音乐的有效介入】相关文章: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音乐教学12-08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学校评价体系探究03-20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德育教育的创新03-14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教育论文12-04

浅谈新背景下的高职计算机课程改革11-17

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小学音乐的论文11-07

浅谈如何解决打工经济背景下的农民工问题12-06

浅谈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高校学风建设03-21

浅谈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精神12-06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开题报告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