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对儿童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

时间:2020-10-22 16:34:14 音乐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对儿童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

  一、研究背景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对儿童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

  音乐是一门艺术,“音乐”与“幼儿”几乎是同步的词汇,喜欢音乐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音乐能直接地影响人们,特别是影响儿童的感情,这对帮助孩子认识周围世界有着特殊的作用。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能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可使他们掌握简单的音乐技巧,并能发展他们的音乐创造能力。幼儿在音乐的感染下能陶冶性情,对美好的事物有良好的感情,对生活无限热爱。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学会体验音乐的美、追寻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

  众所周知,现在幼儿园的孩子,将来长大了当音乐家的毕竟是很少很少的,而大多数孩子长大后只能是音乐的欣赏者。所以,我们作为老师,首先应该帮助所有的孩子,积极地参与音乐活动,使他们能够成为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其次,我们对孩子音乐表现手段、感受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全部幼儿音乐活动之中,我们必须始终注意,不要把培养孩子的音乐欣赏力只限制在音乐欣赏课里,还应当渗透到音乐教育的每一部分中。

  三、研究过程与分析

  一、通过听觉和语言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

  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服务的,可他们长大了都是听音乐的人。”这也就强调了听觉对孩子学习音乐的重要。由于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因此,从听觉入手对孩子进行节奏训练就十分必要了。我首先开始让孩子用耳去听、去感知。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无处不有。让幼儿通过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去感知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节奏。如钟表:嘀哒、嘀哒;流水:哗啦、哗啦;上楼:嗵嗵嗵嗵的声音等,以及老人、大人、孩子的不同走路的节奏和咳嗽声。以此来培养孩子倾听音乐节奏的能力,提高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例如在小班进行节奏训练时,根据小班孩子刚入园相互间还不熟悉,则可以这样进行节奏训练。老师先让他们听自己和其他小朋友走路的声音,发现走路也是有不同的节奏的。其中选取/走 走 走 走/和/走 走跑跑 走/这样的节奏,引导幼儿发现这两种节奏的不同,然后和孩子玩报名字的游戏。老师先说/我 叫 李 霞/ ,幼儿是两个字的就可以跟着说/我 叫 ¥ ¥/;三个字的则可以说/我叫 ¥¥ ¥/即/我 叫 唐乐 乐/等,还可以带领幼儿边走边说,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孩子对这两个节奏的印象,同时培养幼儿学会交往。到了中大班就可以带领孩子做有节奏的语言朗诵活动了。例:“我喜欢 咖 啡,我 喜欢 茶—,我 喜欢 巧克力 ,跟 我 做—。”再用身体做出一个造型。幼儿则可以每人用相同的`节奏边拍手说:我喜欢¥¥(两个字)我喜欢¥(一个字),我喜欢¥¥¥(三个字)跟我做。其中所喜欢的东西不能是一样的,“跟我做”的动作也不能一样,不能重复别人做过的或是说过的。孩子们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了,每个孩子都要好好想想怎么说或是怎么做,怎么说或是做才有创新。

  二、利用身体动作帮助孩子认识节奏

  音乐是感人至深的一种艺术,因此,单从理性上认识音乐孩子是无法理解和认识的,只有通过亲生的感受,音乐才能化为己有。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更是强调音乐与动作的结合。他说“上帝给了每个人一部乐器,让我们来演奏最美的音乐。”这也就是说仅靠自己的口、手、耳的感受还是不够的,如果通过动作融入自己的体内,这样的感受必然会更生动、更深刻。我本着这种指导思想,结合不同年龄幼儿的特点开展了利用身体动作帮助孩子认识节奏的教学。例如在教孩子认识二分节奏、四分节奏、和八分节奏及十六分节奏的时候,就可以从模仿妈妈炒菜、洗衣、拖地、剁肉中去体会节奏的变化。还可以让幼儿通过自己身体的各部位动作来表现节奏的快慢,即跺脚、拍腿、拍手、绕指、身体晃动等动作,孩子通过几次体会就会感受到节奏的区别和声音的高低变化。例在欣赏音乐《土耳其进行曲》时我就采用与身势配合的方法。以前我们也带领孩子们欣赏过,但那时只是让孩子单纯地去听、老师再讲述、分析,收效一般。

  而现在让孩子们在欣赏音乐的同时配合声势效果就完全不同了。孩子惊奇的发现原来人的身体动作可以这样尽情地体现出节奏快慢和声音高低的变化。由于这是人人都会做的动作孩子们很快就配合的很好,而且学习兴趣也非常的高。另外,我还注意引导孩子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如小马跑、乌龟爬、刮风、下雨、开飞机、打雷等都让孩子用手拍、脚跺、身体等动作来表现,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们既开发了他们的想象,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例在节奏活动《小松鼠进行曲》中。我考虑到《小松鼠进行曲》节奏鲜明、形象性强、能引起幼儿活动的愿望和兴趣的特点,我设计了让幼儿在听听、跳跳、做做、扭扭的律动活动中,感受乐曲的固定拍,幼儿所做的一切身体动作、节奏动作都是在音乐的氛围中进行的,这样既发展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也让幼儿在尽情的表现中体验到快乐。

  三、利用打击乐器帮助孩子学习节奏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提倡“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为此,还得让孩子演奏简单的、接近人体的乐器如打击乐器等。这样,才能让孩子把动作与音乐联系起来,亲自参与音乐活动和自己去创作音乐等方面提供的有利的条件。这种乐器是奥尔夫独创的。平时我们一说乐器就会想到的是钢琴、小提琴等,可奥尔夫的乐器指的是原始的发声器,如:铃鼓、手鼓、木鱼、三角铁、沙锤等。还有一种就是音条可以灵活拆装的音条琴。因此,我尝试让孩子们学习用打击乐器来练习节奏。首先是先让他们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是清脆?是浑厚、?是长?是短?怎样敲声音才会好听。然后我让幼儿自己给乐曲配上伴奏并说出他们的理由,再练习合奏。例如在给音乐《大象与蚊子》伴奏时我把孩子分成四组,每个组分别给予碰铃、响板、鼓、沙锤,先让孩子倾听这四中乐器的声音,然后再让孩子讨论用哪中乐器表现大象和蚊子,用哪种乐器表现大象走和蚊子叮的声音。

  孩子只要学会看节奏图谱就可以演奏了,老师的手势到哪个组哪个组的孩子就配合音乐给乐曲伴奏,孩子们在这之前没有经过任何训练和配合,一曲下来每个孩子都兴奋不已,原来音乐可以这样来感受的,对乐理基本上不懂的孩子竟然可以做的这么好,这就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魅力所在。等到孩子们对上述的学习内容掌熟练到一定程度时候,还可以让孩子尝试编创节奏,或是进行综合练习。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对儿童进行音乐素质的培养】相关文章:

1.运用奥尔夫音乐培养幼儿音乐舞蹈素质的论文

2.浅谈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儿童音乐教育

3.柯达伊音乐教育理论对幼儿音乐教育的启示论文

4.在音乐教育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论文

5.用奥尔夫音乐培养多才宝宝

6.师范音乐教育对农村素质教育的影响论文

7.浅谈幼儿音乐教育论文

8.浅谈三个理论在高职音乐教育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