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热门]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1
一、课堂导入环节,借助音乐导入课堂,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每位教师关注的重点。怎样成功吸引学生的目光,实现优质的课堂引入,是教师需要深入探究的课题。传统的课堂导入环节有许多,音乐就是其中一种。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将音乐作为导入手段,可以立刻抓住学生的眼球,有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音乐以其独有的属性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理,拓宽人的体验领域,丰富人的感受。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感触,聆听优美的音乐时,更容易实现心态的平和,缓解一定的压力。为了更好地开展高中美术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音乐作品,从而让学生更容易产生灵感和感悟。如,在高中美术《中国画》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民族音乐《江南春》导入,配以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将中国山水画和花鸟画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伴随着悠扬婉转的笛声,教师将学生带入这山水、鸟语花香间,进一步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其获得美的感受。结合学生以往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设置启发性问题,其对于学生的刺激程度将超过一般的讲解。以《中国画》这一课的课堂导入为例,教师在播放多媒体之前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视频展现了中国传统山水画、花鸟画,悠扬婉转的笛声将大自然中的声音模仿得惟妙惟肖,学生仿若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壮阔秀丽,其思维会被自然而然地调动起来。学生思维活跃了,也会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成功的课堂导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第一步,利用音乐先声夺人,将原本单调的教学画面丰富起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中,借助音乐体会美术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加入合适的背景音乐,不仅能营造出相应的氛围,还能使艺术作品的形象更加鲜明,促进学生的视觉感知和审美培养,丰富学生的想象。在鉴赏中国古代绘画时,教师可以古筝、古琴等民族乐器演奏的曲子为背景,传统的古典音乐可以有效地将学生带入一幅幅美丽的画卷。在欣赏《清明上河图》时,可以配上《渔舟唱晚》。因为《清明上河图》反映的是一幅幅生动的市井画面,正好借用《渔舟唱晚》的几个乐章,分别进行鉴赏。生动的画卷在学生眼前展开,与曲子的不同部分相结合,恰似一个个故事相连接。当画面出现繁华拥挤的市井时,可以选取乐器合奏的章节,烘托出画面的精彩。伴随着古筝行云流水般的演奏,悠扬悦耳的旋律从学生耳边缓缓流过,同时结合教师完美的讲解,实现了中国传统画卷的鉴赏。古筝曲会给人带来古风古韵的感觉,更容易帮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古琴一直以来就是文人骚客所喜爱的乐器,其不仅是修身养性的物件,也体现了我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古典音乐的创作向来追求人器合一的境界,用以抒发人的心境。在鉴赏《六君子图》时,可以用《潇湘水云》烘托元代文人失意落寞的心态和作者淡泊明志的审美情趣。空灵的琴声与简洁清明的画面融为一体,极大地帮助了学生理解元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和风格特点。中国传统画作时常伴随着书法文化呈现。中国书法是传统历史文化的承载者和发扬者,其特有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中国的.古典音乐相得益彰,两者具有一定的共通之处。古代书法家创作时,时常会有丝竹管弦等乐器陪伴,从而实现身心的放松,营造一种舒缓的氛围。在行书《兰亭序》的字里行间,我们很容易发现一定的节奏和韵律美感,从而可以窥见作者所追求的洒脱和自由。在鉴赏此类画作或书法作品时,可以选取《平湖秋月》或《梦江南》等古筝配乐,让学生伴随着旋律的起伏,感受平和细腻的诗情画意。
三、结语
全新的教学理念为高中美术课堂带来了新的活力。打破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起美术和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进行科学的艺术融合,可更有效地探索艺术领域。利用古典音乐提高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丰富传统画作的内涵,激发学生学习中国古典画作的兴趣,实现高效课堂,可为学生打造一个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高中美术课堂,从而丰富高中美术教学的形式和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进一步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2
摘 要:音乐需要学生通过欣赏来感受、鉴赏、创造,音乐不是简单地将音符拼凑起来,而是作者内心真实感情的寄托。学生不仅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欣赏音乐,还需要自我体会音乐的情感。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才能逐步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欣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实践
高中是一个紧张的学习阶段,学生面对着高考的压力,无论是上课时间还是下课时间都在绷紧自己的神经,音乐既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又可以提高文化修养。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全身心地投入到欣赏中,劳逸结合,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又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高中的音乐教材会编入很多优秀的、艺术性较高的民族音乐,能够积极地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情感熏陶,但是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兴趣,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从音乐方面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由于高中课程比较紧张,学生不会有太多的时间接触艺术歌曲或歌剧,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上根据音乐的表现形式把音乐的内容和背景故事表达出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学生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音乐的思想、内容、感情。比如,在欣赏《长江之歌》时,有很多学生可能没有亲眼看见过长江,高中生也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看,教师可以准备关于长江的照片或短片,让学生欣赏过后,再欣赏音乐,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喜欢欣赏、学会欣赏对高中音乐的课堂效率是极其重要的。
高中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和学生是互动的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学生位于主体地位,学生在欣赏音乐时主动听、主动欣赏,让学生自己感受音乐,教师可以在指导时提出有关音乐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欣赏音乐,学会主动地听,听对音乐的欣赏是重要的。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发挥想象力,想象音乐的情境,这样的欣赏会使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的魅力。音乐的欣赏是长期积累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只有多听优秀的'音乐,才能够使学生学会欣赏、学会感受。著名的《沂蒙山小调》,不是听一遍就可以了解它的魅力,学生可以多聆听,了解作品的节奏、旋律、音色的变化,这样才可以做到对音乐的最佳欣赏。
欣赏音乐是高中音乐极其重要的环节,学生在高考的压力下,在音乐课堂上缓解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地参与到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了解、感受音乐。
参考文献:
杨碧颖。浅谈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青春岁月, 20xx(16)。
李芳。高中音乐教育中的欣赏教学研究.考试周刊,20xx(65)。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3
音乐鉴赏是对音乐美的探究过程,这一过程不但包含对音乐的情绪感受(基于音响)、情感体验(基于联想与想象)过程,同时包含对音乐的思维、表现、创造等审美过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努力做到通过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的音乐体验、表现、创造过程中,积极自主地去探究音乐的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以下五类教学引导方式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探索。
一、创作式引导
教师在音乐鉴赏课上引导学生创作是培养学生音乐思维的过程,是引导学生探究音乐的需要。根据当前高中生的学情,口头创作能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来,达到“低入高出”的效应,在音乐鉴赏课上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音乐活动。
案例:《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
师:如果你是个捷克人,从文学角度出发,你将如何来表达对“沃尔塔瓦河”这条母亲河的爱?
如学生的回答与作者一致,教师可以说:“同学们的文学构思与作者的音乐构思不约而同地达成了一致,祝贺你们!”如学生的回答与作者的思路不一致,教师可以说:“同学们从多种角度展示了独特的文学构思,我们来看看作者是如何构思音乐的。”
教师投影作者的构思:
案例说明:交响诗本身是文学的音乐化,因此学生的文学构思为接下去的音乐鉴赏做了情感上的铺垫,而教师的点评将使学生对音乐的内容充满好奇心。
师:这些内容,你们觉得用什么曲式能较好地把它们组织起来?(投影)请在以下三种曲式中选择合适的结构,并说出理由。
案例说明:学生对这三种曲式已经很熟悉,有利于课堂上小组讨论,小组间的交流、质疑。教学引导看重的是学生音乐思维的过程,而不是评判出谁对谁错。
二、悬疑式引导
悬疑式引导是在教学中设置悬念或使学生产生疑问。学生大多具有好奇心和自信心,高中学生也不例外,当他们在课堂上的自信心受到冲击时,会出现矛盾的心态,这种矛盾心态在一定的情境中便会转化为好奇心,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不失时机地设置一些“悬疑”,利用学生产生的好奇心催化学生的音乐情感,引导学生探究音乐。
案例:《一个人的流派——德彪西》
师:平时大家初听一首音乐作品,通常对音乐的旋律、节奏会有较明确的感知,这是因为两者是构成音乐最为重要的基本要素,下面请同学们听几个音乐片段(只放音频,不告诉学生曲名),说说你对音乐的旋律印象深刻,还是对音乐的节奏印象深刻。
●音乐播放顺序:
1.旋律富有歌唱性的《春之歌》;
2.节奏性强的《拉德斯基进行曲》;
3.淡化旋律线条、无典型节奏型的《水中倒影》。
●课堂显示:跟着第一段音乐,同学们可以把旋律线条哼唱得较清晰;跟着第二段音乐,同学们击拍得很整齐,但对第三段音乐唱得、拍得则七零八落。不过,课堂气氛迅速变得活跃起来。
师:同学们听了第三段音乐后,老师观察到你们的表情很纠结,这是老师早有预料的,请不要责怪自己耳朵不行,是这类音乐的风格使得你们无所适从。这类音乐不像第一段音乐有清晰的旋律线条,也不像第二段音乐有鲜明的节奏型;它呈现出旋律上的片段性、不断地变换性,节奏较松散、流动性强,属于印象主义音乐。(揭示课题)
案例说明:通过教师的第一段导语,学生的注意力已集中在是对音乐的旋律印象深刻还是对音乐的'节奏印象深刻方面,第三段音乐的出现使学生感觉遇到了障碍,产生了矛盾心态。通过教师的第二段话,修复了学生的自信心,也激发了学生探究印象主义音乐的好奇心。
三、“电眼式”引导
“电眼式”引导是指使用较强吸引力的图片或视频吸引学生的音乐注意力,奠定学生探究音乐的情感基础。“电眼式”引导的同时,应设置能达成课堂教学目标的问题情境,防止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画面的形式上去。
案例:《钢琴音乐的奇葩——肖邦的音乐》
●视频一:选用克罗地亚钢琴演奏家马克西姆(被誉为欧洲新古典钢琴王子、钢琴圣手,曾为雅典奥运会弹奏奥运会主题曲《奥林匹克之梦》)演奏的《C小调练习曲》录像。马克西姆英俊的形象,深邃的眼神,加上电声乐队、弦乐组的伴奏及闪烁的灯光,让学生们热血沸腾。
师:肖邦被誉为“钢琴诗人”,你如何评价这首音乐作品的“诗境”?肖邦通过这首作品想宣泄怎样的情感?
●视频二:选用俄罗斯古典钢琴演奏家瓦莲京娜(善于演奏肖邦的音乐,多次获得国际钢琴大赛的第一名)演奏的《C小调夜曲》录像。演奏厅内,一盏追光灯照射在大三角钢琴上,朦胧近似古典油画的视频中,一个表情惆怅且忧郁的古典美少女在琴键上探寻着肖邦的情感世界。
师:肖邦的夜曲浪漫而凄美,这种风格通过哪些独特的音乐表现手法汇聚而成,融入了作者怎样的心境?
案例说明:音乐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是为了营造一种课堂情境,是引导学生探究音乐的需要,本课选择的两个视频在音乐情境上是强烈对比的,虽然学生的音乐注意力起初主要来自于令人心动的演奏者或演奏场景,但教师的引导最终却让所有的同学都自然地进入到了音乐情境中。伴随音乐风格的转换,学生在课堂上的音乐情绪也强烈转换,这种强烈对比给予了学生较开阔的音乐思维空间,学生的探究变得热烈而有深度。
四、探寻式引导
我在教学中时常揭示一些普遍认同的“音乐结论”,让学生探寻这些结论的“来龙去脉”,即“音乐结论”背后的音乐表现内容、表现形式、要素组合、创作思维等。
案例:《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
师:听了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的第一乐章,老师深深体会到为什么人们把莫扎特的音乐称之为“含着眼泪的欢笑”,下面请大家仔细聆听乐章的呈示部,一起探寻音乐中的“眼泪与欢笑”。(播放音乐)
师:你能在音乐中感受到“含着眼泪的欢笑”这种独特的音乐情感吗?“欢笑”如何呈现?“眼泪”何处寻觅?
●每当发现学生的探寻出现困难时,我便给予探寻方向的提示。
●提示:请在呈示部两个主题旋律中寻找“眼泪”,在乐队配器与音乐的节奏中寻找“欢乐”。
案例说明:这种探寻式的引导给了学生“音乐方向感”,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一些音乐作品案例,认识音乐风格的独特性,懂得音乐发展的规律性,在多姿多彩的音乐创造中逐渐提升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年轻人喜欢探寻奥秘,这种探寻式引导让学习小组的凝聚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音乐结论”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能运用的机会是比较多的,例如:贝多芬成熟时期的音乐风格——“熊熊燃烧的火焰”;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所展现的悲观主义者的形象等等。
五、热身式引导
所谓的“热身式引导”可以理解为大作品或较难理解的音乐作品在鉴赏之前的“投石问路”,它使教学产生“梯度”,课堂效果较好,是实现低难度向高难度跨越的一种教学策略。
案例: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柴可夫斯基《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鉴赏之前让学生在其作品弦乐四重奏《如歌的行板》中预先体验忧伤、沧桑的音乐情感。
案例说明:《如歌的行板》在音乐的基调上与《悲怆》第四乐章较为接近,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在听这一乐章时曾流下眼泪,并说这一作品使他:“接触到忍受苦难人民的灵魂深处。”音乐中的“苦难”也为《悲怆》中“生命的熄灭”之结局埋下了伏笔。《如歌的行板》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中流传较为广泛的作品之一,很多同学对此曲有所了解。同时,乐曲ABA的结构清晰,音乐主题形象鲜明,加上旋律非常优美,再以弦乐重奏的形式演奏,较容易打动学生。
结语:教学引导说到底是课堂教学中的策略,是有效教学的表现形态。它体现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意识。高中音乐鉴赏的最终目的是审美,审美过程就是音乐探究的过程。如何有效引导学生通过生动活泼地参与、积极自主地思考去探究音乐的美,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探索、创新。^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4
[摘要]音乐是人思想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可以陶冶人的高尚情操。高中音乐教育对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和高尚人格精神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帮助。本文将从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来讨论高中音乐教育。
[关键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运用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明的精华,是人民思想情感表达的方式,是增强人们精神交流与沟通的桥梁。高中音乐教育是音乐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中学生理解音乐、欣赏音乐的主要途径,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是一个重视音乐,有着深厚音乐文化底蕴和发展史的国度,是一个尊重乐教,了解音乐价值的民族,如果没有了自己的音乐,就仿佛没有了国魂,没有了构成生命意义、文化意义的高等价值。音乐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而在当前音乐教育被边缘化的今天,如何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发挥音乐的教育功能,如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让45分钟的课堂缤纷多彩,让音乐真正的`触动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精神品质,成了高中音乐教育普遍关注的问题。而这些都是需要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之上,因此对高中音乐教师而言,要充分发挥运音乐的教育功能,就必须制定好的教学策略。下文将对几个常用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一、从精神层面着手,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如前所述,音乐是人类精神的体现,是生命的交响曲。人不能没有音乐,音乐从古至今都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追求理想,追求完美人格的主要途径。一个具备较高音乐素养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以平和的心去面对各种挫折,把人生和学习的坎坷当成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当作音乐的高低音调,当作音乐那快慢、张弛有度的旋律,这是一种精神高度。同时,对于大部分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是他们人生所面临的重大压力,随之而来的是家庭的压力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在重压之下,学生的心灵感到疲惫那就在所难免了。而音乐正是缓解人紧张情绪,是疏导人心理压力的有效武器。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到音乐这两方面的作用,并抓住这一特点,从人格精神的高度对学生进音乐教育,将音乐陶冶情操的教育功能发挥出来。如可以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教学案例。我们都知道贝多芬是音乐天才,但是也是命运坎坷,但是凭借着他对音乐的热爱和执著,对生命的热爱和执著,他毅然面对命运的安排,以坚强的意志去面对生活的挫折。而这正是音乐教育的本质,即让人的心灵感动,让人的精神得到升华。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由欣赏,然后杂志音乐中思考,思考人生的真谛。同时,要求学生发表个人感言,阐述自己对《命运交响曲》的理解,并谈谈音乐对人精神的作用。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的精神层面得到很好的教育,发挥出音乐的教育功能。
二、从音乐与表演的关系着手,提高学生音乐理解能力
音乐,是拿来欣赏的。音乐是听觉的享受,是感觉的升华。但是,我们也不要忽略了音乐行为。音乐,不仅仅是一个个看不见的音符,同时也是实实在在的行为。任何音乐,都是从生活出发,以生活为源泉的,没有生活资料,也就没有音乐内涵。因此,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欣赏音乐,还需要对音乐背后的生活内涵进行挖掘和阐释。高中音乐教育也应该从欣赏着手,挖掘音乐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还原生活的原貌,即将音乐与表演结合起来,让学生把从音乐声中感受到的生活场景展现出来。通过音乐与表演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音乐,更好的深入音乐,从中得到更多的体会。还是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教学案例。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在分组之后,让学生根据自己体验到的音乐内涵和精神,进行相应的表演。以《命运交响曲》为音乐背景,学生随音乐的节奏进行舞蹈表演,将乐曲中那震撼人心的旋律,以行为舞蹈的方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进行舞蹈的同时,也可以融入音乐节奏中,更能理解其中的精神内涵。
三、从音乐与影视的关系着手,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
音乐在生活中无处不在。音乐与影视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而作为高中音乐教师,为了更好的将音乐的抽象性具体化,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到音乐的精神内涵,可以通过影视片段播放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音乐既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把音乐的抽象性和具体性进行结合,是教师阐述音乐的重要方式,也是教学的有效策略。如在介绍我国各地的特色音乐时,教师可以把相关的影视作为教学辅助资料,让学生通过影视片断中的音乐,结合影视画面,来感受音乐的本质。如在学习高亢的西北腔时,教师可以把《黄土地》等影视片断作为材料,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西北地区的音乐特质,抓住音乐的本质。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积极的引导,不能让画面取代了音乐,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四、结束语
总之,高中音乐在高中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育也是培育学生多方面思想品质的重要途径。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才能将音乐的教育功能完全发挥出来,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策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祁兰敏.谈谈中学音乐教师的修养[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xx年
[2]苗鸿信.社会音乐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5
一、新课程基本理念
高中音乐课程新课程标准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提高审美能力,重视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养成,提升音乐文化素养。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前提下,音乐课程教学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其中,注重学生自身的个性培养,教学设计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同时,要把学生个性教学内容融入到里边,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尊重多元化,开阔视野。加强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掌握基本的音乐素养和基本技能知识、培养对音乐的感情,实施美育教育,使学生充分认识音乐的美的价值。因此,现阶段音乐教学内容应该多以学生的兴趣和学生的参与性为主,强调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体验性,注重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音乐教学要创造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既要学生普遍参与,又要发展学生的不同个性,引导学生在综合艺术教学中体会音乐的`无限魅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改革探讨
(一)利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兴趣,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知识的重要性
教师应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设计好教学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教师所设计的生动有趣的教学环境中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利用学校教学设施、音像资料、多媒体设施、各类乐器,成为实践教学的有效辅助设施。组织同学到学校的图书阅览室查询资料,自主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工具进行学习。并且,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设计组织课外教学活动,通过课外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度,使学生能够有兴趣主动学习,也可以让学生参与讨论设计课外活动,在充分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设计出可行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方案。开阔学生音乐视野,形成发散思维,锻炼审美意识与综合学习素养。
(二)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优化教学行为
教师自身应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并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音乐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媒体等现代化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用于音乐知识的讲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可用多媒体播放跟当堂教学内容有关的音乐,或组织学生进行合唱,创造活跃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完成教学内容之后让学生自己查找感兴趣的音乐知识,进行小演讲,提高学生参与度。还可以在课后为学生布置一些关于音乐知识的作业,例如学唱一首喜欢的歌曲、分析歌词内容、介绍音乐故事背景、介绍音乐名人生平事迹等。通过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三)注重乐理教学,强化学生综合音乐素养
新课标规定高中音乐教学应以乐理知识为核心。让学生学习识谱。掌握乐理知识,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但乐理知识比较晦涩难懂,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尽可能的简化讲解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将乐理知识编成顺口溜或小故事,便于记忆和学习。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同时,教师也应注重业务学习,经常参加培训活动,提高自身音乐修养,增强专业能力,从而推进科学教学方法的发展。
(四)开展审美教育,丰富学生审美素养
高中新课程下的音乐教学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就是体会美、认知美的过程,审美教学也就是美感培养。教师应全面注重多层面的感知能力锻炼培养,令学生真正体验音乐学习的乐趣,提升实践感悟技能,并全身心的投入其中,感受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陶冶情操。在学习感受中提高对美的欣赏水平,增强创造力。
(五)组织创建校园音乐社团,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积极组织创建校园音乐社团,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学习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水平的平台,让更多有天赋、有兴趣的学生在这里得到更专业、更具体的锻炼。学校应为校园音乐社团开绿灯,支持社团举办的各种活动,为社团购置钢琴、吉他、鼓、管弦乐器等各类型的乐器,为学生多元化发展提供帮助。同时,各类艺考生也可在社团获得更加专业的训练,以便将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考入理想的院校。此外,高中音乐教师还应该开阔思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扩充学生的发展成才之路。以因材施教为基本原则,让学生能够全面发展进步。
(六)因材施教,有效科学训练
高中音乐教师应把因材施教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可以先通过让学生填写调查问卷、课间与学生聊天等方式初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并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遵循先相才,而后施教的原则,不能操之过急。随着课程的开展,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并随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高中音乐教学水平,契合新课标标准要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通过深挖教育资源、丰富开展多元化教育手段等方式,令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水平,获取全面发展与提升。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6
摘要:参照高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当前的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性值得关注。注意引导学生对欣赏课的正确态度,让学生真正享受音乐,给他们以想象的机会,让他们在多样的课堂形式中增加欣赏的积极性,可以提升老师”教”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有效教学
高中音乐欣赏课多年来一直在发展与改进,但身处备战高考氛围极浓的高中教育条件下,能否实现音乐欣赏课的有效教学,真正实现其课程目标,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简单地说,高中音乐有效教学其实就是要解决老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才能更好地实现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的问题。本文想结合平时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重点谈谈“老师如何更好地教”的问题。
一、有效课堂的起点:学生的课程意向性
就一般的教学规律而言,教学行为的起点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学生对一门课的意向性成为影响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高中音乐欣赏课,很多学生因为它不是高考科目,心理上轻视、行为上漠视,甚至拒斥。这些反应和态度如果不加以改变,会使音乐欣赏教学变成“空谈”,逞论教学效果?所以,有效教学的第一步,我觉得应该从调查、分析、转化学生的学习意向做起。每当接手新的班级,我部会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带生对音乐欣赏的态度,然后归类总结。我发现,学生之所以对音乐欣赏课有一些不正确的态i="",生活环境、生活阅历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学生们对音乐欣赏的认知也有片面性;家长人为的负面影响也会加剧这种态势。了解了这些问题,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分别和存在不同态度的同学交流看法,尽量引导他们改变对音乐欣赏课的看法。无论效果如何,了解学生对这门课的态度,倾听他们的心声,引导他们的行为,是实现音乐欣赏课有效性的前提。
二、有效课堂的实践:是“享受”音乐,而不是“听讲”
音乐高中音乐欣赏课,侧重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力,让学生“享受”音乐,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欢乐和激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的音乐欣赏课堂,不是让学生去欣赏、享受音乐本身,而是在匆匆地听了一遍两遍后,立即转人长篇大论式的对于作品背景、作者生平、作品大意、曲式结构、音乐风格等等的讲述。教师滔滔不绝,学生昏昏欲睡。于是音乐欣赏课从一种享受活动,变成了一种“听讲”活动。精要的“讲”固然必要,但从教3的有效性角度去看,大量学院式的繁琐讲解,不仅不会促进学生欣赏能为的提高,反而会让音乐欣赏课变得面口可憎 r严重影响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对音乐的享受_绝对不是老师讲出来,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聆听丰富的音乐午品过程中绍养起来的。所以,没有真正的音乐砂赏实践,是培养不了音水欣赏能力的。
三、有效课堂的手段 : 多媒体课件的适当使用与学步的解象机会
目前的高中音乐欣赏课老师仁J都喜欢用夕媒沐铺助教学。多媒体声、光、图、色俱佳,可以使学生人情人境,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但是使用不当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我觉得i}的问题在于:过于频繁fi.用多谋体l果件救学,对课件不加选择,不做适板性改动,套路化或者商业化的画面和演绎方式,可能会束缚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我们鼓励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音乐作品产生具有个人风格的独特想象;我们应该利用音乐欣赏为载体,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所以,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趋同化的感觉体验将不利于课程标准中设计的.相关目标的达成,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审美能力的发展。所以对于生活积累比较单纯的高中生,我们似乎应该注意课堂上“留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音乐想象机会,而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课件的“狂轰滥炸”。
四、有效课堂的形式: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促进欣赏课的有效教学
在新课改精神下,作为一门不参加高考的科目,音乐欣赏课更应该在课堂模式上有改革的力度。但现实情况并不总是如此。我们大部分情况下只是满足于让学生听歌、唱歌、看视频、看表演,或者分析作品,练习发声等等。
高中音乐欣赏课确立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课程基本理念,为每个高中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如果说我们做足了“听”和“唱”的功夫,还应该做好学生“想”、“说”、“做”的功夫音乐欣赏不仅仅要让学生喜欢欣赏,还要让学生能欣赏、会欣赏,进而弃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平时的课堂上,为什么不能因时因地制宜,采用讨论式教学、表演式教Z创作式教学等教学形式呢?讨论式教学是一种民主的教学方式,它能活双 r" i ::}堂气氛,深层次调动学生欣赏的}N ty }}。通过讨论,鼓励学生尽可能地思专、表达他们对音乐的体验、理解,从而分享、深化音乐欣赏的经验。与讨论式教学相比,表演式教学更有利于调动学生“想”、“说”、“做”的积极性。学生通过思考,以表演的形式创造性地连释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更深人地思考音乐和生活的意义。如果说前两种形式较为容易的话,对于高中生而言,音乐创作可能是最难的。但是如能适当地引人简单的音乐创作,让学生有挑战的快感,这对于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不无裨益。
当然,这并不是要求学生去创作一首完整的歌曲,而是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在欣赏的各个环节中加人创作的因素,比如可在学生的即兴表演中要求创新,也可以在理解作品时创作小标题等等。
总之,音乐欣赏是高中音乐教育中不可取代的组成部分。要提高欣赏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以课程标准为准绳,大胆创新,努力激发学生的欣赏积极性,并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学生去了解音乐,感受音乐,享受音乐。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7
音乐作为一种生动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实现情感的表达以及文化的交流。钢琴表演是众多音乐表现形式中的一项非常高雅的艺术,一些高中生除了保证正常的文化课学习之外,也会参与钢琴的学习。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意识到学生的特点,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仅要满足学生的需求,还要及时发现学生在钢琴演奏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及时进行纠正,不断提高学生的钢琴技术以及表现能力。
1培养音乐感,提高学生的音乐修养
音乐感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在高中音乐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除了基本的钢琴知识教学外,也要认识到钢琴演奏属于艺术表演,学生可以在掌握一定的钢琴技巧之后,通过钢琴展示自己的性格以及情感。利用音乐的语言可以展示出自己内心的世界,而且可以在演奏的过程中引起观众的共鸣,让大家一同感受钢琴演奏的魅力。高中音乐钢琴的教学,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在教学的过程中,一些细节的指点和改变可以让学生们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水平。比如教学中需要强调的是情感表达、美感呈现、音乐思维等内容。学生在演奏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为了完成一个表演而演奏,而是要真正的融入当时的环境,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内心情感,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感。高中音乐中钢琴属于最富有感染力的表演形式之一,因此学生需要掌握表演曲目的内容,对于创作者有充分的认识,明确一些曲目的具体创作背景,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等,这样才能在此作品的基础上展示出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不断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让学生主动查找相关的资料,让学生对一些曲目的资料有了足够的认识以后再进行细节教学,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展示出不同的音乐魅力。比如,在进行肖邦的《革命练习曲》的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整理肖邦的所有资料,结合这一曲目的创作背景进行分析,了解肖邦的爱国主义情感等。当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作者的情感表述,就可以带着这种心情去进行学习和演奏,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感[1]。
2重视学生的实践训练
钢琴演奏要求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技巧之后,能够熟练的进行表演。因此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重视实践训练的作用。在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主要是可以分为连奏、断奏等内容,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音阶、弦等内容,所以要求学生打好基础,然后再进行提高。实践训练不仅是一些基础知识的实践,重要的是完成整个表演的训练,尤其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表现能力存在差异,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在学生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发现学生的问题,及时加以指点,让学生的钢琴演奏水平更上一层。一些高中学生有钢琴基础,但是也容易出现细节上的失误,比如单指等情况,会影响钢琴演奏的整体效果,在实践训练中,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纠正学生的错误,教师可以通过实际的示范,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将自己的演奏和教师的演奏进行对比,完善自己的表演。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打节拍,主要是对整个曲目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学生也要注意唱出曲目中的每个音,保证可以分清楚断奏的段音等,提高演奏的准确性。学生在进行实践训练时,容易遇到一些较难训练的动作,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先使用右手进行练习,从易到难,逐步掌握所有的弹奏方法。在分步骤练习之后,学生就可以更加熟练的进行演奏。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节奏以及韵律,可以根据音乐的高低起伏进行调整,学生可以在不断的积累过程中最后学会整个表演,也可以树立较强的自信心,在今后的表演中展示自己的风采[2]。
3创设情境,重视学生的情感渗透
高中音乐钢琴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领悟钢琴曲目表达的含义以及需要表现出来的意境。对于不同的'教学曲目,教师应该进行仔细的分析,从钢琴曲目的实际内容和作者的创作心情进行研究,根据一些基础资料创设符合学生要求的情境,教师可以采用讲述故事或者是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电影和图片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当时的心情。学生在观看一些视频时,可以感受到创作者的悲伤、喜悦、愤怒等情感,这种情境下,学生再进行钢琴曲目的学习和表演就能够更有目标,同时学生也会对这些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学生也会在这种情境中加深思考,融入自己的理解,实现情感的渗透。比如在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引导的方式为学生描述一个生动的场景,也可以结合视频以及图片将月光皎洁的画面呈现给学生,学生在感受月光如水的画面时,教师可以播放钢琴曲,通过动态的情景展示和音乐的配合,学生就可以身临其境,理解贝多芬当时的感受,在寂静的环境下,听到了音乐声,最后看见了烛光下美丽的女子正在弹奏,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进行演奏的过程中也会带着这种心情,所以能够呈现出更好的表演[3]。
4带着问题思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高中学生学习钢琴不能只是盲目的训练,需要根据自己演奏的曲目进行思考,获得更深刻的人生感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设置问题,围绕了具体的曲目进行提问,每种音乐以及音乐形式都有自己独特的美,所以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包括对一些情感表达以及作曲者的人生观等进行分析,从不同的角度理解钢琴曲目,才能不断的提高教学的效果。学生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虽然个人的经历存在差异,但是对于同一个问题的思考可能会产生相同的见解,所以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可以对一些音乐问题展开讨论,然后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高中阶段的学生还处于成长的过程中,由于知识储备不足以及生活阅历较少等原因,有时无法真正理解作曲者要表达的含义,所以教师需要耐心的进行讲解和回答问题,设置问题也要从简单到复杂,避免学生因为不理解导致失去学习钢琴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提问的方式,比如随机提问,在示范的过程中,结合音乐基础知识提出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让学生想象作曲者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写下这些曲目的。学生只有在主动参与思考的过程中才能获得更多的启发,并且将这些情感表达更充分的展示给观众。
5结语
高中生学习钢琴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也会因为社会阅历不足导致对钢琴曲目不能完全理解。所以教师需要在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进行情感的引导,同时不断的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和音乐素养,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让学生可以主动参与思考和实践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钢琴技术,同时也要重视表演过程中的情感表达,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钢琴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景然.高中钢琴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渗透[J/OL].音乐时空,20xx(10):127-128.
[2]董敏.浅谈提升高中钢琴教学质量的几点策略[J].音乐时空,20xx(12):69.
[3]吴雨华.对高中钢琴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几点探讨[J].艺术科技,201629(02):376.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8
一、平等对待学生,是对话式教学的基础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作为教育行为实施者的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一方面,需在人格方面平等对待学生,维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不是把学生视为灌输的对象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更不可因学习暂时的落后而贬低学生。另一方面,需在知识方面平等对待学生,承认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自学能力,能借助图书馆、互联网等增长音乐方面的知识。实际上,在运用对话式教学的过程中,平等对待学生更多时候需体现为一种行动,即教师从不把自己关于音乐方面的意见和观点强加给学生,从不因自己掌握着系统的知识与理论而高高在上,不以自己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二、爱学生,是创造对话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爱,是一种情感,是平等对待学生的延伸,可以为师生顺利对话创造条件,把对话引向深入,提高教学实效。在高中音乐教学实际中,教师应当满怀对学生的爱。一方面,爱学生的表达,不因学生就音乐发表“幼稚”的看法而阻止,不因学生发表不同看法而批评,而应当鼓励学生表达对音乐的体验。只有鼓励学生表达,才能打破音乐课堂上教师的“独白”,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对话意识,而非常规的机械的师生问答。另一方面,爱学生的天真。学生的天真与生俱来,不曾受到社会风气的浸染,这样一种天真对理解音乐、体验音乐、提升音乐鉴赏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当爱学生的天真,维护这样一种天真,让学生在纯洁的对话场景中把握音乐、理解音乐。可以说,爱学生为高中音乐教学注入了人性化因素,为对话式教学提供了灵魂,也为师生的音乐体验注入了生命,没有这样一种情感,音乐教学就变成了纯粹的音乐符号的演绎,不仅音乐失去了魅力,教学也会失去魅力。此外,在实施对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宽容那些音乐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的学生,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前指导、课后辅导等方式帮助其在音乐学习方面不断进步。
三、信任学生,是对话式教学的必备条件
信任,意味着对对话者的确认与肯定。这是对话式教学运用于高中音乐教学必不可少的,也是爱学生的具体体现。一方面,信任学生的自主性,即信任学生能主动接受音乐,理解乐理,能主动提升音乐鉴赏能力,能基于生活实际不断增加音乐体验。以此为基础,音乐的对话式教学能更好地拓展师生对话的场域,深化师生的.对话。另一方面,信任学生的体验。实际上,不管是乐理还是音乐本身,都有着极大的阐释空间,师生在音乐体验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但这样的差异绝非对与错可衡量,这就要求教师信任学生的体验,而不能存在体验的差异而否认学生的创造性与主动性。在实施对话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一些音乐作品交由学生预习、自学、体验,并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体验与感悟,而教师则应当对之进行肯定与表扬。另外,教师也应当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教学,不仅鼓励学生参与音乐课堂教学情境、环节的设计,而且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讲解乐理、鉴赏音乐作品,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音乐教学反馈、对改进音乐课堂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
四、引导学生批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这是帮助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乃至形成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这是信任学生的结果,也是对话式教学运用于音乐的重要目的。音乐教师作为具有系统知识和丰富社会阅历的主体,必须借助课堂,引导学生对相关乐理、音乐作品和社会现实作出批判。一方面,引导学生批判社会现实,因为音乐作品来源现实,是对现实的一种反映,引导学生批判社会现实,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本质,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和美。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批判,这主要是对一些不健康的音乐作品进行批判,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些音乐作品产生的背景和负面影响,还要让学生明白产生这些音乐产品的社会根源、文化根源。这与对优秀音乐作品的的鉴赏与体验并不矛盾,相反,借助对不健康的音乐作品的批判,则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鉴赏与理解。现如今,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许多音乐作品的传播提供了条件,其中不乏“非主流”音乐作品。在教学实际中,音乐教师应当通过多种途径搜集具有这些作品,与学生一起剖析、批判,以免学生受到这些作品的误导。另外,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对相关乐理进行批判性学习和吸收,就相关乐理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引导学生批判,并不是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致力于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培养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素养,让学生在对美的追寻中得到成长。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9
互动教学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
[摘要]互动式音乐教学模式,通过师生、生生、生本间的交流互动,有效提高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效率,活跃了课堂氛围,使课堂氛围更加和谐,实现了音乐知识的共享与发展,促进了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音乐 ;互动教学 ;教学策略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是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更强调教与学的互动统一,通过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共同进步、发展。因此,教师应加强音乐教学模式的探索,促进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动力,有效提升高中音乐教学质效。
一、注重音乐情境中互动
高中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感悟,并指导学生运用所学音乐专业知识对作品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在音乐鉴赏中养成和发展自己的艺术水平,提高学生的自主音乐欣赏能力。如在欣赏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狮子》时,教师可在大屏幕上用艺术体写出狮子二字,看到这两字后,学生的脑海中顿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狮子形象、神态——慈祥的、威武的、凶猛的……教师接着引导学生仔细聆听作品的节奏变化,乐器演奏表现的音色、音区,然后想象下此时狮子的形象是什么?它在做什么?并鼓励学生扮演成狮子,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而律动,实现感官刺激到情感体验的飞跃。在初步理解作品后,教师接着帮助学生掌握音乐欣赏的规律,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在这首曲子中当“主旋律:6333|4323|176712|7-|”一出现时,聆听者仿佛能从互动教学在高中音乐课堂中的运用策略江苏省平潮高级中学钱晓慧音乐的节拍和大提琴的低沉、浑厚的音乐中,可感受到狮子威武、雄壮地走出来的形象;从低音区半音阶的快速弹奏中,似乎听到了森林之王的吼叫。再结合音乐作品的狂欢两字,想象狮子的行为表现,当旋律6333一出现时,就可感受到狮子是在跳舞,而吼叫声就转换想象为歌唱,作品中××××的节奏逼真展现了狮子在兴奋地抖动头上的长毛。从而将作品的欣赏水平引向了更高层次,掌握了音乐作品欣赏规律,提升了学生的音乐欣赏素质。
二、重视师、生、文本间互动
音乐课堂互动往往是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来实现的。在音乐欣赏课上,教师应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创新,多想多问多说,使学生全身心参与到音乐欣赏中,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养成具有鲜明个性的思维特征。如在欣赏看图式标题的音乐作品《百鸟朝凤》、情节性强的音乐作品《龟兔赛跑》、情感体验式的音乐作品《二泉映月》等时,教师应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对话交流,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感悟作者的情感世界,体会作品的表现技巧,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还有教学中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来体验音乐,让学生通过眼、脑、手、耳等多种器官来感受作品,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提高对作品的理解深度。这种互动、平等、尊重式的音乐欣赏教学,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抽象的音乐教学转换为形象、有趣的情感体验活动。既提高了音乐欣赏教学效果,也培养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三、强化音乐探究中互动
师生互动音乐欣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交流互动能力,教师切不可大包大揽,要为学生创造互动、探究的时空,激发学生勤动手、多思考、重实践意识,鼓励学生多合作交流,积极主动地加强生生、师生间互动。从而优化音乐欣赏教学,提升欣赏教学质量。如在欣赏《劳动号子》时,首先从作品的创作背景谈起,劳动号子是我国民族歌曲中一种独特的、瑰丽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表现人们的劳动行为:如船号子,打夯号子,搬运号子等。为了激发学生对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探索欲望,教师可布置以下作业:收集我国民歌中优秀的劳动号子曲目,考察本地的民间劳动号子;并学唱一首,感悟劳动号子的艺术表现特点。在学生探究中,教师应及时关注探究进度,了解学生遇到的各种疑难,并加以点拨、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探究任务,提高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激情。指导学生学会整理、加工、分析搜集到的资料,并开展不同形式的互动交流。如组织劳动号子音乐艺术交流会,让学生在交流会上自由阐述自己的探究心得,对这一艺术形式的歌词、节奏、旋律、情感、表现形式等特点进行深入、有趣的探讨;或组织劳动号子赛歌会,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学唱一首劳动号子,制作演唱道具,邀请音乐教师当评委,对赛歌活动进行全程观摩与点评,最后评选出冠军。通过这一类的教学活动,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也增强了学生的信息搜集、分析、整理、加工能力,还激发了学生的互动交流、团结合作的意识。总之,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互动模式可创设和谐、富有生机的课堂氛围,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热情。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碰撞,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感悟中,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理解层次,真正成为音乐课堂的主角。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10
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教师要深入认识流行音乐并加强对流行音乐教学的重视,将流行音乐作品巧妙融入到音乐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发挥流行音乐多层面作用,引领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课程知识,在发展音乐思维能力中塑造健全人格,科学促进综合素质发展,提升音乐教学革新成效。
一、结合学生音乐兴趣点,利用现代技术引入流行音乐
将学生作为学科课堂教学的主体是新课标对高中音乐教学提出的明确要求。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科学转变传统教学中师生角色,结合班级学生音乐兴趣点,科学选择并利用现代技术引入流行音乐,为音乐课堂增添新的元素,有效展开流行音乐教学,借助流行音乐作品,点燃学生音乐学习兴趣,增强音乐课堂参与程度,为实现音乐教学目标埋下伏笔。以“描写母亲的歌曲”为例,在音乐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利用多样化路径,深入了解班级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以及歌手,准确把握教材中“描写母亲的歌曲”歌曲旋律、节拍、内容、风格、主题等,结合班级学生兴趣点,科学选择适宜的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作品,有机整合音乐课堂教学内容。比如《懂你》,词作者黄小茂,曲作者薛瑞光,演唱者满文军,用真挚的语言和旋律,诉说了对母亲的热望。包括《母亲》《常回家看看》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现代技术将《懂你》等同主题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入课堂,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在图片、动画、声像等相互作用过程中巧设音乐课堂问题,比如教材中“描写母亲的歌曲”和《懂你》现代流行歌曲的区别,包括毛阿敏《烛光里的妈妈》、宋祖英《最美的女人是妈妈》、周杰伦《听妈妈的话》等,引导学生有目的性地聆听、欣赏这些歌曲,在对比赏析过程中把握各自内容、主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进行不同层次探讨、交流,巧借引入课堂的流行歌曲,科学探究课堂问题,在分析、解决过程中对课堂内外以“母亲”主题的歌曲都有新的认识,准确把握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亲自诠释,在具体化歌唱实践中,点燃音乐课堂教学兴趣的同时学会珍视亲情,在完成教材歌曲教学任务中实现有效流行音乐教学。
二、深挖音乐教材歌曲内容,形成良好个性品质
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魅力,内容与形式多样化,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乐都适合引入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新课标为出发点,深挖音乐教材中歌曲内容,在把握主要内容、主题过程中将“积极、向上、健康”的流行音乐作品引入课堂,促使学生在欣赏课堂内外歌曲过程中获取音乐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以“描写爱情的歌曲”为例,在这类型音乐歌曲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方面入手,深挖音乐教材中爱国思想歌曲具体内容,准确解读歌曲主题,并将表达爱情的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比如《思念》词作者乔羽,曲作者谷建芬,演唱者毛阿敏,用优美的语言和深沉的旋律表达了人生离别的思念、惆怅之情。教师要在把握《思念》流行歌曲内容、主题等基础上,科学整合音乐教材中“描写爱情的歌曲”教学内容,促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丰富,促使学生准确理解、掌握教材音乐内容过程中诠释爱情题材的歌曲,在层次化实践中形成良好个性品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多种可行的教学方法引入其中,比如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合作学习,深化课堂音乐教学方法与内容,打造高效流行音乐课堂教学,解读《思念》流行歌曲的同时将同主题的其他流行歌曲引入其中,比如王菲《我愿意》、邓丽君《月亮代表我的心》、老狼《同桌的你》,进一步深化以爱情为主题的音乐课堂教学,引领学生有效聆听的同时赏析并准确理解歌曲内涵、主题,在分角色诠释歌曲过程中培养正确的爱情观,包括音乐感知力、音乐鉴赏力等,让学生在流行音乐作用下的音乐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完善音乐知识结构体系,发展自身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有机衔接课堂内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全面发展是高中音乐教育教学强调的重要方面。在流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机衔接课堂内外,借助课外拓展延伸课内,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实践平台,在诠释教材歌曲、流行歌曲中巧用自身有限的音乐理论知识,在完成音乐实践任务过程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同时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以“描写朋友的歌曲”为例,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科学衔接音乐课堂内外,在把握教材歌曲内容的过程中合理选择课外流行歌曲,比如《好汉歌》,歌曲粗犷、豪放,生动表现“梁山好汉们”豪爽不羁、讲义气的性格,曲调取自河南民歌素材,可以将其穿插到教材中同样描写朋友的歌曲中。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班级学生喜欢的其他以“朋友”为主题的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比如费玉清《一生朋友》、庞龙《朋友抱一下》、周华健《朋友》,和教材中“描写朋友的'歌曲”内容有机融合,联系课堂内外,巧设课堂教学问题。教师要科学引导、启发学生,在探索、思考、解决音乐课堂问题中准确把握教材中歌曲主题,还能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感染教育,让学生学会真诚对待朋友,学会珍视友谊,正确处理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友情观。以“教材中青春为主题的歌曲”为例,在流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我们的纪念册》《友谊天场地久》等同主题流行歌曲引入课堂中,还可以把当下电视剧或者电影中以青春为主题的插曲、片尾曲引入其中,比如电影《芳华》的片尾曲——《绒花》,收录于专辑《乡恋》,该歌曲是电影《小花》主题曲,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情深意笃、感人肺腑。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电影精彩片段,在课堂内外多层面结合中引领学生学习教材中以青春为主题的歌曲,在把握旋律、节奏中学唱歌曲并进行诠释,对“青春”有全新的认识,珍惜匆匆青春岁月。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在整合教材歌曲与流行歌曲的同时,开展同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顺利拓展延伸课堂教学,引领班级学生进行不同层次音乐实践,在互动、交流过程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提升音乐综合实践能力的同时拥有正确的价值取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等,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使新课标背景下的流行音乐教学更加有效。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要站在新课标的角度,准确把握深受高中生喜爱的流行音乐作用,结合音乐课程教学情况,以学生为切入点,科学选择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作品,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入手巧引流行音乐作品,在理论、实践两个层次科学衔接中,实现有效的流行音乐教学,科学引领学生感知音乐作品旋律、节奏、内容等,在实践中科学培养音乐“感知、鉴赏、表现”等方面能力,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同时更好地张扬个性,客观呈现新课标背景下流行音乐教学亮点。
参考文献
[1]屈乾伟.浅谈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xx(07):181.
[2]李子军.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xx(11):42-43.
[3]侯高峰.浅析新课标下将流行音乐引入高中音乐教学中[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xx(14):177.
[4]张舟.浅谈流行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J].北方文学(中旬刊),20xx(12):172.
[5]彭林君.流行音乐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与应用[J].教师博览(科研版),20xx(02):90-91.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11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改进,高中音乐的教学形式也在进行不断的创新,通过不断的创新来培养学生的兴趣,提升教学的效果。在应试教育中,往往只注重语文数学等科目的发展,忽略了音乐课程的教育培养。本篇论文就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高中音乐的教学进行分析,力求能够通过对音乐的创新与改造,使高中音乐课程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同时也希望能够为高中音乐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音乐教学;创新路径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高中的音乐教学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同时也是机遇的来临,要想高中音乐教学发展的更好,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与改进。所以在日常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不断的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逐渐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自身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下,要让学生成为音乐的主体,通过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方式的应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在不断进行教学创新的同时实现独特的教学模式,要加强对新课程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分析,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一、目前音乐教学的现状
(一)音乐教学过于传统
现在的音乐的教学基本还是以传统的声乐和民族歌曲为主,高中还包括一些励志或者爱国歌曲,有时还会教一些曲谱等专业性的音乐知识。但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音乐放松自己,调节自己的学习疲劳,培养更健康的心理素质,也慢慢增加对音乐的欣赏力。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更多人愿意接受的是流行音乐,能够反应时代潮流的音乐,对于音乐教师教给大家的传统音乐来说,更多人不愿意接受甚至排斥,这就没有办法更好的去发挥音乐的主要目的,不仅没能为学生调节心里压力,反而让学生更加排斥传统的音乐教学。
(二)对音乐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对于高中生来说,家长和老师灌输的更多思想是要参加高考,应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备考上面,对于音乐的学习是一种时间浪费,在家长和老师的不断熏陶下,养成了一种以学习为重的思维,对学习以外的事物漠不关心,他们不得不放弃对音乐的喜爱,在音乐课堂上的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音乐教师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更加无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没办法培养学生的兴趣,更加疏忽对音乐的学习,从而使传统的音乐教学寸步难行。[1]
二、新课程改革下学习音乐的创新方式
(一)增添教学内容,增加课堂学习丰富性
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于高中音乐鉴赏来说,主要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提高自身对音乐的鉴赏能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室应该注重教学质量,可以根据一定的情境创设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慢慢提高学生的兴趣,在音乐鉴赏的课程中适当的增添新的教学内容,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投入到课堂之中。对于高中音乐来说,教师选材要注重课本的实用性,考虑到教材对整个教学质量的影响,要重视教材的使用和挖掘,全面考虑教材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中,要想适应新课改的形式,就要不断去进行创新,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内容去让学生去感受每节课的不同,不断提升学习的丰富性。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已经开始应用到教学之中,并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对于高中教学来说,多媒体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的展示丰富的音乐知识,或者是模拟音乐的专业性知识,通过幻灯片展示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音乐鉴赏的丰富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下,要注重多角度去分析音乐本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欣赏的同时不忘去主动参与到其中,不断提高自身鉴赏能力。[2]
(三)进行形体教学,锻炼学生胆量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强调人文和素质教育,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于高中的教学来学,要想取得重大的突破,就需要对之前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变,不要只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应该学会将形体教学应用到整个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形体教学来锻炼学生的胆量,让胆小的学生得到身体和心理的放松。音乐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内在和外在都进行素质教育,要对每一位学生负责,塑造更加优秀的学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提供很大的便利。
(四)丰富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学习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我们的音乐教学了,对于现在音乐的主要分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特色的教育模式,发挥更大的优势,让整个音乐教学能够对学生有更大的作用,不要只局限于应试教育,要努力发挥更加具有创新意义的新教学。而且传统的教学模式不适合现在课程改革后的教育,所以改变是必须要经历的,要有新的创作思路,去一步一步的改变传统思想,更加优秀的去创造出新的高中音乐教学,让整个音乐教学发挥它最大的优势,让接受教育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完整的教育。[3]
三、结语
总体来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的音乐教学需要花费精力去克服创新道路上的种种困难,明确音乐鉴赏的意义,做到系统全面的教育方式。对音乐老师的要求就是在教育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愿意接受,不断的去创新,不断的去寻找新的教学方式,让整个音乐教学发挥最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邢军.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元文化的作用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xx.
[2]靳琴琴.新课标下创新高中音乐教学方法相关分析[J].中学教学参考,20xx.
[3]李锻炼.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的思考[J].网络财富,20xx.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12
【摘要】音乐是最能打动人类心灵的听觉艺术形式,在现在教育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发挥着德育教育、审美教育、艺术教育、人文教育功能。通过音乐教学能帮助学生掌握基本音乐知识,培养学生正确音乐审美取向,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但实际上,当前高中音乐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很多时候难以获得预期教学效益,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势在必行。因此,本文针对合作教学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中教育;合作教学;音乐教学;教学方法;教改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说:“音乐能用旋律治疗人的脾气和情欲。”通过优美音乐艺术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能提升学生品格,净化学生心灵。但音乐属于相对抽象的艺术,在学习中对学生认知能力有一定要求,若沿袭传统教学方式方法难以获得理想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合作教学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知识抽象性的削弱,更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其产生学习动力。合作教学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值得探讨和研究。
一、合作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合作教学法最早提出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是世界公认最有效教学方法之一[1]。该教学方法突破了传统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利用优秀学生带动基础薄弱的学生,通过学生合作学习方式弥补教学不足。合作教学法的`应用能帮助学生突破个人学习困境,实现了一种互助性的学习,属于典型帮教式学习模式。
二、合作教学融入高中音乐教学的作用
音乐教育不仅能发挥艺术教育作用,更有助于文化课教育,贝费里奇曾说过:“音乐有助于思考。”但高中生音乐基础、认知条件、学习能力都有所差异,传统教学方式方法所能取得的教学效益非常有限。在传统高中音乐教学模式中,一些学生由于跟不上课堂节奏,便会渐渐失去学习兴趣,放弃音乐学习,课堂上敷衍了事。而在合作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小组成员可相互帮助、相互激励,在小组的帮助下学习效率更高,并且在小组学习氛围影响下,更容易产生学习动力[2]。另一方面,合作教学法的应用更培养了学生社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强化了音乐教学实效性和有效性。
三、合作教学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一)转变教育思路。合作教学在教学思路上与传统教学有一定差异,若想实施合作教学教师自身就要先转变教学思路,认清自身职能的变化。以往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模仿教师学习。而合作教学更多的是把课堂交给学生,关注学生个体,突出“学”的重要性,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了学生的引导者。因此,教学计划设计中,应以学生为中心。
(二)科学分组。由于合作教学过程中,学生要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因此,分组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若分组缺乏科学性,便无法取得预期教学效益,甚至影响整体教学计划实施。为保障分组科学性,在分组前教师有必要对学生音乐基础和学习能力进行测试和考查。尽可能将不同性格、不同音乐基础、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分为一组,从而实现小组成员间的互补,让音乐基础薄弱的学生能得到其他小组成员的帮助。
(三)学习任务布置。合作教学实施中,学习任务布置非常重要,要考虑到合作教学需求和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在学习任务布置前,应对合作教学进行说明,使学生了解教学意图,配合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不同小组,教师可因材施教,布置不同标准的学习任务。在学习任务布置后,教师要采取差异化教学引导手段,对每组进行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四)合理教学评价。合理的教学评价能提升教学有效性,检验教学质量,确认学生的学习状态。且通过教学评价,教师能了解到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强化教学针对性。但合作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评价也应做出合理调整。基于合作教学的教学评价不仅要有个人评价,更要有小组评价。小组评价能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结束语:音乐教育发挥着重要教育职能,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过正文分析可知道,基于传统教学的音乐教学难以实现预期教学效益。而合作教学为高中音乐教学改革提供了途径,基于合作教学的音乐教学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突破个人学习困境,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弥补了传统音乐教学缺陷,非常值得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应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贞.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xx,13(29):155+157.
[2]赵冰.普通高中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xx,34(02):88-95.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13
摘要:音乐可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陶冶情操。当前高中课时紧张,学生思绪总是被高度绷紧,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应试教育教学体系下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缓解学生压力,教师应该在学生音乐审美、鉴赏方面多下功夫,帮助学生建造一个和谐健康的心态。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培养;审美能力
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繁重,学生学习压力大,这时如果学生对于音乐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享受能力,其可以有效的环节学习压力,促进学生综合水平能力的提高。当然教师应该在音乐课堂要积极实行一些有利于学生积极心态塑造的情境,让学生在怡然自得、无压的环境中充分的释放自己。
1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认识,使之充分体会音乐情感
音乐类型至繁多,要想让学生对音乐具有一定的感知审美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于音乐的分类较为熟悉,从学生对音乐认识方面着手逐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为纯音乐和有歌词的音乐,向来学生比较乐意倾听有歌词的音乐,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上来看,教师应该授予学生正确认识音乐的观念。音乐教育的本质是锻炼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鉴赏能力,以期能与音乐人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以便达到陶冶情操,深化情感的目的。因此,教师从纯音乐中逐步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的组成,如:节奏、乐器和旋律等,让学生在不掺杂其他外围因素的前提下不断的具备对音乐的感知审美能力,同时对纯音乐的选择应该具有可高度审美鉴赏的特点,帮助学生能够顺利理解曲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的情感在音乐中淋漓尽致地达到共鸣。让学生在领会了音乐的形式和组成的前提下,教师在再将学生对音乐审美的触角引入到民族音乐和流行音乐的`领域,让学生在传统的古典音乐中寻求一些历史典故,从音乐中丰富中国的文化思想。教师应该让学生对于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进行一个对比,如《高山流水》和《菊花台》进行对比,从而冲击学生对音乐认识的层面,为整个音乐体系的鉴赏奠定审美的基础。
2注重音乐课题导入,丰富学生审美角度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渗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当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注重音乐课题导入,全面丰富学生审美角度。好的音乐课题导入是将学生思维顺利牵扯到本节课的关键所在,学生只有能够将思绪充分的融入到当前的音乐氛围,才能进一步的培养学生高压的审美情操,对于塑造学生的真、善、美的性格的养成具有显著功效。首先对与课题引入的音乐要具有启发性和深刻性。例如:可以引入《欧洲民间音乐》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充分地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个相关的欧洲民间场景的音乐,其画面要与此音乐尽可能表达的感情要切合,同时画面要具有一定的感染力,这样首先可以在视觉和浅听觉上可以全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师应该传输学生关于欧洲国家一些音乐的文化背景,让学生能够具有一定的音乐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此音乐的认识,让学生能够在对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和力度上进行充分的把握,从而呼唤起学生对歌曲的情感。再如:在学习《码头工人歌》时,教师应该寻找一段关于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音乐背景资料,让学生对于音乐描绘的场景具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学生在了解相关背景条件下能够深刻体会人们当时手的压迫和反抗斗争的情感,不断启发学生学生对于音乐审美的切入点。
3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提升联想想象能力
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而联想是学生能够针对自己的生活体验或者见过的生活场景,帮助学生与作者所表达出的感情达到共鸣。经研究表明,要想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不同类型音乐的鉴赏能力,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音乐所具有的构成形式,如欧美音乐、音乐主义、交响曲、合唱、浪漫曲等,让学生能够主动去挖掘教材音乐的独特感染气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具体的曲目去培养学生对音乐场景的想象能力,以情带声,以声传情,以便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例如,格罗菲的《大峡谷》一曲,教师应该先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作品旋律对于学生听觉上具有怎样的冲击,学生很容易感受到音乐的旋律中充斥着电闪雷鸣、风雨漂泊的景象,教师指导学生意识到强弱刚劲有力的对比,对于整曲音乐的表达方式上具有怎样的作用,通过这样对学生联想、想象方面的刺激,并通过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闷雷滚动声交织而成的风声雨声,丰富学生对音乐的体验能力。通过联想让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作品的意境所在,使学生能够在音乐的音色、力度上不断感受作者在制作时所具有的情感,以便使学生对音乐鉴赏具有一定的方向,并能够充分通过想象来体会欣赏,从而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同时教师在学生对于音乐的精神美过程不要过多的干预,让学生的情感能够自由流露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也是素实施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应该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观念,让学生能够在提高对音乐的审美能力的情况下有效陶冶情操。
参考文献:
[1]张永芳.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山东师范大学,20xx.
[2]王梦雨.高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天津师范大学,20xx.
[3]陈宁.浅谈如何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xx,01:168.
[4]崔宏.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考试周刊,20xx,63:170.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14
【摘要】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就在于为学生和教师展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尊重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高中音乐教学
随着我国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程展开了积极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这四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
一、现状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的音乐课,则形同虚设。
2、对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繁、难、多、旧,有些教学内容出现过杂、太乱、知识无序的情况,没有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科之间缺乏综合性。
3、对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在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单纯的灌输音乐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与形式过于外在和花哨,与教学内容相脱节。而音乐的学习过程则是一种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视教师的讲授,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教学的结果,轻视教学的愉悦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轻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4、对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评价相一致,都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多“以智商式思维”为理论依据,以纸笔测验为唯一方法的学校评价等等。
二、以多元智能为指导的高中音乐教学对策
教学是学校永恒的旋律,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形态,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也将进入新的阶段。由于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面对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1、在教学目标方面。高中音乐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地、有个性的发展。
2、在教学内容方面。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能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理解而教。因为,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展某种特定的智能,高中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论文范文 )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在教学方法方面。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师的“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的“学”的方法。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还将不断出现。多元智能课程的方法就是一种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的方法。“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的“艺术推进项目”认为:“当我们把音乐当作一种智能来看的时候,我们所进行的音乐教育就和音乐教育课或音乐技能训练有所不同了。我们应该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表演、欣赏、创作及思考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态度,并理解音乐和学习的关系,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教学是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开启学生的多种智能,已达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学目的。
4、在教学评价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依据教育方针、一定的教学目标,利用可能的评价技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以期改进教学工作。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多元智能的评价中非常重视真实测验。加德纳指出,我们测试学生多元智能的最好方法是,观察学生如何运用每项智能的符号系统。
三、结束语
多元智能理论是我国近年来关注的国外教育思潮之一,加德纳把智能定位为我
们今天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我国今天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支点;同时提出了智能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我们的教育观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呼唤我们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 ,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而随之变化。
总之,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该立足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与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融合,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们学生的教学实际,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而服务于我们的音乐教育改革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15
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视听氛围
比如《长江之歌》主要描写了长江波澜壮阔的奔腾景像,它是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的一首经典之作。对于远离长江的学生来说,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长江的壮美广阔,对于歌曲所营造的氛围也感触不够真切。而通过多媒体来播放有关这首曲目视频,则可以将旋律激昂、宏达的意境展现给学生,把学生带入更加开阔的想象空间,以更加灵动的音乐韵味唤起他们心灵的悸动,在这份奔腾中的音乐氛围内享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视听审美
开展音乐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提高民众的音乐素质,其中,审美能力是构成音乐素质的重要组成,它包含音乐感知、音乐兴趣和音乐情感等多个方面,学生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就是在接受特殊音乐审美活动的过程,借助多媒体这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将音乐审美教育的功效发挥到极致。由此可见,通过音乐多媒体教学,大幅度的增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既有利于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知识的记忆,又能够促进他们音乐审美的进一步升华。亲情永远是对学生开展音乐德育渗透的最好素材,也是开展学生音乐审美能力培养的首选内容。因此,在让学生欣赏《懂你》这样题材的佳作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得到良好的情感熏陶。首先用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展示一组组母亲辛劳忙碌的场景,然后配上《懂你》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感受歌词中关于“母爱如山”的.演唱意境,让学生打开情感的大门,从内心深处去感恩母亲,感恩生活。依托多媒体声像,更加形象的展示了歌曲内容,引领学生去感知歌曲传达出来的真挚感情,从而改善高中音乐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强烈的视觉体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自新课改推行以来,现代教育更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的主动性,这也已经成为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同样的,在高中音乐多媒体教学中,也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使得学生在欣赏同一首音乐作品时也会有不同的看法与见解,而不是千篇一律的阐述相同的观念。毫无疑问,多媒体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美妙的视觉艺术,以试听符号为媒介进行教学信息的传递,会带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震撼,在这种身临其境的视听体验中,可以释放学生的音乐天性和个性,确保学生学会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思维和情绪,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起到了积极影响。比如,利用多媒体教学来播放《草原放牧》和柴可夫斯基的《第六悲怆交响曲》时,引导学生对这两首音乐作品进行鉴赏,使学生形成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和艺术作用的基础上,深入思考音乐和人生之间的联系,然后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对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的宽广悠长,与西方古典弦乐器的悲壮激情进行对比,从而更好的理解不同种类音乐的深刻,以不同的视听体验形成不同的音乐认知和个性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教学在高中音乐课堂的有效性和实效性有目共睹,多媒体教学融声汇色,成为学生享受音乐、热爱音乐的幸福天堂,它是一种完美应用现代化技术的卓越教学手段,在拓宽学生音乐眼界、培养学生审美情趣、进行德育渗透等方面,有着突出的功效。只需要恰当科学的使用多媒体教学,就能够为高中音乐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与改变,为学生徜徉于音乐的海洋以及感受音乐的魅力奠定了坚实基
作者:卢艳 单位:鱼台县第二中学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10-18
高中的音乐教学论文15篇10-19
高中音乐教学论文1200字12-05
高中音乐与戏剧表演教学初探论文11-21
音乐教学论文11-03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05-29
小学音乐教学论文06-26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06-20
音乐教学论文怎么写?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