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

时间:2023-03-18 15:44:27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

摘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音乐审美为导向,突出美育性能;弘扬民族音乐,尊重多元文化;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人人参与是普通高校音乐课程设置必须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普通高校 音乐教育 课程设置

刚刚走过的20世纪,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艺术教育在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经过几代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在1999年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这不仅为21世纪艺术教育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大展宏图的良机,扎扎实实地做好艺术教育工作,认认真真地搞好学科建设,已成为我们的历史使命。随着教育部《学校艺术教育规程》和《2001年─2010年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的先后出台,全国大部分高校都根据本校的条件,开出了艺术选修课、必修课。但目前各高校开课情况尚处于自由、零散、无系统状态,具备什么条件就开什么课,导致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无法很好发挥艺术教育的美育功能。教育部体卫艺教司杨贵仁司长在全国高校艺术教育会议上说:“目前艺术教育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搞好艺术课程的建设。”就普通高校音乐教育而言,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给普通高校音乐教育合理定位,科学设置音乐课程,使之规范化、系统化。本文拟对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定位和课程设置体系作初步论述。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学科定位
学科定位,是课程设置的前提,只有正确的定位,才能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那么,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什么?它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如何?
一、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
何谓人文?《辞海》中是这样解释的:“旧指诗书礼乐等。……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①而文化是什么?张岱年、方克立教授主编的《中国文化概论》下的定义是:“凡是超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②英国学者泰勒也曾经指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综合体。”③北京师范大学许嘉璐在《语言与文化》一文中也指出:“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④也就是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⑤根据文化自身的本质属性,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类。物质文化包括衣食住行等,即以物质形式显现的文化,是经济基础和思想观念在人生活中的直接反映。精神文化包括艺术、民俗、宗教、制度、法律、哲学等。音乐是一门艺术,在中国古代就把其列入人文学科“诗书礼乐”之一,是精神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音乐是人文学科的重要领域。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和谐,人格健康,具有协作精神,富有创造性,是21世纪的人才观。音乐是人类思想、精神和道德美的结晶,它与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有着密切的联系。音乐有它的自由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音乐有它的情感性、愉悦性和渗透性;音乐有它的实践性、操作性;音乐有它的艺术性、思想性。音乐知识是文化知识的一部分。通过音乐教育,扩大文化视野,树立文化意识,丰富文化底蕴,提高文化素养,使学生了解音乐与人类、音乐与民族、音乐与生活、音乐与情感、音乐与政治、音乐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
通过音乐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锻炼大学生的形象思维,启发大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大学生的协作精神,使大学生的心灵世界更美丽,更宽广,更深厚,更和谐,这是音乐教育在普通高校中的神圣使命。当前,把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播的观念,在普通高校教育中已得到公认,音乐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感、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把音乐教育定位在一种文化层面上,归属于基本素养方面的教育,不仅符合素质教育的精神,使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而且有益于澄清音乐教育是“技术教育”“专业教育”等模糊认识。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是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全面素质,这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需要。普通高校把音乐教育作为一把钥匙,一把打开通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大门的钥匙。
二、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我国教育方针的教育,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使人的各种品质因素得到全面发展的教育。“以人的身心发展为目的”,就意味着素质教育必须把人的身心发展放在首位,“全面发展”就意味着必须全方位多学科地相互渗透,通过广泛的一般教育,包括人文学科、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基本内容,从感情和理智两个方面使人的各种品质因素得到全面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自身发展,教育的价值观、质量观和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代需要我们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而音乐艺术是人类文明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最具普遍性、直观性、生动性和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现形式。它以其美的形式和独特的魅力,伴随人类历史发展,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并美化人们的生活。作为审美教育或情感教育,音乐教育是最具操作性的主要形式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各种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音乐教育与大学生的情感素质
音乐是最具情感性的一门艺术,不论是在音乐创作、音乐表演,还是在音乐欣赏上,都是以情感因素为基础的。音乐的基本物质材料是音响,具有非语义性和非概念性,在艺术中最为抽象。它以声音感人,能较为深刻地展现人的情感生活,最易起到煽情作用,是人类情感的自然语言。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是以动态的方式连续地显现于一定时间之中的。而人的感情生活也是运动的,它总是从一种情感状态向另一种情感状态不停地流动和闪变。流动的最具情感力量的音乐对人的不断流动和闪变的情感是最具感染力的。人的喜怒哀乐,可以通过音乐来宣泄,也可以通过音乐来调整。当你身处逆境,碰到困难或遭受失败和挫折时,听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一定会被其浓重的音响表达出来的不向命运低头、对生活充满信心的强烈情感所感染。当你处于孤寂、忧伤、悲凉的心境时,一曲欢快、轻松、优美而富有动感的《春之声圆舞曲》一定会让你心情舒畅,情绪高涨。
蔡元培先生说:“人人都有感情,而并非都有伟大而高尚的行为,这是由于感情推动力的薄弱。而转弱为强,转薄为厚,有待于陶养。陶养的工具,为美的对象。”⑥音乐就是美的对象之一,它以流动的旋律美、跳动的节奏美、和声的色彩美、曲式的结构美等构成音乐美的整体,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人为之感动、陶醉。进入音乐的审美情境,会使人轻松愉快,脱去尘劳,不断以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进入音乐的审美情境,会使人的个人欲望、功利等受到洗涤,使理性渗入感性,社会性渗入个体,从而转为高尚的审美情感。乌克兰人说:“一个人手里抓着小提琴,他就不会干坏事!”这条古老的格言道出了音乐美化人心灵的巨大力量。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人才预备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

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

【论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设置体系】相关文章:

论审计方法体系05-17

论先秦货币的两种体系05-31

论现代审计学的风险概念体系06-05

论公平责任原则在我国侵权法归责原则体系中的地位05-30

高校公共体育健康教育课程创新体系的建设研究论文05-26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人文课程体系的建构论文(精选10篇)08-11

发达国家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及启示论文05-16

论悔恨05-07

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05-29

论批判的终结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