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谈中国化之先锋戏剧
摘要:长期以来,先锋戏剧带有明显的西方特征,这使中国的先锋戏剧常被误读为西方戏剧的照搬。但实际上中国的先锋戏剧是有独立品格和特征的。中国化的先锋戏剧包含三个层面:第一,演出地以中国为主战场;第二,演员主体是中国人;第三,戏剧本身具有中国风,即具有本土化特征。新时期以来的先锋戏剧有着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西方各种理论思潮的引入,使人们迅速打开视野,对照中国的现实加以引用、吸收与发挥,这一事实本身便带有迥异于西方的中国特色。关键词:中国化 先锋戏剧 现代性
一
在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是两个不同时代的标志。先锋派同现代派和后现代派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结,又有所不同。但是作为文化范式的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在中国几乎是同时被译介的。二者并没有被做出过严格意义上的区分.而是采取一种几乎同时接受的方式进行的。从这一点上看,先锋派等同于现代派,而现代派当中又包含着后现代的元素。它们在中国缺乏强烈历史感和时间感.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它们是作为宽泛意义上的“先锋”被笼统接受、摹仿和学习的。
回观20世纪,反理性原则一直贯穿其中。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派、荒诞派都透露出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对19世纪传统现实主义戏剧进行全面反叛首先是对常规的舞台表现手段的反叛,其次是对近乎平面化的表现内容的反叛。在戏剧领域.斯坦尼斯拉夫演剧体系、安德烈·安图昂为代表的自然主义、对“第四堵墙”所强调的生活本真状态与细节真实的强调均遭到质疑进而被不断反叛。戏剧的表现视角从关注生活的浅层真实走向生活的主体——人所具有的内心的本真状态关注内心是一个向内转的过程。是从宏观的社会关注向微观的自我关注转型过程。如果说此前的戏剧是以社会问题为核心,以人为串连基点的话,那么此时的戏剧在社会环境巨大变迁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转向了以人本身存在为核心,以人性的可能存在为基点。这样的社会环境以及由此造成的人内心的巨大震荡.为各种先锋戏剧形式得以产生并且发展提供了极为丰厚的土壤。
可以说西方“先锋”意识的产生是其内部自发进行的,源于自己对自己的怀疑,是在自己的文化母体中孕育产生的,是自己对自己反省和批判的产物。而中国的“先锋”意识多是从对外部社会的怀疑开始的,是外部的变革激发了知识分子的怀疑和批判精神,在这种社会外力的作用下,急功近利地借用西方的一种现代意识并且采用其相对应的概念成了中国知识分子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而对于其是否完全适用中国的现状并没有做出清晰积极的思考。也就是说,严格意义上,中国的先锋和现代主义观念来自于外部.而不是自发的内在的衍生物.它是对西方先锋派和现代派的一种加工改造甚至是变形。中西方的先锋派艺术的起源于此相当不同。西方的艺术多源于对自己的否定,无论是形式上的还是内容上的,比如象征主义戏剧对自然主义戏剧的否定,它们是植根于自己的母体进而对其步步否定慢慢建立发展起来的。而中国的先锋派艺术开始多是根据自己的好恶从西方选择移植过来的.可以说是一种新奇的混合物。它们既有着中国气质。又有西方“异质”。
历史时间的错位、历史文化语境的不同,个人心理、社会心理以及文化心理的差异.使新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对西方文化艺术理论的接受带有强烈的自我文化记忆。新时期以来,主体意识的薄弱和生命感性意识的缺失使中国的知识分子近乎贪婪得注视着西方的精神成果。进而希望借此对中国民众进行一种精神的启蒙。如果说西方的各种主义和流派具有强烈的历时性的话,那么这些流派和主义在中国却是以共时性的方式展开的,他们在中国呈现一种平面化、杂乱化以及拼贴化。他们缺乏一种时间逻辑性.可以说是在一种取消时间语境的状态下进行的.这是中国先锋派和现代派的一个重要特色。
对于中国人来说.西方永远是中国人眼中的西方,这其中夹杂着诸多的误解和误读。误解和误读的关键点在于中国化这一视点,即我们对西方各种文化思潮的关注其实是以我们本国的发展以及变化为基点的,其根基在于中国。因为我们所以引用借鉴。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出了有利于我们自己的选择.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先锋戏剧的主体并不是对西方先锋戏剧原本的照搬,而是根据中国的实际,准确的折射出新时期以来中国人在不同阶段的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现实矛盾、思想困惑和人性变化的中国戏剧。它通过借用西方先锋戏剧的种种形式来展现具体的中国化的内容,直指中国情境下人的心灵和灵魂,其带有强烈的本土化特征,这种本土化特征是一种思想内容上的中国化现实化。另外,对于戏剧本身来说。它还加入了中国传统的戏剧元素。所以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中国的先锋戏剧都因具有自己的特色而有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从世界各种先锋艺术的产生及发展来看,其先锋性都深深植根于本土的历史文化土壤中,对传统文化的固有规律和稳定状态进行反叛、消解,从而寻求艺术发展的新路径。而不同国家先锋艺术发展的相似和相通之处,也在于它们的精神诉求的相似性,也即是在对现代性追求这一点上达成了一致。先锋艺术在深层上,具有强烈的本土化特征.这种本土化特征在不断区域化进而全球化的开放发展过程中相互渗透影响.同时被一种文化本质追求的精神相似性所掩盖。先锋艺术并非凭空产生,不同国家的先锋艺术相互影响进而发展,都是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完成的。先锋艺术虽然具有强烈的反叛精神和革命意志,但是无法否认其存在的基础和反叛的目标的巨大作用,如果没有这个本土化的基础,先锋艺术本身就没有价值和意义。而各种不同的先锋艺术之间跨国性的影响也是在本土化的基础上寻求的。一种先锋艺术影响并促成另外一种先锋艺术.无论是本国内的,还是国家之间的,从本质上说,都潜藏着巨大的本土化背景。
具体来说,在思想内容上,中国的先锋戏剧所做出的思考永远走在中国的时代发展的前列。它是一种前卫思考的具象化表现。这种前卫性思考带有强烈的文化对抗性特征,而对抗的本质在于对民众思想上的启发和思路上的开拓,是对现代性的一种诉求。萨特的存在主义所主张的生命存在和个体意识、叔本华的悲剧意识和非理性、尼采对上帝的否定和对自我意识的肯定、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和人的潜意识探究等等这些对中国人起到了巨大启发作用,但这种启发是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发生的,其带有明显的中国化特征。中国化特征的体现主要是在一种文化精神和思维方式上。这一点中西方永远存在一种可比性,而不是一种完全的照抄。因为中国和西方有着不同的政治文化制度.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不存在一种环境意义上的完全吻合。在“文革”之后,中国人开始思考人的主体性,这一主体性的思考的原因源于“文革”对人的主体精神的屠戮,人在一种外在强力的直接作用下丢失了自我,完全附属于国家的政治话语,忽略了自我的个性要求,摒弃了个人化的追求.呈现出一种围绕国家大政方针的集体共同意识追求的特征。人的内心的丰富性遭到了强烈的抑制。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人道和人性被引起强烈关注。
周扬在“全国纪念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学术报告会”上做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的报告,这场报告使人道主义得以关注。周扬在报告的第四部分“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中
【谈中国化之先锋戏剧】相关文章:
谈音乐与戏剧的完美结合03-19
俯视与仲视-谈中西戏剧观众心态视角差异03-18
谈戏剧治疗元素在电影《甲方乙方》里的运用03-19
谈《内经》营卫之气与睡眠03-15
谈素描情感-绘画教学之随想03-19
谈孔墨教授之精神与大学教育03-20
初中化学论文之十谈胶体02-27
谈民法中的衡平法原则之适用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