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新课程

时间:2023-03-18 23:02:36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体验新课程

.摘要:新课程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展示自己的机遇。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次改革中实现“蜕变”。作为一名艺术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完善自己的教学。在一阶段的艺术教学中,我深切体会到身为艺术教师首先必须进行三个方面的转变,我把他总结为“三态”。
关键词:新课程;艺术;教师;情态;语态;形态

艺术课程是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种新型课程,它是在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课程基础上构建的一门综合课程。新的课程标准就是要告诉孩子,艺术并不神秘,并不遥远。怎样唤起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情?教师的教法与引导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艺术课一阶段的教学、探索,我把它总结为“三态”。

1 情 态

长期以来,老师们在韩愈老夫子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影响下,每个老师都模式化为一个“领导者”了。身为“领导者”,自然就想着自己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只能听自己的,自己必须强于学生,这样才“师道尊严”。本来该属于孩子的金色童年失去了灿烂的光辉,本来该洋溢在孩子脸上的笑容变成了未老先衰的沉重,本来孩子灵动的双眼化作了呆滞的一潭死水。 新艺术课程的诞生使原本呆板、单一的教学模式变的活泼而又丰富,既有感性认识,理性反思, 又具心灵感悟,让学生在掌握学科能力和品位文化的过程中建立一种对艺术的感悟,而不是单纯的唱歌、画画、跳舞、表演,让学生在艺术的感召下迁移学科能力。所以,我们不应再把自己局限在三尺讲台,而应饱含情感,充满激情,与学生一起投入艺术所创设的情景之中。怎样才能为学生开设令人陶醉的艺术乐园?我在《中秋节》这一课上,尽情让学生充分体验节日的氛围,感受节日的意义。我首先深情地演唱了一段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同学们已被深深地打动,轻声跟随着节奏唱了起来。当谈到中秋的情感与色彩时,他们思维活跃,讨论热烈:认为“中秋节”有甜蜜,有伤感,所以色彩应该很丰富。A组学生认为中秋节是团聚的节日,应用粉红色,桃红色,表示甜蜜,幸福。B组学生认为中秋佳节,是丰收的节日,应用黄橙色。C组学生认为“中秋”也是常娥与后弈分离的日子,充满了无耐、幽怨、哀愁,所以,用深深浅浅的蓝与紫来表达也不为过……小小的课堂,就象一个演讲台,气氛异常热烈,同学们在讨论中感觉到中秋节是最具诗情画意的节日。中秋除了用色彩表达外,诗歌则不失为一种美好的表达方式,当我们师生共诵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时,我身边的一位学生不经意中拉住了我的手,眼中含着感动的泪水。此时此刻的我仿佛沉浸在与亲人团聚地幸福之中,眼前的孩子是多么真诚、可爱、亲切,我感到人间充满了真情、热情……我们在亲密的合作中体验到了艺术的魅力。可见,教师的情绪相当重要。当教学活动需要温暖、柔和、优美的情绪时,教师应先用自身的平和、深情、充满爱意地“发出信号”去感染学生,当学生的情绪高涨,到了将无法自持时,那么,教师必须“冷静”。只有当教师与学生一起产生和谐“共鸣”时,学生才会被你的“情”所打动。教师的情态随时都处在被学生的感知过程中,当你微笑,点头,轻拍学生的背或握拳以示鼓励,赞赏或又扬眉,摇头时,“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更要营造一个平等,活跃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欣赏的热情,让他们想说,敢说,畅所欲言,尽情领略艺术的魅力。

2 语 态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一个“情”和“美”字。课堂教学中,精练的语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言中让学生感受激情,在表演中让学生动情,从而使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并富有激情。通过教师声情并茂的声音把学生带入艺术情景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并为之动情。比如,在《走进大师》这一课中,为了介绍了俄罗斯画家列宾的作品《伏尔加河的纤夫》。在背景音乐(《伏尔加船夫曲》)的伴奏声中,我满腔悲愤地朗诵着诗人涅克拉索的诗句:“到伏尔加河边去,是谁在伟大的俄罗斯河上呻吟?这呻吟声像是一支沉痛的歌曲,那就是纤夫们在痛苦地行进。”婉转悲切的语调立刻把学生们带入了那遥远的19世纪沙皇统治之下的俄罗斯——伏尔加河畔,一群衣衫褴褛,蓬头诟面的纤夫们,顶着烈日迈着沉重的脚步,擦着地皮艰难地行进着。鲜活的艺术形象展现在同学们眼前,他们心潮澎湃,怒目圆睁……我注意到他们的小手都拽地紧紧地,满腔悲愤,他们为纤夫们的命运表示不公,他们对沙皇的统治表示痛恨!当《伏尔加船夫曲》再次响起 ,“哎嗨哟,嗬……”沉重的歌声中同学们模仿着纤夫的形象拿起了身边的绳索,勒在肩背上,迈开了艰难的第一步。歌声忧郁、深沉、浑厚、有力!画面赤黄的色调弥漫着一种焦躁,凄凉而悲壮!学生们深深地体会到纤夫的生活是多么苦难,他们忍辱负重,坚韧不拔,踏平这世界的不平之路!这种身临其境的艺术实践给学生创造了鲜活地生命体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含义。这就是精练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在许多学生缺乏信心羞于表现时,教师说一句鼓励性的语言更尤为重要。在《健与美的丰采》一课中,我曾设计了形体创作这一环节。“同学们,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最伟大的,我们班的同学都比较有个性,有才能,下面就是你们展现自我的时候,让我们共同领略你的丰采。”话音未落,同学们早已摆出各种各样的健美姿态……教师正确、适当的评价语言又能使学生充满信心,激发广大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成为美的创造者。

3 形 态

教育以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为最终目的。马克思主张培养“体力和智力都得到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的全面发展的人。现在,艺术教育的综合化为人才培养,学习渠道的多样化提供了保证。越来越多的教师敢于打破传统的“秧田”式课桌椅摆放,尝试让学生以小组(友情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形式。在我国的古典教育名著《学记》中,就有对合作学习的阐述,“独学而无有,则孤陋而寡闻”,学习中讲究互相切磋,彼此交流,可以增

【体验新课程】相关文章:

新课程实验课题开题报告09-01

理性转化物理差生积极实践新课程06-01

简析提倡体验的文学批评05-16

新课程化学相异构想转变策略探微(一)05-13

新媒体环境下的体验广告形态文学论文04-29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05-31

试析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实效性08-24

新课程香飘满园,新教材精彩纷呈,新起点自我挑战05-12

继续教育论文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心得体会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