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谈声乐教学中的示范与模仿
摘要:声乐教学中,示范是一种最直接、高效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声情并茂、富于感情的范唱,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建立声音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审美理解力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但教师的示范也要适度、准确,否则会带来一定的不良作用。关键词:教学手段 示范 模仿
声乐教学的目的,不仅要充分训练和发展学生的歌唱方法和技巧,改善嗓音,具备通过嗓音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能力,还要让学生获得表演的知识及声乐教学的能力。由于声乐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声乐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微妙的过程,它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凭借耳朵去感知,靠耳朵去分辨正确与错误,教学上也不可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只通过讲解就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声乐教学是以技能训练为主,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掌握歌唱技能,取得一些感性认识,并且通过反复的思考和练习不断加深、加强这种感性认识,然后才能逐步理解和掌握,最终上升为理性认识。这就决定了声乐教学的主要手段必须是直观的示范,声乐教学中的示范主要是范唱。教师声情并茂,富于感情的范唱,不仅能够引导帮助学生建立声音概念,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审美理解力和审美情趣,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由此可见,教师的示范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声乐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人刚刚开始学习歌唱,往往是以模仿别人的歌唱开始的。这个阶段是声乐教学的感性认识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的正确范唱将是学生得到最初感性认识的依据。并且据此分辨什么样的声音是正确的,什么样的声音是不正确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声状况进行简单分析,并用模仿的办法唱出不正确的发声方法和声音效果,再用正确的发声法和声音效果给学生示范进行对比,使学生在视觉上和听觉上有直接感受,并能分辨出区别。如在训练呼吸能力时,会让学生用手放在教师腰和小腹上,直接感受腰围扩张、小腹微收的状态,然后由学生模仿。对于习惯张大嘴,提胸耸肩猛吸气的学生,就会用闻花香的吸气方法作示范。而对于呼吸不积极的学生,则采用惊讶式的吸气进行示范。
在学生对声音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声乐训练进入确立正确的声音概念的阶段,这时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和不同特点确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和声乐训练。声乐教学没有统一的教材,声乐技巧教学的知识没有标准化的语言来表述,故声乐教学存在着一定的抽象性和不明确性。学生在学习中常会迷惑不解,不知所措。不少学生课下不知道该怎么去练,生怕自己唱错,于是索性不练。只靠上课那短短的时间练,这样学生进步就比较慢。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通过抓住学生发声状态和所发声音的特征,对学生的声音缺点作稍夸张的模仿,并让学生找出“范唱”中的问题,然后教师再示范正确的声音加以对比,同时告诉学生自己“范唱”不对在什么地方,并把身体的正确感受告诉他们,这样可以使学生更清晰地知道声音的缺点,明显感到自己错在哪里。当学生唱出一个好的声音或乐句时,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进一步启发学生去捕捉、感悟正确的声音状态和发声方法,去体会身体各器官的协调动作。这时教师的示范就把枯燥的概念具体化,把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用具体的声音形象来引导学生感受好的声音和正确的方法,使学生正确理解老师的意图,尽快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从而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反之,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生硬地向学生灌输声乐理论,非但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使学生精神压力大,产生畏惧心理,甚至对学习声乐失去兴趣。
进入声乐训练追求完善的阶段,教师对不同风格作品进行准确地范唱,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深化发声技巧的学习,而且对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风格、增强作品的表现力有很大的作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的各个时期,音乐风格各不相同。如古典主义时期作品的声音力度不能过大,强弱的幅度也不能过分对比,在情感表达方面受这一时期理性主义的影响,不可能如浪漫主义时期和现代主义时期那样激烈,情感幅度大起大落。同一时期不同作曲家的作品风格也有各自独特的个性。海顿的作品明朗乐观、严谨匀称,颇具民间风情;莫扎特的作品精致典雅、优美抒情,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贝多芬的作品热情奔放、宏伟豪迈,富于英雄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歌曲风格也不同,意大利的歌曲热情激情,德国的严谨理智,法国的浪漫典雅,俄罗斯的宏伟壮丽。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都具有璀璨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有着鲜明的特征,平原水乡的民歌风格大多流畅婉转;山区民歌比较高亢、嘹亮;草原地区则悠扬、宽广。例如,我国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就是一首清新流畅,凄婉动人的艺术歌曲,有如中国的一幅山水画。在教学中范唱此曲时,以清纯、甜美、透亮的音色演唱,音量要有所控制不宜过于洪亮。其中两个重复“亮汪汪”,在唱第二个“亮汪汪”时,可以把它处理成山谷回声的感觉。三次“哥呀”,笔者处理为第一个较轻,唱第二个情绪激动些,声音较强些,唱第三个“哥呀”时要把情绪收回来,轻声往心里唱,以此把山里女孩子淳朴的情感表现出来。再如,我国艺术歌曲里的古诗词《长相知》,演唱时感情较内敛,歌曲中的装饰音、附点十六分音符需要借鉴戏曲中京剧、昆曲的咬字、行腔,而不能完全按西洋唱法去唱,这样唱出来曲子才有中国民族风味。
另外,组织学生借助各类音像资料,现场聆听和观摩优秀歌唱家的演唱,开阔视野、增加对各种艺术风格及演唱类型的学习,提高艺术修养、丰富专业知识。
教师的示范可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可以起到仅用语言解释所达不到的效果。但教师的示范也要适度和有针对性,不然也会带来不良作用,走进模仿的误区。我们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避免只要求学生机械地模仿教师的声音,不从理论加以分析和讲解,用示范代替讲解进行教学的倾向。这样,学生的学习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容易产生依赖思想,不自己动脑筋去思考,慢慢则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作为教师,与其说教学生如何“唱”,不如说是教学生如何“听”。教学中,笔者十分注意培养锻炼学生自己去判断声音的好坏,去感受、体会发声时身体各部位是否协调的能力。声乐教学中的模仿包括教师对学生声音的模仿和学生对老师的模仿。教师对学生错误声音的模仿可使学生清楚地分辨声音的优劣,教师的模仿可以夸张些,但要适度,不可过分夸张,更不能丑化。否则,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况,声乐老师自己是什么声部,很容易就把学生教成什么声部。教师是戏剧女高音,而学生是抒情女高音,若教师在教学中不加以理论的指导,学生一味模仿教师的声音,必然会放弃秀丽甜美、明亮圆润的音色,压舌根、撑喉咙去追求丰满浑厚、壮实有力的音质。这样是很危险的,严重者会损害嗓子。当前,声乐教师队伍里绝大多数教师自己的示范还有所欠缺,对正确的声音概念还不够清晰。对声音优劣分辨较差的学生来讲,很容易把教师声音上的不足,也当成正确的声音进行模仿。就算是教师的声音完美无缺,由于各自生理、心理上的差异以及声音本身的差异,教师掌握的唱法是针对
【谈声乐教学中的示范与模仿】相关文章:
谈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04-11
国际商务中谈“守时”08-02
谈卢梭教育理想中的“矛盾”04-24
谈英语原声电影在视听说教学中的妙用08-23
怎样处理好声乐学习中的几个关系问题03-01
谈印度歌舞在电影中的叙事作用11-14
谈音乐在体育教育中的作用论文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