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粉彩肇源的工艺基础

时间:2024-07-06 10:56:23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探析粉彩肇源的工艺基础

摘要:粉彩的产生缘于康熙五彩、珐琅彩的影响。工艺以材质为主,材质为本物特征。要识别和鉴证任何工艺品类,必须从工艺材质入手,从材质根本的工艺基础上分析,才能辨其态、识其质、中其的。

关键词:陶瓷粉彩 材质基础

  
  粉彩,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以“粉润柔和、色彩丰富、画工细腻、风格迥异”的艺术特点而风靡古今中外。清末陈浏在《陶雅》中盛赞粉彩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鲜娇夺目,工致殊常”。法国人早在1805年就把粉彩称作“玫瑰族瓷器”,认为只有高贵的玫瑰花才能与之媲美。
  据史料记载,粉彩瓷有“始于康熙、精于雍正、盛于乾隆”之说。《中国陶瓷史》载:“粉彩瓷是在康熙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制作工艺的影响而创制的一种釉上彩新品种”。即粉彩瓷是在康熙五彩和珐琅彩的工艺基础,尤其是材质基础上产生的。本文拟就康熙五彩、珐琅彩和粉彩的色料材质的分析,一叙管窥之见。
  
  一
  
  说到康熙五彩,就不能不提到大明五彩。大明五彩是明代成化年间,由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一种釉下青花与釉上红、绿、翠绿和赭色综合装饰的瓷器,旨在打破青花单一色彩的瓷绘格局。《博物要览》、《敝帚轩剩语》、《长物志》均说其因“青花间装五色”而得名,其中尤数成化窑烧制的最为精致,史有“成窑五彩”之誉。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一件成化五彩团莲纹罐,盖是雍正年间后配的。《清宫档案》记载,雍正七年四月十三日“圆明园来贴,太监刘希文交来成窑五彩磁罐一件(无盖),传旨,着做木样呈览……将此罐交年希尧添一盖,照此样烧造几件来”。由此可见,产于明代的五彩瓷也是酷爱汉文化艺术的雍正帝的珍爱。康熙年间,御窑厂在复制大明五彩的生产实践中,发明了釉上蓝彩和黑彩,尤其是俗称“古翠”的蓝彩在烧成后的呈色效果,其浓艳程度超过了青花。从此,古翠取代了青花,开创了纯釉上彩绘的艺术领域,形成了“康熙五彩”的主导地位。
  康熙五彩的彩料属于低温釉料,烤烧温度较之粉彩为高,故后人称前者为“硬彩”,后者为“软彩”。“硬彩”之硬,在于着色元素及着色机理。据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物化测定分析,五彩中的红彩主要着色剂是氧化铁,黄彩也是氧化铁,绿彩系铜绿铅釉,蓝彩属钴蓝铅釉,黑彩为铁、锰、钴和铜,即用钴土矿和铜花片配制而成的。由此所见,明清时代的五彩和粉彩大部分都是在古代低温色釉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两者在化学组成上的最大差别是低温色釉都属PbO-SiO2二元系统,而釉上彩则大部分为PbO-SiO2-K2O三元系统,在着色机理方面,绿釉和绿彩都是Cu 离子着色,黄釉和黄彩都属Fe 离子着色,矾红和金红分别为Fe2O3和金的悬浮体着色, 蓝釉和蓝彩都属(CoO4)2-离子着色。所以,五彩的炉温高达800 ℃左右,具有鲜明透彻、耐火、不褪色、不剥落、恒久如新的特点。《饮流斋说瓷》评价说:“硬彩、青花均以康熙为极轨。”有必要说明的是,康熙五彩曾兴盛一时,但随着雍正粉彩的崛起,遂遭冷落。直到清末民初时,古玩收藏界刮起一股“康熙五彩”热才渐有复苏,景德镇依照视前朝为古时的传统,把康熙五彩俗称“古彩”,也就是说,在景德镇,康熙五彩就是古彩,以区别于大明五彩。
  
  二
  
  珐琅彩源自于铜胎珐琅,始于康熙中晚期,盛于雍、乾两朝。珐琅彩瓷先在景德镇烧好精细白瓷,然后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由御用画师彩绘并烧制而成。康熙对法国的画珐琅技艺非常赏识,曾邀请法国艺人进入珐琅作供御。所用彩料,雍正六年以前用进口彩料。《清宫档案》记载 :“雍正六年二月二十日……奉怡亲王谕,着试烧炼珐琅料……七月十二日据圆明园来贴内称,本月初十日怡亲王交珐琅料月白色、白色、黄色、绿色、深亮绿色、浅蓝色、松黄色、浅亮绿色、黑色,以上共九样。旧有西洋珐琅料月白色……以上共九样。新炼珐琅料月白色、黄色、白色、浅绿色、亮青色、蓝色、松绿色、亮绿色、黑色共九样。新增珐琅料软白色、秋香色、淡松黄绿色、藕荷色、浅绿色、深葡萄色、青铜色、松黄色,以上共九样”。炼珐琅彩料有专职工匠,造办处档案提到的有“吹釉炼珐琅人胡大有”等人。
  珐琅彩的颜料在化学组成方面有如下特点:
  1.它含有大量硼,而在中国传统彩料中,无论五彩或者粉彩,都不含硼。
  2.珐琅彩中含有砷,而在中国传统彩料中,除粉彩含砷外,五彩都不含砷。
  3.珐琅彩中黄彩采用氧化锑为着色剂,粉彩中的黄彩也用氧化锑为着色剂,而五彩中的黄色则以氧化铁为着色剂。
  4.珐琅彩中的胭脂红是用胶体金着色的金红,这种颜色在康熙以前的任何彩瓷中都没见过。
  5.珐琅彩料的熔融温度是所有釉料中最低的,通常只需在500℃~600℃之间。
  6.由于烤烧温度较低,珐琅彩的金属氧化着色剂的呈色效果就相应稳定。除红色不可和它色系相混合外,任何色料相互间都可以自由调配,极大地提高了色彩在绘制上的便利。
  7.珐琅色的抗张强度很好,加上色彩浓艳,不需涂得太厚,也就没有釉面开裂的冰纹现象。
  以上分析证明了珐琅彩不是中国的传统彩料,而是从国外引进的。珐琅彩对康熙以后粉彩的衍生和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和作用。
 三
  
  粉彩初创于康熙晚期,由景德镇御窑厂画师首绘。起源是“试炼”珐琅彩料,因为采用手工乳碾的制作方式,彩料中颗粒较大,故先在大花头上试彩,发现不仅同样可做出非常细腻的色阶变化,写实能力强,而且还由于颗粒作用形成了立体感,别具风味,可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值得一提的是,初创的粉彩是在五彩瓷器的局部纹饰上试制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粉彩蝶盘,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底款,花朵用胭脂红,光泽较足,白花朵和枝干有粉感,但淡绿及翠绿仍采用五彩的平涂法。
  御窑厂在“试炼”含铅的玻璃质彩料中,从珐琅彩中引进了“砷”元素,发明了所谓“玻璃白”。它的成分是PbO(氧化铅)、SiO2(氧化硅)和As2O3(氧化砷)。氧化硅是形成玻璃的主要成分,氧化铅为溶剂,而氧化砷可以起到乳浊剂的作用。这种玻璃白由于砷的乳化作用,有不透明的感觉,是粉彩工艺中最关键的材质因素。经现代陶瓷学者研究,玻璃白在粉彩瓷器上有以下用法:
  1.涂粉为地。即在瓷器待彩绘的部位先用玻璃白打底,干了之后才施彩,较稀释的彩料借助玻璃白地的不透明效果,可敷染出浅淡而又不透明的色调。又因为采用中国绘画中的渲染技法或没骨画法进行洗染、涂染,也就有效地在同一片色块中控制了彩料的稀稠度而得到不同的深浅色相变化,从而表现出立体感,达到花有露珠,蝶有茸毛的艺术形态,大大超出了五彩瓷器只用单线平涂的表现力,又区别于珐琅色块的厚重浓艳。

【探析粉彩肇源的工艺基础】相关文章:

关于作业基础预算探析01-12

探析结构模型制作工艺03-19

瓦斯抽放工艺技术的探析08-04

探析设计与基础素描的最优化教学11-20

当代基础素描课程教学理念探析12-07

化学工程中化工生产的工艺探析05-30

探析现代漆材料对漆壁画工艺的影响03-19

探析植物油脂提取工艺研究新进展03-19

单枕法铺设线路施工工艺探析论文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