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表演的心理问题与情感分析
意境就是指艺术创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境界,是情感的真实体现,下面是小编搜集的一篇关于音乐表演心理问题分析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借鉴。
音乐表演是以创造主体的心理为基础的,受这种创造主体的心理支配,音乐表演涵盖了很多种要素,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行为,包括情感、想象、记忆等多个方面,另外还具有再创造的因素,使音乐表演区别于其他音乐心理,具有特殊之处。本文对音乐表演中一个重要的问题进行谈论,也就是音乐表演的心理。
一、音乐表演心理的几个内容
1.意境和心境
所谓意境就是指艺术创造过程中所产生的境界,是情感的真实体现,意和境的结合不只是心理和外界的融合,更是演唱者内心世界的融合,是一部分内容同另一部分的融合。艺术的创作并不是基于面对对象的直觉,而是基于对其的表象记忆,都有一定的客观来源,有什么知觉就有什么样的表象。所以艺术的创造也就是对于生活的直觉,探索“意”与“境”兼容的创作心理就要把重点放在知觉上。
所谓心境是一种情绪状态,情绪是一种容易变化的内心活动,由于并不是任何心理都适合艺术创作,因此把最佳的情绪状态称为心境,这是一种有别于激情的一种特殊的情绪状态。情感状态可以分为三种:
激情、热情和心境,其中激情是一种最为激烈的感情,热情则处于中间的位置,而心境正是情绪比较平稳的一个状态,心境最容易产生间离效应。
2.情感
人类的情感分为两种,其一称为自我情感,是从生活中感受到的情感体验;其二是从艺术中感受到的情感体验,也叫第二自我情感,艺术创作中的情感当然是指第二种感情,也就是审美感情。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都是一种动态的心理因素,我们常说的喜怒哀乐并不是心理学中的情感,而是主、客体之间的一种产物。
在创作艺术的过程中,通常有三种情感:第一种是可以用形象表达出的情感,第二种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感,而第三种是直觉的情感,用语言和视觉都不能表达出来。当歌唱家在面对创作者的作品时,如果不依靠自身的情感是领会不到作品中的情感的,如果没有领会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共鸣。在心理学和艺术理论中,涉及的最多的就是情感,情感是生命存在的证明,离开了情感就会失去活力。
3.理解
音乐演唱是技术和技巧的结合,在创作者完成音乐作品的前提下,演唱者进行的二度创作,也就是说,音乐表演者的创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只是把创作者完成的乐谱加工为音乐。要想更好的表达作曲者的作品,就要充分的感知作曲家的内心,如果演唱时的声调和口吻盖过了创作者的,歌曲演唱的质量也就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理解、感受作曲家的内心和创作意图是非常重要的。在进行音乐表演之前,演唱者要通过理性的思维去理解作品,只有充分理解了作品的内容才能更好地演唱。音乐感是比较特殊的一种心理素质,在演唱者同创作者之间的共鸣上,当作品激发了演唱者的共鸣时,就会极大地促进了演唱家的歌唱欲望。在理解的前提下,音乐表演者通过自身感情的引导,思想里的潜意识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更好地完善音乐形象,因此成熟的演唱家,不仅要具备熟练的演唱技巧,还要具备情感的体验能力,提高自我意识,理解决定了艺术的审美价值。音乐表演者在理解到达一定程度之后,审美形象就转变为理性结构,才能使体验性和观念性二者相结合,不分轩轾。所以,理解决定了审美形象及其外化形式---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
二、提升音乐表演中心理素质的策略
1.提升修养,渗透情感
音乐表演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一方面要具备歌唱的技巧,另一方面还要具有一定的专业修养。修养包含了道德、文化、艺术等综合因素,同时也是学习者成为艺术家的一个关键因素。提高修养同艺术的学习和音乐的.表演心理有着极大的联系,两者之间是相互辅助而成的。演唱者的修养提高能够使演唱者对音乐艺术所蕴含的内涵掌握得更加透彻,充分地展现出音乐所散发的魅力,只有表演者对作品有足够的了解,包括创作的背景、作者的经历、创作的动机等,只有真正地了解了作品的内容才能更好地演唱作品,才能在表演的过程中深入到音乐中,渗透情感,否则演唱是华而不实的,打动不了观众。
2.学习
要想保证音乐表演者在演唱时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不会被一些外界因素影响,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表演过程中哪些心理要素是必不可少的;换一种说法即是要明确心法,要把心法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有效地增强自身的综合艺术素养。其实每个音乐的演唱者都是创造家,都在不断地增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学习的过程就是一种修行,同时也是创造,演唱者在演唱的过程中是由创造心理作为基础的,它同感性理性、直觉、记忆等多个方面都有着极大的联系,其中心理学和美学是当今人们的研究重点。
3.实践
当演唱者具备了重要的心理要素之后,就要整体地提高临场素质。
①增强自身的自信心,把自己的潜能挖掘出来,要做一些激励和自我暗示,忘掉挫折带来的伤心和不愉快。
②演唱者要充分了解自己,当紧张时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消除紧张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演唱顺利进行。
③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当站在舞台上,面对下面的观众和学者不要有过大的压力,压力过大反而会适得其反;也不要有侥幸的心理,在演唱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演唱效果。
④丰富自身的演出经验,这是演唱者要注意的最重要的一点,在平时要多加实践,适应演唱的环境,在演唱的过程中才不会紧张。
三、音乐表演中有关情感表现的维度
1.音乐表演中情感的传达
音乐表演的根本目的不在于展现自己,更主要的是要把音乐中所包含的感情表现出来,通过感情的表达,带给听众不一样的体验。音乐表演能够贴近大众,同时也是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德国的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人的声音是完美的,可以同任何乐器融合到一起。音乐演唱是把文学和音乐融合起来的一种综合艺术,包括了音乐和诗、词两种艺术功能,听众能够通过音乐中优美的旋律充分认识到歌曲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
音乐重视的是歌词情感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把人的感受、愿望歌唱出来,使表现内容在音乐情感的作用下,对人的心灵产生震撼。因此听众在歌词和曲调引导的基础上,把情感和作曲家、演唱家的情感统一起来,这也就是音乐表演最容易被接受的原因。
2.音乐表演中情感表现的境界
声音能够有效地激发人们的情绪波动,对人们有着很大的激发效果,音乐就是通过声音来展现生活的,音乐通过思想感情来反映人们的心理,这也是音乐和其他艺术不一样的地方。在音乐表演的过程中,来维系创作者、演唱者、听众的就是情感,在情感中要做到虚实合一、形神合一,寻找音乐演唱的最高境界。
①形神合一:在音乐表演中,形就是指音乐中有规律的节奏、速度等因素所构成的音乐音调。这些因素是作曲者记录思想感情信息的声音符号,但是再完整的乐谱也不能把音乐的各种要求没有遗漏地记录下来,以此演唱者在面对一首作品时,首先要对作品进行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分析,从乐谱中领会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在内心中感悟作品的意境。
②虚实结合:音乐演唱者在演唱每一首歌曲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化实为虚,换一种说法就是,歌曲乐谱上的符号是“实”,演唱者把音符变为情思,这就是所谓的化实为虚。要求表演唱者对音乐的旋律、和声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在自己的知识结构的制约下,进行艺术的形象思维,将眼中的乐谱化为头脑中的音乐。其次要化虚为实,一方面是演唱者对作品的理解,另一方面是对生活的感受,都要通过音乐来展现出来;要求演唱者把虚无缥缈的感情、心理,用具体的物质形态来展现出来,也就是化情思为音乐。除此之外,这种虚实关系还体现在演唱者所掌握的演唱技术方法,在表演过程中属于实;演唱者进行声音造型的思维活动,就是表演创作中属于虚的一面。总而言之,演唱者的任务就是要把虚实结合起来,带给观众美感。
③音乐的最高境界: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艺术作品所处的地位是介乎直接的感性事物与观念性的思想之间的,它还不是纯粹的思想,但是尽管它还是感性的,它却不复是单纯的物质存在,艺术作品中的感性事物本身就同时是一种观念性的东西,但是它又不像思想的那种观念性,因为它还作为外在事物而呈现出来。由此可见,音乐中的意境可以说是人心营造之境,是创造想象的产物。演唱者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创造性想象中的精神操作和技术上的物质操作,把自己心中的意境转化为活生生的音乐中的意境。
总结
通过以上论述能够总结出,研究音乐表演过程中的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由于音乐表演是一项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形式,同演唱者的心理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演唱情感是音乐表演的前提。要想有良好的心理就要强化心理训练,不断地积累表演的经验,培养自身的心理调动能力,深刻地掌握心理内涵。只有尽最大地可能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把握住表演时的心理状态。
[参 考 文 献]
[1]罗小平.当代音乐学中音乐心理学的发展动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4(03):7-16.
[2]杨健.音乐表演的情感维度[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03):34-49.
[3]丁妮.浅谈音乐表演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J].成才之路,2007(15):19-20.
[4]刘洋.谈钢琴演奏者音乐表演心理素质的构建[J].黄河之声,2014(04):37-38.
[5]王欢.中外音乐表演心理研究比较的文献综述[J].戏剧之家,2014(07):88.
【音乐表演的心理问题与情感分析】相关文章:
音乐表演存在的心理问题与解决策略论文11-23
关于厌学与逃学心理问题的分析与矫正11-05
中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与策略12-16
中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指导12-26
宝宝心理问题分析12-11
浅谈音乐与服装表演的配合07-17
高职学生学习心理与行为存在问题分析12-18
关于肥胖心理问题的分析12-30
自认心理有问题的分析12-29
心理问题病因的简要分析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