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浅谈当代艺术理论论文
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浅谈当代艺术理论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浅谈当代艺术理论论文 篇1
摘要:在艺术的道路上,当代艺术的发展已渐趋于丰富和平缓,开始进入到一个多元化时代。在这种多元化的背景之下,当代艺术不再有统一的标准和固定的原则,成为了一个开放的、各种风格并存的、各种学科交汇融合的学科。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当代性。从这个意义而言,当代艺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和概念,而当代艺术在取代了“前卫艺术”、“先锋艺术”等概念后,就意味着成为一种最先进的艺术方式。它不仅承载了前卫、先锋的意义,而且自然而然地具备了一个与传统对立的身份。这种身份决定了它需对现存的一切重新审视,关注当代人的生存状况,从视觉的角度介入现实,反思现实,批判现实。以及充满时尚和高新技术的当代艺术产品开始浮出水面。
关键词:当代艺术;发展;理论探究
一、当代艺术概述
当代艺术是极其复杂和重要的艺术形式和思潮,其本身没有固定的思维和表现手法,艺术家根据自己的视角来取得艺术上的切入点并通过各种表现手法来制作作品。“当代艺术”在时间上指的是今天的艺术,在内涵上也主要指具有现代精神和具备现代语言的艺术。之所以现在的展览普遍用“当代艺术”的提法,是因为用“现代艺术”的名词容易与已有过的“现代派艺术”混淆,同时,“当代艺术”所体现的`不仅有“现代性”,还有艺术家基于今日社会生活感受的“当代性”,艺术家置身的是今天的文化环境,面对的是今天的现实,他们的作品就必然反映出今天的时代特征。
二、当代艺术的发展
回顾历史,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艺术界就开始吸收西洋艺术技巧,推进本土艺术改革。中国关于艺术在现代世界的基本定义和价值观开始受到欧洲的影响。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中国的当代艺术应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当时,国门开放后,中国向欧美现代、后现代语言体系的学习有了长足的进步,各种理论被引进、被媒体传播。随着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消费文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当代艺术正好找到了新的形成土壤和视觉经验,于是越来越兴旺地成为了今天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艺术特别在意艺术作品在它所处的时代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这样一来,“当代性”不仅是当代艺术的价值核心,也意味着当代艺术的双重任务,当我们说某件作品具有“当代性”时,就意味着这个作品具有关注现实的性质。“当代性”是当代艺术的核心价值,但对具备这个时代属性的作品本身该如何评价,还有许多因素。
当代艺术对于当代中国,不仅意味着以更加宽阔的视野审视以往的一切客观存在,对发展中的中国如何健康发展有现实警示意义和精神探索作用,更意味着一种无限的可能性:与现代主义相比,当代艺术更具人道主义的独立人格探索价值;在社会形态上,它打破了一元化的传统创作机制;在学科建设上,它推动了多元化方向的发展,真正实践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民主艺术氛围。“当代艺术”就在我们身边。它关注着我们的生活,介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在与艺术的互动中,丰富着我们的生活。随着市场的兴起,社区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更使艺术可以进入寻常百姓家。人们步入“艺术的生活”,将不再是一个梦想。
三、当代艺术的和谐发展
(一)追求创新与传统文化继承之间的和谐统一
当代艺术需要追求创新,在当代艺术文化国际化的背景下,创新离不开对国外先进当代艺术思想的学习与借鉴。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文化传统,在悠久的历史文化发展下,我们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文化财富,而这对于我国现有的装帧当代艺术而言是一笔宝贵的创作源泉与灵感来源地,无论是水墨画还是传统艺术都能够被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师所应用。我国古代艺术思想、美学原理博大精深,其中所蕴涵的许多艺术理念、哲学思想对于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二)追求新当代艺术手法与环境发展间的和谐统一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的变化,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模式产生了变化,同时新型油墨、特殊材料、特种工艺的使用丰富了出版物的视觉感受和艺术表现力,而新工艺本身的出现并不意味着艺术性的增加或是对于艺术当代艺术的美学能够有很大程度的提升,其更多的是体现在当代艺术中便利性方面。但是,由于新工艺对于资源的消耗的提升,造成了大量的自然资源的浪费。因而,艺术当代艺术必须要注重自然与当代艺术之间的统一性,追求新当代艺术手法与环境发展间的和谐统一,最有效的借助于自然之美应用到现代艺术当代艺术中,实现人与自然、艺术与自然、人与艺术之间的和谐统一。当代艺术的创作离不开自然的支持,而其文化内涵与美学意义的探寻必然与大自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师法自然”其不仅仅能够为我国现代艺术当代艺术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同时能够提升当代艺术的美学意义,使其艺术境界更上一层楼。
浅谈当代艺术理论论文 篇2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音乐产生兴趣,就会对音乐的学习产生强烈的需求,就会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才能感到学习音乐的乐趣,所以说,兴趣是产生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
【关键词】
音乐教育;学习动机;学习兴趣
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呢?
一、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兴趣激发的前提
众所周知,良好的教育环境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传统中的声乐教学以传授知识、训练声乐技能为主要教学目标,以教师为中心,孩子大多处于被动的地位,天性被抹杀。所以,音乐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关键因素是建立融洽、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做到以情激人,以情育人。一方面,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理解学生情感,用亲切的眼神、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语言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把学生视作共同学习的伙伴,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并及时赋予他们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利用多种方法引入新知识。有丰富的知识和精湛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新知识充满浓厚的兴趣。其次,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等方法引入新课,以激发他们的主动思维和求知欲。让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最佳心理状态,并自觉地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学习,从而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设有效教学情境,是兴趣激发的重点
情境,是指听觉环境和视觉环境,以及二者之间的和谐。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情境创设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一堂音乐课的教学效果。创设音乐情境可以为成功的音乐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潜在教育手段,它是将生活世界中的真实音乐场景以多种形式再现到音乐课堂教学之初,运用生活素材来扩充教育教学内容,创设自然的艺术氛围,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角色之中,在充满情趣的生活情境中进行师生间交互性积极性对话,在情境对话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情感的碰撞与共鸣。
例如,三年级在欣赏《龟兔赛跑》时,我们将龟兔赛跑的故事用动画片的形式制作成课件,配以《龟兔赛跑》的音乐,先让学生聆听,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情况下,非常容易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然后将乐器的形状、音色、表现对象等图像和声音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对比,学生很快就认识了单簧管和大管这两种西洋乐器以及它们的音色特点、表现对象。
再如,在教唱《童心是小鸟》这一歌曲时,我运用多媒体Flash中一年四季的场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再加上音质很好的教学磁带,使学生对四季之美有了感性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歌曲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开放式教学是兴趣激发的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提倡通过建立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愉悦,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音乐的乐趣,有效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和创造的积极性。我在课堂上经常鼓励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大声说、大声唱、大胆演。加之激励性的语言,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在宽松友好的学习氛围里感受学习的快乐。
(一)创设舞台,展示自我
在音乐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人际关系,坚持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法,教师通过适当点拨、引领发挥主导作用,从而发展学生的聪明才智和个性,使学生的更多的参与,合作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我在音乐课上设计了“小小舞知识感觉是最乏味的,让学生认识枯燥的力度标记时,采用了分组进行抢答,表演的比赛形式来争夺红旗,从而营造了一种愉快、和谐的教学氛围。”这一教学活动,把整个课堂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高潮。
(二)以“赛”激趣促学。好胜心强是小学生的主要性格特点之一,让学生在激烈的比赛氛围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中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唱”的比赛实现教学目的。在表演中学习知识增强兴趣。我上音乐课时总是创造条件激励学生上台来表演唱,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这样教学中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也更浓厚了。
四、用积极评价鼓励学生,是兴趣激发的保证
积极的激励性评价是一方对症的好药,几乎所有人都喜欢被人夸奖的,对小学生更是如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及时肯定、鼓励学生,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信心。首先、注重课堂评价中学生的参与。学生成为课堂主体的前提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有意识、有兴趣、有责任参与教学活动。评价是调动学生主体性的有效机制,通过教学评价激起学生的主体参与,让学生在课堂谁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其次、突出课堂评价中发展的观点。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发展性评价考虑学生的过去,重视学生的现在,更着眼于学生的未来,追求的不是给学生下一个精确的结论,更不是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并与他人比较,而更多地体现为对学生的关注和关怀,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发展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特长,应该适时的鼓励并给予最大的帮助,只要学生有一点的进步便给以肯定,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
为此,教师应重视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生在音乐课堂上获取成功,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分层教学,经常让一些音乐水平较差的学生回答一些很浅显的、容易找到答案的问题,如果答对了、或者只是对其中的一部分,就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还经常作出一些模糊的激励性评价。例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好。”诸如之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并强化了学生的进步,使学生由此喜欢音乐老师,也喜欢上音乐课。此外,这种激励评价不仅仅是在课堂学习活动上,也体现在学生的课外兴趣活动上。实践证明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与他所接触到的音乐作品有极大的关系,好的音乐作品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所以,教师应该提供尽量多的优秀的音乐作品,扩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
总之,经过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良好语言艺术的应用,把握好教材的重点难点,运用形式多样的评价方法,是提高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的有效方法。
浅谈当代艺术理论论文 篇3
【摘要】
在当今艺术教育的形式下,音乐教育已经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目前教育的主要战略。音乐艺术能使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起来,了解历史,了解人生,提高学生的自我修养能力,做一个具有高尚情操的人。还可以使学生的文化知识与审美能力有质的改变,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促其健康发展。音乐艺术教育对素质教育、身心健康等都有许多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
音乐教育;审美能力;素质教育
一、音乐艺术是学生发展的需求
(一)音乐艺术对道德修养的作用
音乐艺术对学生的道德素养起着积极的作用。音乐艺术可以净化学生们的心灵,使其养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拥有健康的人格、培养高尚的情操。现如今已经有许多学校开始重视音乐教育的培养。只要经常用艺术去教育学生,将许多人文知识灌送到现代的课堂中,就可以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音乐的熏陶,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二)音乐艺术可以开发学生的大脑
音乐艺术可以使学生的大脑被进一步开发,社会上有许多家长送学生去上钢琴班、声乐班等就是已经认同了这一观点。在学校的艺术社团中,像音乐欣赏、合唱团、管弦乐团等与音乐相关的社团被开设的越来越多,学生们参加这些社团的人数也日渐上升,学生们都是为了使自身修养、性格、智力更加完美,成为一个可以为社会尽绵薄之力的人。随着许多学生对艺术知识的深化,他们的自信心、求知欲望也增长许多,这无疑对他们以后离开校园有很大的帮助。
(三)音乐艺术能够促进学生的创造力
音乐艺术对学生的创造力起着促进作用。在校时期正是学生学东西的最佳阶段,他们对知识、艺术的求知都有超强的欲望,目前中国的学生们都有超强的`知识理论,可创造力方面却有很大欠缺。因此许多学校在对学生的艺术教育中,应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认知程度和创造能力,使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们的感知、记忆和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和思想发展,大大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音乐艺术的审美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一)音乐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
优秀的音乐都具有高尚的情操,在不知不觉中感染着我们,净化我们的心灵。对于学生而言,优美的音乐可以让他们的思想得到升华。在接受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审美能力会逐渐提高,同时也会去欣赏美、创造美,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分辨出所谓的真假善恶,逐渐的起到修身养性的作用。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我们要去感受音乐的力量,感受一种来自音乐的美。
(二)音乐在生活中的影响
音乐的魅力在于它有着有优美的旋律、跌宕起伏的节奏、多姿多彩的音色,使得音乐在这一个个不同的音符中组装出来,用来刺激人们的耳朵净化人们的心灵。音乐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他们的想象空间,帮助他们更加真实的认识社会,一些成功的音乐作品还可以树立出经典的形象,使其可以在社会这个大的环境下,可以持久长远地流传下去。音乐教学培养人们的性格,影响人们的思想,它在现代的教学中起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三)不同的音乐具有不同的魅力
不同的音乐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可以利用音乐的属性放松心情,保持心理健康,在想要发泄情绪的情况下听一些抒情的音乐还可以抚平自己的心灵,它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美的享受,更激励着我们升华。焦虑的学生可以听一些舒缓的音乐来帮助自己平静,轻柔甜美、平稳柔慢的音乐,可以缓解紧张情绪,使自己逐渐平静下来,以达到缓解的作用。
三、其他学科与音乐相结合
(一)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无论学习哪一门科目,只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刻苦努力学习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选取不同科目的习题时,可以根据它本身的性质来选取不同的音乐,通过释放情绪来缓解压力、放松心情。兴趣是无法勉强的,也是传授不了的,单靠练习是很难产生的,只能学生自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然后再逐渐产生兴趣,利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就是令音乐和其他学科相互结合,产生出人意料结果的过程。
(二)音乐艺术与其它学科的融合音
音乐艺术和其他学科相互贯穿起来并融为一体。音乐艺术是需要其他各个智能系统来维持的。将音乐与其他学科相互结合并运用到教学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增加音乐的表达形式,也可以丰富音乐的内容。这样学生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近距离接触音乐,有利于兴趣特长不一样的同学在自己小小的领域中学习音乐,不仅享受了音乐的美,还提高了学习成绩,促进他们全面的发展。
(三)音乐与文字的不同之处
音乐与文字的不同之处在于音乐没有被概念和理论所禁锢,人们是通过自己的感知能力去欣赏音乐的美,感受它的魅力,从而产生想象对。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还可以锻炼自己视觉和听觉的感知度。在听一些紧张的音乐时,学生们的心情、心理都会比较活跃,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思维意识。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感知能力、感情特点等。老师应该去了解每位学生的不同来设置出不同的计划目标,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了解其中所蕴含的哲理,体验音乐的乐趣。
四、音乐艺术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
(一)音乐艺术与校园文化的联系
音乐艺术不仅要与其他科目相互融合,还要在校园文化生活上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通过校园文化来推广音乐艺术教育是一个非常有利的途径。音乐艺术可以与校园文化本身相互结合,通过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学校的理念与音乐艺术完美结合,使学生更加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更加认同自己所在的学校。
(二)艺术教育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
艺术教育在激发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实际,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艺术的开展,提升了学校的形象,改变教学品质,两者相辅相成,我们何乐而不为呢?五、结语艺术是人们审美的集中表现,音乐更为突出。艺术对人们感情的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从而培养我们健全完美的人格。音乐艺术是精神文明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想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必须要把音乐艺术纳入其中
参考文献
[1]但佳丽.多媒体技术对音乐教学的促进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备,2013(20).
[2]黄川.谈谈对普通高校音乐选修课的认识[J].音乐时空,2013(07).
[3]钱玥旨.论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现状与反思[J].大众文艺,2013(14).
浅谈当代艺术理论论文 篇4
【摘要】
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少数民族人民智慧的结晶,不同的民族声乐艺术突出了不同的民族文化及审美特征。本文以对“韵味”的追求为出发点,分析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
韵味;民族声乐艺术;审美特征;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声乐艺术文化,也因此丰富多彩,源远流长。民族声乐艺术顺应各族民族文化的发展,并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应运而生。
一、“韵味”对民族声乐艺术的重要性
韵味,体现在民族的风貌特征上,它不仅是美的一种表现,更是美的一种突破与超越。民族声乐艺术对“韵味”的追求,正是其对美的一种追求。从古至今,对于音乐艺术的创作,都讲求意境美,也就是在一定程度上,追求声乐本身的“韵味”,民族声乐艺术的创作更是不可少了“韵味”的内涵。民族声乐的创作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它的“字”、“音”、“情”,都表现出创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亦或是对未来的希冀。民族声乐是创作者感情的寄托与心声的表露,是语言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民族色彩。此外,民族声乐的创作,旨在传达创作者的思想与情感,通过演唱的表现形式,增强创作者与听众的交流,使得民族声乐更具民间色彩,被大众所推崇,进而将民族声乐的“韵味”表现的淋漓尽致。
二、透过“韵味”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民族声乐艺术的韵味主要表现在“字”、“音”、“情”上,创作者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这些韵味中。其中,“字”是创作者情感的客观表现,“音”是其主观展示,而“情”则是将“字”与“音”结合展示给听众。将三者融合,才可以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此外,听者可以由此获得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民族声乐艺术的感染力。
(一)从民族声乐中“字”的韵味,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民族声乐的创作讲究练“字”,字是创作者情感的宏观表现,字的“韵味”体现在语句的表达与词句的韵律上,同音不同意的字表达的思想情感,也有所不同。所以,这就要求创作者在作词的过程中,讲究琢字。正确的“字”,可以很好的表现民族声乐的气势、情景等,因而,具有深厚文字功底的作词者,才会创作出符合声乐旋律的词。中华文字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民族声乐中“字”的韵味的体现提供了便利。民族声乐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字”的表现,在进行民族声乐表演时,如果只让听众倾听旋律,不足以传达作者的主旨思想,而“字”的出现,将民族声乐的特点及内涵放大化,将作者的情感通过“字”显示出,让听者在倾听旋律的同时,读取声乐歌曲的文字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听众更好地了解民族声乐的特点,感知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心理变化,更好地表现出民族声乐的“韵味”。
(二)从民族声乐中“音”的韵味,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音”指的是民族声乐中的音律,音律是民族声乐创作的基本要素,音律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感染力。在字的基础上,音律的变换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气势,一首民族声乐作品如果只具有一种音律,听众会产生无聊的感觉,放弃对作品的深度欣赏,所以,“音”的韵味体现在音律的变换,时而急促磅礴,时而细腻柔软,同时需要具有一定的歌唱技巧,将字通过不同的时长唱出,体现创作者不同的心理,吸引听众,调动其对于歌曲欣赏的冲动与激情。民族声乐的音律表现在即使声音洪亮高亢,却依旧具有优美的特点。民族声乐的音律技巧以把握气息及共鸣腔体来表现,气息的把握对于“音”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可见气息的调节是音律转换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民族声乐的唱法中用气讲究“深”、“通”、“活”,运用这三个唱法可以将民族声乐唱活,唱动,使民族声乐具有一定的魅力。对于共鸣腔体的'把握,可以将民族声乐的音律表现的铿锵有力,活泼明快。在腔体中,最为重要的是扣腔,头腔与胸腔,头腔的共鸣可以使声音浑厚深沉,增强民族声乐的表现力。而口腔与头腔的结合运用可以美化声音,更好的将“字正腔圆”表现的淋漓尽致,使“字”的韵味与“音”的韵味相得益彰,突出民族声乐中“音”的韵味。
(三)从民族声乐中“情”的韵味,看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征
任何形式文化艺术的创作归根结底是创作者情感的表达,民族声乐的创作也不例外,创作者通过音乐的形式为听众传达自己的思想,所以,思想的投入程度成为听众判定民族声乐作品的一个标准。民族声乐的创作讲究声情并茂,所以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情感的投入是不可小觑的。一首优秀的民族声乐作品,可以更好的传达创作者的情感,通过音律的高低变化,为听众展示创作者的心理变化,此外,民族声乐还可以为听众与创作者的交流建立一个无形的平台。在演唱者表演的同时,将“字”、“音”、“情”结合起来,使听众了解创作者的情感所在,突出民族声乐艺术的特点。
三、总结
对于”韵味“的追求即是对民族声乐“字”、“音”、“情”韵味的追求,民族声乐具有无限吸引力的原因在于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通过民族声乐的艺术形式,将自身的情感很好的表露出来,通过演唱的方式,与听众之间建立纽带,进行交流,传达作者思想,从而突破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束缚,增强民族声乐艺术的感染力。使我国民族艺术起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提升民族声乐艺术的价值。
【浅谈当代艺术理论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班级管理论文08-15
浅谈企业管理论文11-30
(热)浅谈班级管理论文08-22
浅谈标准成本管理论文12-03
浅谈幼儿园管理论文03-13
浅谈工程项目管理论文05-17
浅谈班级管理论文【精选15篇】08-19
(精选)浅谈班级管理论文15篇08-20
浅谈应收账款管理论文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