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唐代宫廷戏剧艺术发展论文
乐官,是宫廷中从事音乐活动的群体之一,他们掌管着宫廷的乐舞和戏剧。盛唐一代,宫廷乐师最多时达数万人之多,而他们中能够在历史上留名、为后人所知的,却是屈指可数,自然均为唐代乐人里的佼佼者。其中,知名度最高、最有名望的,莫过于被唐玄宗亲封为“天下梨园总管”的雷海青了。雷海青,唐开元四年(716)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县出生,被我民间曲艺界,尤其是闽台地区尊崇为戏剧界的保护神和祖师爷。纵观雷海青戏剧艺术发展之路,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他的幼年到长大成人,为在戏班勤学苦练、积蓄力量,蛰伏民间时期;第二个阶段,自他入宫后,至安史之乱前,是他身居要职、增长才干,逐渐树立影响力的阶段;第三个阶段,则是在安史之乱中,作为乐师的代表人物,雷海青正气凛然、无所畏惧,怒骂安禄山,维护了唐王朝与众乐师的尊严,却惨遭肢解。而他由于做出的英勇举动被唐玄宗封为梨园总管后,个人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不论是宫廷乐师还是民间戏曲演出团体,均尊称他为戏剧祖师爷,希望能够借助他的力量得到庇护。
一、雷海青早年蛰伏民间
自古寒门出贵子。雷海青家境贫寒,父亲很早便已去世,母亲身体羸弱,却不得不带着他四处奔波求生。一次在路上,母亲一病不起,带着遗憾离去,只留下小海青一人。后恰有一个木偶戏班经过,戏班里的人将小海青救走抚养,给予他第二次生命。从此,雷海青便寄居在戏班中生活,吃百家饭,穿百家衣,直至长大成人。长期耳濡目染,加上勤学苦练,雷海青掌握了戏班大部分乐器的弹奏技巧,能够顺利、完美地出演各种行当的角色。无论是亮开嗓子扮演各类角色进行演出,还是娴熟地弹奏各种乐器,对他来说都是轻而易举。值得一提的是,他会吹奏一种失传已久的乐器———筚篥,后人会吹奏者寥寥无几。小小年纪便能掌握这些技能,要归功于他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和后天持之以恒的学习。
这一时期,雷海青只不过是一个热爱戏剧的年轻人,潜心锻炼、积累本领,期待厚积薄发的一天。机遇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雷海青终于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因为唐朝宫廷对于曲艺艺术的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这都源于唐玄宗喜爱戏剧。皇帝还专门建立了大规模从事音乐歌舞活动的梨园和教坊,拥有数量众多的梨园弟子和乐师,醉心于戏曲钻研。唐玄宗非常喜欢一首叫做《霓裳羽衣曲》的乐曲,排练曲子的过程中,吹箫的乐官总是不能达到要求,难以企及曲中理想的境界。正当唐玄宗愁眉不展之际,有乐官出列禀报:福建有一名叫雷海青的神童,精通乐律,唱演俱佳,不仅会弹奏各种乐器,而且,无论乐谱难度如何,都能够精准地演奏出来。唐玄宗急忙宣召雷海青入宫。由此,雷海青进入了国家最高统治者的视野,开始了他驰骋宫廷戏剧界的演艺生涯。
二、雷海青入宫就职时期
得到唐玄宗的宣召后,雷海青参加殿试表现优秀,在配合《霓裳羽衣曲》排练时,用玉箫即兴演奏,不仅吹出的乐音精准,旋律还如行云流水般动人心弦,令众多梨园同行和朝堂内外人士震惊。唐玄宗龙心大悦,特赐他状元及第,并封他为翰林大学士,就连皇后都亲自为他簪花。一时间,雷海青的风头强劲,拥有旁人无法企及的荣耀。雷海青的性格豪爽,极富正义感,再加上他娴熟的技艺和出众的工作能力,令唐玄宗对他非常器重,特命他统领、管理宫廷中的伶官和乐官。雷海青身居要位,充分发挥了他杰出的管理和组织才能,将宫廷礼乐各项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雷海青在任职乐官期间,做了很多事情以履行他的职责。
1.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名师。
雷海青入宫一段时间后,被任命为梨园最高长官,这本身就是对他才能的认可。但是雷海青没有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就,止步不前,而是利用比在戏班时更加优良的学习条件,尽可能多地收集学习资源,埋头苦读、钻研,精益求精,终于能够在乐理和技巧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每天鸡打鸣天刚亮时,雷海青便起床学习,苦练弹奏琵琶的技术,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他成为闻名天下的琵琶高手。在民间的勤学苦练,入宫后的博闻强识,再加上过人的天赋,雷海青的戏剧艺术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完全能够胜任教官的角色。在他有生之年,曾悉心指导过数量众多的乐师,为宫廷和民间培养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人才,可以说桃李满天下。雷海青培养音乐人才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调教宫廷中的乐工。雷海青自被唐玄宗授予掌管宫廷教坊和梨园的权力后,尽职尽责,除了做好管理者外,还扮演了授业人的角色。他将自己所谱写《引梅敬酒歌》悉心传授给梅妃和宫廷乐人;自编自演舞蹈《八仙过海祝寿舞》和《白玉惊鸿舞》供乐人观摩、学习。另外一种是走入民间,广泛收徒培养乐师。雷海青利用每次到民间采风的机会,与民间艺人交流、学习借鉴的同时,也把宫廷乐理、技巧传授给他们,从而促进了宫廷与民间曲艺的融合。福建、广东一带有很多乐师,都接受过他的点拨和培养。这些都使得雷海青成为唐代最负盛名的戏剧音乐大师。
2.广泛采风求创新,改良乐器以配合。
雷海青经常深入民间走访,进行采风活动。他曾经到达福建南部和广东地区,采集南音和潮州曲调,创作了许多舞蹈、乐曲,如《引梅敬酒歌》等;他还吸收了莆田等地的八乐、山里诗、俚歌、大鼓吹等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曲艺,对已有的乐曲和舞蹈进行重新编排或者创作,力求创新突破,使之在突破传统的同时,还能够与宫廷音乐兼容,呈现别具一格的风貌,受到唐玄宗和宫中诸多妃嫔的欢迎和喜爱。正是由于雷海青不遗余力地走访和改变,将各地曲艺的精华互相融合,并由此衍生出一些新的戏剧派别,增加了我国戏剧的种类,比如莆仙戏、四平戏、闽剧、潮剧等,均以雷海青为戏神,以纪念他的融合功勋。雷海青精通音律,擅长弹奏各种乐器,进宫后又苦练了弹琵琶绝技,对各种乐器的构成原理、调试情况了解得相当透彻。很多宫廷内乐器的检修工作,他是必不可少的人选之一。同时,随着唐玄宗和妃嫔鉴赏水平的提高和多元化需求,现有乐器已难以满足戏剧种类日益繁多和求新求变的要求,还要改良乐器以满足更多类型戏剧和音乐伴奏的需要。他将在各地采风取得不同风格的曲谱带回宫廷后,据此调制改良已有乐器,使乐器弹奏出的乐音能够与之协调。在这样的情况下,宫廷乐器的种类不断扩充,逐渐丰富了宫廷音乐的内容。
3.深入民间,传播教化,延续历史文化传统。
雷海青担任乐官期间,他的同乡江采萍被选入宫廷封为梅妃。梅妃是一个通音律、擅作诗、心思细腻敏感的女子,她入宫后,时常会因为想念家乡而闷闷不乐。唐玄宗看梅妃思乡心切,便派遣雷海青率领皇家梨园子弟,远赴福建莆田,进行慰问演出。他们所到之处,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欢迎,观者众多,甫一开演便欢声雷动,群情激荡。这次演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是将宫廷音乐向民间普及的过程,传播了教化,成为戏剧史上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这些做法,令他赢得了世人的尊敬,也间接培养了不少高水平的职业乐师,为之后我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好了人才储备。戏剧作为艺术形式的一种,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功能。其传承性是显而易见的,一部好的戏剧可以传唱千年。雷海青作为教坊和梨园的总管,在兢兢业业工作的同时,也间接地完成了这个使命。他平日里的所有工作不论是表演、传授抑或是记录保存,都是对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延续。除去宫廷中本来已有的乐谱、舞曲,还把在民间流传已久的戏曲、乐谱、歌谣及其他艺术形式进行加工和改造,以文字形式或者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留存下来,为我国戏曲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三、雷海青树立丰碑的历史贡献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宫廷众多乐师不幸被安禄山擒获,安禄山把他们聚集起来,命令他们鼓乐助兴,歌功颂德,众多梨园弟子感怀国事家事,均低声啜泣,曲不成曲,调不成调,尤以雷海青为甚。雷海青以坚决的态度拒绝了安禄山的命令,并怒斥安禄山的狼子野心,说到愤怒之时,竟将琵琶扔向安禄山。安禄山恼羞成怒,以肢解之刑将雷海青处死。雷海青以文弱书生之身,抵抗住了敌人的威逼利诱,坚守信仰不动摇,彰显了一代音乐大家的风范和精神风貌。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玄宗返回都城长安,知道了雷海青的忠烈事迹,感怀于在动乱中死难的梨园弟子,便追封他“天下梨园总管家”的光荣称谓。
戏剧界后辈感叹于他精湛的技艺和高尚的品格,从最开始纪念、缅怀他,到后来逐渐演变,把他奉为信仰膜拜的对象,赠予他多种名号,如相公爷、田都元帅、田宫元帅等,并尊称他为“戏神”,是一个漫长发展的过程持续了数代直至今日。雷海青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和宗教信仰,在民间广泛传播开来。民间自发建设庙宇,尊奉雷海青为戏剧祖师爷和会乐宗师;戏班开锣演出前,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奉上茶果、点燃香烛拜祭、敬奉,祈祷演出成功。甚至,他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戏剧行业,还扩大至国家领土守卫、公共安全、航海保护等诸多领域。雷海青人虽已逝,但他的忠义精神和高超技艺得到戏剧界的极力推崇后,被树立成为戏坛一座难以逾越的丰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他的戏剧之路因此而走得更为宽广和深厚。
【唐代宫廷戏剧艺术发展论文】相关文章:
戏剧导演艺术的重要性论文11-30
校园DV艺术发展论文03-19
民间艺术促进幼儿发展论文12-04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策略论文11-30
电视技术的发展对艺术创作的影响论文12-02
《河北卫视》的频道定位与发展艺术论文11-15
戏剧影视论文参考文献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