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1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优化
1.13PID教学模式
3PID教学模式是为了解决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要求首先要重视课题的选择,即Project。要求课题应该与教学大纲的要求相一致;评价标准要明确,使学生有设计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这样才会增加学生的设计判断能力;课题设计目的要明确同时还要有趣味性和可操作性,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效率和兴趣;同时还要具备创新性和时代性的特征,称职的教师应该善于关注社会问题,发现并且引导学生通过课题的选择与完成去解决问题。其次要把握课堂教学质量,即Process。要求教师进一步完善课堂联系的教学,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同时还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以及点评的尺度,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索真理的精神。再次,是设计说明书,即Description。设计说明书应该包含课题的主题以及来源、基本内容等基本的资料,还需要有学生自身对课题的认识以及设计方法的探索,设计方案和图样、模型也是必不可少的。最后,重视陈述,即Presentation。陈述的好处在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组织能力,更加考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是不可多得的互相学习的机会。
1.2双主教学模式
双主教学模式吸收了“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两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摒弃其缺点,成为一种独特的科学教学模式。第一,它强调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外化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注重情境的构建。在实际的情境之中,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同化所学的新知识,从而对原有的认识结构进行改造和重组。第三,注重协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交流讨论,形成学习群体,在群体中协作学习,讨论和评价,使得群体的思维和智慧可以被群体中的每个成员共享。第四,关注学习环境的设计。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可以运用各种媒体以及资源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不仅仅可以获得教师的帮助与指导,还可以与同学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起到一种促进学习的效果。第五,发挥各种信息资源的作用。各种信息资源的提供是为了帮助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协作式的探索研究,学习者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第六,学习的最终目标在于完成意义的构建。双主模式强调将学生对知识的意义构建作为最终目的,整个教学过程是围绕意义的构建来展开的。
2艺术设计教学实践的探索
2.1改善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的改善首先应该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师结构开始,就我国目前艺术设计教学现状来看,可以采用“双师型”的师资结构,即既是教师又是设计师的人才类型,但不一定是职业的教师,可以由设计师兼任教师。这种类型的教师经验丰富,实践机会多因而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也会适当增强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把握好这类教师的时间控制,排课时要提前了解这类教会的时间安排。再是要加强工作室的建设。在我国艺术设计专业课的授课中一般意义上的普通教室已经转化为了工作室,但是其内涵与纯粹的实训室是有区别的。实训室是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学生在实训室里可以在指导下进行实际操作,消化吸收理论知识,而工作室的概念则是课堂,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仪器设备的操作,理论和实践是结合在一起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最后,应该加大对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艺术设计专业对于教学设施的要求较高,学校应该相应地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实践操作环节的教学设施以及图书资料室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
2.2重视承接关系
首先应该是打好专业基础,既包括专业课理论基础又包括实践基础。在专业课程范围内要将专业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完成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目标,这也是为学生进入设计工作室打下理论基础的过程。其次,还应该在了解学生的特点基础之上,根据学生的特色进行引导学生进行教学实践的提升。个性化教学是艺术设计这门课程的内在要求,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学生各自的特点进行指导和帮助,因材施教才能够使优秀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更好地锻炼和提升。再次,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有针对性的、目的明确的设计时间以及学术研究。最后,学校应该重视毕业生的服务工作,注重在省内省外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为毕业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渠道,努力使得艺术设计教育的优势得到保持和发挥,并且稳定提高。艺术设计讲究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更加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创新思维以及审美能力,所以,科学的教学模式成为提高课程质量和效率的保障,双主教学模式以及3PID教学模式各有各的优势,值得教师在不同的情况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运用,同时还应该改善教学条件、重视承接关系,通过对教学条件的改善以及承接关系的建设,只有如此才可以真正实现艺术设计教学模式以及实践的改革。
【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研究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