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中的形式与符号语言选取论文

时间:2024-10-23 10:11:09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艺术创作中的形式与符号语言选取论文

  一、艺术创作中选取的“有意味的”形式语言和特征化的符号语言

艺术创作中的形式与符号语言选取论文

  无论是贝尔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还是卡西尔的美学理论都充分强调了意味对于形式的重要性以及形式对于艺术的重要性,一方面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为后代艺术家把握艺术创作的有效性指明了方向,另一方面帮助观众更容易理解现代艺术作品。本文以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老彼得勃鲁盖尔的作品《死亡的证明》为例来详细阐述艺术创作语言中的形式意味。《死亡的胜利》是老彼得勃鲁盖尔于1562年创作的一幅油画,这幅油画给人的表现了一种超乎寻常的“乱”,画面中既有死神率领骨瘦如柴死亡之马,皇帝及主教已经倒下的画面,又存在不知危险迫在眉睫、依然卿卿我我的恋人。画家在画作中创作出一个非现实的俯瞰角度,利用简化的山体和和抽象的树表现对形式的强调,突出死亡对于人的打击是一律平等的核心思想,正因为油画中的巧妙结构成为启示录第四封印后的力作。由此可看出,艺术创作中选取有“意味的形式”语言和特征化的符号语言,能够通过丰富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为艺术家艺术创作指出了发展方向,也能使得观众更为深入的了解现代艺术趮。

  二、艺术创作中选取形式与符号语言的有效性

  1、从艺术家创作的主体意识与逻辑无意识分析

  艺术创作的主体意识与逻辑无意识是艺术家选取形式与符号语言的有效性的潜意识体现。自二十世纪以来,西方现代哲学论著在艺术美学理论中多有涉及,以象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为例,将生命冲动和艺术创造视为一种内心体验。赫伯特里德在研究毕加索时指出,艺术家在创作中是主体意识与逻辑无意识的结合,在创作的某一阶段存在凭借潜意识来构思形象。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出发,人的本质属于社会是其核心思想,强调艺术和审美对于人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此,无论是艺术家的主体意识还是逻辑的无意识都渗透着时代精神和社会立场,也就是说社会、时代、历史的因素赋予了形式与符号语言的意义。从心理角度分析,艺术家对艺术语言的选取在很大程度上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这种逻辑的无意识来源于艺术家的个人经历和思维模式,是一种意识的深层积淀和实践经验的累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艺术创作的过程往往会受到一种积淀在艺术家潜意识深处的集体心理经验的影响,以此发挥着重要的干预作用。而艺术创作中符号语言的有效性能够充分的体现出,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的主体意识和逻辑无意识,将创作某一阶段的形象构思,将符号语言富裕意义,从而将社会积淀和精神世界进行展现。

  2、从观众的接受心理分析

  由于观众在艺术参与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必须从观众的接受心理来考虑艺术创作中选取形式与符号语言的有效性。观众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通过感受和理解等心理活动参与到艺术的创造活动中,因此观众与形式的关系是一种主动关系。卡西尔美学思想认为只有能被观众用心接受的艺术才能真正体现美感,从而引出对艺术接受和欣赏角度的探讨。以戏剧为例,戏剧的综合性质决定了文本被阅读和观看演出的两种形式,观众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在填补文本中不确定性和空白时,往往调用意识和无意识进行选择,带有个性的特征和主观的性质。在观看演出时观众看到的是演员对剧本的角色的想象、理解和演绎再度创造的直观形象,由于演员的演绎的形式和符号语言使观众在阅读文本时的不确定性变得确定,常常激起观众挑战演员演绎权的欲望。从观众的接受心理,对符号语言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观众心理是符号语言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观众在进行艺术欣赏的过程中,观众与符号语言构建出来的主动关系,只有通过艺术作品进行传递,而观众进行艺术接受和欣赏后,也会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和主观性质,从而赋予符号语言更为丰富的含义,提升了符号语言的作用。

  三、结束语

  艺术语言的选择与观众对艺术的接受程度和艺术评判直接相连,艺术审美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包含极其复杂的审美心理因素和心理机制。因此艺术作品的产生在强调观众参与的前提下主体意识与逻辑无意识的共同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