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者的注意特点及治疗方向

时间:2023-03-21 14:17:06 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社交焦虑者的注意特点及治疗方向

【关键词】  社交焦虑;域内视角;自我关注
    [摘要]  本文通过对社交焦虑患者注意特点的探讨和有关文献的回顾,揭示出社交焦虑患者的认知风格并指明治疗方向。
    [关键词]  社交焦虑;域内视角;自我关注
    社交焦虑患者是影响人口非常多的一种神经症,根据美国、加拿大、德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其终生患病率为10%~13%。患者固执地认为自己失态(脸红,目光不端,紧张),而刻意去回避社会交往的场合,导致机会减少,生活质量下降。患者有很强的内省能力,对自己在社交场合紧张和恐怖,一般都比较痛苦,有强烈的求治欲望。
    Clark DM等[1]建立了社交焦虑模型,用来解释社交焦虑产生的过程。该模型比较符合实际情况。其中自我意识过剩,自我关注是社交焦虑患者比较核心的认知风格。见图1。
        社交焦虑者应对社交场景采取一种警惕―回避的态度,非常在意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对外界对自己的态度很敏感,能很快感知到他人的细微动作;但是却无法进行更加深入的观察和加工,而是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形成错误的印象和判断。这在临床上屡见不鲜,有些社交焦虑患者对于别人吐痰、轻微的笑声等都能够注意到,却无法判断别人的行为是否是故意针对自己的,感到很迷惑。Koster EH等[2]在点探测任务中,分别以100ms、500ms、1250ms呈现不同高威胁(被毁坏的身体)和一般威胁刺激(带小刀的人)的图片。结果显示高社交焦虑被试者在100ms、500ms对高威胁图片有更强烈的警觉反应,在1250ms情况下,却有更加强烈的回避反应。在中等威胁图片下,高焦虑患者依然采取和高威胁图片一样的反应方式,而低焦虑患者在100ms、500ms的情况下没有对中等威胁图片的警觉反应。表明无论是高或者中等的刺激,高社交焦虑者都倾向于采取一种警惕的态度,容易受到威胁信息的影响,引发比较高的焦虑水平。而为了降低焦虑水平,又促使其采取回避的态度,导致无法正确地处理信息,对正常行为产生影响。眼动的研究给出了更加直接的证据,Garner MJ等[3]呈现不同面孔来观察被试者的眼动,发现高社交焦虑者快速注意到情绪面孔,但是相对低焦虑患者,只能够维持一个短期的注意。表明高社交焦虑个体在一个短暂的对情绪面孔警惕后,是长时期的回避。
    躯体化是社交焦虑患者比较明显的特征,HAMA焦虑量表有7项躯体症状项目,占总项目50%。可以推测,社交焦虑患者回避对外部信息的注意,而转向关注自身。Mansell W等[4]通过比较被试者对外部刺激(呈现在屏幕的面孔)和内部刺激(手指头上的颤动,被认为是代表了被试者的唤醒水平)的注意偏向,发现高演讲焦虑个体在预期演讲的情况下,将他们的注意从外部刺激转移到内部刺激上来。而在非威胁情况下,没有该效果。
    自我关注,导致高焦虑患者把自己当成社会交往中的客体来对待,采取域内视角的方式看待自身。即社交焦虑的个体在脑海中产生了一种他们在别人眼中是何种样子的消极形象,好像第三者从外部观察自己一样,采用的是一种观察者的视角。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域内视角,指站在自己本身的角度通过自己的眼睛身体去观察周围的情况。Wells A等[5]通过让被试者回忆特定的情景,然后让其判断自己在回忆该场景的时候所采取的角度。结果发现社交焦虑患者在回忆容易引发焦虑的社会场景中,采用的是域外视角;而在非社会场景中采取的是域内视角。
    而有研究表明类似域内视角的客体自我意识(objective self-awareness)经常从第三者的角度去看待自己,这样容易产生一种实际的行为和自己期望的行为之间的落差,而当人自认为无能为力消除这种落差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Jane M等[6]通过让被试者进行演讲,演讲前通过指导语的诱导让被试者产生不同的视角。结果发现,无论高焦虑被试者还是低焦虑被试者,在采取域外视角的情况下演讲,都有比采取域内视角更加强烈的焦虑反应。说明域内视角这种认知方式容易产生和维持焦虑,而高焦虑患者比低焦虑患者更加容易采取这样的方式。
    总而言之,高社交焦虑者通过对自我的持续关注,导致和维持的焦虑的产生,而通过将其注意力转移到外界或者任务上可以缓解其症状和焦虑。Bgels SM等[7]通过发展了一种新的任务导向的注意力训练,患者通过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到任务和环境中,以降低对自我的注意,大大降低了红脸恐怖等社交恐怖的紧张和担心。Wells A等[8]通过8例案例研究,发现暴露加注意外化实际上导致从域内视角朝域外视角的转化,比单独采取暴露疗法,更加有效的减低了社交焦虑。焦虑障碍的认知特点的研究有助于心理咨询师客观了解评测社交焦虑患者的心态,应用新的治疗方法和技术,取得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Clark DM,Wells A.A cognitive model of social phobia.In RG Heimberg, MR Liebowitz, DA  Hope,FR Schneier (Eds.), Social Phobia:Diagnosis, assessment, and treatment.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5,69-93.
    2  Koster EH,Verschuere B,Crombez G,et al.Time-course of attention for threatening pictures in high and low trait anxiety.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5,43(8):1087-1098.
    3  Garner MJ, Mogg K,Bradley BP.Orienting and maintenance of attention to facial expressions in social anxiety:Eyemovement study.Prague: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Behavioural and Cognitive Psychotherapies,2003,200.
    4  Mansell W,Clark DM,Ehlers A.Internal rersus external attention in social anxiey:An investigation usinga novel paradigm.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3,41:555-572.
    5  Well A,Papageorgiou C.The observer perspective:biased imagery in social phobia,agoraphobia,and blood/injury phobia.Behav Res Ther,1999,37(7):653-658.
    6  Jane M. Spurr, Lusia Stopa.The observer perspective:effects on social anxiety and performance.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3,41:1009-1028.
    7  Bgels SM,Mulkens S,De Jong PJ.Task concentration training and fear of blushing.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and Psychoterapy,1997,4:251-258.
    8  Wells A,Papageorgiou  C.Social phobia:Effects of external attention on anxiety,negative beliefs, and perspective  taking. Behavior Therapy,1998,29:357-370

【社交焦虑者的注意特点及治疗方向】相关文章:

住宅建筑特点06-01

审计方向论文范文06-29

网络写作的新特点03-02

论文写作及其研究的特点06-19

浅谈语文教育的特点04-13

儿童舞蹈的艺术特点论文04-15

《红楼梦》的叙事特点03-14

浅谈网络诗歌的特点与发展03-22

儒家音乐思想的基本特点05-29

英语教育方向论文开题报告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