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以建构主义学习论指导组织胚胎学教学

时间:2024-08-11 18:41:32 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论以建构主义学习论指导组织胚胎学教学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组织学,胚胎学,教学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学习理论,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对当前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人才。文章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论及其在组胚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理论旨在揭示学习的机制和规律,与现代教育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主动的“学”,仅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随着学习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学习过程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了新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医学是一门应用性科学,现代医学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单向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现代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不相适应。因此,引进认知学习理论来指导医学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组织学与胚胎学的教学做一探讨。

  一、建构主义的基本思想

  建构主义最早是由瑞士的皮亚杰于1970年提出的。他认为智能行为是对的生物适应,这种适应是通过两种形式实现的,一个是“同化”,另一个是“顺应”当个体逐渐从环境中接受一定量的刺激后,就在脑中形成一系列认知结构,在认识新事物或解决新问题时,即运用原有的认知结构给予认识、对照、解决,并把新知识整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此过程称为“同化”}若运用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解决,则需要改变旧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以便适应新情况,此过程称为“顺应”,通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形式达到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机体与环境失去平衡,就需要改变行为以重建平衡。这种平衡一不平衡一新的平衡不断循环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是个体智力发展的实质和原因。同化的结果是扩充了认知结构数量,而顺应则导致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1]。

  将建构主义学习论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其本质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强调其主观能动性。该学习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向学习者单向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对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获得的,突出学习的探究性和建构。建构主义学习论还认为学生学习的任务不仅仅是满足于获取某一结论性的内容,应更注重在学习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真正科学的建构主义既强调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应该作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师不能仅重视知识的传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有助于学生的后续学习及自主学习。总体而言,强调教学的过程性、交互性和开放性。

  二、以建构主义学习论指导组织胚胎学教学

  组织胚胎学是医学生首先接触的基础医学课程,课程内容较多而且抽象,由于大一新生刚从课程的学习转入医学基础课程学习,学习方法上还不适应,因此学习起来较为困难。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效果不够理想,由于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只有掌握并运用认知规律来指导教学,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建构主义学习论指导组织胚胎学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其教与学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任务中

  关注和参与是建构式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才可能帮助他们完成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生理、病理、病理生等课程的桥梁,也是各科尤其是内外科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应阐明本课程的重要作用以及与其它课程的有机联系,使学生热爱本课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组织胚胎学知识具有内容繁杂、结构细微、理论抽象等特点,在授课过程中,应多联系人体的生理、病理和相关的临床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创设相关的富于吸引力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些问题、情景或事件上。提倡以问题来驱动学习,教师可依据教材上的结论引申出若干问题,启发联想,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血液章节教学中,可提出问题——人在高浓度煤气环境中为何导致缺氧?为何输血必须先查血型?为何细菌感染会导致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何白血病人会出廊不止?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学生很容易掌握红细胞与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结合的特性,红细胞膜表面血型抗原特性,中性粒细胞的杀菌功能以及血小板的止血凝血功能,更有利于日后应用于临床解决具体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还可围绕目标或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协作学习和讨论,诱导学生通过问题来学习,叉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新的问题。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其思维能力也得到锻炼和提高。

[1]    

浅论以建构主义学习论指导组织胚胎学教学

  2.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识的重构提供基础平台

  建构主义学习论的核心原则之一是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真正结合学生实际,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平台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应当引导学习者把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要帮助学生去回顾、寻找与当前学习内容相关的旧的知识点。在组胚教学中,教师应格外重视引导学生调动已经在高中和前期学过的生物学尤其是细胞生物学知识,应用于组胚课程的学习;在本门课程的进展中,也应使学生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根据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主动学习、接受新的知识,并将新的知识通过意义建构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例如在配子发生过程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回顾高中学过的细胞分裂的各阶段,引出减数分裂的概念,帮助他们理解精、卵细胞是如何产生的。在器官与系统的教学中,首先帮助学生厘清细胞、组织、器官与系统之间的构成关系,明确形态和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组织,四大基本组织按一定的规律构成器官,而功能相关的一些器官构成系统。在学习器官的过程中结合总论阶段已学过的有关细胞及四大基本组织的相关知识,以此为基础来认识掌握某一器官的结构与功能;而在新器官的学习中,可联系已学过的同类型器官的相关知识,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准确把握它们的结构特征。例如在循环系统章节的教学中,以中动脉的结构为核心,它的管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构成,内膜又由单层扁平上皮形成的内皮、结缔组织形成的固有层以及内弹性膜构成;中膜以平滑肌为主,外膜是结缔组织。只要牢固掌握基本组织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构筑器官的知识体系就水到渠成。在学习大动脉时,只要比较它与中动脉的结构差异,即中膜的结构以弹性膜为主。依此掌握一个系统中各个器官的知识就会事半功倍。

  3.学生掌握恰当的学习策略,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于课程学习的相应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提供线索,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易于理解的内容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组胚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提倡“形态重建教学法”,指导学生将书本中文字描述的抽象形态转换为图形的具象形态、图片的二维形态转换为三维形态,最后达到形象记忆,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描述出来。同时,通过使用大量的图像、标本和模型的观察来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他们敏锐的观察能力。例如采用“指标观察——描述讨论法”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更有效地获得感性认识,同时获得空间思维训练。

  此外,要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对加以合理组织的能力。组织胚胎学知识点较多而且分散,学生普遍反映难记、易忘,要鼓励学生多做归纳,比较各器官、组织、细胞结构功能的异同点,例如从光电镜结构与功能比较三种肌组织,从超微结构、分布与功能比较三种毛细血管等等。同时鼓励学生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真正的问题往往不是单凭一个知识点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综合几方面的知识,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又如在“运动终板”这一结构的教学中,让学生思考“运动神经元如何支配骨骼肌收缩”,启发他们把“化学性突触”及“骨骼肌收缩原理”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这样就可突破章节编写的局限,使分散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便于理解与记忆。由于人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由无数细胞及其组建的组织构筑而成,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但又无不与其执行的相关功能密切适应。以功能为主轴把结构串联起来,从功能导出结构,加强结构与功能的联系,才能将分散的知识融成整体,易于理解记忆,也易联系实际与。例如在上皮组织学习中,先引导学生注意被覆上皮的分布,它覆盖于机体表面及体腔、有腔器官内表面,它的分布决定了它的两大功能:一是保护机体并把机体内分隔为不同的工作区,二是具有吸收、排泄、分泌的功能。因此上皮一般呈膜状,又因各类上皮的分布位置不同而在形态结构上有所侧重。体表上皮以保护为主,因此细胞排列为复层,且表层细胞角化以加强保护作用。浅层细胞不断脱落,深层细胞又不断分化补充浅层细胞,而且细胞问主要以桥粒连接起着牢固连接的作用。而分布于管道腔面的上皮受损相应较小,上皮由单层细胞构成并有利于物质交换,例如覆盖在心血管腔面的内皮为单层扁平形,可减少血液流动时与管壁的摩擦。此外某些上皮还具备与吸收、排泄、分泌等功能相适应的微细结构,例如小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场所,为了更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其上皮的吸收细胞游离面具备大量的微绒毛,扩大了与食物接触的表面积。此外,结缔组织主要起支持、连接作用,因此它具备与之功能相适应的纤维和基质成分;肌细胞为了适应伸缩的功能,呈纤维状,且细胞内部具备与收缩相关的肌丝结构。

  4.充分应用网络教学的优势,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教学是当今现代化的主要趋势。网络教学打破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带来的时空局限,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它所具备的强大的交互功能、虚拟功能为建构主义所倡导的自主学习、互助学习、探究学习提供了有力保障。利用网络技术,可以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教学和小组教学,并为学生的自学创造了良好条件。

   [2]   

  网络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收集丰富的图片、影像资料并使学生能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找到所需要的信息;组织胚胎学是一门形态学科,通过丰富的图片观察及影像资料的观看可使学生更易理解和记忆,尤其是胚胎学影像资料可帮助学生进行空间形象思维,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形象的记忆,从而进一步深化课堂的教学。此外,可将知识点设计成问题,让学生在研究探索中寻找答案,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得知识[5]。例如泌尿系统章节中肾脏的教学,可让学生思考上出现蛋白尿、血尿等现象的原因,引导他们联系肾小球中滤过屏障的结构及功能意义,从而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并灵活运用。学生还可通过网络自我测评系统对学习效果及时检测反馈,从而根据自身情况调整与改进学习方法,教师可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技能水平作出及时的分析评价和。应积极开发智能开放式教学系统,学生根据教师在该系统中所提示的教学内容和要求,进行探索性和研究性的学习。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与同学、教师和系统进行交流。同学、教师和系统之间均可实现互动,包括文字交互、语音交互、教师远程示范操作等多种交互辅导方式。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学习进程和所提问题来组织教学。

  5.明确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课前预习,了解学习内容,把握学习重点;积极调动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进入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针对设定的问题情境,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充分应用及互联网的信息资源,收集、加工和处理相关信息;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现新的相关问题,与教师、同学进行讨论并研究解决;多与同学交流,取长补短,听取教师的评价和指导,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知识的掌握中培养学习能力。要明确学习的目的是对知识形成深层次的理解,要依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所学知识进行整合使其系统化、结构化,而不能简单地把零碎的、松散的知识堆积在大脑。应在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学习探索新知识,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将前人的间接经验与自己的直接经验联系起来。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临床课程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建构主义作为一种学习理论,对现代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对培养富于创新精神和良好实践能力的现代高等医学人才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3] 

【浅论以建构主义学习论指导组织胚胎学教学】相关文章:

谈以建构主义学习论指导组织胚胎学教学03-18

浅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活动03-20

浅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影响03-19

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中药鉴定学》教学初探03-19

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03-20

浅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指导与应用03-20

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03-19

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03-19

浅论销售组织与业务的规划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