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上消化道出血结局分析
从食管到直肠称为人体的消化道。以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交点为界,上面为上消化道,下面为下消化道。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十二指肠悬韧带以下约50cm一段),以及胰管和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其临床表现以呕血和黑粪为主,是常见的临床急症。观察上消化道出血常见的病因、和临床常见并发症,分析预后及结局,为今后诊治本病提供。方法回顾分析自2007年10月~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16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消化道出血死亡率高于全院患者死亡率,年龄、出血临床表现形式、呕血量、血红蛋白水平以及恶性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消化性溃疡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消化道出血仍是住院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患者年龄、呕血量、血红蛋白水平、原发病(恶性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等均为影响本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所以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早发现早治疗,严格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治疗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且有潜在危险的临床急症,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往往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病死率高达8-13.7%,对人们的身体和健康的影响非常巨大。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保健与疾病治疗提出更高的要求,有效提高上消化道出血的预防与治疗水平,加强预防,改善预后,对提高人们的生活健康质量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本院2007年10月~2010年3月期间收治的164例次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上消化道出血原因、治疗方法及其预后等演变过程。
1 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64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呕血和便血,部分患者经放射线、胃镜和肠道造影确诊,少数患者经手术确诊。本组病例中,男132例,女83例,年龄在25~85岁之间,平均55岁;住院天数19—35d,平均17d。按年龄段将本组患者分成两组:甲组:25~40岁(28例)乙组:40~55岁(69例),丙组55~85岁(68例)。其中首次出血者89例,占54.2%,再次出血者63例,占38.4%,三次或多次出血者14例,占8.5%。
1.2方法
三组患者均应用抑酸剂、止血剂和补充血容量等进行治疗。患者住院后于48h给予内镜检查。出血量﹥400ml者,予冰水洗胃后再作镜检。入院时大出血者13例,11例发生休克。7例患者于入院后5d内再次大出血,给予对症处理后,24h内出血逐渐停止。
2 结果
2.1 出血原因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各种病因中,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占39%左右,胃十二指肠粘膜损伤占14%,恶性肿瘤占11%,肝胆疾病点17%,其他占19%。本组病例中,胃癌11例,胃溃疡29例,十二指肠溃疡35例,糜烂性胃炎23例、肝部恶性肿瘤5例,食管癌3例,肝硬化13例,胆管出血15例,不明原因者37例。死亡25例(见表1)
表1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死亡率比例
2.2 临床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呕血和(或)黑便。出血量小于400ml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或在作呕出物或粪便的潜血试验检查才被发现;出血量中等可引起贫血或进行性贫血,患者感觉头晕,无力,突然起立可产生眩晕及血压偏低等。大量出血达全身血量30-50%者(约1500-2500ml)即可产生休克,患者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口唇发绀、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脉压差缩小、脉搏快而弱等,若处理不当,即可导致患者死亡[2](见表2:消化道出血分级、表3: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对照表)。
表2 上消化道出血分级
表3 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症状对照表
便潜血阳性者即为有便血,病史中无潜血阳性者为无便血;内镜见出血率为内镜见各种出血的例数占内镜检查总例数的比例,活动出血包括喷血、涌血、滴血、渗血等,内镜见出血除活动性出血外,还包括血痂、血栓、陈旧性出血点、上消化道内有鲜血或血块等非活动性出血[3]。本组病例便血率95%;呕血发生率50%;内镜见出血率20%;休克率12.8%;输血率20.5%,活动出血率19.5%。这些结果反映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程度。
2.3
2.3.1治疗原则
1)采用抗休克和支持疗法,补充血容量,输入全血、血浆、右旋糖酐或平衡液以维持重要脏器的有效灌注;2)经胃管灌注药物止血:①冷生理盐水100ml 加5mg 去甲肾上腺素,可以3至4小时一次重复使用。②去甲肾上腺素或凝血酶:按50-500U/ml 生理盐水或温牛奶灌注,必要时每6小时重复使用。③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保证一定的尿量。④选用止血剂和血管活性药物:静脉注射维生素K1或对羧基苄胺,在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可用白芨、三七、止血粉。垂体后叶素可使内脏小动脉收缩,减少门静脉血流而致门静脉压力降低,发挥止血作用,故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
2.3.2化验室检查
定期复查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尿素氮等。
3 观察
经临床对症应用止血药物治疗后,本组患者止血139例,止血率84.7%,无效25例,无效率15.3%。观察分析发现,患者年龄、出血次数与止血效果密切相关,首次出血者的止血效果优于再出血者,出血次数越多,止血效果越差。年龄小者止血效果优于年龄大者。其次发现早治疗者,临床效果较好。用药过程中,有17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经对症治疗后减轻或缓解。患者年龄、呕血量、血红蛋白水平及原发驳文摘》第26期.
[3][4]岳茂兴.上消化道出血827例结局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9;11:928.
【上消化道出血结局分析】相关文章:
113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03-06
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与诊治体会03-06
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与治疗03-06
上消化道出血的健康教育体会03-18
内镜下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12-06
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探讨03-16
消化道溃疡的临床药物治疗分析03-18
产后出血120例临床分析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