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麻醉状态下胃电图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医学科麻醉状态下患者的胃电图特点。方法 统计2014年9月~2015年3月收治重症患者50例入科24h内麻醉状态下进行胃电图检查。结果 麻醉状态下患者胃电图胃电频率在正常范围,但胃电主功率下降,慢波百分比低于正常,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和联百分比均高于正常值。结论 麻醉状态对患者胃电频率没有影响,但对患者胃电主功率及慢波比例有明确影响。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胃电图;分析特点;麻醉
目前重症医学科收入治疗的重症患者多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通过呼吸机等各种仪器对患者救治。目前多数脏器临床有客观物理检查评价手段,对于胃脏这些患者由于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不易搬动,可允许采用的胃肠道功能评价手段比较少。本研究旨在通过胃电图检查,期望像心电图检查一样,通过胃肠道电学变化来判断胃肠道功能变化。本文,研究重症医学科麻醉状态下患者的胃电图特点,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4年9月~2015年3月在重症治疗科住院机械通气的患者50例,收入重症医学科且24h内实施麻醉进行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中男性37例,女性13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为(45.8±2.8)岁,患病时间为1个月~1年。
1.2入选标准[1] 入住重症医学科,麻醉状态下,机械通气,无胃基础疾病或解剖问题导致不能检查(无胃部切除手术)临床上适合做胃电图检查的病症如功能性消化不良、不明原因的恶心和呕吐、有胃动力紊乱迹象的病症和实施手术或药物治疗等
1.3方法
1.3.1仪器组成和采集部位 仪器组成:安徽合肥凯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EGEG-5D型5导胃电图仪,仪器由信号探头,信号处理卡,计算机组成
信号采集:胃肠转换开关置于胃电模式。
信号采集电极固定:B超定位下
胃体: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左旁开3~5cm,再向上1cm避开肋骨。
胃窦: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右旁开2~4cm。
胃小弯: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上1/2处。
胃大弯:剑突与脐连线中点向下1/2处。
升结肠:与脐持平向右旁开2~4cm。
合理的胃电图记录时间:要求患者空腹30min后检查,餐后60min后检查。检查时间上一定要标准,如果延长记录时间,有可能会出现患者胃电图节律混乱而影响检查结果。
1.3.2采集波形参数数据及判定标准 ①波形平均幅值VP-P(uv)正常餐前150~250,餐后250~350;②波形平均频率F(CPM)2.4-3.7;③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15%;④正常慢波百分比>65%;⑤偶联百分比>90%。
参考评价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全国胃电图会议制定的胃电图检查规范和评判标准。
1.4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验证两组治疗有效率数据,以χ2代表验证率(%)差异,经计算P<0.05两组数据有显著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正常人非麻醉状态下的胃电参数为胃电频率3次/min。变动范围为2.4~3.73.慢波百分比大于65%为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15%为正常,偶联百分比>90%为正常。试验结果提示麻醉状态下波形平均幅值VP-P(uv)39~43,波形平均频率F(CPM)2.5~3.4,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18~39,正常慢波百分比31%~38%,偶联百分比>91~100%。
三、讨论
收入重症医学科治疗的重症患者多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或通过呼吸机等各种仪器对患者救治[2]。这些患者由于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稳定,可允许采用的脏器功能评价手段比较少。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对各脏器功能评价,如脑、肺、心脏、肝脏,肾脏功能目前有CT,B超,血液化验等评价的客观方法及手段,重症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障碍往往与病情严重度和预后息息相关。胃肠粘膜血供解剖表现为肠粘膜下动脉分支呈直角,血液供应减少,另外粘膜下动静脉为逆流系统,影响氧和二氧化碳交换。患者微循环障碍能较早在胃肠功能的变化上反映,较早反应细胞水平氧代谢障碍,能较早反映患者细胞水平的脏器功能衰竭。而胃肠道由于病情危重胃镜等检查不能耐受,可重复性差。目前缺乏有效判定胃肠功能状态的方式。
法国一项多中心研究表明,伴发胃肠动力障碍的患者在ICU的平均滞留时间较无胃肠动力障碍者长5d,前者死亡率也明显高于后者(31%比16%)。但有关ICU患者胃肠功能障碍和胃肠功能衰竭的流行病学资料较少,主要原因是胃肠功能的客观评价有困难。
现代医学检测的发展趋势有二:①无创性,②以电生理学技术和方法取得模量进行微机终端处理智能化。胃肠道疾病诊断检查手段包括内镜,X线钡餐,胃液分析。胃电图最早出现研究报告是1926年,20世纪70年代应用于临床,20世纪80年代国内开展与临床。1999年11月在厦门召开中华医学会全国胃电图学术会议,制定胃电图检查的规范和评判标准。所以相对于其他电生理学检查胃电图历史在国内仅有20余年。
首先我们研究知道胃解剖由胃底、胃体、胃窦组成,胃壁由粘膜、肌层、浆膜。组成,肌层分为外层纵行肌层和内环形肌层。胃功能的外部神经控制是由迷走神经的副交感神经支配和第6~9胸脊髓节段的交感神经支配。另外胃的运动还受多种胃肠道激素控制。胃电活动的起步点位于胃体沿胃大弯侧近端1/3和远端2/3的连接处。起步电位向四周扩布,离口向幽门方向。而胃的收缩频率由自发性慢波和交感神经释放神经介质促发的峰电位决定。胃收缩的频率由胃慢波决定。我们通过试验结果提示麻醉状态下波形平均幅值VP-P(uv)39~43,波形平均频率F(CPM)2.5~4.7,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18~39,慢波百分比31%~38%,偶联百分比>91~100%。而正常人非麻醉状态下的胃电参数为胃电频率3次/min。变动范围为2.4~3.73.慢波百分比大于65%为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15%为正常,偶联百分比>90%为正常。
从检查结果分析,麻醉状态下患者的胃电节律频率与正常人相符合。但是胃电波形幅值明显降低,正常慢波所占百分比低于正常,胃电节律紊乱百分比轻度异常,偶联百分比一致。胃电波形幅值的大小间接反映胃电功率的大小,研究显示麻醉状态下患者的胃电功率下降,但对胃电慢波频率没有明显影响。胃电偶联百分比反映相应导联胃区胃电图向远端部位扩布的频率偶联系数,<90%说明失偶联,提示胃功能失常。研究结果显示偶联百分比在正常范围内,麻醉状态对偶联百分比影响不大。胃电节律百分比18~39%为轻度节律紊乱,反映胃电节律的不规律性增加。麻醉状态对胃电的节律有一定影响。
通过试验研究可以发现麻醉对人的胃电活动有一定影响,表现在对胃电的慢波频率数值及偶联性影响不大,但规律性(慢波比例),胃电波形幅值(主功率)有一定影响。提示麻醉对胃电基本节律及传导方向没有影响,没有电静止或逆蠕动等紊乱性电活动。但对胃电的波形幅值或者说收缩偶联有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1]柯美云.胃电图检查及其评判标准(草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0,39(03):211-212.
[2]连至诚,许冠荪.胃电图的基础与应用研究[J].医疗保健器具.2003,11(12):101-102.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麻醉状态下胃电图特点分析】相关文章:
徐志摩诗歌的特点分析论文03-18
网络虚拟商品的特点与价值分析03-20
新媒体新闻传播特点的分析12-08
核电汽轮机的特点分析03-11
小儿麻醉心理学问题分析03-07
不同麻醉方式对婴儿的临床医学影响分析11-16
手机广告市场发展路径特点分析03-21
通信传输应用技术的特点及问题分析12-04
分析RFID技术应用与七大特点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