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女性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有效措施
心理问题也称心理失衡,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不是生理疾病,但是心理问题如果长期存在,得不到很好的疏导,会导致心理或者生理疾病,下面是小编整理推荐的职业女性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有效措施论文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前言
心理问题按照程度可以分为发展性心理问题、适应性心理问题以及障碍性心理问题三类。发展性心理问题是个体不能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体现在自负或者自卑、志向愿望过高或者过低、责任或者目标缺失等方面。适应性心理健康问题是指个体与环境不能协调从而产生的心理问题。障碍性心理健康问题也称为“心理疾病”,这样的患者会持久的( 大多超过6个月) 感受痛苦,并且社会功能受损。因此,对于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1].职业女性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群体,其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这部分女性文化层次较高,但是在社会发展中承受的压力与冲突也很明显,所以她们身上的心理问题也在逐渐凸显。
1 职业女性心理卫生问题现状及产生原因
1.1 国内外职业女性心理卫生问题现状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 WHO) 调查显示,女性异常心理的发生率要高于男性,而职业女性心理疾病的发生率要高于非职业女性,主要体现在工作热情、安全感、自信心以及乐观态度上的缺乏。WHO 预测,2020年导致女性死亡或残疾的首位疾病就是抑郁症。
杨传真以 SCL - 90为工具研究发现,职业女性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常模,其中大约有2/3为亚健康状态,尤其体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偏执因子中更加明显[2].栗明教授对41名职业女性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中6名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占研究人数的14. 4%,躯体化、强迫症状超过20%[3].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2005年对职业女性进行的调查发现,27. 45%的女性存在心理卫生问题。袁艳萍等人研究调查表明,职业女性群体中28% 经常处于抑郁、压抑状态,24. 4% 经常处于焦虑、烦躁状态;18. 5% 经常出现神经质或者紧张[4].
1.2 职业女性心理卫生问题产生的原因
1.2.1 外部原因。职业女性产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外部原因有多种。赖小林对918例心理疾病的女性进行分析,其中精神挫折引发的占36. 07%,婚姻问题引发的占32. 93%,人际关系引发的占12. 22%,社会就业引发占10. 73%,其余占8. 05%[5].对于职业女性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角色冲突所产生的压力、职业要求与个人能力的冲突、过高期望所产生的压力等几个方面。文进先认为职业女性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增加主要是传统观念与现代意识的碰撞、角色需要与能力的落差、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难以平衡等所造成的[6].总体来说,是与女性社会定位有关。首先,虽然现代社会男女已经平等,但是在事业和家庭方面,人们的意识形态还是女性以家庭为主,男性以事业为主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构成为多,这样当女性更多的选择工作的时候,就容易同母亲、妻子的角色发生冲突,当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家庭中的时候,又会和工作中的角色发生冲突; 这使职业女性在无法面面俱到的情况下,心理压力逐渐增大。其次,在工作中,面对日益增加的竞争强度和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很多女性无法很好的对自己进行调整,当其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自己的能力产生的落差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心理问题随之产生。由于女性性格中特有的细腻和内敛,导致其无法向男性一样很好的释放负面情绪,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所以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再次,由于长期的封建社会导致对女性的偏见,社会既定的舆论,导致女性所受到的社会压力要远大于男性,对于职业女性而言,这部分群体大部分都是受到很好的教育,但是当自己所受到的教育与社会偏见遭遇碰撞的时候,就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最后,不同工作的职业女性发生心理卫生问题的几率不同,压力越高的工作越能引发女性的心理问题[5].
1.2.2 内部原因。女性与男性最大的不同在于有几个特殊的生理期。包括经期前后、怀孕期间、哺乳期、绝经期以及更年期等等。这是因为,围绝经期卵巢功能衰退,怀孕期间以及生产以后体内的雌激素分泌都会产生变化。在不同的生理期内身体内激素量的突然变化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致使患者情绪带来很大波动,比如产后抑郁症、更年期精神状态的暴躁易怒,或者失眠焦虑,这些都是女性易发的心理问题[7].尤蔚研究发现女性在妊娠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及恐惧症状[8].郭黎岩等研究发现更年期妇女心理问题发生率更高[9].顾华康等人研究发现武汉市围绝经期女性 SCL -90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国内女性常模,其中抑郁、焦虑、强迫症更加明显[10].Daniel 等研究发现更年期女性的心理状况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11].郭婷等研究发现,未婚人工流产女性的焦虑和抑郁程度远高于已婚人工流产的女性[12].
2 解决职业女性心理卫生问题的对策
2.1 自身调节
张妍等通过研究发现,职业女性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体育锻炼的频率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最为密切,她认为,通过积极正确的体育锻炼、树立正确适当的身体自尊水平有助于职业女性解决自身的心理卫生问题[13].总体来说,只有对自我有正确的认知,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对自我进行正确定位,这样能够纠正过度的自尊或自卑。面对自己能力估计的过高或过低带来的心理问题,要树立自尊自爱的心理,避免女性由于自身弱势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而导致的心理问题[6].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学会面对挫折,积极解决,以坚强乐观的态度面对,并且给自己的不良情绪一个发泄的途径,这有利于自身心理的调节。另外,正确的身体锻炼,一方面能够使女性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对于女性释放情绪,形成坚韧品格,乐观面对挫折都有很好的作用。
2.2 社会关注
职业女性的心理卫生问题已经成为整个社会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这个问题的产生也不仅仅是因为职业女性本身的生理心理特点,而是与整个社会密不可分的。所以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社会的角度进行关注。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在职业女性的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社会的竞争中对女性的不平等更会造成心理冲击,而女性在社会和家庭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使女性的'心理压力更为严重,一旦发生冲突而不能调节的话,就容易心理失衡产生心理问题。白晓霞通过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婚姻、工作和城乡差异对女性心理健康的影响比对男性的影响更为明显,婚姻状况、家庭地位、生活环境、工作环境、收入水平都是影响职业女性心理健康的因素,其中婚姻状况和工作环境是只对女性产生影响的因素[14].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女性的心理卫生问题,必须要消除传统的性别文化,消除性别歧视,从各个方面营造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保证职业女性应有的权利,对于遇到家庭、生活、工作方面问题的职业女性给予接纳、关怀与尊重,而不是冷漠和歧视。观念的转变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解决的,需要从相关制度方面完善立法,需要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需要社会的支持,只有保障了职业女性应有的社会权益,才能从根源上解决职业女性心理卫生问题[8 -9].
2.3 心理健康服务
职业女性容易发生心理卫生问题,这不仅仅是社会因素造成的,而且与女性的自身生理特点也密不可分。大量研究表明,在女性怀孕、更年期等特殊阶段更容易发生心理卫生问题,而人工流产、带环等操作也是职业女性心理卫生问题的诱发因素。因此职业女性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以及在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之前进行有效治疗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西方国家的心理健康服务起步的很早,1910 年左右已经有了心理咨询的雏形,1950 年左右社区心理卫生服务已经起步,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不仅给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进行服务,也对“健康人群”开展服务。1965 年左右这种服务开始演变成为小组成员间的互助模式,进而迅速发展,目前已经臻于成熟[10].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社区心理服务已经与社区卫生服务同样普遍存在,进行心理咨询已经成为普通医疗中的一个项目,其特点是社会工作者、心理医生、精神科医生协同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这样的心理卫生治疗模式已经被西方发达国家证明是减少心理疾病发病的行之有效的模式,是全世界心理问题治疗发展的趋势。
我国对心理健康问题重视的比较晚,出现心理健康服务已经是 19 世纪 80 年代末期,其发展至今不过 40 余年的历史。目前仍然以心理咨询为主要项目,但是各大医院已经逐步开展心理治疗科室,而社区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只在极少的城市探索,尚未与社会形成网络,尚不完善。医疗水平的不发达制约着心理卫生问题的治疗,尤其是目前社会对心理问题有偏见,往往将心理问题与精神问题进行等同,这使得有心理问题的人群一方面认识不到自己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即使认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也羞于启齿,不敢去医院进行治疗和正确疏导,病情一旦发展严重,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则更没有挽回的余地。贾丽等通过研究建议建立“六位一体”的社区干预模式,对职业女性心理卫生问题进行及时的干预治疗[15].
3 小结
总体来说,职业女性所面临的心理问题要比其他人群严重,这与她们在社会中所担当的角色、社会与家庭对她们的要求与偏见,以及自身的生理特征都有密切联系。所以想要解决职业女性的心理卫生问题就需要自身、社会与医疗相结合。从自身上来说,要正确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和社会定位,树立正确的自尊自信,学会自我调整,通过身体锻炼等方式进行心理健康保健,这样在社会的冲击中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自身心理疾病发生的几率。另外社会要认识到职业女性心理卫生问题的重要性,从根源上消除对职业女性不公正的待遇,给予理解、关怀以及宽容。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需要整个社会包括职业女性本身认识到心理卫生问题与其他躯体疾病一样,是一种普通的疾病,应该以正确态度来对待它,积极面对,积极治疗。而心理健康服务方面需要加大建设力度,而不仅仅是从疾病的角度进行治疗,促进其医疗水平的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职业女性的心理卫生问题[13 -15].
参考文献
[1]Price S,Long A F,Godfrey M. Survey on the psychologicalhealth and social support among women of different popula-tion in the urban of Ningxia[J]. Ningxia Med J,2011,33( 5) : 421 -423.
[2]杨传珍。 职场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特点及成因[J]. 医学信息: 上月刊,2011,24( 23) : 693 -694.
[3]栗明。 探讨 NICU 患儿亲属状态焦虑和社会支持相关性[J]. 南华大学学报: 医学版,2009,37( 5) : 620.
[4]袁艳萍,田丽丽,谈继红,等。 职业女性工作 - 家庭冲突与自杀意念: 伴侣支持的调节作用[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 12) : 205 -206.
[5]赖小林,邱可荣,郑淑超,等。 中国传统性别文化视野下女性心理卫生与启璞计划[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5( 1) : 10 - 11.
[6]文进先。 益阳市资阳区职业女性心理压力及应对状况调查[J].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 11) : 1732 -1734.
[7]王社芬,荆怀福。 更年期女性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相关性研究[J]. 护理学杂志,2007,22( 1) : 55 -57.
[8]尤蔚,刘强,常志敏。 北京某医院女职工心理健康问题初探[J].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0,4( 5) : 298 -299.
【职业女性心理健康问题成因及有效措施】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