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横突关节骨性关节面结构特点的形态学观察

时间:2022-12-01 12:33:29 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肋横突关节骨性关节面结构特点的形态学观察

  日常生活中背痛较常见,病因多为肋椎关节紊乱或损伤所致,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肋横突关节骨性关节面结构特点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摘要:目的通过对成人肋横突关节骨性关节面的形态学测量,探讨其形态特征规律为临床诊疗、置钉设计及相关生物力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0套(80侧)成人胸廓干骨标本,进行相关指标观测,并按不同节段统计分析。结果横突肋凹横槽形仅见于T1和T2,凹面形T1~4渐增,平面形T5~9渐增,T11、T12基本无肋凹;横突肋凹上位T4~8渐增,中位T1~4渐增,T5~9由63.7%渐减到11.3%,下位T1~7渐减;肋结节关节面平面型呈正态分布,凸面型除R7外,均占23.0%~50.0%,凹面型R1、R2分别为27.5%、33.8%,其余分布极少,R11、R12基本无关节面;肋结节关节面仅R1出现上位,占10.0%,中位R1占80.0%,R3~11占3.8%~26.3%,下位R2~10占60%~96.2%。结论椎骨横突肋凹由凹到平、位置逐渐上移;肋结节关节面由凸变平位置逐渐下移;临床应用应根据1~12肋的相关参数选取适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肋横突关节;关节面;形态特点

  椎弓根-肋头复合体(pedicleribunit,PRU)是指横突、肋横突关节、肋骨头、肋头关节及椎弓根所围成的区域,也称“肋横突结合区”。肋椎关节病变或异常是背痛常见病因之一,目前临床开展的后路胸段关节突-椎弓根-椎体螺钉内固定术,因中、上胸段椎弓根细小,故临床多从肋横突结合区而非椎弓根穿入螺钉,此外文献报道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功能障碍,肺功能损害的因素中,与肋椎关节形态特征及其损害程度也具有相关性。后路经肋横突结合区螺钉内固定术,虽有诸多优势,但仍有诸多有待探索与改进之处,本研究通过对肋横突关节骨性关节面结构特点较系统的形态学观测,为临床经肋横突结合区内固定术、计算机模拟固定系统的有限元分析及人工椎骨、肋骨的研制与应用提供形态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和包头医学院职业技术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完整配套无明显异常的成人胸廓标本40例(80侧)。

  1.2测量方法及指标

  1.2.1测量方法参照席焕久《人体测量方法》有关椎骨、肋骨形态的测量方法。

  1.2.2观测指标及内容

  (1)胸椎横突肋凹的形态:按出现形态可分为凹面形、横槽形、平面形(图1)。

  (2)胸椎横突肋凹在横突末端的位置:分上位、中位、下位统计分析(图2)。

  (3)肋结节关节面形态:分为平面、凸面、凹面3类(图3)。

  (4)肋结节关节面位置:肋结节关节面在肋骨上的位置,分为上位、中位、下位(图4)。

  1.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录入Excel及SPSS13.0软件进行整理汇总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确立检验水准为α=0.05,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横突肋凹形态

  横突肋凹在T1有横槽形、凹面形和平面形3种类型,分别占18.7%、48.8%和32.5%,与T2的分型有显著性差异(P<0.05)。横槽形仅见于T1和T2;凹面形从T1到T4逐渐增多,至T3、T4则全部为凹面形,且T3~5在类型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之后所占比例逐渐下降,T11~12仅占1.3%;平面形从T1到T4逐渐减少,T5~9逐渐增多,到T9达91.2%,T5与T6~8在类型分类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T8与T9则无统计学差异;T10~12横突无肋凹率分别为67.5%、97.4%、98.7%,呈现递增趋势,T10与T11、T12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T10肋凹出现率既与T1~9不同也与T11、T12有异,属明显的过渡类型(表1,图5)。

  2.2胸椎横突肋凹的位置

  横突肋凹上位T1~3均为零,T4~8渐增,之后渐减,到T10为32.5%,T11、T12为零;横突肋凹中位T1~4渐增到81.2%,且T1与T2、T3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T2、T3间无差异。T5~9由63.7%渐减到11.3%,T10~12则低于3.0%;肋凹下位T1~9出现率逐渐下降,而T8、T10~12均为零,T3~5、T6~8、T9~11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2、图6)。

  2.3骨性肋结节关节面形态

  平面型R1为17.5%,R1与R2间无统计学差异,R2~7由20.0%渐增至76.2%,后渐降至R10的37.5%,呈现正态分布;凸面形R1~3占比接近50%,后渐降至R7的13.8%,R8~10又渐增至35%;凹面形R1与R2分别为27.5%和33.8%,其余分布极少,到R5为零;R3与其他肋均有差异,R4与R9间无差异而与其余肋均有差异,R5与其余肋均有差异,R6、R7、R8、R9间没有差异,R10与其他肋均有差异。R11、R12基本没有关节面(表3,图7)。

  2.4骨性肋结节关节面在肋骨上的位置分布

  上位R1为10.0%,其余肋无上位关节面,R1与其余肋均有显著性差异;中位R1、R2、R3占比分别为80.0%、40.0%、7.5%,呈现递减趋势;下位R5~10占60%~90%,从R10开始无关节面,到R11、R12极少。R10与其余肋均有差异;R3、R5~9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R11与R12间无显著性差异(表4,图8)。

  3、讨论

  3.1测量肋横突结合区相关结构的意义

  日常生活中背痛较常见,病因多为肋椎关节紊乱或损伤所致,潘展恒等认为肋椎关节是微动关节,关节囊较为薄弱,当躯干突然扭动,胸部脊柱过度旋转时,可能产生肋椎关节功能紊乱,出现背痛、心慌、胸闷等各种症状;在进行推拿复位时,需要充分了解其内部形态结构,减少治疗时的不良反应。在胸部损伤中,肋骨的骨折也较常见,随着人们对其病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治疗观念也在不断更新,积极的手术治疗,取代了保守治疗;为此学者们不断对肋骨进行解剖学的研究,解剖学将肋骨分为肋头、肋颈及肋体三部分,而对该区的较系统的形态学研究,可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定位诊断、固定参照物,研制内固定器械,以便更好地达到肋横突结合区损伤的内固定的生物力学和植入要求。

  3.2横突肋凹、肋结节关节面形态相互关系

  T1横突肋凹以凹面形为主,达到了48.8%,其余32.5%为平面形,横槽形为18.7%,而对应的R1则以凸面形为主,达到55%,其余为凹面形、平面形,综合分析大多属球窝型关节,但也有少数为平面型关节;T2~6凹面形均达到了71.2%以上,而对应的R2凸面形为46.2%,R3开始凸面形的比例逐渐下降,平面形的比例逐渐上升,说明球窝关节的关节窝在变浅,或者可能以关节软骨填充了关节窝;T7~9的平面形逐渐增加,由57.5%上升到91.2%,对应的R7平面形为76.2%,R8、R9分别为62.5%、51.2%,提示肋横突关节逐渐由球窝关节演变为平面关节,而至T10、T11、T12则关节逐渐消失。

  3.3横突肋凹、肋结节关节面位置相互关系

  一般认为,肋横突关节由椎骨横突肋凹和肋骨的肋结节构成,T1~12都有横突肋凹,且与肋结节相关节,而本研究结果显示,T1有76.2%的下位,而R1的中位为80%,说明R1的位置总体低于T1,但仍有23.8%的T1为中位,提示这部分T1和R1的位置基本相平或等高;T2~6的中位在61%~81%之间,对应的R2中位为40%,60%为下位,R3~6的下位达到90%以上,此结果说明从R2开始,肋骨的位置相对于同序数的椎骨升高约半个横突的高度;T7~9的中位在减少,而上位分别为61.2%、92.5%、81.2%,对应的R7~9下位达到90%以上,在椎骨横突肋凹的位置逐渐上移、肋结节关节面的位置逐渐下移的同时,基本是同序数的椎骨横突肋凹上位和肋结节关节面下位相关节,肋骨相对于椎骨升高了一个横突的高度;T11、T12和R11、R12基本无关节面,提示两者之间的距离在继续拉大,肋骨的相对位置继续升高,两者之间未形成关节;但81.2%的R10存在关节面,而T10只有32.5%有肋凹关节面,此结果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鑫强,钱邦平,邱勇,等.肋椎关节的损害对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2,22(12):1084-1089.

  [2]赵岩,江建明,李筱贺,等.脊柱中胸段(T6~8)经肋椎单元固定系统有限元分析[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2,30(3):345-349.

  [3]席焕久,陈昭.人体测量方法[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141-142.

  [4]潘展恒.新易筋疗法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的临床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

  [5]徐达传,唐茂林.系统解剖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6]李筱贺,李少华,由博,等.中下胸椎肋凹位置的研究及侧前方置钉数字化模拟[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10,28(3):251-254.

【肋横突关节骨性关节面结构特点的形态学观察】相关文章: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06-1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物资采购及库存管理论文05-28

上海市居民消费结构阶段性变化分析论文04-20

住宅建筑特点06-01

骨筋膜室综合征护理干预06-12

学位论文的结构要件04-26

结构方面的毛病05-08

浅谈德国的教育结构06-19

网络写作的新特点03-02

论文的结构和排版格式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