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体系提高非医学类专业教学效益的探索论文
世界卫生组织将医学课程模式分为“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整合课程”和“以能力为基础的课程”3种。医学整合课程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一些医科院校的医学课程体系中成为教学的基本模式。在中国医学教育长期以来则是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这类模式容易出现基础与临床的脱节,既不适应当今医学模式的变化,又不符合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为接轨国际医学教育的发展模式和医学科学自身的快速发展,医学整合课程已成为我国医科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重点推荐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课程整合模式成为整合课程模式的典型代表,它不仅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记忆,而且能实现基础与临床的结合,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1]。
为顺应医学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改革的日趋发展,昆明医科大学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于20xx年成立了基础医学概论教研组,进行了整合课程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建立了“以系统为单位、从大体到微观、由结构到功能、自正常到异常”,的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体系,将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寄生虫学等课程的知识整合为《基础医学概论》[2],并在公共卫生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和卫生检验等4个非医学类专业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整合的改革与实践。经过长达5年的探索与实践,逐步将基础医学囊括的12门课程从组合课程过渡到了整合课程的模式。
1 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提高师资素质
传统的医学课程模式是分科教学,教师掌握本门学科的系统知识就可以承担教学任务,而整合课程教学内容的跨学科性,授课对象专业背景的特殊性,任课教师跨多部门的兼职性,都使其教学过程难度加大。教师必须打破原有学科的立场,注重多学科知识的选择和重组,还要有综合思维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根据教学需要,我们组建直属基础医学院的包括12门基础医学课程的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基础医学概论教研组”,共同承担教学任务,开展教学活动。自20xx年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实施以来,教研组采用定期集体备课、不定期专题培训讲座、校内外学习交流、督导听课评教、同行听课评价、学生听课评教、网络教学调查等多元化方式,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和跨学科专业知识,目前,已经培养了一批掌握多学科知识结构、具有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优秀师资队伍。教研组任课教师的授课均按照“以系统为单位”、“从大体到微观”、“由结构到功能”、“自正常到异常”的整合课程推进,真正体现了以“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授课方式,不仅实现了“学”的整合,也实现了 “教”的整合,大大提高了教师综合素质。
2 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各医科院校陆续开设了社保、公管、法学等非医学专业,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不是临床医务工作者,但今后的岗位要求必须具备一定的基础医学知识背景,对于基础相对薄弱,且文理兼收班级的文科生缺乏生物知识背景,因此更要求任课教师因材施教。传统的“满堂灌”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是以机械式的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不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整合后的基础医学课程优化了教学内容,不仅能帮助学生快速理解和记忆,也有利于学生重构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非医学专业学生的医学素质和学习效果。
2.1 问卷调查情况
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实施一轮后,选取康复、法学、社保、卫检班共340人(全体授课对象)参加问卷调查,实际参加调查人数287人。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的学生对整合课程有兴趣,其中27%的学生表示非常感兴趣;96%的学生认为整合课程对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有帮助或非常有帮助;85%的学生认为授课教师整体水平较好。
2.2 考试成绩分布和统计
选取法学专业这一文理兼收、连年招生的学生,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和对照性,比较整合前分段分学科授课和“以器官为中心”的`全整合授课考试成绩,分为:<60分、60-69分、70-79分、80-89分、90分以上共5个分数段进行频数统计分析(见表格)。结果显示:整合前不及格人数占15.4%,而整合后不及格人数仅占6.1%;整合前优良率仅为15.4%,而整合后优良率达到34.7%。两班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全整合的授课形式学生考试成绩大幅提高,两班平均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最新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强调学科整合应包括横向整合 [3]。1952年美国西储大学医学院提出的“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淡化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加强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提高了基础医学的综合性,实现了形态与机能、微观与宏观、生理与病理、治疗与预防保健等多种整合。这种整合课程的内容设置符合认知和逻辑思维规律,教学内容的优化重组既避免不必要的赘述,节省了课时,又减轻了学生负担,提高了学习效率[4,5]。
自20xx年在昆明医科大学组建基础医学概论教研组至今,在非医学类专业探索“以系统为单位”的全整合课程学习模式,其从大体到微观的内容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理清记忆知识的脉络;由结构到功能的内容整合,可以帮助学生灵活地理解形态和功能的关联;自正常到异常的内容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动态地认识生理状态到病理状态的变迁;从疾病到药物的内容整合,可以帮助学生初步地了解药物对机体的作用特点。从问卷调查的主观结果和考试成绩的客观结果均表明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在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的学习中,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高。
總之,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符合新的医学教育模式要求,是教学改革的一次新的尝试,这种整合式课程模式将各学科进行了有机融合,淡化了学科意识,注重横向、纵向联系,强调医学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了基础与临床的联系,有效提高了我校非医学类专业教学效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有利于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为其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基础医学概论整合课程体系提高非医学类专业教学效益的探索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