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自我调节论文

时间:2024-10-19 21:30:39 医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自我调节论文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健康卫士,因专业性强、课程多、学制长等因素,压力高于其他高校学生,来自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自身因素影响着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故心理健康问题较其他类型学校学生突出。主要表现在: 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等。医患矛盾的激化、伤医事件的频发,作为生活负性事件严重影响医学生的心理健康。负性事件是指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影响其负性情绪的产生并伴随其成长一直没有有效解决的心理事件或创伤体验,负性事件可能引发心理动力机制的防御性分裂,结果导致身份认同的混乱及自我意识的结构性分裂,从而产生情绪调节和冲动控制的失调。

关于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自我调节论文

  一、大学生情绪应对策略

  情绪应对( emotion—based coping,EBC) 是压力情境下个体为处理压力情绪反应而做出的调节与操作情绪的过程,情绪应对策略包括情绪调节和情绪操作两个方面。压力状态下的情绪调节主要是对消极情绪的调节,医学生也可以通过调节把压力变为进取的积极情绪,积极情绪有助于个体更快地从消极情绪所唤起的异常反应中复原。情绪反应与压力如影随形,调节和处理情绪是压力应对的目的之一。情绪作为进化的产物,本身具有适应功能。听音乐、看电视、体育锻炼等一些分散注意的活动,不仅能够减少消极情绪,还能带来轻松、平静、满意或愉快的积极体验,有助于大学生激发和增强自己的积极情绪。情绪加工可以通过吸收或同化所遭遇的情绪困惑,从而使其他的体验和行为没有妨碍地继续进行,通过情绪的处理和调节来达到应对的目的。情绪加工策略的适应价值已在治疗恐慌症等心理问题的暴露疗法中得到较好确证。

  二、提高挫折应对能力

  挫折应对能力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境或失败时,能够耐受挫折、心理复原以及从挫折中成长的能力,在同样的或相似的逆境或挫折面前,不同的人生理和心理发展变化也不尽相同,有的会呈现持续的下降趋势,个体逐渐走向功能失常( 崩溃) ; 一部分人虽然幸存下来,但是身心功能衰退和受损; 幸运的人各项功能均恢复到挫折前水平: 积极干预不仅使各项功能得到恢复,还可使个体超越原有水平。提高挫折应对能力的方法主要有3 种:

  第一,增强对挫折的耐受性,增加抗压能力,可免于功能失常;90 后医学生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在顺境中长大,经不起挫折,要有意识地迎接挫折与挑战,承担社会及家庭责任。

  第二,在增加抗压能力的基础上,强调抵抗和应对,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三,把压力变动力,在压力中求发展。通过提升个人能力,在创伤后逐渐成长起来。创伤后成长是指个体在与具有创伤性的负性生活事件和情境进行抗争后所体验到的心理方面的正性变化。个人和群体都能从创伤中获得成长。让自身发展适应社会需求,自我同一性的确立与社会相适应。自我同一性是指个体在时空中对自己内在的能力、信仰和个人历史等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的主观感觉和体验,医学生自我同一性确立失败不仅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格完善和社会适应,并且会对以后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第一,树立良好医德医风,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以诚为本,以信为用。成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第二,积极学习相关法律法规,懂得运用法律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了解患者的知情权、同意权、隐私权、赔偿权及医护人员的诊治权、特殊干预权。

  第三,学习良好的沟通技巧,有利于缓解医患矛盾。医患冲突是医患双方在诊疗护理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对某些医疗行为、方法、态度及后果等存在认识、理解上的分歧,以致侵犯对方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研究医患冲突的主要影响因素,运用正确医患沟通技巧,取得患者最大限度的信任及密切配合,使很多医疗纠纷得以化解或使医疗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四,提高医学生自身的职业素养,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建立职业概念、培养职业意识、规划职业生涯。提高学术能力,学好专业课。掌握医术是医务人员立业的基础,新形势下,医疗服务模式发生了根本转变,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 - 心理 - 社会”复合模式,医患在与共同的敌人“病魔”做斗争的过程中,既要靠医者的精湛医术,又要靠患者的信任与积极配合。

  三、增强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指个体遭遇负性生活事件时能够灵活应对并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能力,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一部分,心理弹性( Resilience) 是预测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主要体现在情绪的灵活性和认知的灵活性上。国外研究发现有针对性地对个体进行心理弹性训练能提高其应对压力的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弹性可以降低负性生活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负性生活事件和心理弹性都显著影响心理健康问题,说明心理弹性具有调节效应。

  不同心理弹性水平的大学生在正负性情绪和情绪调节方式上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心理弹性组在正性情绪和认知重评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低心理弹性组,而在负性情绪和表达抑制上显著低于低心理弹性组。高心理弹性大学生积极情绪较多,更多使用认知重评这一调节方式,而低心理弹性大学生负性情绪较多,更多使用表达抑制; 行为学实验也证明了心理弹性较高的个体倾向于更多地关注正性的情绪刺激信息,心理弹性较低的个体则容易忽视正性情绪刺激信息,表现出对负性情绪刺激的偏向特点。心理弹性训练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和积极情绪,运用积极的情绪调节方式对低心理弹性大学生进行训练。

  心理健康是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医学生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整体素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医学院校德育理论教育和德育实践教育得以整合与实现的基础和桥梁。通过在大学期间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态势,摆脱困境,使医学生成为一名能将“治病救人、大爱无疆”作为自己行医准则的医务工作者打下良好基础。

【医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自我调节论文】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05-08

医学生心理韧性对学习坚持性的影响研究论文09-28

音乐对人生的影响论文08-25

教育与社会的影响论文05-23

非智力因素对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效果的影响的论文08-20

讨论网络对教育的影响的论文09-11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论文07-06

科技发展对音乐的影响论文07-22

试论家庭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论文3200字09-08

医学生交往能力对社交障碍的影响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