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时间:2023-03-01 09:02:43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论文摘要]不仅是翻译,更是翻译。翻译的目的是促进文化的交流和,而异化翻译则能忠实反映原语文化,有效地促进两种文化的传播和交流。现从蒙汉翻译的角度来探讨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翻译;异化;文化交流

  翻译是不同之间文化交流的最重要的桥梁和媒介。由于翻译的存在,人们的文化生活变得越来越丰富,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因为,翻译不只是简单的语际转换,更大程度上是传达原语文的文化色彩,传递不同的文化信息,是一种文化的再现,所以,翻译应当注意文化传递的问题。那么翻译中怎样面对文化的传递?在此,笔者试就从蒙汉翻译的角度来作一粗略探讨。

  一、“异化”与“归化"概念的提出

  1813年,德国著名神学家、古典语言学家、翻译理论家施莱艾尔·马赫在他的《论翻译的方法》一文中提出,翻译的途径只有两种: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另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而且对这两种方法做了详细的描述。
  1995年,美国翻译理论家LawrenceVenuti(劳伦斯·韦努蒂)在(TheTranslator’sInvisibility)(译者的隐身)一书中把施莱艾尔·马赫提出的两种方法加以,将第一种方法称为“异化法”,把第二种方法称为“归化法”。而他主张异化的翻译,并认为,异化翻译“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译语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他进一步指出,原语民族在通过翻译作品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其文化形象很大程度上由译作决定,因此,译者必须如实反映原语民族特有的文化因素。“异化”和“归化”,一个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原语表达方法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另一个则要求译者向目的语靠拢,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韦努蒂还指出,流畅的归化式翻译既掩盖了译者的辛勤工作,使得译者遭受到“隐形”的不公平待遇,与此同时,把主流文化的当代价值观强行施加于原作,也掩盖了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原作的感。
  在中国进入现代时期之后,“异化”和“归化”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发生在20世纪30、40年代。当时以梁实秋为首的右翼学者主张意译,以鲁迅为首的左翼学者则倡导直译。意译派批评直译派是以辞害义,诘屈聱牙;直译派则认为,意译消除了原文的异国情调。鲁迅先生更是明确地提出了“异化”的主张,他认为,翻译就如同在外国旅行,必须具有异国情调。

  二、异化翻译对原语文化和译语文化的影响

  归化和异化翻译虽有主次之分,但没有高低之别,各有各的长处,也各有不足之处。但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来说,劳伦斯·韦努蒂还是提倡异化翻译的观点,对原语和译语来说异化翻译都是件好事。
  蒙古族翻译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无论是佛经翻译,还是近代的翻译,都以归化翻译为主,这与当初翻译的出发点是密不可分的。不同时代赋予了翻译不同的理念。今天人类进入了新的世纪,步入全球化的国际信息时代,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时代赋予了翻译一个全新的观念——文化概念,这对当今蒙古族的翻译也是如此。在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里,随着各民族交往的日益密切,相互了解的不断加深,异化翻译更有利于不同民族和文化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吸收和借鉴。所以,异化翻译对于蒙汉翻译来讲也有其特殊的文化功能。
  对原语来说,翻译是译出,把原语中的特色文化和新颖的“信息”输入给译语文化,使译语文化在了解原语文化的同时得到自我发展。奈达曾说过:“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坚信自己国家的语言是最美的。”每个民族都有自尊心,只有把自己民族特有的语言很生动地译出,才能保留原语民族的形象,才能维护原语文化的自尊心,体现原语民族文化的真正特色。
  对译语而言,翻译是一种文化引进。通过翻译(异化)把其他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很好地介绍过来,从而满足读者的好奇心,让每个读者都能感受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由于历史文化和生活等因素的影响,使不同民族有着各不相同的思维方式,因此,翻译能让不同民族之间更好解和了解对方。而把原语的“味道”尽量保持“不变味”地移过来,才能达到文化传递的良好效果,异化翻译法是最好的选择。下面以蒙汉翻译为例加以说明。
  例1: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红楼梦》第三回)
  译文(1)dsurehino:bi:gon~snogsubilu:;ebt/ininu:fi::ga墨garbanhubidutu:
  译文(2)uha:nsana:anu:,a ulsi:nuji:nbi:guna:snoghobjilu:do:debtfitaibaidalanu:tJ*untliugi:nuji:n i:Ji:gbasgurbanhubjdabdsuhui分析:在这里“比干”和“西子”所包含的忠心悲壮与聪明柔弱的文化含义及其典故是无法向译文读者交待明白的,所以,译文(1)仅传达原文的基本用意。而译文(2)则变得冗长,它在试图传达这两个词的文化含义。译文(1)用了异化翻译法,它传达出了语言构词的形式特征,保持了原民族的文化特点。

[1]    

  译文(2)虽长,但失去了原语的特点,反而也没有清楚意思。
  例2:我真没想到他居然会做出这种事来。
  (1)bi:jorbodoc~olo:gui,tarh~er(mi:mjabdalhi:sonbaina:悼文(2)tori:m jabdalhim g bi:jerb。d破;olo:gui分析:译文(1)是异化翻译法,跟我们母语的传统表达方式是有差别的,但能表达出来原语文意义的同时,还能体现出的表达方式;译文(1)是先说结果(bi:jorb~dod3olo:gui一我真没想到),译文(2)是后说结果(tarheermui:mjabdalhi:senbaina:一他居然会做出这种事来)。译文(2)采用了归化翻译法,虽通顺流畅,但平淡无奇。
  例3:urid9arson~iho:sh。in9arsonabarhatu:
  译文(1)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译文(2)后出的犄角比先长的耳朵硬。
  分析:译文(2)是异化翻译法,没译文(1)那么通顺,但能表达出原语文的文化意义。
  从以上3个例子来看,异化翻译法虽有点“陌生”,但能很好地传达原语文文化,而且还利于吸收对方的表达方式,丰富自己的语言。
  我们主张语言上尽量保存“原汁原味”,决不是有意与我们的母语(蒙古语)规范作对。恰恰相反,我们以母语规范作为翻译的前提,主张在语言上应尽量保存点“洋味”,即使译文中有读者“看不惯”的地方也不碍大局,读者“看不惯”决不是“异化”之“错”,也不是跟母语水火不相容,关键在于我们译者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即译者在翻译内容的同时,也附带地展现出了其他民族语言的特点,这对译语民族来说,是学习和借鉴的机会,不仅丰富了译语民族的词汇,也促进了两个民族语言的接近和交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是很有益的。有了异化翻译,我们有了tajbau口(太平),mudsa:D(木匠),iia~hua(莲花)等等词语,汉语词汇里也有了戈壁(goeb一沙石野地),乌兰牧旗(ulammetifr-文艺演出队),那达慕(naldam-游艺集会)等等。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翻译过程的核心内容就是对原语文中具有差异的因素进行处理,正如布朗绍所说:“翻译是纯粹的差异游戏;翻译总得涉及差异,也掩饰差异,同时又偶尔显露差异,甚至经常突出差异的活动化身。”

  三、异化翻译的局限

  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是目前国际上最引人注目的学术成果之一,自传入我国以来,被广泛引用,喝彩声不断,影响很大,但也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语言是文化的产物,又是文化的载体。.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具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和文化内涵。蒙、汉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汉文化是传统的农耕文化;蒙古文化则是游牧文化,是长期以来以游牧为主的文化,所以,词汇里畜牧业文化内容的词特别多。有时在汉、蒙翻译中民族特色文化词语常常找不到意义相等的对应词,在对方文化中出现了空缺现象。蒙古民族正因为是游牧民族,相关的词汇则比较多,牧民要四季更换牧场放牧,依次循环。有“habardsa:”、“dsusla~”、“namard5a:”、“ebeld5e:”,汉语词汇里却没有对等的词语,只有“春季牧场”、“夏季牧场”、“秋季牧场”、“冬季牧场”。又如“蜀锦”、“川贝”、“湘绣”等具有明显汉民族文化色彩的词,而在蒙古族文化中则找不到相同的对应词。还有动物、颜色等也有各自的文化内涵;狗,汉语里是贬义的,如:“狗急跳墙”(nohoisandrabalharem haraih),“狗嘴里吐不出象牙”(nohaii:namanddsa:nnai:sojo:urgxguiurgahg),“狗彘不如”(nohoigahagi:1rhutchgui),“丧家之犬”等,“丧家之犬”被汉民族人用来描述那些失去依靠,到处乱窜,无处投奔,令人讨厌的人。而在蒙古族文化里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对“丧家之犬”往往是善待,而不是痛打或赶走,把狗看成是自已最亲近的朋友,如成吉思汗把自己最忠诚的四位将军称为“四狗”;“白色”在汉族文化中是一个基本禁忌色,在中国古代的五方说中,西方为白虎,西方是刑天杀神,主萧杀之秋,古代常在秋季征伐不义、处死犯人。所以,白色是枯竭而无血色、无生命的表现,象征死亡、凶兆。又如自古以来亲人死后家属要披麻戴孝(穿白色孝服)办“白事”,要设白色灵堂,出殡时要打白幡;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等。在蒙古族文化中,白色代表白云,象征着吉祥、光明、圣洁、高尚,给尊贵的客人是敬献洁白的哈达,拿出“gagamida;”(奶食品)招待客人,以表达真诚的祝愿。翻译这些词语时,很难把原语意义表达出来,这就是所谓“文化空缺”问题,也是异化翻译的局限。所以,进行翻译时,只有采取变通的手法,由归化翻译和音译法来补充。遇到“文化空缺”问题,异化翻译就显得力不从心,这在蒙汉翻译中时有遇到,但不能为此而否定异化翻译。只是说我们在翻译中,在主要运用异化法的同时,归化方法和音译法应作为一种辅助性手段而补充运用。因为,文本是丰富多彩的,所以,翻译也就不能局限于一种方法。

   [2]   

  四、结语

  孙致礼教授在《从归化趋向异化》一文的结尾中指出:“两种方法在中国渐渐趋向平衡;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21世纪的中国,将以异化为主导。”异化翻译是今后翻译的主流,因为,它有其成长发展的空间,虽然有些不足之处,但对、交流来说有着“归化没法可比的优势。”

  (一)我们所生存的已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和国际化,各间渴望互相了解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并都想让自己民族文化得到高度发展。蒙古、汉民族更是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相互接触日益频繁,两个民族杂居现象的普遍存在,对两个民族的互相了解提供了先天优越的条件。

  (二)传媒的发展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这也为不同文化的读者了解外界文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中国由于各时期主导思想的约束,读者接受程度的限制等都对翻译策略产生了一定的规约。今天,中国已走向更加开放的时代,各民族间的互相交流,交往更加频繁和深化,相信异化翻译的策略会更加适应这一时期的要求。另外由于国家体制的改革,及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大力关心和投入,人们的文化素质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蒙汉兼通,甚至掌握更多的读者群体在不断扩大,他们渴望对其他民族文化有更多的了解,而且希望是原汁原味的,已不再只满足于译文的归化顺畅。

  因此,在翻译中我们应学习和借鉴翻译界老前辈为我们提供的经验,一是,了解原作者意图。二是,熟悉原语文本的类型。三是,清楚文本翻译的目的。四是,掌握译文读者的文化需求。我们只有把握好这些方面的情况,也就能够灵活运用好翻译的方法,从而使译语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人的需求。

  翻译不仅是翻译语言,更是翻译文化,翻译的目的就是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异化翻译将是翻译领域的主导,因它能有效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传递、交流、学习和借鉴,所以,在蒙汉翻译中异化翻译应是文化传递的首选。

    [3] 

【异化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相关文章:

试论英汉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04-15

浅谈异化与归化方法在翻译中的运用10-13

《舌尖上的中国》英译中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运用05-16

论《蝇王》中的异化主题05-18

高校档案在校史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探讨05-29

旅游产品传播中构建消费文化空间的论文05-02

论析关于消费异化的文化批判05-11

商标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分析论文05-03

试析从扬州历史双东街区看翻译与文化传播的关系论文05-03

论翻译是文化翻译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