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外籍教师课堂文化冲击的原因探究

时间:2023-03-06 11:45:32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外籍教师课堂文化冲击的原因探究

  论文关键词:外籍教师 课堂教学 冲击 中国

  论文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外籍教师与中生因其各自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会发生文化冲击现象。采用问卷和访谈,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诠释外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生文化冲击的原因,提出外籍教师与学生都应尊重异国文化差异,并注重教学方面的文化调适,从而帮助外籍教师与学生减少文化冲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效果。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前来我国高校任教。毫无疑问,外籍教师的到来不仅为我国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与英语为母语者交流的机会。同时,外籍教师的到来也为学生创造了直接接触和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但由于不同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从而导致外籍教师与中国学生在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规范、礼仪礼节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容易使外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文化冲击(cultureshock)。国内外有关研究表明:文化冲击易使外籍教师与学生产生困惑、震惊、焦虑、沮丧、受挫等情绪,甚至发生冲突等教育教学不和谐现象。

  二、相关研究

  文化冲击源于文化差异。美国的文化人类学家Oberg将“文化冲击”定义为“一个人在新的文化环境中,由于失去了自己所熟悉的语言及社会习俗所产生的不安感。”文化冲击几乎是每一个到国外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人都会遇到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对外籍教师在中国任教时发生的文化冲击及其原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外籍教师在中国任教,往往会将他们的梦想和希望、成见和偏见、价值观和人生观带进中国课堂;外籍教师对中国学生的学习风格、英语水平、人际交往、同伴合作等方面感到甚为震惊和难以接受;外籍教师与中国学生在交际中发生冲击的原因是:双方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和双方未能进行换位思考;不同的教育理念碰撞及外籍教师、中国学生均秉持不切实际的文化期待;社团价值至上(东方文化)和个人价值至上()的差异;文化差异及外籍教师不了解中国情况、学生水平、学习风格、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以上专家和学者关于文化冲击的研究主要是从西方文化、西方教育理念,或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差异,探讨文化冲击发生的原因,较少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进行探讨。由于教育教学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拟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探究外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文化冲击的原因,以期减少外籍教师与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冲击。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内容

  1.从课堂师生互动探究外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文化冲击的原因;

  2.从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探究外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文化冲击的原因;

  3.从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探究外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生文化冲击的原因。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嘉应学院的25名外籍教师和3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其中,外籍教师来自美国、英国等7个国家;学生来自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共l2个班(每班挑选出成绩好、中、差学生3人)。外籍教师之间的差异、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差异是否会影响本研究结论,本文暂不纳人讨论范围。

  (三)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外籍教师在课堂上感受到的文化冲击——师生互动、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等三方面进行调查,并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对学生进行访谈,探究其原因。

  四、研究结果

  (一)“课堂师生互动少”的原因分析

  课堂师生互动是指师生之间在教学过程中相互交流思想和情感、传递信息并相互影响的过程。课堂师生互动的目的是学生获得目标语语言输入的同时,鼓励目标语的语言输出,提高学生运用目标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经笔者调查发现,大多数外籍教师对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积极性不高的表现感到震惊,88%外籍教师认为:在中国的课堂教学活动,师生互动少,且呈“直线单向状态”,由此导致课堂互动难以开展,从而影响外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对学生的访谈证实了外籍教师的观点。如访谈的学生说:“英语课堂上教师与我互动较少”;“我不会积极主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我不会积极主动向教师提出问题,除非教师点名提问”。这是因为在任何文化中,师生互动受其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和理念的影响。

  基于学生的访谈及其受中国传统的影响,笔者认为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中国传统的唯“师”是从的师生观影响学生课堂师生互动中的主动性。在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无论是小学阶段,还是中学阶段,抑或是大学阶段,教师往往是教学目标的制定者、教学内容的抉择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而学生常常处于受支配、受控制的被动状态。此外,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是知识权威的代表,只有教师的评价才是权威的,教师提供的答案才是正确的。正如被访谈的学生说:“我担心我说的答案跟老师的不一样,得不到老师的肯定”;“我担心我说的答案离题了会成为同学的笑话”。因此,大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缺乏主动性。

  2.中国传统的“满堂灌”课堂教学模式影响学生课堂师生互动中的积极性。在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Liu和Littlewood的结果表明,学生将“听老师讲授”列为最经常的活动。这种教学文化只强调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片面追求教师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正如访谈的学生说:“我们已习惯了高中阶段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只要守纪律、认真听讲,做好笔记,考试能取得‘高分’,就能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表扬”。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太喜欢课堂上“插嘴”的学生,这一现象影响学生课堂师生互动中的积极性。这种教育教学模式只强调教学过程的程序化、片面追求“安静的课堂秩序”而忽视对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积极性的培养。

  (二)“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工具型为主”的原因分析

  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Gard.nen认为学习动机可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笔者调查发现92%外籍教师认为:大多生学习英语的动机以工具型动机为主,他们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或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或为了毕业后更好就业等,而对于英语及其文化缺乏应有的兴趣。基于学生的访谈及其受中国的影响,笔者认为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教育目的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传统的教育目的导致教育教学功利主义思想的形成。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往往以“分数”为标准评判学生的成败。每年高考后媒体对“高考状元”的宣传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学生为赢得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逐渐形成了为考试而学习、为分数而努力的学习动机。因此,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往往围绕各类型、考试范围,采用题海战术的方法进行应试准备,以便能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然而,这种“应试性教学模式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课本学习和备考,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违背语言习得和学习规律的”。

  2.中国传统文化的“用人观”影响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在中国传统的人才选拔机制中,“重学历、轻能力”的现象较为普遍。大多数用人单位首先考虑应聘者的学历层次及各类证书。因此,“证书动机”是学生的主要学习动机几位参与访谈的学生不约而同提到:“我对英语并不感兴趣,觉得学习英语就是记英语单词及语法规则而已;但考虑到持有全国大学英语四级、六级(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证书的学生将来更容易就业,所以我才认真学习英语,争取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全国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由此看来,大部分学生在大学阶段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于“考证”中,从而影响学生对英语语言及其文化的深入学习。

  (三)“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以死记硬背(rote—learning)为主”的原因分析

  96%外籍教师认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方法单一,主要是靠死记硬背课本内容、辅导和教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外籍教师认为学生的这种英语学习方法,势必影响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影响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

  基于学生的访谈及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笔者认为产生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中国传统的考试模式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在中国传统的教学考试模式中,大多数教学活动都围绕考试目的进行。在13常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围绕考试大纲、考试题型对学生进行训练,而且教师在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常常还是考试的内容。因此,学生普遍反映:“在课堂上无论是否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都会认真将它们记下来,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将其巩固,以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2.中国传统的学习方法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在访谈中,笔者发现:学生认为学习汉语和学习英语相似。中国传统的汉语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大量的重复学习,这与汉语的特征有关。正如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因为汉语语言是表意文字(ideographicscirpt)和表意音文字(ideo—phono-graphic),其认读受制于人们的视角的认知过程。然而,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英语语言是拼音文字(alphabeticscirpt),不表意,其认读受制于人们的语音体系的认知过程引,故适合汉语学习的方法未必适合英语学习。由于学生缺乏对英汉语言特征的了解,从而将学习汉语的习惯和方法应用于英语学习中。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上述原因的探究,笔者认为无论是外籍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尊重异国的差异,积极主动加强对异国文化的学习,融合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优势,并注重教学方面的文化调适。

  (一)作为受聘于我国高校的外籍教师。应深入了解中国及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注重文化调适,促进其自身专业化教育与发展

  1.加强中国文化学习,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语言学习。外籍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如:网络、报刊或与学生交流等,加强对中国传统学校文化、文化和家庭文化的学习,深入了解与学生学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加深对学生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认识,从而使其教学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好结合。

  2.融合互补中,注重教育教学方面的文化调适。外籍教师要意识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环境必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影响,使学生在学习理念、学习方式、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具有各自的特点,而这些特点短时期内难以改变。与其让学生改变这些理念和行为,不如考虑如何让自己的教学更好地适应这些特点。因此,外籍教师应该理解、尊重学生的需求,融合互补中西方文化,注重教育教学方面的文化调适,如:“加强与本土(中国)教师的合作教学”,最大限度减少文化冲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借重文化冲击,促进外籍教师专业化教育与发展。尽管外籍教师在某一时期可能会因文化冲击而困惑,因文化差异而影响自己的教学。但从教师专业化教育与发展的层面看,外籍教师在课堂上感受到的文化冲击可能是其专业化教育与发展中的极为重要的部分,教师的海外任教经历对其专业发展和个人发展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二)作为我国高校的学生,应加强对英语语言及其文化的学习,克服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学会运用学习策略,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1.转变英语学习动机,培养英语及其文化的学习兴趣。学生应从“应试动机”¨中走出来,从“证书动机”¨“中走出来,认识英语是获取信息和与世界各国交流的重要工具。兴趣是学习动机的源泉,学生可以通过欣赏外国歌曲、、戏剧、杂志、小说,或参加各类英语活动及比赛,如英语角、英语戏剧表演、英语歌咏大赛、英语比赛、英语游戏、英语故事、英语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英语及英语文化的魅力,从而进一步激发英语学习兴趣,为将来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

  2.克服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在真实的交际场合中能恰当得体运用英语的能力。课堂教学是培养这一能力的主渠道,如果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只是听众、旁观者,就难于实现以上教学目标。行为主义学强调认知过程为“刺激一反应”,认为学习不是单纯灌输和接受,而是不断刺激和反应的过程。现代教学强调学生克服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应作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才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主动性。

  3.运用英语学习策略,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引。学生使用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不仅可以减轻学习负担,还可以提高学习效果。但遗憾的是,笔者从访谈中得知学生基本上没有接受过正式的、系统的学习策略培训,很多学生不了解学习策略,不知道怎样有效运用学习策略。因此,学生应加强对学习策略方面的学习,如:参加学校学习策略讲座,阅读学习策略的相关书籍,主动与教师、同学交流学习策略等,从而探索出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外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文化冲击现象是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普遍现象,值得深人研究和探讨,此研究结果可能对进一步提高外籍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方面的探索产生一定的启示作用。

【试论外籍教师课堂文化冲击的原因探究】相关文章:

试论课堂学生话语权公平缺失及原因论文07-26

试论中国动画存在的缺陷及发展滞后的原因08-24

初中英语课堂的跨文化教学模式探究分析论文04-29

试论成人教育中的薪酬管理课堂教学08-22

艺术试论08-23

旅游文化知识和旅游英语教学探究05-07

试论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的交际法教学及文化教学05-14

试论跨文化交际意识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论文04-12

试论汉语言文化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05-28

探究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