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 “陌生化” 理论纵读

时间:2022-11-26 18:10:10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西方 “陌生化” 理论纵读

  在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那么一般论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西方“陌生化”理论纵读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西方“陌生化”理论纵读1

  西方“陌生化”理论纵读

  对“陌生化”理论的探讨与研究,国内外学者大多停留在对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出的“陌生化”的定义和阐述上,视“陌生化”为什克洛夫斯基的独创。不可否认,作为一个诗学范畴,“陌生化”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出。但是若我们将“陌生化”视为一种诗学原则和诗学思维模式,我们却可以尝试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西方文艺美学史上,“陌生化”诗学思想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它源于亚里士多德,经由朗吉弩斯、马佐尼、缪越陀里、黑格尔和浪漫主义诗人的发展,成熟于什克洛夫斯基和布莱希特,并在现当代文艺美学家身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承继。

  在对西方“陌生化”思想进行论述时,笔者还想澄清一点:将西方古典诗学中的“新奇”诗论作为“陌生化”理论的发展阶段而进行论述,并不是说“新奇”诗论就是一种“陌生化”诗学思想。“新奇”作为一个诗学范畴,其内涵和外延都比“陌生化”要大、要广泛得多,在某种程度上,“新奇”本身就容纳了“陌生化”这一范畴。这里将“新奇”诗论列入“陌生化”思维模式的发展过程中,只是想说明以下两点:首先,“新奇”诗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陌生化”诗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进行通约对读。在讨论“陌生化”诗学思想在西方现当代诗学中的继承时,也是本着这一思路进行论述的。其次,“陌生化”理论虽说是由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出,但我们倾向于认为,在西方文艺美学史上,“陌生化”诗学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俄国形式主义只是“陌生化”理论的成熟阶段,而西方古典诗学中的“新奇”诗论则是其理论形成的前奏。

  第一节 西方古典诗学中的“新奇”诗论

  在西方文艺美学史上,第一个对“新奇”进行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Aristotle)。他在《诗学》与《修辞学》中说:

  给平常的事物赋予一种不平常的气氛,这是很好的;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在诗歌中,这种方式是常见的,并且也适宜于这种方式,因为诗歌当中的人物和事件,都和日常生活隔得较远。[33][P90]

  一切“发现”中最好的是从情节本身产生的,通过合乎可然律的事件而引起观众的惊奇的“发现”。[34][P650]

  使用奇字,风格显得高雅而不平凡;……所谓奇字,是指借用字、隐喻字、衍体字以及其它一切不普通的字。……这些字应混合使用,……可以使风格不致流于平凡与平淡。[35][P657]

  亚里士多德强调语言与情节的“惊奇”、“不平常”和“奇异”,认为通过这些艺术手法,将平常熟悉的事物变得“不寻常”,变得“奇异”,才能使“风格不致流于平凡与平淡”,使观众有“惊奇”的快感。观众也正是在这种“惊奇”的“发现”之中,得以超越日常的习以为常的知觉经验,产生出乎意外的新颖美感。

  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Longinus)从“崇高”的角度出发,对亚里士多德的“惊奇”诗论进行了补充。他说:“诗的形象以使人惊心动魄为目的”,“凡是使人惊心动魄的总是那些奇特的东西。”[36][P147]所谓“奇特的东西”,就是陌生的东西。在朗吉弩斯看来,这种“奇特”的陌生东西是崇高感得以产生的重要因素。观众对美的欣赏也是以获得陌生、奇特的感受为旨归。因为“一切日用必须的事物,人们视为平淡无奇,他们真正欣赏的,却永远是惊心动魄的事物。”[37][P147]

  16世纪意大利美学家马佐尼(Mazzoni)在亚里士多德“惊奇”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诗学理论观。在《神曲的辩护》里,他认为,诗应具有“不平凡的故事情节和思想”,[38][P200]它的目的在于引起读者的奇特感受:

  诗人和诗的目的都在于把话说得能使人充满着惊奇感,惊奇感的产生是在听众相信他们原来不相信会发生的事情的时候。……诗的目的在于产生惊奇感。[39][P201]

  马佐尼强调诗的目的在于产生陌生的“惊奇”感,即打破读者的前在的期待视野,将一种与众不同的、超脱日常经验的陌生前景置于读者面前,从而不断推陈出新,不断给人以新的强烈震撼。当读者感受到某种事物的不合常情或偏离某种正规的传统轨道时,身心会产生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情感冲击,从而获得前所未有的审美享受。

  17世纪意大利美学家缪越陀里(Muratori)从对诗歌美学的研究出发,提出了“新奇”这一概念。他说:“诗人所描绘的事物或真实之所以能引起愉快,或是由于它们本身新奇,或是由于经过诗人的点染而显得新奇。这种(发见新奇或制造新奇的)功能同时属于理智和想象。”[40][P49]缪越陀里强调“新奇”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发见新奇”与“制造新奇”的统一。其中“发见新奇”是从客体本性方面入手的,而“制造新奇”则是强调要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这就从主客体相统一的角度对“新奇”进行了理论上的补充。

  17世纪英国文学评论家爱迪生(Addison)从审美趣味方面对“新奇”进行了论述。在《论洛克的巧智的定义》中,他说:

  凡是新的不平常的东西都能在想象中引起一种乐趣,因为这种东西使心灵感到一种愉快的惊奇,满足它的好奇心,使它得到它原来不曾有过的一种观念。……就是这个因素要求事物应变化多彩。[41][P97]

  爱迪生第一次从审美趣味的切入点论及了“不平常”的日常事物所引发的陌生美感。同时,他认为这是一种“愉快的惊奇”,则是从心理学美学角度着眼的,从而使其理论进入了审美心理的层次。

  “新奇”诗论发展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主要体现在德国古典美学家黑格尔(Hegel)和浪漫主义诗人的表述中。

  在《美学》和《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多次论及“惊奇感”问题。他说:

  艺术观照,宗教观照(毋宁说是“二者的统一”)乃至科学研究一般都起于惊奇感。人如果没有惊奇感,他就还是处于蒙昧状态,对事物不发生兴趣,没有什么事物是为他而存在的,因为他还不能把自己和客观世界及其中事物分别开来。从另一个极端来说,人如果已不再有惊奇感受,就说明他已把客观世界看得一目了然。他或是凭抽象的知解力对这客观世界作出一般人的常识的解释,或是凭更高深的意识而认识到绝对精神的自由和普遍性。……客观事物对人既有吸引力,又有抗拒力。正是在克服这种矛盾的努力中所获得的对矛盾的认识才产生了惊奇感。[42][P22]

  只有当主体与客体尚未完全分裂而矛盾已开始显现的时候,即人在客观事物中发现他自己,发现普遍的、绝对的东西时,惊奇感才会发生。而这种惊奇感的直接效果是“人一方面把自然和客观世界看作与自己对立的,自己所赖以生存的基础,把它作为一种威力来崇拜;另一方面人又要满足自己的要求,把主体方面所感觉到的较高的真实而普遍的东西化成外在的,使它成为观照的对象。”[43][P22]可见,在黑格尔那里,惊奇感是艺术起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源泉,艺术的发展过程是不断地维持惊奇感的过程。

  黑格尔还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到了无意识化和陌生化的关系。他认为在一个民族的早期,语言还没有形成,要通过诗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当时诗人的话语,作为内心生活的表达,通常已是本身引人惊赞的新鲜事物,因为通过语言,诗人把前此尚未揭露的东西揭露出来了”,“使隐藏在深心中的东西破天荒地第一次展现出来,所以令人惊异”,[44][P65]诗利用共同生活中的语言,并将之“加以提高,使它产生新鲜的效果”。[45][P66]但是,“在过去时代里许多本来是新鲜的东西,经过重复的沿用,就变成了习惯,逐渐习以为常,转到散文领域里去了”。[46][P63]“在这种情况下,诗就要有一种自觉的努力,才能使自己跳出散文观念的惯常的抽象性,转到具体事物的生动性”,“为着要引起兴趣,诗的表现就须背离这种散文语言,对它进行更新和提高,变成富于精神性的”。[47][P62-66]

  继黑格尔之后,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和美学家也提出了他们的“新奇”诗学观。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Wordsworth)在《抒情歌谣集》序言中说:“诗的主要目的,是在选择日常生活的事件和情节,自始至终竭力采用人们真正使用的语言来加以叙述和描写,同时在这些事件和情节上加上一种想象的光彩,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48][P42]柯勒律治(Coleridge)认为,诗的目的是“给日常事物以新奇的魅力,通过唤起人对习惯的麻木性的注意,引导他去观察眼前世界的美丽和惊人的事物,以激起一种类似超自然的感觉”,并且,他认为:“世界本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可是由于太熟悉和自私的牵挂的翳蔽,我们视若无睹、听若罔闻,虽有心灵,却对它既不感觉,也不理解。”[49][P63]雪莱(Shelley)声称,“诗掀开了帐幔,显示出世间隐藏着的美,使得平凡的事物也仿佛是不平凡”;[50][P129]德国浪漫主义者诺瓦利斯在其著作《片断》中则写道:“以一种舒适的方法令人感到意外,使一个事物陌生化,同时又为人们所熟悉和具有吸引力,这样的艺术就是浪漫主义的诗学。”[51][P207]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雪莱所言的“加上一种想象的光彩”、“给日常事物以新奇的魅力”和“使得平凡的事物也仿佛是不平凡”,其实就是一种陌生化思维模式,只是它们各自所采用的表述不同罢了。

  从思维模式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发现,西方古典诗学中的“新奇”诗论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陌生化”这一思维模式。但总的来说,此阶段的“新奇”诗论还停留在语言学和修辞学的层面上,视“新奇”为诗学语言的一个艺术要求,一个为作为文学主体的内容而服务的形式和修辞上的要求。究其根源,是由其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与人文思想语境所决定的。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几乎所有的哲学、美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将艺术的本质视为对外在世界的模仿。亚里士多德在批判柏拉图的超感性的理念世界的基础上,认为美和艺术的本质应从客观现实世界中去寻找。认为只有从现实的生活出发,才能找到文学的真正“主人公”。在亚氏的眼中,每一事物的本身与其本质是“实际合一的”,“认识事物必须认识其本质”,“美合于美的本质”,[52][P134]“美和善正是许多事物所由以认识并由以动变的本原”,[53][P84]文学的本质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模仿,文学的“主人公”是文学作品的内容所显现的社会现实。基于这么一种文学本质观,使得他对“新奇”的论述只可能局限于语言文字及修辞学的层面上。

  至于朗吉弩斯、马佐尼、缪越陀里、爱迪生以及十八、九世纪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们或主张艺术模仿现实,或主张艺术表现情感,而这两者都是视文学所表现的内容为文学的本体,他们不愿,也不可能将文学语言和文学形式的“新奇”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这就注定了他们对“新奇”的论述也只能是在不触及传统思想语境的范围内进行。

  这一传统发展至黑格尔,非但没有得以改观,反而变得更为突显。在黑格尔的哲学和美学思想中,“理念”是一个超越一切的精神力量,是宇宙的最高存在。它相当于传统诗学中的“存在”、“本质”、“逻各斯”、“理式”、“道”等。所有的一切都以显现“理念”、观照“理念”为旨归。“美是理念的感性显性”。黑格尔从“理念”这一核心范畴构筑了其庞大的哲学和美学大厦。所有的一切都来自于“理念”,所有的一切都又复归于“理念”。在这一思想的主导下,文学、美都是“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去蔽”。通过文学,通过对美的欣赏,通过“去蔽”,我们得以对精神的最高存在——“理念”进行观照。既然文学是“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感性显现”,那文学语言及形式的“惊奇”与“陌生”,充其量也只是显现其客观“理念”的一种方式,一种工具而已,而不可能成为文学的“主人公”,成为其思想主导的叛逆因素。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俄国形式主义者那里才得以改观。

  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是西方“陌生化”诗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西方“陌生化”诗学思想成熟的标志。因前文已对其理论进行过详细论述,故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节 布莱希特的“间离法”理论

  在什克洛夫斯基提出“陌生化”诗学理论大约20多年后,德国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Brecht)从戏剧理论方面又一次对“陌生化”(德文为Verfremdung,又译为“离间法”或“离间效果”)理论进行了阐述。

  一九三五年春,布莱希特在莫斯科欣赏了前来演出的中国京剧艺术,并于次年撰写了《中国戏曲艺术的陌生化》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陌生化”概念,其后,他又撰写了一系列文章,从剧本构成、表演方式、人物语言等方面对“陌生化”诗学进行了深刻论述。

  在《论实验戏剧》中,布莱希特对“陌生化”进行了定义:

  把一个事件或者一个人物性格陌生化,首先意味着简单地剥去这一事件或人物性格中的理所当然的、众所周知的和显而易见的东西,从而制造出对它的惊愕和新奇感。[54][P204]

  在定义“陌生化”的同时,布莱希特又从不同方面对其进行论述:

  日常生活中的和周围的事物、人物、在我们的眼里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对它已习以为常。对它们陌生化就意味着把它们放在一定距离之外去。细致地建立一套对习以为常的,从不怀疑的事件进行追究的技巧。[55][P125]

  陌生化这种艺术使平日司空见惯的.事物从理所当然的范畴提高到新的境界。[56][P125]

  可见,“陌生化”就是通过对习以为常、众所周知的事件和人物性格进行“剥离”,使演员与角色、演员与观众之间产生一种距离,进而使人们从新的角度来看习以为常的事件和人物性格,并从中发见出新颖之美。这与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极其相似。

  虽然如此,但当我们把“陌生化”放到他们各自的诗学理论中加以考察的话,又会发现两者有着质的不同。

  这种差异首先体现为二者对文艺的社会功能认识上的差异。在形式主义者看来,“陌生化”是一个纯粹的美学概念,文学应成为独立的自足体和与世界万物相分离的自在之物,因而很少去考虑“陌生化”产生的社会效果;而在布莱希特,“陌生化”已超越了单纯的形式与结构层面,而成为参与、介入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在于完成对社会的批判和改造。在《街景》中,他说:

  一种技巧,它所要表演的人与人之间的事件,具有令人惊异的、需要解释的、而不是理所当然的、不是单纯自然的事物的烙印。这种效果的目的是使观众能够从社会角度做出有益的批判。[57][P181]

  在布莱希特那里,“陌生化”不仅仅只是一个美学范畴,它更是一个哲学上的认识范畴,是认识事物的一种特殊规律。他曾经把陌生化的实现过程概括为这样一个公式:认识(理解)——不认识(不理解)——认识(理解)。这是一个认识上的三部曲,类似于黑格尔的“正题——反题——合题”的发展规律。首先,我们认识日常生活中的习见之物;其次,通过陌生化手法使我们对习见之物产生惊愕与异化感;最后,在更高层次上达到对习见之物的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可见,布莱希特的“陌生化”并不像什克洛夫斯基所提倡的那样“唯陌生而陌生”,而是希冀借陌生化达到对事物的更高层次、更深刻的理解与熟悉。正如他的学生维克维尔特所说:“‘陌生化’是在更高一级的水平上消除所表演的东西与观众之间的间隔。陌生化是一种可以排除任何现象的‘陌生性’的可能性……因此,陌生化是真正地令人熟悉。”[58][P204]维克维尔特的话是很精辟,也是很中肯的。布莱希特的“陌生化”不象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仅仅存在于制造间隔,而恰恰正是力图在更高层次上消除这种间隔。制造间隔只是一个步骤,一个程序,更重要的是消除间隔,达到对事物的更深刻的熟悉。

  其次,二者所依附的理论基石不同。在俄国形式主义者那里,美不在于对外在事物的逼真描绘,也不在于表现了作者一定的心灵情感,而在于文学自身的“主人公”——文学性——所显现出来的诱人的艺术魅力。“陌生化”是“文学性”获得源源不绝的生命活力之所在,也是审美接受者获得新奇美感享受的根本;布莱希特则在“美是生活”的命题上继续前进,它认为美是客观事物的显现,是客观存在在艺术形式中的本真显现。美与生活的关系不是被动的,而是能动的,他说:“一切前进的事物,亦即在生产中导致社会改造的每一摆脱自然束缚的解放,人类按照新的方向所从事的一切改善他们的命运的尝试,不管在文学里作为成功或者失败加以描写,都赋予我们一种胜利的或者信赖的情感,带给我们对一切事物转变可能性的享受。”[59][P120]可见,布莱希特美学理论的基石是牢牢地根植于革命现实主义的大地上,“陌生化”是对被资本主义“异化”文明掩盖下的本然生活的一种挖掘手段。

  布莱希特如此强调在戏剧创作中运用“陌生化”手法,这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它是布莱希特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运用于艺术实践的产物。布莱希特认识到,虽然“阐述人类社会本质的新兴科学在被统治者与统治者的斗争中建立起来了”,[60][P116]然而,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观察事物的新眼光还不能同样用来观察社会”,[61][P116]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不平等关系的社会仍然是“一个尚停留在黑暗中的领域”,因为,“受到了掌握政权的阶级——资产阶级的束缚”。[62][P116]这种状况带来的严重后果是:“群众并不总是知道要求真实的,当他信假为真的时候,可以几百年之久而不自觉。”[63][P235]从这种社会考虑出发,布莱希特认为戏剧的首要任务,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思想和政治上的启蒙,即启发他们的阶级意识。布莱希特看到,在这个资本主义统治下的“黑暗”社会,传统的是非曲直观念是颠倒的,处于剥削奴役地位的阶级千百年来一直在沿袭着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因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为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64][P48]因此,布莱希特认为要使戏剧真正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有效地反映或揭露被历代剥削阶级偏见或习俗所蒙蔽的现实,就必须使用“特殊的镜子”,而这面“特殊的镜子”,就是“陌生化”。只有通过“陌生化”改变人们的思维定势,引导他们“用异样的目光去认识事物”,[65][P127]对被资本主义异化的世界作出判断,才能打破思想统治上的异化,获得真理性的认识。

  布莱希特与什克洛夫斯基的理论有着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对于此问题,国内外学者见解不一。英国著名的布莱希特研究专家约翰魏勒特认为,布莱希特的理论是什克洛夫斯基理论的翻版,因为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是在其一九三五年莫斯科之行后提出的。但这种观点因为缺乏史料的证实而得不到学术界的认可。如美国学者雷内韦勒克就反对说,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是其独创,是他从自己的戏剧实践中发展而来的。[66][P124]还有的学者认为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理论是黑格尔辩证法和马克思“异化”理论及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理论的综合产物。如德国学者莱因露尔德格里姆和中国著名布莱希特研究专家黄佐临和叶廷芳就是持此观点。[67][P116]笔者也同意此说。因为布莱希特确实是在一九三五年的莫斯科之行后才提出“陌生化”的,而在此之前,什克洛夫斯基早在一九一九年就已有此提法,布氏与什氏的理论在美学内涵上有着许多相似处,因而,什克洛夫斯基的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是影响了布莱希特,而不仅仅只是一种巧合。但什克洛夫斯基的影响又不是唯一的,黑格尔和马克思对布莱希特也有很大的影响:布莱希特“陌生化”理论的原型也可以说就是马克思的“异化”观,只是加以了改造;而他对“陌生化”实现过程的论述则明显受到了黑格尔的影响,它的“陌生化”的认识论三部曲完全符合黑格尔“正题——反题——合题”的辩证法认识观,并且,在其所写的论文中,他也曾多次提到黑格尔对其的影响。由此可见,什克洛夫斯基是在美学——文学方面对布莱希特产生了影响,而黑格尔与马克思则从哲学——社会学方面影响了布莱希特,布莱希特也正是将这两个范畴融为一体,从而把“陌生化”塑造成了一个进行哲学认识的美学手段。

  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追求文学的内在自足性,极力避免对社会作出任何的意识形态批判,而布莱希特则旗帜鲜明地将“陌生化”用作认识生活、干预生活的重要手段。由于布莱希特的这种创造性变革,传统的“陌生化”诗学理论得以冲破什克洛夫斯基所营造的象牙塔,融入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并赢得持久的旺盛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布莱希特的“陌生化”诗学是对什克洛夫斯基“陌生化”诗学的一次伟大超越。

  第三节“陌生化”在现当代诗学的承继

  无论是作为诗学技巧,还是文学创作原则,抑或是诗学的思维模式,“陌生化”这样一个以突出艺术语言的审美特性为主旨的诗学理论,对西方现当代诗学的影响是彰明显著的。

  捷克著名理论家穆卡洛夫斯基就直接受俄国形式主义的影响,对文学语言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探讨。穆卡洛夫斯基将语言区分为标准语言和诗的语言。在他的诗学观念里,诗的语言的最大限度是把言辞“突显”(foregrounding,又译为“置于前景”或“前景化”),而“突显”是自动化的反面,即是说,它是一种行为的反自动化。标准语言则极力避免突出,它的目的在于将接受者的注意力吸引到由“突显”所反映出来的主题内容上。穆卡洛夫斯基认为,“在诗的语言中,突出达到了极限程度,它的使用本身就是目的,而把本来是文字表达的目标的交流挤到了背景上处,它不是用来为交流服务的,而是用来突出表达行为。”[68][P417]又说:“和标准语言相比,诗的语言是一种不同的语言形式,它有自己的功能。……然而对标准语的规范的歪曲是诗的灵魂。因此,要求诗的语言遵守这种规范是不适当的。”[69][P412]这里,穆卡洛夫斯基所说的“突显”,“对标准语的规范的歪曲”,即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理论。可见,穆卡洛夫斯基的“突显”理论是对“陌生化”理论的一种继承与发展。

  什克洛夫斯基对“本事”与“情节”的区分,对法国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建立也起了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法国著名结构主义者罗兰巴特要《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对小说的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的分析方法,实际上就是对小说“本事”与“情节”关系的一种综合性的结构剖析,从而使什克洛夫斯基对叙事作品陌生化手段的论述变得程序化,并成了一种结构分析的范例。至于格雷马斯和托多洛夫对叙事语法的分析,热奈特对“故事——叙事话语——叙事行为”的区分,连佛斯特对故事与情节的分析与界定,实际上也可以被看成是俄国形式主义叙事理论的操作。因此,可以认为,俄国形式主义对“本事”与“情节”的区分,为整个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揭示了现代小说结构形态研究的基本模式。

  俄国形式主义者以隐在读者和感受为批评标准和价值中心和理论架构,给了接受美学以重大启示。20世纪初,接受美学尚未产生,但什克洛夫斯基从读者的心理机制、心理活动的规律提出自动化与陌生化的原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洞见。首先,“陌生化”肯定了接受主体的“心理永远趋向于‘求新趋异’、‘趋奇走怪’”[70][P42]的心理规律,这就为接受美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心理基础;其次,“陌生化”承认读者在整个艺术活动过程中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一幅画是艺术家和观众共同创造出来的”,[71][P188-189]读者的原初审美格局、期待视野,当下的审美追求影响并牵制,甚至制约着艺术家的创作。在某种程度上,读者求新趋异的心理欲望成为了艺术创作、艺术发展的潜在的动力源。在这个意义上,“陌生化”原理已远远超越了传统的能动反映论,而内蕴了本体论的意义;再次,“自动化——可感受性——陌生化”这一理论,实际上包含着对接受心理的注意。著名的接受美学理论家,美国学者霍拉勃在《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一书中就称俄国形式主义是接受美学的先驱。他说:“俄国形式主义者提出了一个与接受理论密切相关的、全新的解释方式,他们把形式概念扩大到包括审美感知,把艺术作品解释为作品‘设计’的总和,把注意力转向作品的解释本身。”[72][P292]从霍拉勃的话里,我们可以看到,形式主义者所言的“自动化——可感觉性——陌生化”理论,其本身就是对接受过程的一种理解与分析。当作者运用陌生化手段来造成一种形式的可感觉性,为接受者提供一种陌生的审美感知的对象,并借以扩大审美感知的长度和难度时,实际上也就表现出作者对接受主体“期待视野”的一种预测和估计。而且,按照接受美学的理论,接受者期待视野的历史变迁,常常会引起文学评价尺度的变化,表现为旧的题材、形式、手法、技巧的淘汰和新的题材、形式、手法、技巧的产生,这正是俄国形式主义所说的文学发展动力理论(文学史观)的一种新表达,一种立足于接受主体接受心理的表达。因此,霍拉勃认为:俄国形式主义的“文学史的动力概念包含着姚斯的‘期待视野’和伊瑟尔的‘间隙’(gaps)和‘未定性’(indeterminations)思想。”[73][P300]

  后现代主义批评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陌生化”诗学理论。根据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人类的生存有着一个悖论:人类无法生存于一个无秩序、无意义的世界中,但在最初赋予秩序的符号活动之后,他又不能蜗居于一个完全规范化的世界秩序之中,他将被同样的创造意志所驱使,不断尝试解构旧的秩序,重构新的秩序。从解构主义出发,文学语言“陌生化”的要义就是解构语言能指与所指间习惯性、常备化、自动化的意指关系,摆脱由语言建立起来的习以为常的知觉经验,打破、毁坏一切固有的语言符号模式,把语言置于重新以能指的背景中,借以重构它的感性内涵,形成新的意指链。罗兰巴特认为,文学语言是对语法规范的突破,它使词语摆脱了共性的约束,闪烁出自由的光辉。必须依靠作者的特殊语言陈述、个性的风格、不落俗套的新颖词汇,才能有机地生成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自足的”,处理语言的能力和技巧就是艺术家的根本任务,文学活动“所发生的仅仅是语言,是语言的历险。”[74][P98]在拉康那里,语言的能指是漂浮不定的,它不断地从一个能指滑向另一个能指,因而具有意义的不确定性和变异性。解构主义者对传统的背叛与更新,恰恰是一种“陌生化”策略。在西方后现代叙事学理论中,对“平面化”叙事和“拼贴式”叙事极为注重。所谓“平面化”叙事,就是指在文本创作时,作者有意背离以前作品中被认为是不可缺少的意义、象征和寓意,用“透明”的语言剔除了所谓的深度模式,使文学所从事的“终极关怀”回到语言的平面,回到写作叙述自身。文本力图展现的也只是它的自身,此外无其它意义。“拼贴式”叙事,就是指把几个缺乏内在联系的“叙事碎片”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组合在一起,从而使作品成为不确定性、多元化的文本,从而引发接受者对之玩味和进行语言、结构的历险。不难看出,后现代叙事理论的这种“平面化”叙事和“拼贴式”叙事手法,其实质也就是一种“陌生化”思维模式。又如在先锋派小说家那里,故事的内容不再是叙述的重点,取而代之的是叙事方式和叙述技巧。在这种小说观的支配下,叙事方式获取了独行其事的操作自由,它不再是故事或主题的顺从的仆从,而是决定价值高低和制造不同接受效果的小说的“灵魂”,是精心设计的叙事策略。再如象征派和朦胧派诗对诗语的扭曲与屈折,“自动化写作”、“个人化写作”、“身体写作”等新潮小说流派对结构与语言的“施暴”等等,都是一种“陌生化”思维写作。

  西方“陌生化”理论纵读2

  一、陌生化简介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学派提出陌生化理论,是将人们大脑中对事物的常规认识进行改变,克服人们对事物的审美疲劳感,拖长审美时间,获得新的体验,从新的角度去熟悉大脑中定型了的事物,将事物陌生化。在西方,该理论有深远的影响,在延长人们审美欣赏的过程的同时,能带来人们对美的新的感知。该理论也影响到文学翻译界。

  《作为技巧的艺术》一书山什科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代表人物著作,书中指出:文学区别于非文学之处在于它的文学性,而用来表现文学性的最有效手段是将文学作品陌生化:把人们熟悉的事物变成反常于人们的常规思维理解,延长人们审美欣赏的过程,从而获取对作品的全新的、脱俗的理解。

  二、文学陌生化翻译的研究现状

  “信”“达”“雅”以及“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在翻译界有深远的影响。但是,文学作品中特殊的文学形式,如某些特殊的能指—符号的语音形式的翻译对翻译工作者又提出了新的挑战。著名翻译家刘必庆指出:模仿和改写是翻译中常用的方法。模仿首先是建立在原语的基础上,译者采用与原作品相似的形式进行模仿,进而达到和原作类似的文学效果。类比式翻译是用选取两种相似的语言,用一种语言的用法、功能来表现另一种语言。

  众所周知,中西方国家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两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言组织规律,但两种语言具有共性,我们也应该看到,语言间相似多异化少,这就造成翻译中陌生化手法的运用。汉语语言很灵活,如汉语—词汇可以表达多种意思,同样某种意义也可以山多种方式来表达。词汇的各种组合形成不同的意思,同时,词组的组合形成不同的句子。所以,汉语的灵活性使原作中陌生化重现成为可能,也为原作中陌生化手法重现提出了可能性。从实践层面上来看,翻译中陌生化理论已经运用于许多实例中。

  三、陌生化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

  1.语音层面

  一种行之有效的策略—类比式翻译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经常被译者采纳,在头韵、押韵、重肴、半谐音方面尽力模仿原文的韵式,达到与原文类似的音韵效果,体现原文的音律美。如::"The wind blew , the foam flew".译文:“风儿不断吹,浪花不绝吃。”“blew”“flew”这两次的使用构成押韵,“吹”和“吃”在音律上也很相似,这种翻译手法模仿了原文尾韵的特点,这种押韵读起来韵律感强,这种翻译手法保留了原诗美的音律并具有一定的节奏感。

  2.词汇层面

  在翻译过程中,一些新词的出现经常会增加翻译的难度,这些词在词典里查不到,但被原文作者使用,主要是来表达原文作者在某时某地某种独特的感受,针对这种情况,翻译者需要结合上下文,推测原作者的目的,这样就延长了翻译过程和读者的审美情趣,产生陌生美感。类比式翻译策略可以用来翻译这类词汇,也就是直接模仿原文的词汇特点来翻译,陌生化在此过程中得以再现。口语入诗,既有深度,也有难度。陌生化使得语言难度加大,故意设置语言阻碍。Joyce在诗歌中为了增添陌生化的美感,许多新词被他创作出来,如: “of the vast iriadiation everywhere all soaring allaround about the all, the endlessness.”该诗中“endlessness"的使用别具一格,这个词后被加了两个“ness",增加了单词“endlessness"的长度,这样造成一种别致的、与众不同的感觉,山此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译文中,译者使用类比式翻译策略,翻译成“无穷无尽无尽无尽……”意为绵绵无绝期,翻译模仿了原词的形式,并获得与原文相似的功能效果。

  3.修辞层面

  修辞是文学作品常用的点缀,用来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如::Simile(明喻),Metaphor(暗喻),Analogy(类比)、Personification(拟人),Hyperbole(夸张),Pun(双关语),Euphemism(委婉语)等。翻译时译文的意思表达出来后,其次要考虑译文保持原文的艺术风格。如:"Meet one's Waterloo.”译为“遭遇失败”,"Never teach fish to swim .”译为“不要班门弄斧”,这样的翻译太直接了,没有新奇、陌生的感觉。如果模仿原文的形式,使用类比式翻译策略译为:“遭遇滑铁卢”与“不要教鱼儿游泳”,这样读者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延长读者的感知时间,从而对作品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4.句式层面

  陌生化理论在句法上也可以使用。不同的语言都有一套自己的语法系统,如《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诗是山马致远创作的。每一句山三个名词组成,构成九个意象,意象之间无任何标点符号,不符合中文语法规范,但是读者很容易理解诗意,这九个意象清楚地表达了作者孑然一身、孤独落寞的'感情。

  Cyril Birch译本:Dzy vine, old tree, crows at dusk./Low bridge, stream running, cottages, /Ancient road, westwind, lean nag, /The sun westering.

  依照类比式翻译策略,译者直接模仿原诗歌的句式特点,直译把各个意象罗列,达到和汉语诗歌一样的艺术效果。对于英语读者来说,诗歌中的孤独、寂寞、思乡之情也能被感知。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完全采用译入语的标准语言模式,这样就会抹杀原作的语言风格,读者读到的都是司空见惯的表达,这就会缩短读者的审美时间并使其对文学失去兴趣。所以,译者可以适当采用陌生化翻译策略,尽量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这样读者的审美过程就会被延长。从语音、形式、词法、句法等层面来说,中国的古诗与英诗有很大的区别,翻译时译者需要将作品进行陌生化处理,从而增强作品的陌生化美感。

  英诗汉译时,英文中一些如倒装、平行、并列、重复等特殊的句式,也可以模仿原文的句式特点并采用类比式翻译策略,译文也能达到和原文本相似的艺术美感。在《孤独的收割人》一文写道:"Stop here, or gently pass! A lone she cuts and binds the grain.”“请你站住,或者悄悄走过!她独自地把麦子割了又捆。”这首诗作者选取这个主题是想表达收割人收获时的孤独、寂寞、冷清,某译者的译文“她独自地把麦子割了又捆”这样的表达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但原英文中的倒装结构没体现出来,意思不如原文表达的精确。所以,另一位译者采用了类比式翻译策略,紧扣原文的句式来翻译,“孤身一人,她在那儿又割又捆。”这样放在句首的“孤身一人”就表现出文章的主题和原诗歌中作者要传达的感情,更符合原诗的情感基调。

  四、结语

  英汉语言、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有很大的差异,英汉作品在很多层面都不同,若原文译文都能保持这些作品的特色,在允许的范围内不偏离原作,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就可以在译文中得以再现。类比式的翻译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翻译策略,通过在语音、词汇、修辞、句法等方面模仿原作品,保留原文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延长读者的审美过程,使读者获得新的感知和审美需求,这不仅达到陌生化的效果,而且还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原文的艺术价值。

  西方“陌生化”理论纵读3

  论文摘要:陌生化是创作主体进行创作的艺术手法和艺术追求,同时,陌生化又并非仅仅是艺术手法的异化,它与文学价值的实现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文学价值的实现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的陌生化增加了创作主体、读者和作品间的距离,造成表面的暂时的阅读障碍,而文学的创作主体正是通过语言的陌生化的方式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读者重新审视周围的事物,走出“语言的牢笼”进而深层次的挖掘作家的深层用意,促进对审美对象的理解。

  论文关键词:语言陌生化 读者 文学价值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创作主体利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感知和理解,他们总是尽可能的用准确的词语来形容和描述他们所感知的一切事物和感情,并将其转化为文学文本,以达到与读者交流的目的。陌生化的语言更易于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形成新的聚集点。文学文本的产生是文学价值存在的基础,文学价值的实现是文学创作主体和读者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综合互动的过程。

  一、语言的陌生化

  语言自它的产生之日起就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它是在一个历史的积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这样才可以保证语言的可交流性。例如:人们习惯于用“钟表”这个词来表示用铜或是铁制成的挂在墙上或是放在桌子上的计时的器具。所以,只要一提到“钟表”人们便可心领神会。正因为语言的历史积淀特征使人们在日常的交往中必须遵守语言的规范,语言成为一种社会的强制规范,因此人们难以甚至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特体验,再比如说提到“钟表”,人们交流的过程中言传意会的就是计时的工具。难以想象出来你所说的钟表和别人所说的有什么不同,个人的独特的见闻和感受难以用这个约定俗成的词来表达。文学的创作主体正是基于这样的困惑而有意识的进行语言的陌生化,比如说用奇特的修辞手法,具体描写创作主体自己所见到的钟表的形状、大小、颜色、与众不同的特征,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以期突破“语言的牢笼”,展示自己的独特体验。

  文学语言的基本特征是陌生化特征。所谓陌生化就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视觉的感觉而不是作为识别事物的感觉,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陌生化的手法,使事物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难度,延长感觉的时间”。陌生化是追求感觉的更新,从新的角度感觉对象。文学语言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形成,自然要遵守自然语言的语法规范,同时,文学语言又有自己的独特性,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自然语言的语法规范,改变约定俗成的语义和规则。文学语言通过文学的修辞手法改变文学语言的语义。常见的文学修辞手法有:比喻、象征、夸张、拟人、排比、对偶等。这些修辞手法的应用使文学语言从自然语言的规范中脱离出来,使文学语言的语义发生偏离和改变,产生了陌生化的效果。陌生化就是要打破语言的固定表达模式。因此也可以说,文学语言是自我指称的、独立自足的。创作主体总是设法从自然语言的常规用法和常规秩序中逃离出来,不断的进行着改革和创新,用自己独特的语言书写着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

  二、语言的陌生化对文学价值的实现的影响

  语言陌生化制约着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反过来又吸引着读者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促进了文本的文学价值的实现。语言陌生化带来的异变与多种阐释可能性是文本的文学价值得以实现的充分条件。由语言的陌生化带来的艺术魅力促进了文本的文学价值实现。

  文学文本是文学价值实现的客体,读者是文学价值实现的主体,文学价值的实现是在主客体双方的互动中得以实现的。文学文本是一个有多维度的潜在价值所构成的“有意义的结构”,语言陌生化制约着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反过来又吸引着读者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促进了文本的文学价值的实现。文本的文学价值的实现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例如:文学作品本身的思想价值和内容影响着文学价值的实现;在消费语境下,作家的影响和知名度也影响着文学价值的实现;作品产生的时代和政治环境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文学价值的实现;文学价值实现的主体-读者对文本的文学价值实现起到最大的制约作用。

  语言陌生化带来的异变与多种阐释可能性是文本的文学价值得以实现的充分条件。作者的语言陌生化的创作追求给文学文本的解读带来了难度,使读者在阅读作品,试图还原作家心目中的形象、情感体验和思想见解时出现异变,导致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出现偏差,甚至是误解。当作者的情感体验经由文学语言表达出来时已经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变异,也就是说作者使用陌生化语言是为了更加清楚的描述自己的独特体验,然而正恰恰是这种语言使作家自己和作品相分离。读者通过文学语言和作品进行沟通、对话、交流的过程又一次发生异变,因此,读者看到的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感体验和思想观念已经和作者所要表达的东西相去甚远,毕竟,读者不是作者本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社会阅历,何况即使作者本人再看到自己的作品也是存在上述变异的。异变是文本存在多种阐释可能性的基础,多种阐释的可能性是全面评价作品,实现文本价值的基础。异变在阐释上可能与作者的本意有所抵牾,但是作品本身确客观上显示了读者理解的内涵,是对文本的再创造。从读者自身的角度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在客观上促进了文学文本的价值生成和实现。所以说,语言的陌生化制约着对文本的理解,反过来又促进了文本的文学价值的实现。

  由语言的陌生化带来的艺术魅力促进了文本的文学价值实现。语言陌生化的目的是“增加感觉的困难,延长感觉的时间”使读者的阅读期待受挫。一方面,文本在不时的唤起读者的“经验期待视野”中的预定积累,同时又在不断的用阻拒性的陌生化的文学语言打破读者的期待习惯。在这样的阅读中,读者可能因为暂时的受挫而不适,很快又为豁然开朗的艺术境界而振奋满足,在这种交替出现的精神活动中体验着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语言的陌生化增加了读者阅读的难度和时间,但是也充分调动了读者的想象力和再创造的能力。读者在阅读由陌生化的语言组成的文本时,依据自身的想象力在脑海中形象再现作者创作的人物形象、情感体验,作品的持久的艺术魅力使得文本得到读者的广泛认可,使得文本的文学和艺术价值得以充分的显现。おお

  参考文献:

  [1]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 高名凯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0.

  什克洛夫斯基. ,关于散文理论,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

  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 刘象愚译. 南京: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黑格尔. 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 1981.

【西方 “陌生化” 理论纵读】相关文章:

论西方平等观念的普及06-14

试论文学作品中“陌生化”手法的价值和实现途径05-29

西方历史哲学转向原因探析06-04

小议西方文学的研究趋向论文04-17

阐述中西方音乐的差异及中西方对音乐美学的观点比较论文04-22

浅谈“陌生化”手法在文学翻译中的再现-以标记性主位句为例05-09

物理论文与小结11-09

眼科护理论文11-11

现代西方哲学论文(精选7篇)05-19

西方文学观念中作家的主体地位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