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献检索课教学探索

时间:2023-03-28 14:49:45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献检索课教学探索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献检索课教学探索摘 要: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献检索课的教学实践,以实例说明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重要工具书的讲授要与其文献背景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基本知识的讲授要与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机检”要与“手检”相结合,运用多媒体课件要与师生交流互动相结合,以期提高学生检索和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能力,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献检索课教学探索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引导学生检索、分析、利用文献信息资源的方法课,是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工具课,是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平台。自1984年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以来,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历程。二十多年来,文献检索课(以下简称文检课)正沿着专业化的方向深入发展,已渗透到全国各高校的几乎所有学科。笔者根据自己十多年来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开设文检课的实践,就教学方面谈一点切身体会,以期与同仁切磋。

  1、 教学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

  文检课的教学内容只有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结合,加强其针对性和实用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乐趣中得到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担任文检课的教师不仅要拥有文献检索理论和丰富的检索经验,更要具有听课对象的专业知识背景。不仅要熟悉本校该专业的馆藏文献资源,而且应是本专业知识和文献的内行,对于该专业文献的认识和判断能够深入到学科内容的深层结构。由具备这样条件的学科馆员担当文检课的教学任务,才能够使文检课从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知识层面向学科专业层面纵深发展,使学生有效地把获得的文献检索基本技能运用到专业课的学习实践中。

  如在讲授工具书的检索方时涉及到的部首法,这是我国汉语类工具书中基本的、常用的排检方法之一。部首法中涉及到文字学和检字法两种归部原则。这些原则与文字学紧密相关,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的,是学生现在学习、将来从事专业工作或进一步深造需要的。笔者在讲课中就把这两种归部原则的历史沿革、各自的优缺点等,作为重点讲解并分析举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在此基础上,布置课后作业:列出一些具有典型部首意义的字,要求学生从《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中查出其部首归属。在下一次上课时,让学生给出答案,还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现代汉语词典》“一字多部”检字法的优缺点[1]。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部首法的查检方法,也巩固了汉字意符和汉字结构方面的专业知识。

  2、 讲授重要工具书与其文献背景相结合

  对于重要工具书的讲授,如果不从文献背景入手,学生获得的知识往往不够系统完整。例如,查现存古籍,应该首选《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总目》是中国古代规模最为宏大、体制最为完备、编制最为出色的一部目录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会使用的。但介绍《总目》的编纂体例及作用之前,首先应介绍《四库全书》的来龙去脉,才能使学生整体把握《总目》的内容。在介绍其检索方法时,选择了众人仰慕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和名臣文天祥的《文山集》作例子,分别按四角号码从“著者姓名索引”和“书名索引”角度查检,看《总目》对他们及其作品的介绍和评价。之后,再介绍电子版《四库全书》及检索、《续修四库全书》及《续修四库全书总目录·索引》的检索,使学生既感受到课堂内容的丰富,又掌握了查检古典文献的多种途径。

  再如,讲授叶圣陶编辑的《十三经索引》时,先介绍十三经及《十三经注疏》,再根据叶老之序介绍《十三经索引》的编纂经过及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检索欲望后,再举例讲解其检索方法。最后介绍2004年新出的纸质版和电子版《十三经索引》。该索引充分借鉴了叶老的成果,由句子索引扩展为逐字索引,拓宽了检索渠道。通过系统讲解,举一反三,学生对中国传统经典文献十三经及其检索方法有了系统的认识。

  3、 讲授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

  对于文献检索这门课来说,技能训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种训练不但要有,还要有适度的量。训练的方式也要灵活多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力的提高。国家教委把这门课的课堂教学与实习比例定为1:1至2:1,经过实践检验是合理的。例如对四角号码检字法的训练。四角号码法是汉语辞书最优秀的排检法之一。此法为查找部首难辨、笔画繁多、不知读音的汉字以极大的方便[2]。资料索引尤其是古籍索引,四角号码排检效果最为明显。在计算机文献检索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四角号码既是辞书排检法,还被用作汉字输入法。对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人,掌握这一方法尤为重要。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学过四角号码法,在文检课中要求必须掌握。在举例讲述四角号码的笔形规则和取角规则之后,精选与专业有关的例子要求学生练习:用四角号码标识与阴阳历有关的二十四节气名,与纪年法有关的天干、地支、十二生肖名。练习方式也细心设计:或带领学生一起标识,或边练习边个别辅导,或练习一段之后提问纠正。课后布置用四角号码标识出自己最喜欢的五本书名及自己的姓名,下节课再提问总结。经过强化训练,绝大多数学生掌握了这一方法,能够见字知码,准确取号。为查检用四角号码编排的工具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在每一章节讲完后,都布置适量的实习作业。所出习题的内容力求切合学生的专业实际,也就是说,是学生在自学和从事早期研究中经常会遇到的,或是在今后工作中很可能会遇到的。这样,学生才会对这些习题产生兴趣[3],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实习地点“手检”安排在院资料室,“机检”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或学生寝室(河南大学校园网已连接到学生宿舍,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查检资料)。通过实践,使学生在原始工具书的查阅过程中,在计算机的检索过程中,不断地学到新知识,提高独立获取与利用各类文献信息的能力。

  4、 “机检”与“手检”相结合

  如今,大型中文数据库不断涌现,因特网上的资源日益丰富,学生对其使用也随之频繁。文检课必须增加利用网上资源的内容。介绍网上免费资源,推荐专业数据库,普及查新检索知识等,使高校文检课既不丢弃传统专业内容的精髓,又使课程内容时新化、实用化,以贴近学生的现实需求[4]。例如,《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连续动态更新的数据库,是网上检索国内人文社科类信息的主要检索工具。从2001年开始,河南大学通过校园网可以查到该数据库的全部论文。在介绍数据库时,笔者把它作为重点,从检索步骤到目录范围选择、从时间限制到期刊范围控制、从初级检索到高级检索,都一一进行演示。对各个检索项都举例说明,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该数据库的使用方法。还根据检索实践,对该数据库中亟待改进的问题也给学生说明。另外如《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国人民大学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四部丛刊》电子版、《国学宝典(V7.0版)》、中国数图电子图书等,也一一介绍给学生。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还要纠正那些以为在计算机里什么都可以查到,手工检索已经过时的想法。要使学生认识到,就数据库的品种、数量和网上资源的现状而言,在社会科学领域,计算机检索还未能达到取代手工检索的程度。有相当数量的文献资料,目前尚未制成光盘或尚未上网,只能通过手工检索获取。检索工具书如反映古籍版本的《中国善本书提要》、反映民国时期中文图书概貌的《民国时期总书目》、反映文学研究成果的《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查考古代人物信息的《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介绍近现代报刊资料的《五四时期期刊介绍》等,参考工具书如用以记录普通话语汇为主的《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概述一切门类知识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等,目前还没有看到电子版。

  另外,还需要给学生讲明纸质版与电子版工具书的联系与区别。计算机检索的前提条件是将文献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如《汉语大词典》目前虽有光盘版,但光盘版与纸质版还是有不小的差别,光盘1.0版只是纸质版的骨架而已。在论文中引用《汉语大词典》时,还是应以纸质版为据,不能轻信光盘版[5]。因此,今天的大学生,应同时会用“机检”和“手检”,才能如鱼得水、左右逢源。

  5、 运用课件与师生互动相结合

  文检课除了给学生传授文献的基本知识外,还需要介绍大量的专业性工具书。这些工具书除了常用的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没有接触过。如果采用传统的方法授课,学生印象肤浅。如果教师将教案制作成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俱佳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利用多媒体这种灵活生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6],清晰系统地将各种工具书的图片、各章节的要点、难点以及实践环节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提纲挈领地予以演示,必能提升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好的课件图文并茂,生动真切,学生身临其境,必然激发学习热情。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并不影响师生互动。如讲课前提问上一次布置的思考题或作业题,引导学生答辩,这样有利于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也便于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再如讲过书目、索引这些基本的检索工具书之后,布置期末考查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运用学过的文献检索方法,整理撰写一篇综述文章。这是对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提高科学思辨能力,把握课题研究成果,尝试科研论文写作的综合性考查[7]。对于学生来说,撰写综述类文章有一定的难度。为消除学生的畏难心理,笔者首先在课堂上就综述的定义、起源与发展、基本要素、基本特点、作用、结构、参考文献标引规范、写作步骤、注意事项等,一一作详细讲解。最后把往届学生学过文检课后,在考查作业的基础上,整理发表的综述文章当做范文提供出来,并鼓励学生写好后投稿,学生跃跃欲试。在选题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由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自主确定。建议把选题和自己的毕业论文联系起来考虑,作为撰写毕业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这期间学生可以通过邮箱、短信、电话、面谈等方式与教师沟通,商讨选题的可行性。在课题检索阶段,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检索情况,酌情对其检索策略以及检索方法等作出必要的指导。通过反复交流互动,多数学生在收集资料、综合分析文献和文字表达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能够写出较规范的综述论文。

  6、 专业学习与人文素养教育相结合

  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授业”、“解惑”,还要“传道”,文道结合,以道育人。对于需要学生掌握的工具书,笔者都一一翻阅,熟悉这些工具书的体例、作用及收录范围、检索方法。还从工具书内精选一些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关的、对学生学习或做人有益的案例来感染学生,使学生不仅学到了专业知识,还能将知识内化为素养和能力。

  如讲到《现代汉语词典》的不同版本修订后的变化时,释义方面选择【动摇】一词,用(修订本)例句“环境再艰苦也~不了这批青年征服自然的决心”与(第五版)例句“环境再艰苦也~不了这批青年支援边疆建设的决心”作比较,让学生了解国家对待自然环境的变化,由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定胜天”、“征服自然”改变为遵从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理念。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大自然造就了万物,人人都有责任保护人类共同的生活家园的意识。

  检索《民国时期总书目·外国文学》时,选《炮火里取获》内容提要:“本书分日记、书简、家信3部分,都是日本侵华官兵厌战和残暴的记录。”提醒学生勿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只有我们的民族强盛了,悲剧才不会重演。

  类书是积累知识、学习研究的重要资料库,是我国灿烂的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在讲授类书《初学记》时,举交友格言如“朋友之道有四:近则正之,远则称之,乐则思之,患则死之”(《白虎通》)、“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扬子《法言》)、“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成,小人甘已坏”(《礼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等。这些名言,是中国人长期以来推崇的理想交友境界,在今天仍然有借鉴意义。

  笔者自1998年起先后为河南大学文学院的编辑班、实验班开设必修课,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任选课、限选课。十几年来,根据需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更新补充教学内容。选择内容的标准是认为学生现在、将来确实需要的。2008年,237名本科生在网络评教中,给这门课的平均分数为95.043分,得到多数学生的认可。但笔者深知,对文检课的教学实践,尚不完善,还需要不断汲取先进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静.《现代汉语词典》的“一字多部”查检法[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9(12).

  [2] 罗瑛.四角号码不能少[J].博览群书,2006(8).

  [3] 潘树广.论文科检索能力的培养[J].新世纪图书馆,1982(4).

  [4] 许庆宁等.从文献课教材内容特点看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新动向[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5).

  [5] 杨琳.《汉语大词典》光盘版与纸质版的区别[J].辞书研究,2010(4).

  [6] 康美娟.文献检索课多媒体教学改革探讨[J].情报杂志,2008(1).

  [7] 沙振江.高校文献检索课早期科研训练型教学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06(8).

【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献检索课教学探索】相关文章: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11-03

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15篇11-04

汉语言文学论文02-17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提纲05-21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05-18

论对新形势下高校英语专业英美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05-12

汉语言文学专业开题报告模板(通用10篇)05-16

有关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精选5篇)05-30

电大汉语言文学论文11-02

汉语言文学论文 15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