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通识课程中文化因素影响下动词的比较学习
摘要:国际通识课程中动词的学习是语言交流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英汉词汇在词义内涵上具有复杂的民族文化差异,探寻分析其文化差异,归纳解释造成其文化差异的原因,是国际通识课程中词汇教学应特别重视的。本文主要对汉英吃喝类动词的文化差异及其形成原因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吃喝动词 文化差异 汉英对比 形成原因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两者息息相关。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了国际通识课程的教学与文化因素的教学必须紧密相关。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克服他们在日常生活交际中由于文化差异产生的交际障碍,以期使我们的国际通识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国际通识课程中文化因素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国际通识课程中,语言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块。而词汇作为语言的三大基本要素之一,比语音、语法更容易受时代变迁、社会习俗、伦理道德以及思维观念等民族文化因素的影响。事实证明,人类任何语言的词汇都被深深地打上了本民族的文化烙印,是民族语言中最为敏感、内涵最为丰富的部分,也是最能反映民族文化特点的部分。因此,在词汇教学中,我们应将词义与文化关系作为教学重点。认识、挖掘词汇中的民族文化蕴含也是词汇研究和词汇教学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
二、词汇文化蕴含意义差异的理论依据
人类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一方面,人类的基本生存能力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人类相同的自然生理构造使人们具有某种生理和心理上的共性,因此,各民族的文化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各个民族都共同生活在“地球村”,在大的时间和空间上又具有一种天然的文化共性。另外,人类各个民族都在从事着基本相同的生产活动:物质生产活动和人自身生产活动,所以又具有社会生产的文化共性。这也是汉英文化的共性。而这些共性正是人类不同民族文化之间得以交流沟通的基础,亦即汉英文化得以交流沟通的基础。由各民族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所孕育的特定民族心理模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特征鲜明的生产生活习俗惯制等文化特征,自然会使得人类不同民族的文化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从而导致不同民族文化观念的多元化和文化内容及形式的多样性,这就是民族文化的个性,这也是汉英文化的个性。由此,便使得人类各民族之间在文化理解、文化尊重及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促进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和谐共荣成为必要,也使得汉英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日趋频繁。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主要标志,是人类特有的交际工具,这便决定了人类语言在价值功能上具有共性。再者,由于人类语言所反映的客观世界具有同一性,语言也就具有了符号学中所谓的“所指的同一性”。而人类在语言表达手法、修辞方式上亦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但是,作为民族文化核心要素的语言,无论在其形式与内容上都必然受到该民族文化的制约,从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鲜明特点。而语言的重要要素――词汇,也必然会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含义。下面以英汉吃喝类动词为例进行说明。
三、汉英吃喝类动词的文化引申义形成的原因
(一)不同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义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赖以产生繁衍的河谷型和山岳型自然生态环境,其内聚、封闭和排他性等地域文化特征决定了中国先民的生产、生活与生存方式。地域文化的内聚性使中国先民世代群居,和睦相处;地域文化的封闭性使中国先民代代相袭,重土难迁;地域文化的排他性使中国先民血缘至上,宗亲唯尊。这些由地域文化导致的民族文化特征,便是农耕文化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这种以农耕为主的经济生产不仅使汉民族自古便养成了敬天崇地、重土难迁的生活习俗,也使中国文化自古便打上了靠天吃饭、“民以食为天”等“饮食本位观”的深深烙印。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因素,汉民族具有的“饮食本位观”的鲜明文化特征,自然也会渗透到本族语言的各个方面。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较,汉民族是在语言上用于食物和饮食词汇术语最多的民族。汉语中的饮食词汇不仅数量多,而且分布广,渗透力强,载义丰厚,除直接表示饮食意义外,运载的其他文化意蕴更是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汉语的这种文化特征在汉英吃喝类动词词义的对比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汉语中“形容大口地喝”,可以用“牛饮”这个动词。这是因为“牛”在中国的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重要位置,世世代代以农耕为主的中国人对“牛”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显然,“牛饮”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与中国大陆型自然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它形象而清晰地显示着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鲜明特征。而在英语中,形容“大口地喝”却用“drink like a fish”。显然,这是因为英国四面环海,其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所形成的海洋型文化决定了英语词义的文化走向。
(二)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与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义的形成
语言作为人类思维的直接现实和物化形式,无论是其表层结构还是深层内涵,无论是在词汇语音还是语法修辞上,都必然会深深地打上特定民族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心理模式等在内的精神文化烙印,这自然也是汉英词汇不同文化引申意义形成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汉英民族的思维方式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第一,汉民族传统偏好综合思维,英美民族偏好分析思维。如:吃喝类动词“品”,其基本意义是直接表示对食物的“品尝、体味”,但在其词义的理解和使用上,汉民族习惯于传统的综合思维,将“品尝”这一事象的各种属性及与其相关的各种事物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观照,因此还引申出以下常用文化引申义“鉴别”。第二,汉民族传统侧重于形象思维,依赖于直观经验,注重运用形象类比推理的方法来表达思想。例如,吃喝类动词“咬”的基本意义是指上下牙齿相对,用力夹住或切断压碎东西。但在对其词义的理解和使用上,由于汉民族习惯于形象思维,注重运用形象类比推理的表达方法,从而使“咬”在其基本意义的基础上产生了生动而形象的文化引申义。例如,汉语中的常用语“咬耳朵” 中的“咬”就已经不再表示“咬”的基本意义,它在这里指的是:“凑近人耳边低声说话,不使别人听见。”第三,汉民族传统习惯于一种呈螺旋形的思维方式,而英美民族则习惯于运用一种主要呈直线式的思维方式。比如:吃喝类动词“食”的基本意义应当是:“泛指(人或其他动物)吃食物”,但是,在对“食”的理解和日常运用上,由于受汉民族传统的螺旋形思维方式的影响,人们往往在其基本意义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一些具有鲜明民族特征的文化引申义。例如,人们常常使用的“食言”一词是对一种不讲信用、不守承诺的不道德行为的批评。与汉语“食言”表义相似的英语短语是“eat one’s words”,但它却并不是表达对一种不讲信用,不守承诺的不道德行为的批评,而是直接表示为:收回说过的话,指当面认错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