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问题探讨
学科的应用性是指将学科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应用能力或者是指导实践进行发展的能力,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汉语言文学应用性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查看。
摘 要:汉语言文学属于文学类学科,主要研究汉语、文学,在各高校学科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传统专业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一直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原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
关 键 词: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改造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受到相关理论、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等方面的影响,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提供了认识论、本体论的基础,为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实践摸索,提供了理论基础.
1.汉语言文学专业现状及发展方向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我国传统专业之一,发展速度相对稳定,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以教育领域、企事业单位为主,就业面比较窄.近年来高校招生力度加大,导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数量远远超出用人单位招收名额,使大多数学生无法就业,自从2009年金融危机的到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难度持续走高.由于大多人都忽视了本专业与市场的联系,从而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就业意向.其实,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面是非常广的,涉及教育、新闻媒体、网站、科技、文化、宣传、旅游等等很多领域.针对现阶段社会发展形势,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方向可以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可以向农村或者边远地区发展,虽然当前的条件没有大城市优越,但你可以和那些地区一起发展、一起成长,也许有一天你会喜欢上那里的一切.(2)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非常广阔,不要仅仅局限在以往的就业面,可以向新兴产业进军,发展空间非常大.(3)民族地区人才缺乏,国家很注重民族地区未来的发展,民族地区与外界的往来也会越来越频繁,发展也会越来越好.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去那里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针对解决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问题的意见:(1)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2)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色,根据社会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向.(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任何企业生存和发展都需要人才,用人单位看中的不仅是你今天的表现而且还有你今后的发展,今后为企业带来的利益,所以当代学生不仅仅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4)搭建更多的就业平台,由于以往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面非常窄,所以要多方位搭建学生就业平台,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和就业机会.
2.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前景
学科的应用性是指将学科的理论知识转变成实践应用能力或者是指导实践进行发展的能力,同时包括该专业毕业生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深入改革,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开始逐步转型,依据教育理论,学科是否能够发挥其应用性是衡量该学科体制是否健全和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特有的性质和受到传统教学为其的定位,在社会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不是很普遍,学生的就业去向非常少,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定位越来越低,忽视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特点,没有发挥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阻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发展和专业毕业生就业及发展前景.
2.1汉语言文学的重要性
汉语言文学是传统的人文学科,注重人类精神文明建设和理论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变化,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加,这致使汉语言文学教育者必须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在调整后的教学体系下,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实践能力等.汉语言文学专业对于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语言和文字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汉语言文学专业,二者相辅相成,汉语言文学专业想要存在也必须向前发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2汉语言文学应用性问题提出的背景
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传统的专业,在中国社会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为社会发展做出很大贡献,是我国社会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长期以来本学科发展比较稳定.国家教育部从1998年至2003年,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13门课程基本没有改动,教育界人士普遍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是传统专业中底蕴最深厚的一个学科,也是大学教学体系中最稳定的一个,它有着学科自己的特性和独特的魅力.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增加,专业型人才越来越多,从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落后于快速发展的社会,传统的教学方式仅仅能培养学生“纸上谈兵”,却不能给予学生在“行军大战”的经验,这种教学方法很不利于学生就业.有人曾做过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有45%左右的毕业生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社会适用性不强,大概得一年以上才能够适应工作环境,大多数毕业生在把所学转换成所用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难度.汉语言文学专业很长时间被认定为是教育界专家、学者的摇篮.毕竟社会上对这些人才的需求量是有限的,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并解决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人才的问题.
3.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依据
针对一个传统专业进行改革是一项重大而且复杂的工程,专业改革牵涉到传统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改变、课程设置的改变、实践体系的重新构建、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等等.其中最首要任务是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观念的改革,否则只能是
治标不治本,仅仅是表面的改良,达不到彻底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所面临的局面.
3.1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关于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项重要理论依据.社会生活原本只有实践,是理论的出现把实践变得神秘起来,理论都是从大量的实践中得出的,所以科学的理论都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合理的解答.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应该通过大量的实践积累个人的经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理解自己、理解社会,培养自己的精神文明建设,未来的人生得到从新构建,提升自己的价值观念,对社会赋予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当今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学的过程中,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检验理论知识,重新演示理论产生的过程,还可以从中获取新的知识,创新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动性和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按照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使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增多,尽可能地让专业人才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根据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标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改造,最大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3.2以新知识观为理论基础
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所有的知识都是有用的,而能力是理论知识的运用,所以需要先教学生理论知识,并且知识要系统、全面,所讲述的内容非常多,所需时间也较长.而随后的实践课仅仅是前面理论课的附属课,所用时间不及理论课的一半,根本得不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传统人才培养的课程安排大多前期讲授:文化基础课,中期讲授:专业基础课,后期讲授:专业课(含学生实习).在整个过程中,先是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然后才开展具体的实践课程,对实践的理论在前,作为思考对象的实践在后,这样的安排脱离了正常的职业活动轨迹.正确的课程安排应该给予实践课更多的课时,并要与理论课相穿插,这样效果才会好.以新知识观为理论基础,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改革创新,让汉语言专业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4.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几种方法
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不仅仅是在传统方案上修修补补,而需要改变以往教育界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想法,站在适应社会发展的角度重新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定位,并且在教育教学方面也需要重新制订方案.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上有着很重要的位置,社会发展离不开汉语言文学专业,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要根据社会发展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需求,在先进理念的指导下从新给予定位,在新定位的指导下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做出全方位的调整.
4.1明确汉语言文学专业定位,重建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当今社会发展需求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定位,在专业定位的基础上创建新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打破汉语言文学专业稳定性,以适应社会为前提进行改变和创新.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转变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观念,从社会需求入手,寻找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契合点,从而对其进行改造和调整,其次,各院校课程设置需要一些变动,因为要扩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以往的就业方向很少,不利于专业未来的发展,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旧的教课方式有所改善,以往的讲课方式主要以老师讲学生听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少参与主动性,这样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毕业以后大多毕业生都需要很长时间来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所以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2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以往在教学过程中通常用写作能力来评判学生的专业成绩,并且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这种评判方式太单一,无法正确检测学生的成绩,并且会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点放在写作上从而影响学生忽视语言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的学习,教师应该结合所学专业特点,全面展开对学生的培养和考核,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这样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5.提高专业应用性对汉语言文学的意义
5.1提高专业应用性对汉语言文学的意义
人类生存离不开语言文字,社会发展也离不开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虽然汉语言文学专业不是每个人的必修课,但社会发展却离不开汉语言文学专业型人才.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必要存在,但存在就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否则就会被淘汰,而如今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速度已经落后于社会的发展速度,所以要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调整、创新,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有利于本专业的发展、有利于本专业毕业生就业、有助于提高社会对本专业的认可度以及满足社会发展对本专业的需求.
5.2汉语言文学专业可行性分析
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可行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很强的理论基础,理论是从实践中得出的,任何理论在实践中都可以得到解释,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第二,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经有很悠久的历史了,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基础和教学经验,而且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也有过尝试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这些对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都是非常有利的条件.
6.结束语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与理工类学科的应用性有很大的区别,但也同样重要,因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最终目的也是落实于实践.只有改变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培养人才的模式才能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使汉语言文学专业未来有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彩萍.高素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问题[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20(3).
[2]陈家琳.浅淡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11).
[3]何梦涵,王书圻.关于有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若干思考[J].剑南文学(经典阅读),2013,(4).
[4]于洪涛.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改造的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1,(6).
[5]李清.探讨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30).
[6]陈兆兰,马志萍.探讨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2,(42).
【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问题探讨】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