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禅籍中谚语的独有特色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佛教宗派,它的影响早已超出佛教,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禅籍谚语特色的论文范文,供大家阅读查看。
"谚语是汉语里历史悠久、运用广泛、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语汇."①其形式生动活泼,充满生活信息.如《坛经》中有着名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谚语.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指慧能)即惠明师也."(宗宝本《坛经》)这是惠明在慧能指示下开悟后所说之语.意谓禅悟之事乃是各人本分大事,需要自己亲身体会,如人饮水,感觉如何只有自己知道.以朴素的日常生活经验传达禅旨,远比长篇大论来得直接亲切,也更契合禅的本质.这句谚语因此常常被引用.例如:
师云:"法不可见闻觉知.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既离见闻觉知外,却唤甚么作法?到这里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除非亲证亲悟,方可见得."(《大慧普觉禅师住径山能仁禅院语录》卷四)类似的有"如人上山,各自努力",用来说明禅悟乃各人自己的事,需要自身努力.例如:
恁么则九旬无虚弃之功,百劫有今时之用.堪报不报之恩,以助无为之化.此即是涅盘妙心,金刚王宝剑.
敢问大众,作么生得到这田地去?如人上山,各自努力.(《续传灯录》卷三十,默堂绍悟禅师)谚语的生活性、通俗性,在学人看来更容易亲近与接受,禅师们更是可以不假思索,信手拈来,运用自然.因此,禅籍中谚语的使用十分频繁,并呈现出自己的特色.
一、系统性
在研读禅籍文献的过程中,我们逐渐认识到,禅籍中种种词语现象并不是偶然的,事实上已经形成了一个充实、完整的系统.禅籍中的谚语或沿用旧谚,或创造新谚,数量众多,形式丰富,运用灵活,同样显示出内在严整的系统性.
(一)禅籍谚语往往形成系统的词语群
谚语是人民大众口耳相传,流传于街头巷尾的俚俗之言,禅师在示机应机中,也往往信手拈来.不仅如此,禅师还常常根据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自创新词新义,形成一系列的词语群.
禅林讲究"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日常劳作是禅林生活、修行的重要部分,反映在书面语中,便形成了关于"牛、马、驴、狗"等的词语群.其中,"牛"系谚语较多.如:
(1)按牛头吃草
(2)出牛胎入马腹
(3)牛头没,马头回
(4)得人一牛,还人一马
(5)骑牛不戴帽,正坐不偏行
(6)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
(7)一字入公门,九牛车不出
(8)隔山见烟,早知是火;隔墙见角,早知是牛
南禅宗崛起与鼎盛期主要活动在长江流域及江南地区,IANDAIXUWENY2014.11而水牛则是南方农耕生活的体现.此外,佛经中以"牛车"比喻大乘教法,以"人中牛王"为佛之德号,这对禅宗典籍中的"牛"的意象使用也有较大的影响.如以"水牯牛"喻自心自性,以"白牛车"喻微妙禅法等等,"风穴铁牛""涌泉骑牛""刘铁磨老牸牛"等公案也以"牛"为隐喻.
因此,"牛"系谚语的广泛使用亦在情理之中.
"马"系谚语也较多,仅"良马见鞭影而行",就有"神骏不劳鞭影""良马不窥鞭,侧耳知人意""素非良马,何劳鞭影"等多种表达方式.再如:
(9)隔窗见马骑
(11)骑贼马赶贼
(12)差病不假驴驼药
(13)画虎不成反类狗
(14)驴事未去,马事到来
(15)快马一鞭,快人一言
(16)咬人屎橛,不是好狗
(17)狗儿戴纸帽,猫儿着靴行
(18)三十年弄马骑,今日被驴扑
(二)禅籍谚语多同源异形、异源同义
所谓同源异形,指不同的谚语变体内容大同小异,表达的意思也基本相同.如"金屑虽贵,眼里着不得",谓黄金屑粒虽然贵重,但绝不能放到眼睛里,喻指言句作略等对于禅悟是多余甚至是有碍的.例如:
(19)"如何是浮沙何处停?"师云:"金屑虽贵,眼里着不得."(《祖堂集》卷一六,南泉和尚)
这句谚语有多种表达形式,如:"金屑虽贵,落眼成翳""金屑眼中翳""金屑虽珍宝,在眼亦为病""金沙堕眼中""眼中金屑""眼中着屑""眼中屑""眼中无金屑"等等.也可以省略后半部分,以歇后语的形式出现.例如:
(20)僧拈问安国:"全肯为什摩却成辜负?"安国曰:"金屑虽贵."(同上,卷六,洞山和尚)
所谓异源同义是指形式、来源不同的谚语,所表达的意思却基本相同.如谚语"黄叶为金,止小儿啼"指以杨树黄叶作铜钱,哄骗小儿停止啼哭.比喻认假作真,简单愚钝的思想行为.也作"空拳诳小儿""空拳黄叶""认叶止啼",这是同源演变.除此之外,还有异源演变,如"空里采花,波中取月""将鱼目作明珠""认橘皮为猛火""认萤火为太阳"等.
同源异形、异源同形的谚语组成了一个个谚语群,体现出内部完整的系统性.这也是禅籍谚语口语性的体现,从中可以看到很多谚语其实并未完全定型,禅师在日常使用中往往可以自由发挥.但也正是因为如此,才使禅籍中的谚语表现出丰富的层次感与多样性.
二、口语性
(一)禅籍谚语多源于民间口语,反映日常生活
口语化、通俗化是禅籍语言的主要特征.作为禅籍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于市井街头的谚语更是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特征.禅籍谚语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折射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禅籍中多有与乡村生活相关的谚语,如"春不耕,秋无望""今年霜早降,荞麦总不收""不挂葫芦醋不酸""苦瓠连根苦,甜瓜彻蒂甜"等.这与禅宗所确立的丛林制度是紧密相关的,百丈怀海禅师曾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祖堂集》卷一四,百丈和尚).丛林制度将宗教活动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农禅的修习与生活方式,体现了禅宗奋发向上的精神特质,也有力地推动了禅宗的发展.禅师在示机应机之时,使用这类生活谚语可谓自然之至.另一方面,对学人来说,此类谚语也是非常易于理解和接受的.
此外,如"官不容针,私通车马"原指法律严密不可含糊,但私下人情却可以通融,禅籍中指接引学人时可以开方便法门;"竿木随身,逢场作戏"本指江湖艺人随身带着竹木等道具,遇到合适的场地便可随时演出,是当时社会文娱生活的反映,禅籍中常用来比喻悟道之人的任用自如,了无挂碍;"见钱买卖不曾赊"揭示市场贸易规则;"杓卜②听虚声"指占卜者的话不能听信,比喻言语说教不是领悟禅法之道;"波斯吃胡椒"波斯人是不吃胡椒的,比喻不能勉强去做一些事,间接体现了中外之间的交流等等.
(二)禅籍谚语结构的灵活性
禅宗典籍中蕴含着谚语丰富多变的表达形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字形的替换
(21)师问南泉:"古人道:'道非物外,物外非道'.如何是'物外非道'?"泉便棒,师云:"莫错打."南泉云:"龙虵易弁,纳子难谩."(《祖堂集》卷一八,赵州和尚)
(22)雪窦有《静而善应颂》云:"觌面相呈,不在多端.龙蛇易辨,衲子难瞒.金锤影动,宝剑光寒.直下来也,急着眼看."(《佛果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二,第一二则)
(23)僧问:"至道无难,唯嫌拣择.如何是不拣择?"师曰:"昨日初三,今日初四."僧云:"此犹是拣择."师曰:"龙蛇易辨,衲子难瞒."(《续传灯录》卷四,报恩谭禅师)"龙蛇"喻不同资质者.意谓龙蛇容易分辨,而禅僧难以蒙骗."蛇""辨""纳""瞒"等均有多种不同的写法,是禅籍谚语口语性的体现.又如谚语"灸疮瘢上更着艾焦",即在烧灼而致的疮痕上再用艾绒烧烤,比喻错上加错.例如:
(24)药山与么来,早是无事起事,好肉上剜疮.遵公(指遵布衲)不见来病,却向灸疮瘢上更着艾焦.(《黄龙慧南禅师语录》)这里的"焦"又可以写作"燋""爝""炷"等,它们都有"烧灼"义.
2.语素的替换与增减
语素的替换包括单语素的替换,如"雷声浩大,雨点全无"也作"雷声甚大,雨点全无","脚跟未点地"也作"脚跟不点地";双语素的替换,如"咬猪狗手脚"也作"咬猪狗脚手";单双语素的交叉替换,如"家家有路透长安"也作"家家门户透长安""家家门里透长安""家家门首透长安","嚼饭喂小儿"也作"嚼饭喂婴儿""嚼饭喂婴孩"等.
语素的增减,如"美食不中饱人"也作"美食不中饱人吃""美食不中饱人餐".但实际上,大多数情况下谚语的多种形式之间既有语素的替换,也有语素的增减.如"一箭过新罗"也作"一箭过西天""鹞子过新罗""箭过新罗","一句合头意,万劫系驴橛"也作"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一句合头语,万劫堕迷津".
3.形式的省略与变换
谚语在口语中大量使用,一些谚语往往可以省略部分语节,或以成语、歇后语等其他变体形式表达相同的语义.禅籍中有大量同源异形的谚语群,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
有的复句型谚语,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省略一个语节.如"晴干不肯去,要待雨淋头"可省作"直待雨淋头"(暗指禅机已失);"如风吹水,自然成纹"可省作"如风吹水"(喻人之言行极为平常、自然,毫无障碍);"匙挑不上,甑蒸不熟"可省作"匙挑不上"(指禅机难以领会);"如珠走盘,如盘走珠"可省作"如珠走盘"或"如盘走珠"(比喻禅悟者自我为主,超越分别,运用无碍).
有的谚语有四字成语的变体,例如"平地起骨堆"③也作"平地骨堆""平地掘坑""平地吃交",多用来讥讽禅人徒劳多事;"生如着衫,死同脱袴""生死去住,脱着自由"也作"生死脱着",是超脱生死的悟道境界;"掩鼻偷香空招罪犯"也作"掩鼻偷香",比喻自欺欺人;"刁刀相似鱼鲁参差"也作"鱼鲁刁刀",形容混淆难分等等.④有的谚语则是歇后语的省略形式.如"八十老人(公)出场屋""八十翁翁出(入)场屋"分别来自"八十老人出场屋,不是小儿戏""八十翁翁出(入)场屋,不是小儿戏"(比喻参禅悟道、示机应机并非儿戏,不可掉以轻心);"一盲引众盲"来自"一盲引众盲,相牵入火坑"(喻指迷妄师家说法接人,误导众生);"蚊子上铁牛"来自"蚊子上铁牛,无你下嘴处"(喻指禅法固密幽玄,不可言说)等.
三、行业性
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中,禅宗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思想体系、传法模式、修行实践.而禅籍的语言也因为沾染了禅宗的特殊思想而呈现出独特的面貌,行业性正是其特点的集中表现,谚语也不例外.禅籍中的谚语一般不能只按照本义来理解,而应该结合具体的语境,体味其中蕴含的深层次的禅义.例如:
(25)赤脚人趁兔,着靴人吃肉
例(25)本义指劳者不获、获者不劳.隐喻悟道不能执着刻意追求,秉持清净本心、平常无为则契合禅法.
《汾阳无德禅师语录》卷上:"问:'祖意、教意是同是别?'师云:'赤脚人趁兔,着靴人吃肉.''乞师指示.'师云:'着靴人饱,赤脚人饥.'"
(26)图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本义指因小失大.比喻迷失自我,向外求佛,结果得不偿失.《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上:"直须在意,莫空过时.游州猎县,横担拄杖,一千里二千里走.这边经冬,那边过夏.好山好水,堪取性,多斋供,易得衣钵.
苦屈!苦屈!图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如此行脚有什么利益?信心檀越一把菜一粒米,作么生消得?"
(27)六耳不同谋
本义谓三人在场,不便密谋.比喻禅旨幽密,非言语所能指示,学人切勿寻言逐句.《景德传灯录》卷六,泐潭法会:"问马祖:'如何是西来祖师意?'祖曰:'低声近前来.'师便近前,祖打一掴云:'六耳不同谋,来日来.'师至来日,犹入法堂,云:'请和尚道.'祖云:'且去,待老汉上堂时出来,与汝证明.'师乃悟云:'谢大众证明.'乃绕法堂一匝,便去."
(28)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
隐喻道法精深的禅师应彻底清除学人的妄念俗情、知识见解等,使其空无依傍,破除执着之心,如此才是领悟禅法的正途.《法演语录》卷下:"上堂,举,夫为善知识,须是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驱耕夫之牛,令他苗稼滋盛;夺饥人之食,令他永绝饥虚.众中闻举者,多是如风过耳相似.既驱其牛,为什么却得苗稼滋盛?既夺其食,因什么永绝饥虚?到者里,须是有驱耕夫之牛、夺饥人之食底脚手,便与拶一拶,逼一逼,赶教走到结角处便好."
(29)捧上不成龙
本义指往高处捧抬,却不能成龙,比喻虽然给予启发帮助,对方却仍然不能领悟,不能成器.《五灯会元》
卷一六,思慧妙湛:"总似今日,灵山慧命,殆若悬丝;少室家风,危如累卵.又安得个慨然有志、扶竖宗乘底衲子出来喝散大众,非唯耳边静办,当使正法久住,岂不伟哉!如或捧上不成龙,山僧倒行此令."谚语的禅义还有另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即零意义.
所谓零意义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谚语只有形式的存在,在意义上不起作用.也就是说,谚语没有明确的表意功能,或者意义无法言说.
(30)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眼里不着沙."僧云:"如何领会?"师曰:"耳里不着水."僧云:"恁么则礼拜也."师曰:"东家点灯,西家暗坐."(《续传灯录》卷二,景德怀清)
(31)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曰:"是星皆拱北,无水不朝东."曰:"争奈学人未会何?"师曰:
"逢人但恁么举."(《五灯会元》卷九,芭蕉山遇)
(32)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始嗟黄叶落,又见柳条青."(《景德传灯录》卷二〇,万铜广德)
(33)僧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曰:"日出方知天下朗,无油那点佛前灯."(《景德传灯录》卷二二,兴福竟钦)
(34)曰:"如何是法身向上事?"师曰:"石女不粧眉."(《五灯会元》卷一四,梅山巳)"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如何是佛法大意""如何是法身向上事"等均是禅僧常提的问头(问题).然而禅机玄妙,不可言说,需要自心的体悟.表面上,禅师用各种不同的谚语作出了解答,但都是答非所问.其目的在于截断学人对语言文字、知识见解的纠缠,返观自心,进入通达、超脱的禅悟境界.这里谚语的意义被完全剥离,无法按照正常的逻辑思维去理解与解释,正是宗门所谓的"无义语",是禅宗"不立文字"语言观的体现.
四、修辞性
禅籍谚语有着极为丰富的修辞手法,给汉语修辞史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材料,对这些修辞现象的考察,有助于我们认识禅籍语言的特色.这里考察两类具有代表性的带修辞色彩的谚语.
(一)矛盾性谚语
所谓矛盾性谚语,是指字面所表述的意义,违背正常的、普遍的认知,是带有矛盾意味的词语.
例如"拨火觅浮沤"本义指拨开火炭寻找水泡,禅籍中用来比喻颠倒荒唐的参习行为;"面南看北斗"本义是面向南方看北斗星,这是违背生活常识的,禅家则用来指消除了分别对立妄心的禅悟境界;"新妇骑驴阿家牵","阿家"为婆婆,生活中若出现此类情况本为颠倒之事,禅家用此奇特之语寓意佛的境界无尊卑区别,万法一如.
诸如此类的谚语,往往采用不同寻常的语言表达方式,看似荒诞不经,实则传达出禅家独特的认知方式,破除对语言文字的执着,挣脱言句的羁绊,以"奇特"之语,在错愕之间,启发学人消除妄念.
(二)平常性词语
"天是天,地是地,露柱是木头,金刚是泥塑,饥来吃饭,困来打眠""要眠则眠,要坐则坐;热则取凉,寒则向火""吃盐闻(知)咸,吃醋闻(知)酸""要眠则眠,要坐则坐""要行便行,要坐便坐""遇茶吃茶,遇饭吃饭,天但唤作天,地但唤作地,露柱但唤作露柱,灯笼但唤作灯笼"等,是一组同源异形的谚语群,这类谚语虽是对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的如实叙写,却隐含着禅宗"平常心是道"的旨意,表现出与上文矛盾性词语截然相反的特质.禅家提倡的"平常心",含义十分丰富.着重强调随性适意,安闲无为,认为日常生活中处处有禅,头头是道,体现了禅对解放人性的理解以及直面现实世界的态度.平常生活,任运随缘,不仅是领悟禅旨的门径,也是禅悟者的生活态度.
五、结语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重要的佛教宗派,它的影响早已超出佛教.唐代之后,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许多领域,都程度不同地接收了禅宗的影响.禅者口头上宣称不立语言文字,可是事实上,他们以超常的宗教智慧与令人惊叹的思维、才华,创造了自成体系的禅宗语言,包括禅籍词语系统.谚语作为口语词的典型代表,有其自身的独特性,是禅籍词语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谚语的考察有助于考察汉语口语词的发展演变,有助于全面认识汉语词汇的面貌,并为辞书编纂等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范春媛.禅籍谚语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雷汉卿.禅籍俗成语浅论[J].语文研究,2012,(1).
[3]温端政.汉语语汇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于谷.禅宗语言和文献[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
[5]袁宾."啰啰哩"考(外五题)[A].《中国禅学》第一卷[C].北京:中华书局,2002.
[6]袁宾,康健.禅宗大词典[Z].武汉:崇文书局,2010.
[7]CBETA电子佛典(2009)[Z].中华电子佛典协会.
【禅籍中谚语的独有特色】相关文章:
谈王铎的书法特色06-15
浅析朱自清《春》的艺术特色11-26
王志信改编曲《孟姜女》的艺术特色02-24
湖北旅游资源特色及潜力分析09-01
论《琵琶行》的语言艺术特色07-21
《老人与海》的象征意义和语言特色04-18
论闻一多诗歌创作的特色12-01
《庄子》中“安之若命”的解读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