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育实习对汉语言文学师范生PCK发展
学科教学知识(PCK)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教育研究会主席之一舒尔曼(Shulman)针对教师资格认证的缺失提出的。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内容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越来越关注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因为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国家的教育水平。而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主要取决于教师知识水平的提高。在许多关于教师知识的研究中,受到最多关注的是学科教学知识(即PCK)。一般的认知是,PCK作为教师知识的核心,也是评定教师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参考标准。本文从教育实习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师范生PCK的发展角度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教育实习;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PCK
一、PCK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PCK的概念。PCK是指个体教师以自身所具备的学科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和其他各种教师知识为基础,在具体的特定的教学情境中,针对教学中的特定主题,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灵活进行组织、呈现与表征,以促进学生的理解与吸收。
(二)PCK的组成要素。PCK的组成要素有:学科内容知识、课程知识、教育教学目标知识、评价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教学法知识、学习者认知规律知识。
二、不同形式的教育实习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师范生PCK的影响
教育实习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选取其中的微格教学和听优质课作为代表进行深入研究,并采用微访谈的呈现手法,分析在进行教育实习的前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PCK产生了哪些变化。
(一)微格教学。微格教学与其他教学实习不同,其时间短,更有利于实习生审视自己,也便于实习生之间进行互评,这种形式在师范院校中使用比较广泛。刘同学对微格教学的训练很有感触[1]。刘同学说学校对他所在的班级采用微格教学,五六个同学分为一组,每组在一个小教室,可以使用板书或者PPT,每个小教室都有一个摄像机进行录像,可以把教室里的师生活动拍摄下来,每个人有几次练习机会,每次十多分钟。小组练习结束后,录像视频会在大教室进行播放,全班同学对每个同学的试讲进行讨论,优缺点进行总结归类,老师也会在同学讨论后进行点评,他有一个问题印象比较深刻,就是一个同学提出的正板书和副板书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他平时没有注意到的,所以他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就会注意到这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PPT的制作问题,在制作中每张PPT承载多少内容,如果内容太多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会看不完,因为微格教学的时间本来就很短,于是就发现准备的内容太多根本就讲不完,常常会变成读PPT的内容,在今后的备课和讲授中需要注意避免这样的问题。这都是通过这次微格教学得到的收获。由此可见,微格教学是促进师范生提高具体教学技能的一种有效手段。它常常是模拟正式的教学情景,让师范生通过反复观看自己教学的视频,从而找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师范生在不断的教学中进行反思。刘同学通过微格教学的实习,获得了PCK上两个方面的提升;一是教学方法的提升,主要是正副板书内容和PPT制作方面的提升;二是与学生交流方面的提升,能够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和反应,注重调整课堂节奏和师生间的互动。
(二)听优质课。通过听优质课的实习方式能够让学生了解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从而更多地学习到教学中一些教学方法的使用和操作。王同学认为,通过听优质课的实习经历对她今后从事语文教学工作有很大的促进和影响。王同学说她在三月份的实习中有非常多的收获。虽然实习的时间不是很长,只有短短的3个星期,但是正好赶上了优质课的比赛,她去听了几个不同学科老师讲的课,每个课程十五分钟,听了优秀教师讲课的环节步骤,她受益良多,对她影响也很大。虽然十五分钟时间很短,但是毕竞是优质课,囊括了一节课所有的精华。听了优质课的环节设定,尤其是一些讲的比较好的课,就能鉴别出来其中的闪光之处,例如在面对学生时上课的步骤、教学思路的设置,教学方法与学生对应的反应。对这些优秀老师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由此可见,通过听优质课的教学实习,王同学在观摩中学习到了优秀教师的教学环节、教学活动的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等,促进王同学在语文教学学习采用这些优秀的教学活动的步骤和方法。在观摩优秀教师的优质课上学习到好的教学方式,并通过交流学习,逐渐掌握更多的语文教学方法[2]。
三、教育实习期间不同发展阶段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师范生的PCK发展变化———以顶岗实习为例
顶岗实习是教学实习的方法之一,其时间跨度长,角色带入性明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某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师范生在某小学语文课为期一个学期的顶岗实习情况为代表,继续研究这种实习方法对师范生PCK产生的影响。
(一)教育实习初期。
1.PCK要素理论化,各要素发展不均衡。在师范生顶岗实习开始前,学生的PCK知识主要来源只有书本的理论知识,没有转化成能够指导教学工作的实践性、个体性、缄默性的知识。这个时期的师范生对这些知识要素的把握常常还停留在表面的、抽象的,没能深入把这些知识的本质融会贯通,而且也没有具体的实践经验作支撑的,自然很难提高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效率[3]。因而致使他们面对实际的教学情境想要采取更灵活合适的教学方法与应变策略也总是感到力不从心。以下是顶岗实习初期的师范生对于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哪些知识要素的认识。师范生A:我今年就要毕业了,说实话如果你在我实习前问我这个问题,我的答案一定是需要教育学、心理学、语文课程论、教学法。但是当我经过顶岗实习之后,当我真正在讲台上给学生们讲过课以后,我才发现其实作为一名优秀教师最需要的是在实践中积累总结出的宝贵经验知识。我虽然储备了大量的心理学知识,但当学生出现厌学情绪时,我还是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用我的理论来解决问题。所以我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最需要的就是实践知识,但这个真的只有在真实的实际教授中才能获得,通过自己的积累沉淀下的精华,是别人给不了的。通过这位师范生的回答我们可以发现,该师范生各种知识要素的认知理解仍停留在理论阶段,不能进行自我理解与转化来指导教学。可见顶岗实习初期师范学生对各知识要素的掌握还不能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
2.以PCK为中心的知识结构尚未形成。可以说顶岗实习是师范生第一次走上讲台讲授课程,所以往往这些师范学生都是怀有满腔热情的,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常常会有一些差距,这让他们产生了强烈的焦虑情绪与忧患意识。由此可见,这时期的师范生比较关注“生存技能”,对PCK的其他各项知识要素有所忽略,所以没有在实践中起到相应的指导作用,从而达到相互融合的状态,因此,仍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能力的提升。以下是顶岗实习初期师范生关于“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看法。师范生B:我们大学里的课程还算比较全面,所有应该学习涉猎的我都学习到了,例如教育学原理、语文学科教学法,教育心理学等等,而且考试的时候成绩还是比较优秀的。所以我当时是很有信心面对顶岗实习的,认为自己有能力把课上好。但当我走上讲台开始上课时,我才发现问题,因为我根本就不知道如何上课,在课堂上我简直就像是在背教案,而我准备的教案还多数是从参考书上抄来的,这与我之前的预期简直是天壤之别。在学校学的知识根本很难运用到授课过程中,理论知识完全派不上用场。我现在的第一目标是提高我的教学技能,如果连“工具性”都不能真正掌握,更谈不上兼顾“人文性”了。我觉得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类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肯定会体现“人文性”,但前提是一定要先掌握好它的“工具性”,把“工具性”作为载体,与“人文性”相融合,在教学中熟练应用,结合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才能在面对课堂上的各种突发问题时采取适当的解决方式,我觉得这才是我现在实习中要重点发展的能力。由这位师范生的回答不难发现,该师范生目前最关注的仅是“能熟练进行教学”这一种生存技能,可见其对PCK各知识要素的关注并不全面,其以PCK为中心的知识结构显然还未形成。
(二)教育实习后期。
1.PCK各要素发展已向多方面延伸。通过实习前后调查数据的对比显示,实习后期的师范生、顶岗实习后期的师范生PCK的知识要素掌握程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已由“不太熟悉”发展到了“比较熟悉”。而且PCK的各要素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通过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发展最快的是“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学方法与策略知识”、“语文学习中学生认知规律知识”这三项,已经有80%以上的教师达到了“比较熟悉”程度。以下是顶岗实习后期的师范生对于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哪些知识要素的认识。师范生C:人文性是语文这一学科的特征之一,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有专业的语文知识储备,而且对历史、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有一定的掌握。当然计算机的掌握作为现代授课的媒介也是不可或缺的。老师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去备课,多种渠道准备资料,才能使课程内容丰富,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浓。通过与前期对比可以看出,这位师范生现在的认识比较全面,不仅认为教师应具备学科知识,还认识到一般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可见,顶岗实习对师范生PCK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以PCK为中心的知识结构有了较大改善。在顶岗实习后期,师范生已度过了前期的“生存焦虑”。在实习中提高了各知识要素的储备量,各知识要素开始出现互相渗透和融合,各知识要素交织融合在一起,联系变得更加紧密。以下是后期的师范生对于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哪些知识要素的认识。师范生D:我觉得语文是运用最为广泛、最能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学科。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结合,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在学习时自然而然地就会受其影响。不难看出,实习后期师范生的PCK各要素开始逐渐融合,以PCK为中心的知识结构有了明显改变。
四、影响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师范生PCK发展的因素
(―)相关课程的学习。师范生的PCK基础主要来自大学阶段的学习。一般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教育技术等课程,通过学习掌握相关理论知识。但是这种学习常常停留在空有理论知识,缺少实践经验的锻炼,这些理论难以指导具体教学实践,还是需要在教育活动中不断摸索。
(二)教学实践的体悟。师范院校通过开展不同的教学实践活动来提高师范生的PCK发展,弥补课堂教学偏于理论的不足,如:顶岗支教实习等方式。但活动后不同师范生的PCK发展程度也因人而异。例如刘同学在微格教学后,及时地根据反馈信息,提高了他的教学技能及相关的教学方法。
(三)与优秀老师的交流。在实习期间,师范生能够与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交流学习,直接得到来源于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知识,对学科的理解也更加深入。能够更好地指导师范生在具体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够推动师范生的PCK快速发展。
五、结语
师范生PCK发展是培养新手教师的关键所在,学科教学知识(PCK)是国内外学者一致认同的教师基础知识。师范生是教师事业的后备力量,培养好师范生的PCK直接影响到我国未来的教师教育水平,促进PCK的发展和整合至关重要,希望本文能够给师范生的培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刘思聪,文俊沣,郝丹丹.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技能培养现状与改进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11:28~30
[2]杨燕燕.变革教师职前实践学习之构想:PCK的视角[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27~132
[3]张哲英,林冰清.PCK对我国师范教育观念变革的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2:14~19.
【教育实习对汉语言文学师范生PCK发展】相关文章:
关于教育实习对汉语言文学师范生的作用论文07-17
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10-29
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研究06-19
汉语言文学改革发展路径的论文09-04
汉语言文学发展困境探究的论文06-01
汉语言文学国际化发展下的探析10-22
全球化背景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论文08-20
审美教育在汉语言文学教学的运用09-04
汉语言文学教育创新研究论文07-23
全球化背景下汉语言文学的发展探析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