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英语俚语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

时间:2024-06-17 15:23:35 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试论英语俚语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

毕业论文

摘要: 众所周知, 劳动在创造人类的同时, 也创造了语言。俚语( slang) 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分支已成为一门另类的学科, 在日益发展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而, 从俚语的变化来研究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也成为语言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针对各国俚语的形成、发展及各国俚语之间的差异来分析各国俚语的特点和对现代人观念及社会生活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 俚语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促进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通。
关键词: 俚语; 文化; 发展; 观念; 社会生活

一、俚语的形成及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使用最多的也最流行的语言就数俚语了。在当今浩如烟海、洋洋数万字的英语辞海中, 俚语( slang) 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关于俚语的定义, 不同的作者和书籍有着不同的见解。最初, 俚语被认为是在严肃语言和严肃作品中不被接受, 被人们看作是非常随意、非正式的语言, 有时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它如同一些流行歌曲一样, 走俏很快, 消失也很快, 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和方言性。
追溯俚语的书面定义, 在1965年北京时代出版社出版的《英华大辞典》中这样写道: slang,n. 俚语, 卑俗话, (盗贼等的) 切口, 隐语, 行道话, 术语, 专门语等。E. g. : art slang. 艺术上的通用语, doctorps slang医生的术语, schoolboy slang学生话[ 1 ] 。在1996年出版的《牛津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词典》中写道: “Commonly used in talk among friends or colleagues, but not suitable for good writing or formal occasions, esp. The kind used by typ ical of only one class of persons. ”即一般用于朋友或同事之间的谈话但不适于好的写作或正式场合的字词, 并特指某一阶层人士的习惯用语。
E. g. : army slang, 军队俚语, p rison slang, 狱中俚语, 用作动词时则指粗话, 漫骂。E. g. : stopslangingme[ 2 ] . 由此可见, 不管是用作何种词性,俚语, slang都是难登大雅之堂的。而且从中不难看出牛津词典把俚语slang同阶级、阶层联系了起来。因而有些人把俚语划分为特定的阶级、阶层集团或行业使用的一种行话术语, 甚至盗窃帮会等使用的黑话也被划至此类。但正是这样一度在
西方上层社会中禁用的语言, 记录了人类历史发展各个时期的思想、文化发展的特征, 并逐渐成为语言这门科学的一个特殊分支, 正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的俚语最初是以方言来定义的, 而且也以劳动人民使用最多。这与英美俚语的形成极为相似。俚语最先出现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和一些盗窃帮会中。尤其是行会中的俚语, 以黑话、粗话居多, 这就对后来俚语( slang) 的定义有很深的影响。下层劳动人群中出现的俚语往往和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事件有关, 它兼有精练、幽默、新颖和不拘礼节等特点。E. g. :“go p laces”相反的词语是“go no where”。有些人骂人家以后不会有前途时就会说: “you are going no where”, 很显然, “no where”是一个组合词汇, 按字面意思是指没有任何地方的意思。正是这一个简短的单词代替了一个冗长的短语:“not any where”.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移民国家, 其语言特点中出现最多的就是俚语 slang) [ 3 ] . 英文中“I haven’ t any key”在美语中却被简化为“ I have no key! ”极其简练, 但却不符合语法规定。“big time”也是蛮常听到的一个俚语(口语) , 意思相当于“very much”“extremely”。E. g. : “you know sheps comp lain aboutthat big time, don’ t you?”你知道她会跟你抱怨一气的吧! 如果你跟你的朋友开了一个很大的玩笑, 结果他被你唬得一愣一愣的。你就可以很得意的对他说: “ I got you big time” (我把你骗的乱七八糟的吧! ) 由此可见, 俚语在现实生活中已逐渐被口语化, 并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大批的电影、小说、戏剧及一般的报纸文字中逐渐引用俚语, 这一形式深受中下层人士的喜爱, 其结果是俚语变成了家喻。因此, 根据俚语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把俚语单单划分为粗话和特定阶级使用的行话是不确切的。
二、各国(中、英、美) 俚语
之间的差异及特点
  各国俚语的形式各不相同, 语言特点也各有特征, 但究其起源、其形成的原因和最初使用的阶级却非常相似。俚语起源与民间, 具有很强的随意性和地方色彩。所以俚语最初是以方言来定义的。拿汉语来说, 地域不同, 俚语的形式也不同。北京由于其特殊的政治环境是全国俚语最多的地方。一度繁荣的市井生活和浓郁的文化色彩给北京的市民创作了丰富的俚语创作素材。“哥们儿”是北京人经常用的一个词儿, 北京人交朋友见面就熟, 一两杯酒下肚就是“哥们儿”。北京人的热情南方人无法比, 一旦熟了,遇事儿托人一般不会打回票, 且最好连谢也别说了, 否则“哥们儿”说你见外。再如“侃”这个词儿, 在北京绝对是一种能力, 一种值得骄傲的资本。曾几何时, 京城媒体上频频亮相的都市剧目: 《渴望》、《编辑部的故事》、《我爱我家》,剧里剧外都是“侃”的演员, 哪怕丑也丑得星光灿烂。俚语出现的地域不同, 涉及范围也不同。
政治是北京人生活的盐, 京城里的俚语多半与政治有关。最最突出的是王朔的小说, 难以想象若没有“人民群众”、“阶级敌人”、“反动标语”“忆苦思甜”之类的反讽和隐喻。王朔的名字是否也回响亮? 从这一点来说, 俚语塑造了一代人民作家。
语言是人类生活的产物, 它随着人类生活的发展而变化, 俚语更是如此。随着近代交通的高度发展, 南北流动促进了俚语的大融通。北京话中就有从上海话中借鉴的词儿, 上海的“斩”到了北京就变成了“宰”。两者读音相似但意义却完全不同。“Say cheese”是美国人照相时喜欢用的两个词儿。美国人照相时喜欢露齿而笑。如果是抿嘴笑, 就很可能被认为是不开心或自己牙齿长得不好看。我们中国人照相时说: “茄子”估计也是源于此吧!在使用英语的国家里, 俚语被不同文化层次的人所大量使用。俚语为大众广泛地喜闻乐说,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俚语有其独特的三大风格。(一) 新颖时髦, 不落俗套。(二) 生动诙谐, 富于色彩。(三) 亲切通俗, 有凝聚力[ 4 ] 。它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 而且最活跃的语言成分。它变化迅速、转义奇特, 呈现出轻松活泼的特征。E.g. : Are you and Christina still together? (你和Christina还在一起吗) ? No, Ipm not seeing her anymore; She’ s the kind of girl that likes to hang around 24 - 7. Thatwas just too much forme. (没有,没跟她见面了。她是那种时时刻刻都想跟你腻在一起的女孩子, 太辛苦了) 在这里, 2427指的是“24 hours day, 7 days a week”的意思。就变成了“整天、随时”的意思了。这里就用一个数字含蓄地表现了自己讨厌的心情。英语中有些俚语是借用其他一些词语的含义加以引申而赋予其新的含义得来的。“missing the boat”原义为错过要搭的船的意思, 在俚语中引申为错过好机会、好东西等。E. g. : Jenny is not coming today. She decided to go shopp ingwith her sister instead. Jenny今天晚上不来了, 她决定改和她姐姐逛街购物去了。
I see somebody is missing the boat. I wonder howsheps going to feel once she finds out whops here tonight. (我看到有人错过好机会了, 我想知道一旦她知道今天晚上谁在这里时的反应会是怎样) 。与英国俚语比起来, 美国俚语以其新颖、生动幽默和富于表现力而受到英语使用者的欢迎。
它在英语俚语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形象新奇和言简意赅的特点。E. g. : Did Richard really go to Italythis summer? (Richard这个夏天真的去了意大利了吗?) No way. He was only pulling your leg, and youbelieved him? (哪有可能? 他只是跟你开玩笑的,你还当真啊?) “pulling oneps leg”看起来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中文里的“拖后腿”, 不过它却是开玩笑的意思。美国人完全无法把“pulling oneps leg”和“拖后腿”联系起来, 他们倒用“trip one up”(把某人绊倒) 来形容“拖后腿”这样的做法。
三、俚语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社会文化的关系英语俚语虽数非标准英语, 但在当今许多国家里却十分流行。使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它不仅充斥于日常交流, 也大量的渗入文学作品和报刊杂志。甚至国际事务和一些重要谈判也大量的运用俚语来缓解紧张气氛, 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俚语的发展历史悠久, 并处于不断的更新变化之中, 具有独特的语言表现力。成为一种相当特殊的语言形式。俚语的盛行不仅与俚语本身的生动形象特点分不开, 也与俚语使用者的个人心态紧密相关; 有很多俚语使用者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俚语来表达各种情感[ 5 ] 。E. g. : “go theextra mile”的原意是“多走一里路”, 口语中就把它引申为“多付出一分代价”的意思。E. g. :Nobody will ever believe anything I say again. (不会有人再相信我说的任何话了) ; In that case, youhave to go extra mile to p rove your credibility. (如果是这样的话, 你就得多做一点来证明你的可信度) 。通常我们看到短语“in the driverps seat”的时候会认为是“在司机座位上”的意思, 在商业口语中它却是“有掌控权”即“have the right”的意思。很显然, 这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另一方面, 俚语促进了多民族的文化交流。拿法语来说,“纯粹”的法语正在遭受破坏, 就法国的地域来说, 这个国家的方言与比它国土面积小得多的英国的方言比起来实

试论英语俚语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

[1]  

【试论英语俚语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影响】相关文章:

试论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理解中的影响03-01

试论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因素03-16

试论影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分析03-16

试论库恩哲学对SSK产生的影响03-19

试论汉语言文化对英语学习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01-06

试论森林文化对发展森林旅游的影响03-17

试论组织人民行为的影响效果12-05

试论预算治理对我国企业的影响03-22

试论云计算对高校教学资源影响解析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