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从《资本论》中得到的启示

时间:2023-03-18 17:05:25 政治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自然资源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从《资本论》中得到的启示

劳动与科学技术在物质财富的生产中的决定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自然资源在物质财富的生产乃至人类文明的进步中的重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正如马克思所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1如果片面强调前者,而忽视后者,必然陷入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泥坑,使人们自食其苦果。因此,坚持人和自然的辩证统一,正确认识自然资源与劳动以及人类文明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清醒地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合理地开发和保护自然资源,推动两个文明的建设。 一、自然资源与劳动的关系 人和其它生物一样,是自然界非生命物质长期发展和转化的产物。“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一定的自然坏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2地球在形成过程中,首先出现了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土壤圈,人和其它生物正是依赖于这类非生命环境才得以产生的。“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3人又不同于自然界的其它生物,他可以能动地利用自然界的各种自然资源,并以社会生产劳动的形式来维持其生存,推动其发展,使自身以“自然主体”上升为社会主体。诚然,在人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劳动确实起了决定的作用,但是,首先是自然界孕育了人类,劳动不过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这一过程必须借助于自然资源。正如马克思所说:“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它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于它来进行生产的材料。”4马克思所谓的“生产的材料”,就是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在内的生产资料。无论是天然的还是劳动加工的生产资料,归根到底都是来源于自然资源。事实上,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首先需要借助于土地种植粮食、牧羊牲畜;需要借助于江河湖泊捕捉鱼虾;需要借助于矿山开采石头、铜矿等。如果没有自然界所提供的各种自然资源,社会劳动是无法进行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5离开自然资源,人类就难以生存和发展。马克思指出:“外界的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力,鱼产丰富的水草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6这说明自然富源对人类的影响不仅贯穿于人类社会的始终,而且就自然富源作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对劳动生产率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因而,无论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何种程度,人的有用劳动都只能在借助于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无论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何种程度,“在改变形态的劳动中还要经常依靠自然力的帮助”。7事实上,近代应用机器的大规模协作的出现,也只是“使自然力,即风、水、蒸气、电大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成为社会劳动的因素。”8即使是当代生产资料中的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无一不是对“天然存在的物质基质”形态的改变,人的有用劳动在改变自然物质形态时仅仅在于,不断发现自然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多样使用方式”,不难设想,没有自然资源,机器大工业不可能出现,当代科技革命也必然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劳动只能借助于自然资源而改变其形态,因而劳动也只能在既定的自然条件下创造财富。事实上,地球上自然资源的量是有限的,非再生资源只能逐渐减少,再生资源也需要较长的再生周期和人的保护,不同国家和地区自然资源的量和质也有所不同。同时,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和生产方式也是客观的。正如马克思指出:“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力”9 “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以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10因而,不难想象,人类在今后较长时期内,都只能在地球上既定的自然条件下生存和发展,而不可能在短期内能去开发外层的宇宙空间,我们也只能在本土上开发现有的自然资源,而不可能在短期内大规模地去开发公海、南极洲等,同时也不可能舍近求远地大量地进口别国资源。因此,作为客观物质活动过程的劳动,我们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离开了既定的自然条件,片面强调劳动的作用,也必然产生唯心主义的空想。 如果说,人们只能在既定的自然条件下创造财富,那么,就必须从既定的自然条件出发,而不能随心所欲。因而,劳动还必须遵循自然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才能实现其创造财富的目的。自然界的生物圈、大气圈、水圈等是相互作用的;生物圈内的各种生物也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劳动的作用无论如何巨大,都必须在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才是有用的。如果盲目地破坏了自然环境系统的大链条,如果人为地割断了生物圈内部的相互联系,如果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一句话,如果违背了自然规律,那么,自然界对我们的报复就必将是严酷无情的,这是无数历史事实和现实证明了的真理。 总之,人首先是自然界的产儿,劳动必须借助于自然资源,并且也只能在既定的自然条件下,遵循自然物质运动和客观规律,才能实现物质财富的生产。如果说,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和人类社会的话,那么,同样可以说,没有自然资源也就没有人和人类社会。 二、自然资源与人类文明的关系 人类在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都是在十分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同时也正是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人们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由此产生了自然科学。从这个意义说,自然科学是自然作用于人的产物。而科学技术的进步,归根到底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深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则推动了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因此,我们在强调科学技术及其生产力对人类文明的决定作用的同时,也必须承认自然资源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 自然资源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于科学技术本身要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一方面,科学技术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无非是人对自然物质运动规律的反映。“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东西而已。”11离开自然物质,科学技术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没有果实、野兽、石头等自然资源,那么人们绝不可能发明石器、摩擦生火、农耕牧畜等萌芽状态的科学技术。即使在当代,如果没有人对自然资源属性的深层的认识,那么,能源科学、材料科学和环境科学也是难以产生的。又如,超声波、雷达、飞机、潜艇、导弹等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也是在研究动物的基础上,通过仿生手段而得到的。另一方面,科学技术作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只有当它应用于生产,同生产资料的两个要素相结合时,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因此,科学技术必须通过劳动者,借助于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才能实现在创造社会财富中的重大作用。作为自然界本来就有的劳动对象就是自然资源;即使是加工过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归根到底也只是改变了形态的自然资源。因此,离开了自然资源不可能产生科学技术。再者,科学技术即使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也只能使人们更充分更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而不能取代自然资源在财富生产中的作用;它只能改变人对自然的依赖方式,而不能改变人对自然的依赖。在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资料多是自然界的现存物,人依赖于天然自然;近代机器工业的出现,人工自然才真正形成,人对自然的依赖方式开始由必然走向自由。即使当代的科技革命,其巨大作用仅仅在于:勘探和开发自然资源,扩大劳动对象,日益揭示自然资源的多种使用方式,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等等。这一切都只是改变了人对自然的依赖方式,而不是改变,更不是消除人对自然的依赖。现代科技愈发展,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则愈密切。因而可以说,离开自然界,离开自然资源,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毫无价值。总之,科学技术无论如何进步,永远无法取代自然资源的作用。那种企图摆脱人对自然的依赖,必须干出“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的蠢事来。 自然资源在人类文明中的作用,还在于人类物质文明依赖于自然资源。首先,自然资源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就包括自然条件。“土壤肥力越大,气候越好,维持和再生产所必须的劳动时间久越少,因而……剩余劳动就可以越多”。12又如发现富矿可以在同一劳动量中“表现为更多的金刚石”,煤、石油、天然气等,优等地可以在较少的劳动量中创造高产。可见,自然资源影响劳动生产率和剩余劳动量的提高。同时,自然资源影响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还表现在它推动生产工具的创造和劳动的分工。人们制造生产工具所必须的材料,归根到底是自然资源提供的。如铜器、铁器来源于金属矿藏,汽车、火车依赖于钢铁和石油资源。同时人们永远不会消除自然对劳动分工的限制。“由于自然太偶见的差异,两个半球上的居民,从此便各自循着自己独特的道路发展。”13在当代,新加坡凭借马六甲海峡的自然条件发展了旅游业;石油资源丰富的中东诸国发展了石油输出业;而澳大利亚在辽阔的草原上发展了畜牧业。其次,自然资源直接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土地、原料、能源、水以及生态环境等自然资源已成为直接影响当代世界经济增长的综合性问题。地球上五十亿居民每人拥有土地不足一英亩,耕地实际上不可能再扩大,世界到2000年,人均产粮只能保持在400公斤的水平上,而发展中国家粮食已短缺650万吨。原料问题也成为全球性经济问题,据83年世界有关组织统计,90%的工业品和17%的日用消费品仍是矿物原料制成。第三次产业革命仍是建筑在以矿物质能源为主的基础上的(在目前占全部商品能源的91%)帝国主义之间争夺原料和能源产地的斗争也因此愈演愈烈。淡水量本来有限,据估计到2000年,世界每年总需水量将达6000立方公里,长此下去,人类将耗尽所有的河水量。人口的剧增和环境的污染,扰乱了生态平衡,酸雨现象、气温变暖、空气污染,森林减少,土质恶化等现象日趋严重。世人开始惊呼“只有一个地球!”“世界地球日”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自然资源在人类文明中的重要作用,也在于它影响精神文明的发展状况。我们承认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能动作用的同时,还必须首先承认物质的第一性;我们承认先进生产关系及其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的同时,还必须首先承认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我们在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同时,也绝不能否认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在内)的重要作用。我们坚持科学技术乃至人类文明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也正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上述基本思想。先进的思想、文化乃至意识形态,可以指导人们正确运用科学技术,遵循客观规律,有效地改变人对自然的依赖方式,但绝不能由此离开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而为所欲为。精神财富以物质财富为基础,物质财富又有赖于一定的自然资源。事实上,在没有人类生存的沙漠和冰川上,不可能产生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在我国的戈壁滩、大雪山上,不可能依靠优越的制度在短期内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总之,如果说人类文明取决于科技进步以及相联系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话,那么,同样可以说,它也要取决于自然资源。 三、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和基本对策 正由于自然资源具有劳动和科学技术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对一切可能的甚至是非农业的生产部门来说,都是生产竞争的条件。”14因而,人们对它必然求之甚多,使它在不同程度上带来副作用,使人们面临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的危机。在我国,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可以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但是,如果我们离开了既定的自然条件,违背了自然规律,也必然事与愿违,甚至给子孙造成难以避免的灾难。因为任何劳动过程都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它不以人类生活的任何形式所转移。”15因此,必须清醒地认识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寻求切实解决资源危机的途径,才能推动两个文明的建设。 由于我国人口已达十一亿,尽管地大物博,但人均占有资源却十分有限,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据1982年统计,我国农业人均占有土地、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分别为14.4,1.47,1.8,4.4亩;而世界人均占有量分别是49.5,5.5,15.5,11.4亩。我国人均占有地表径流为2700立方米,而世界人均占有为11000立方米;我国森林覆盖率为12.7%,而世界为22%;我国人均木材蓄积量为8.6立方米,而世界人均达65立方米。从工业能源看,我国煤炭储量1.44万亿吨,占世界13%,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可采储量为101吨,仅达世界平均值的40%;我国水能资源6.8亿瓦,居世界首位,但可采量只有3.78亿瓦,人均可开发水电量仅达世界的81%;我国天然气和石油资源人均拥有量也只有世界人均的50%。由此可见,我们的资源家底是不可盲目乐观的。 还应看到,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自然资源仍在递减,人口仍在递增,环境仍在恶化。全国森林的年耗量已达3亿立方米,而年生长量只有2-3立方米,长此下去,森林将采伐殆尽。我国沙漠及沙漠化土地共149.63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5.5%,且尚有15.8万平方公里正在沙漠化。目前,长江带入东海的泥沙量每年达5亿吨,且污染严重,有人称为“大动脉出血”,惊呼“只有一条长江”,1984年,在284个城市中的80%供水有困难。武汉市空气中每立方米的飘尘数值达170微克,最高达400微克;重庆市酸雨已近1960年欧洲酸雨的水平。全国每年平均减少耕地550万亩,从1978年到1988年十年抹掉了一个山西省,平均每年耗掉一个上海市的耕地面积。而十年间人口由9.3亿增值10.96亿,人均耕地由1.6下降到1.3亩,仅相当于世界水平的1/4。目前我国粮食人均不足400公斤。而四年前世界人均已过400公斤。一些省、地人地矛盾更为突出,江苏省耕地每年以8.9%的速度减少而人口每年以9%的速度增加,重庆市每年减少耕地5万亩,而人口每年增加15.8万。四川省人均耕地只有0.89亩,到2000年,要达人均占有粮食400公斤的目标,加上新增人口,尚需减少和新垦耕地等因素,还差一百万亩,达县地区人均占有耕地仅为0.81亩,比全国全省人均更少。即使地广人稀的山区县万源,人均耕地也仅有0.92亩,森林覆盖率也仅为30%,其余多为裸岩、陡坡,加之山区耕地等级低,产率更低。可见,我们面临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我们已尝到了“人又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元帅升帐”,蛮干浮夸等的苦头,我们已遭受了大自然对毁林开荒、全民炼钢、围湖造田、断水截流等行为的报复。正如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所不幸言中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16事实上,我们举目可望的荒山秃岭,常年可遇的水灾旱灾,置身其中的烟尘毒雾,难以清澈的黄河长江,围剿马老寅初而带来的人口危机,“三面红旗”所带来的资源危机等等,与恩格斯所批评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和“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同上)的愚蠢做法,所造成的悲剧是多么惊人的相似。我们面对自然界的报复,而许多相信马恩的人居然不相信或不知道马恩曾有过的警告,仍以资源丰富而沾沾自喜或盲目蛮干,像固定资产会有精神磨损一样,担心自然资源也会“精神磨损”,而倡导“有水快流”,追求短期行为。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小煤窑、小油井、小金矿、小酒厂等就是其具体表现,滥占耕地,滥伐森林,资源大战,高耗低能的现象也遍及国中。 面对这些现状,我们不敢盲目乐观,但也不能怨天尤人。正视危机,承认矛盾,是为了消除危机,解决矛盾,“希望源于失望,奋争源于忧患”。我们已欣慰地看到了,上述有关我国自然资源的严重状况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并相继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水法》、《森林法》、《大气法》、《矿产资源法》、《土地管理法》等一系列法规,各省市也相继颁布了《实施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三北防护林工程”已初具规模,将宏图大展。陕西省还将每年11月1日定为全省“土地警钟日”,将每年11月定为“土地管理法宣传月”。一些省也宣称“土地的减少与新垦耕地持平”。我们尚有大量的资源和节能潜力,保护自然资源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但是,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传统久远的惯性,麻木不仁的惰性和短期行为的贪婪,还在疯狂地掠夺和滥用自然资源。寻求切实解决问题的途径,应是每个国人应有的责任。在当前有法可依的形势下,首要的基本的问题就在于如何使人人知法、守法;如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如何把近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结合起来。 对策之一: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普法活动,切实树立全民的危机意识。科学的决策,完备的法规,必须回到群众中去,化为群众自觉的行动,才能由精神变为物质。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多数群众对这一系列法规,尚无所知,即使基层干部或专门机关的干部,多数人只知道如何做(有的尚且不知),而并不知为什么要这样做。因此,必须进行大量的广泛的宣传普法教育,应像陕西省那样,每年在全省定期开展一次“宣传月”活动,尽管似乎“一阵风”,但每年吹一阵风,总会吹落残叶,吹绽新芽的;应像学雷锋那样,不妨经常来点群众活动,敢于曝光,人人谴责违法行为;应像计划生育工作那样,资源保护专职人员设到乡级,若仅靠县以上专门机关管理,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必然成为强弩之末。在宣传教育中,既要使群众看到莺歌燕舞的前景,又要使之感受易水寒歌的悲凉,才能改变其落后观念,树立起责任感和紧迫感。 对策之二,坚持以法治国,建立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机制。要落实一系列法规,必须彻底解决以权代法,以言代法,权比法大,钱比法大的问题,只有执法必严,法不阿贵,才能有法必依,人人守法,而首要问题当是领导干部带头守法,否则执法必严只是一句空话,法规再好只是一纸空文。在目前情况下,至少可以建立司法及其监督机关的垂直领导和法官及其监督机关领导干部的定期地域交换制度,使之超脱出同级领导机关和人际关系的制约,使之敢于碰硬,执法如山。否则,就会像“四菜一汤”纪律那样,在基层“只管了两天”;就会像干部修房“曝光”那样“曝而不光”,如若这样,难怪群众说:“过去无法(规)而有(办)法,现在有法(规)而无(办)法”;如若这样,难怪滥用资源等现象还在发生。 对策之三,切实把资源保护纳入各级干部目标责任制,制定并落实中长期计划。某小县城在不到两平方公里的山谷中,三家工厂三根烟囱,烟尘毒雾在无风时则笼罩着四万居民,五百米以外则视影模糊,令人窒息。尤为严重的事,某铁厂炼焦竟将环保法严禁的沥青拌煤燃烧,以此节能,释放出严重的致癌物质-芮苯比,县城污染远远超过环保标准。导致这种现象除了有法不依外,就是人们只顾眼前效益,而不顾社会和长远的效益。因此,也应向治理经济环境那样,治理人的生存环境,适当放慢经济速度,用一定的投资来加强资源保护和治理环境污染,这方面天津市有一些成功范例。为此,应制定短、中、长期计划,并纳入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并以此作为政绩考核的内容,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 当然,解决问题还需要综合治理,如依靠科技节能治污,综合利用“三废”,培育再生资源,严格控制入口,开垦改良耕地,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工厂等等。但笔者从基层实际的角度看来,任何科学的决策、规定都要靠每一个具体的人去认真实施,才能一以贯之,而不走样畸变。因而,教育、执法、制度是其最基本的措施。 综上所述,我们的结论是,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资源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必须切实树立全民危机意识,责任感和紧迫感,人人保护地球母亲,以推动我国两个文明的建设。 附:一、主要参考文献《马恩全集》(有关篇目)《世界经济学》(中央党校出版社)《世界经济地理》(中央党校出版社)《增长的极限》、《富饶的贫苦》(走向未来丛书)《科学和生产力》(孙显元著)《马克思恩格斯与自然科学》(童鹰著)《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奥莱利欧佩西著)《如何拯救世界》(罗伯特

【自然资源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物质基础-从《资本论》中得到的启示】相关文章:

关于自然资源价值的劳动价值论解析04-21

维也纳学派究竟从维特根斯坦那里得到了什么?05-05

浅谈金融投资的发展及启示08-18

现代的新财产分类及其启示08-29

美国沃尔玛公司的治理方式及启示05-26

国际借款费用准则比较及启示05-17

《庄子》中“安之若命”的解读04-13

浅谈客户管理包子铺的启示06-07

国外社会保障税制比较与启示06-01

国际商务中谈“守时”08-02